第158章 追击英军

不丹国王通电世界,宣告不丹回归中国的怀抱,让英国在西藏的失败彻底被暴露,英国政府当即发表声明,说大汉帝国入侵他国,还灭亡了不丹这个主权国家,不承认中国对不丹的占领,法国和俄国也同时声明不丹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则想拉拢中国,发表声明:不丹自古是中国的领土,不丹回归大汉帝国完全属于中国的内政。

美国不久前也这样吞并了夏威夷,没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也间接承认大汉帝国对不丹的领导:“不丹的命运,应该由不丹国王和人民决定。”

南美的智利和秘鲁等国也承认不丹是大汉帝国的领土,他们对于不丹在哪里都不关心,只是想让英国这个老牌殖民国家难堪。

曾纪泽觉得,人家承认不承认,没啥关系,只要中国实际占领和控制不丹就可以了,于是下旨让蔡锷继续往前追击溃败的英军,仗要么不打,打就让敌人闻风丧胆!

1903年底,英印政府为了克服翻越喜马拉雅山给军需补给带来的巨大困难,修筑了一条经过不丹领土直接进入西藏亚东的道路。

不丹回归中国后,中国坦克部队通过这条道路,很快就到了噶伦堡前线。

蔡锷命令部队原地休整一天,第二天,中国军团和坦克部队开始进攻噶伦堡。

中国十余辆坦克轰隆隆开往英军的战壕阵地,而一队队步兵则紧紧跟在坦克部队的后面。战壕里的英军突然听到一阵阵巨大的轰隆声响起,他们紧张的看着前方,刚开始以为是骑兵来袭,做好作战的准备。

一会儿后轰轰之声如雷,他们看到一群类似于汽车的可以移动的铁盒子发出轰轰的声音,中国研发坦克的保密工作做得好,英军还不知道这是什么,目瞪口呆看着这些东西。

很快,坦克开到了他们的战壕前面,英军将领威廉命令士兵举着步枪对着坦克扫射,但是子弹只在坦克的钢甲外壳打出一串火花而已。很快那些铁皮盒子就到了英军的面前,铁盒子上面突然打开一块铁皮,每个铁盒子都有一个身着国防军军装的士兵拿着一挺轻机枪,对着英军就扫射。坦克附近的英军直接被机枪给打成几截。

英军看到那些铁盒子竟然能喷出冲天的火光,大吃一惊,英军的炮兵想炮击那些坦克,但是因为坦克已经冲入了英军的阵地,炮击的话会伤及自己,而且坦克的移动速度快,所以英军的炮兵不敢轻举妄动。

坦克浩浩荡荡越过英军的战壕,后面的中国步兵和骑兵这时也来到了战场,他们对着正在到处乱跑的英军进行了猛烈的攻击,而英军人数本来就少。加之中国军队英勇,英军很混乱,防线很快奔溃。

正在追击英军的坦克,对英军着密集的地方就开炮,一枚枚的炮弹“轰隆”落在密集的人群里。那些成群结队的英军和仆从军,被像割麦子一样扫倒。那些正在逃跑的英军,发现那个铁盒子还会进行炮击,像遇到魔鬼一样恐惧,他们喊着“上帝”呀,连滚带爬。

最终,英军将领威廉命令炮兵上尉麦金利对那些正在屠杀英军的坦克进行炮击。麦金利说:“那样会伤及自己人的长官!”

威廉拔出指挥刀,刀锋直指麦金利的喉咙,“上尉,服从命令!不然我们都将成为中国人的炮灰!”

“no!”麦金利脸上掠过一丝痛苦的表情,脑子里挣扎了一番,向上帝祈祷后。就命令炮兵攻击那些坦克,英军炮兵瞄准那些坦克就开炮,但是他们的炮弹,有的并没有打中那些坦克,只是炸出几个坑。附近的英军给炸飞上了西天。

“fire!”麦金利喊道,英军的炮兵不断炮击坦克,大地在颤动,有两辆坦克被炮弹的冲击波给掀翻,有一辆刚好被命中被炸毁了。

但这样一来,英军的炮兵位置也被中国炮兵发现,蔡锷立即指挥帝国的炮兵开始对英军的炮兵营地进行猛轰,坦克也开炮,对着英军的炮兵进行回击,愤怒的炮火在英军的炮兵阵地上开花,掀起了一阵阵飞土,英军的炮兵阵地很快被摧残,冒起了一阵阵黑烟。

有了坦克开道,中国军队迅速突破了英军在噶伦堡的防线,但是这只是第一道防线,后面的噶伦堡中心附近还有一条强大防线,现在英军不断后撤,基本留着那些印度仆从军用身体来阻挡坦克的推进。

因为坦克的燃油和弹药不足了,需要后勤补充,第二防线的英军,蔡锷命令骑兵和步兵强攻。

中国嘹亮的军号响彻了噶伦堡的街头。不丹国王乌颜.旺楚克为了显示回归中国的诚意,派了两千不丹军队来帮助中国军队巷战打击溃逃的英军。他们比较熟悉噶伦堡的地形,加上当地的不丹民众的配合,仅仅半天就把英军第二道防线给攻破了。

约翰.克劳德在噶伦堡听到逃跑回来的英军威廉少将的叙说,背脊感到一阵阵发凉,他想不到中华帝国竟然会有如此恐怖的武器,很快他就想到了一个主意,让印度仆从军拿着手榴弹爬进铁盒子里,去摧毁坦克。

从印度赶来的十万仆从军已经在路上,约翰.克劳德命令英军和印度仆从军在苏丹境内拼死抵抗,能拖延多久就拖住多久,但是他自己不想被俘虏或杀死,就往后先撤了,噶伦堡是锡金割让而来的城市,他躲到了锡金等待援军。

当天下午,噶伦堡基本上被中国军队占领,蔡锷命令中国军队乘胜追击,对第三道防线发动猛烈进攻,一样是利用坦克来打前锋,后面的骑兵和步兵是紧跟在坦克后面,英军一看到坦克的到来,就命令大量的印度仆从军每人两个手榴弹,他们冲上前,对着中国的坦克扔手榴弹,但往往还没来到坦克前,就被中国的特种狙击兵一枪干掉了,自己炸得尸骨无存。

坦克狙击兵是曾纪泽和坦克兵团一起正式创立的特殊兵种,具有高隐蔽性、低防御力、低机动性的支援型兵种,能够实现大威力的远距离火力支援,合格的狙击兵都会避开战斗的核心位置,在远距离寻找一击必杀的机会。中国每辆坦克都有二十名狙击兵守护。他们相当于现代的特种兵,“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这是中国狙击兵的信念。

中国的狙击兵,他们一般接触狙击步枪超过三年,是技术过硬、心理素质好、经验丰富的步兵。展开“魔鬼式”训练:负重越野时,专门选择崎岖不平的路况,负重由20公斤增重到40公斤;夜间构工伪装课目7个小时,而且专挑难挖的戈壁石头地;测风测距时,很少借助仪器设备,要求队员做到“口心算”;立姿射击时,为增加据枪的稳定性,在每名队员的枪口上挂砖块,逐渐累加,最多时挂到5块砖。连狙击步枪加在一起近15公斤,一端就是30分钟。每个狙击兵还学习了《狙击手训练手册》和《风偏修正参数表》,里面有300多条新型狙击步枪在多种地域和气候条件下的弹道参数,大大提高了射击精度。

印度仆从军还有很多被坦克的机枪手给干掉了,也有一些成功地靠近坦克。只炸残了二辆坦克,结果死伤上千人。

这些印度敢死队加人肉炸弹被中国军队给清理完了之后,坦克部队继续冲着英军的阵地奔去,很快冲破了英军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人数和活力的优势下,中国军队直接把英军的整条防线给冲垮了,英国的威廉少将认为在不丹拖了这么多天,已经完成任务。便也撤到了。蔡锷带着两万中国军队包围了锡金。

英军少将威廉给英国陆军部报告了中国坦克,强调这种武器和会移动的像汽车一样,还会但是会喷炮弹和子弹的铁甲怪物,简直就是战争绞肉器,这个绞肉器是导致这次英军战败的最大因素。

英国政府觉得这个怪物也可能是德国制造的武器,但是按照英国在德国的情报人员的报告。德军也没有这种武器,而且中华帝国拥有坦克似乎已经形成了规模,所以他们认为坦克可能是中华帝国自己研发的武器,这才感到中国军队的恐惧,他们这才后悔自己不该出兵西藏。中国这头睡狮,确实醒来了,不该去招惹中国人。但是,英国作为老牌的殖民帝国,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寄希望于远东舰队能在黄海给中华帝国一个深刻的教训,让中华帝国适可而止。

解放了不丹,蔡锷率兵开始部署跨国作战的准备,继续猛攻锡金。

锡金的国土面积只有7096平方千米,是一个很小的内陆国家,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北面与中国西藏接壤,东面与不丹接壤,西面是尼泊尔,南面则与西孟加拉邦相邻。

1700年,尼锡战争爆发,尼泊尔的廓尔喀军队入侵锡金,攻占锡金当时的首都拉达孜,锡金国王越境逃亡到西藏,在热日宗的春丕谷避难,作为宗主的达赖喇嘛将此地赐给他使用,这也就是后来的亚东。廓尔喀军队继续向西藏推进,一度占领整个后藏并洗劫班禅喇嘛的驻锡地扎什伦布寺,结果达赖与班禅向清政府请求援军。当时清朝的乾隆皇帝先后两次用兵,最后由福康安和海兰察统率清军于1791年将廓尔喀人全部逐出西藏,并越境追击至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城郊。从此锡金成为中国的藩属,这也是乾隆“十全武功”的最后一件。

1888年,英国出兵西藏,攻占隆吐山、亚东等要隘。不久清廷承认锡金归英国保护。锡金族人大多数信奉藏传佛教,所以,蔡锷决定收回锡金,将锡金也并入西藏自治区,成为中国的一个邦。他第一次出国征战,如果能够为中华帝国开疆扩土的话,他就会流芳万世,这是一个光宗耀祖的荣誉。

锡金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夏天的风很凉爽,一个清晨,蔡锷手执一根金色的马鞭,站在喜马拉雅山的一个山坡上,俯瞰锡金,锡金境内的山脉连绵不绝,全境西、北、东三面被高山围绕,如马蹄形。被视为锡金“母亲河”的蒂斯达河的河水缓缓流下,在阳光下闪耀着熠熠的光辉。

此刻,大地就在脚下,蔡锷心内豪情万丈,那种征服的感觉,开万里疆土的荣耀,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到的,他目视着远方,知道自己的未来的征途,将是星辰大海!他此刻心里想起了汉唐盛世,想起了历史上很多的伟人,汉武帝,李世民,中华帝国的疆土,或许会超过他们吧!

刚进入印度边境的英国援军,收到威廉的求助信息,加快了行军速度,等他们赶到锡金之后,就遇到了被蔡锷大军追得像丧家之犬一样的英国溃军,最后他们会师,英军组织六千英军和五万印度仆从军防守锡金。

这支英国军队的后勤却同样糟糕,自拿破仑战争以来,在亚洲英军的后勤训练被荒废了,在亚洲的大多数军官,都没有经历过战争,哪怕是低强度殖民地冲突。而中华帝国的军队,是后起之秀,吸取了德国陆军和法国陆军的优势,在亚洲是装备最好、组织最完善的军队,很多军官曾参加过对日本、菲律宾、印尼等的作战,拥有丰富的战地经验,中国军队的后勤系统也很完善。

而那些印度仆从军的武器普遍落后,很多还是滑膛枪,而中国的民兵,即便是预备役的,都用上了新式线膛步枪——米尼步枪。而现役的大汉帝国军队,用的就是天龙线膛步枪。

所以对中国的军队来说,打印度阿三的军队,等于是屠杀他们,英军让印度仆从军去送死,蔡锷毫不犹豫地命令中国的军人收割他们,继续往南亚腹地推进!

第173章 德军攻陷巴黎第48章 洪秀全该死(2)第20章 招兵买马第60章 救了林肯第5章 大决战(1)第6章 大决战(2)第176章 猪一样的队友第77章 少年袁世凯(1)第34章 石达开出走第79章 少年袁世凯(3)第78章 湖南告急第10章 天国的黄昏第15章 乱世之枭雄第95章 占领日本长崎第132章 世界第三帝国第203章 攻占中亚第116章 消灭日本海军第40章 下南洋第43章 重用容闳第23章 太平军惨败第53章 开疆拓土(1)第3章 李鸿章出走第150章 驻军莫斯科第118章 火烧靖国神社第108章 七国撤军第79章 少年袁世凯(3)第51章 大汉国思想第45章 饥荒之城第123章 大败俄国海军第157章 吞并不丹第163章 英国妥协第50章 新大汉国第79章 胡林翼复出第117章 日本投降第64章 曾国藩的遗嘱第80章 少年袁世凯(4)第71章 慈安干预第50章 新大汉国第7章 美少女土匪第173章 德军攻陷巴黎第78章 湖南告急第72章 改朝换代第189章 英国发飙第65章 猛将李续宾第10章 石达开退兵第68章 搞定荣禄第38章 开始布局第30章 血洗东王府第29章 拿下苏州第32章 石达开的愤怒第187章 访问美利坚第19章 取代李鸿章第46章 与兰芳结盟第88章 权力的游戏第44章 苏丹玉玺第86章 搞定朝鲜第22章 泽字营开战第200章 中国出兵第91章 分裂的天国第107章 控制京城第111章 大刀王五第137章 侵略日本第71章 李鸿章来了第80章 决战宝庆第76章 统一南方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132章 世界第三帝国第167章 不一样的大战第84章 出征朝鲜第49章 攻破天京城第62章 谋取东南战略第42章 拥兵自重第162章 中英大海战第13章 色胆包天第43章 火烧荷兰公馆第117章 日本投降第61章 容宏归来第58章 率军北上第79章 胡林翼复出第150章 驻军莫斯科第86章 搞定朝鲜第45章 深入虎穴第22章 陈玉成之死(2)第87章 设行省计划第1章 慈禧的美人计第55章 开疆拓土(3)第68章 搞定荣禄第58章 率军北上第195章 奇怪的暗杀第174章 发战争财第154章 世界经济危机第34章 石达开出走第56章 裂土封王(3)第114章 四国联军第195章 奇怪的暗杀第1章 慈禧的美人计第48章 洪秀全该死(2)第201章 攻占东南亚第63章 草根李秀成第43章 重用容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