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交朋友

七月流火。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七月的天气已然转凉,每到傍晚,时常可看到大火星从西方落下。以至于七月末的夜晚,杨国忠已经需要肥美的婢女们充作肉屏风来围着他保暖了。

在某些人眼里,薛白的风评并不比杨国忠好多少。

“他今日去了玉真观,打听了,那两个姓李的女冠闹了脾气搬回玉真观了,他遂去哄。出来后又去了杜宅,小人看到他悄悄乘车与杜家姐妹出了城,进了曲江边上的一处小别院里厮混,暮鼓前才回到家中。”

“尽日倚红偎翠,半点正事不做?”

“可不是嘛,就没见过比他更风流的。”

派人盯紧了薛白的正是袁思艺,可连着几日都是听的这些风流韵事,他也是有些烦了,喃喃道:“以往看他权欲熏心,近来怎半点不上进了。”

“依小人看,他该是更上进了,放烟花取悦圣人,岂不比做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强。再说了,上进不正是为了过这般美人环绕的日子吗?”

袁思艺忽然叱道:“我矜矜业业,难道也是为了过那般日子吗?!”

这次是袁思艺亲自上前,给了辅趚琳一巴掌。

“知道知道。”那年轻人乐呵呵地应了,连忙回过身来,笨拙执礼道:“见过袁大监,我来带袁大监进去。”

辅趚琳神色显得颇为不安,眼神躲闪,躬着背答道:“我第一批派去的人一直没有回来,本以为是探查陈年旧事需要时日,到了前几日我实在等不住了,遂派了第二批人去,今日回来复命了,说是都不见了。”

之后,他深吸了两口气平复情绪,思忖着整件事,喃喃道:“不论如何,我们的人死了。”

次日,他便亲自去了为千秋节制作烟花的作坊。

“这并不是能进烟花坊的牌符。”

这种情况下,袁思艺本以为作坊会是一派杂乱。

杜五郎从袖子里掏出条文,在纸上写了袁思艺的姓名,并写下“面白无须,神容冷峻,右颊有米粒大痣,略斗鸡眼”等十分客观的描述,对着他的印章哈了一口气“啪”地盖上,方才起身道:“走吧,可以进去了。”

七夕节决定要在千秋节放烟花,时间不到一个月,薛白匆忙从军器监、将作监调动了人手,成立作坊,又从各地采购原料……等各方面的准备就位,已经没剩几天了。可既是为了圣人高兴,工匠们便夜以继日地赶工。

他不得不谨慎对待薛白的烟花。

“陈玄礼说的那陆十五,以及我们的人都不见了,陆十五的屋舍被一把火烧了,麦子也没割。”

烟花大作坊就建在春明门外,与兴庆宫隔着城墙。守卫似乎比兴庆宫还要森严,有金吾卫执戟列于门外,门卫则是薛白举荐到军器监的吏员,神色严肃,看了袁思艺的令符之后,竟是摇了摇头。

“小人知罪。”

“啊,这位是宫中大监,我来批条文带他进去好了。”

终于,辅趚琳来了。

至于这危险的预感来自于何处,袁思艺有一个猜想,可在没有证据之前,他自己也觉得荒谬。

正此时,一个圆脸年轻人跑出来,平息了纷乱。

袁思艺还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形,道:“看清楚,凭此符甚至可以出入禁苑。”

“派去檀山的人回来了?”袁思艺问道,“如何?”

把帝王的生日定为节日,自古并无先例,可李隆基喜欢“千秋万岁”之寓意,戏称此为“自我作古”,于是开元十七年,百官上奏,请以八月初五为千秋节,每逢此日,天下同欢,诸州宴乐,休假三日。

但袁思艺之所以发火,并非是因为被冒犯到了,而是感到了手下人的懈怠、不尽职。

“你知我是谁吗?”

“不见了甚?”

“哪怕是去天宫的牌符,也不能进这烟花坊。”

“玉皇大帝来了,也得凭烟花坊的牌符进出。”

闻言,袁思艺还算冷静,他身后侍从已炸了锅,纷纷大骂不止。

辅趚琳甚是惭愧,心虚地应道:“画也不见了。”

袁思艺眼神中不由浮起了担忧之色,他开始相信自己原先的猜想是对的。假如薛白真是废太子的儿子,处心积虑地接近圣人,谋取烟花使一职,该不是为了行刺吧?

“画呢?”

“有人不想让我们查这件事,可他却忘了,仅靠杀人是瞒不住真相的,杀人反而会把他暴露在我眼前。”

伴随着这句告罪的是“啪”的耳光声,干脆利落。

然而,当他亲自到了一看,却发现一切都是那样井然有序。

“啪!”

袁思艺见他有些面熟,不由问道:“你是何人?”

“你便是杜五郎?带我进去。”

“杜誊,忝任烟花坊的造作主簿,袁将军叫我‘五郎’即可。”

“是。”

“便是杜主簿要带人,也得依规矩。”

他查薛白,也不是出自私怨,而是本着矜矜业业保证圣人万事无虞的态度,圣人任薛白为烟花使、在千秋万岁节放盛大的烟花,这件事在他看来是蕴藏着某种危险的。

“是,大监稍待。”

~~

千秋节在八月初五,是圣人的生日。

袁思艺对薛白在此事上任用心腹并不意外,他很有耐心地看着杜五郎磨磨唧唧地做这些,意识到这个普普通通、特别容易让人忽视的年轻人其实是薛白颇得力的帮手。

“你也懂得造烟花?”

“略懂,略懂。”杜五郎每被问到都显得有些惊恐,话却很密,“大监也知道竹纸,发明竹纸的时候我往浆池里撒了一泡尿,也是发挥了作用,制造有时需要一些小小的奇思妙想,我就是一个有点小奇思妙想的人。”

“这烟花与火相关,可有危险啊?”

“啊,当然有危险,我们要做的就是杜绝这危险嘛。大监请看,我们每隔几步就摆放了大水缸,就是担心起火。原本将作监说把烟花坊放在皇城,哪行啊,万一烧起来。对了,还有桩巧事,将作监李齐物李公的宅院,一年多以前就失火了,还烧到了隔壁的虢国夫人宅,水火无情,该多加小心……”

袁思艺想问的并不是这些,他是来探查刺驾大案的,杜五郎却与他装傻,故意答非所问。

换作是旁人敢在他面前耍这种小聪明,他直接一巴掌能把对方打到大狱里去,此时却不想打草惊蛇。打了杜五郎这个草包,惊动了薛白那条毒蛇。

“圣人很关心烟花的进展,让我来了解进度,且带我到各处看看。”袁思艺指了指工匠们做事的院子说道,而杜五郎方才还想把他往别处引。

“啊?那边又臭又脏的。”杜五郎原本想推辞,无奈袁思艺太过威严,他遂道:“好吧,袁大监请。”

院落里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奇怪的是工匠们都不太说话,各司其职,每人只管低头做手里的事且往往只有一个动作,打纸浆、制纸壳、碾粉、配比、撮引绳……位置之间还有隔板挡着,唯有制好的物件能从隔板下递过去。

袁思艺一开始不明白这是为何,当他仔细观察,忽然明白过来原因。

他却故意装作不懂,问道:“为何这般布置?不像是热火朝天的作坊,倒像是掖庭的冷宫。”

杜五郎也还在装着那副傻样,毫无城府一般,答道:“烟花是不宜外传的工艺,如此一来,就不怕制作的办法流传出去了。而且造得更快,能快得多。”

“是吗。”

袁思艺心知杜五郎只说了一半,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如此一来,薛白就可以不为人知地把烟花制作成大杀器刺驾了。

他愈发笃定了来之前的猜测。

傍晚,结束了烟花作坊之行,回到内侍省。袁思艺再次招来辅趚琳,道:“一直以来,我们忽略了杜五郎啊。”

“杜五郎?”辅趚琳初时还以为是说李林甫的女婿杜位,愣了愣才反应过来。

“此子若非毫无城府,就是城府极深。”袁思艺显然更倾向于后一种判断,道:“薛白以声色犬马为掩饰,秘密为他做事者只怕是杜家,查,查杜家这一段时间的所作所为。”

“喏……”

内侍省很有能量,仅用了一日光景,辅趚琳便把杜家近来发生的大事查得一清二楚。

回禀之时,他还先卖了一个关子,以表示自己探听到重要消息的惊喜。

“阿爷可知,在圣人驻跸骊山的这段时日内,杜五郎被封了一个什么官?”

袁思艺在华清宫时当然不会关注杜五郎这样一个角色,冷着脸,静待下文。

辅趚琳道:“去年中秋,杜五郎在金城县尉任上擅离职守,后因此被御史弹劾,一直补不到阙。但在年中,也就是圣人离开长安之后,他被任为建宁郡王府记室参军了!”

袁思艺当即目光一凝,思量起来。

大唐的亲王、郡王府都设置了职官,以僚佐、教导府主或管理王府政务,郡王府准此长史、司马、椽、属、主簿、记室参军、功曹参军各一人,行参军六人,典签二人,亲事辨九人,帐内六十九人。

以圣人对皇子皇孙的防备,诸王府早已不置长史,其余僚属如亲事、帐内皆被取消,诸参军大多也只是名义上的官职,混个资历。

但,建宁郡王不同,他是太子李亨的第三子李倓,在整个宗室的年轻人中都显得十分优异,素来受圣人喜爱。这样一个人物,忽然把与薛白亲近的杜五郎举荐为王府参军,为何?

“建宁王也察觉了薛白的身份吗?借此打探薛白虚实吗?”袁思艺知道李倓有些手段,心中思忖道:“杜五郎在其中又是何角色?”

~~

“啊?我?我也不知道啊。”

这日,杨暄见到了杜五郎,问及他怎么就突然成了王府参军,杜五郎却是一脸茫然,道:“我是真不知道。”

“那一定是东宫想要拉拢你。”

杨暄耳濡目染久了,竟是也对朝局分析一二。

他跟着杨国忠去了骊山,每日就是随贾昌斗鸡走狗,回了长安之后已找了杜五郎许多次,奈何杜五郎每次都很忙。今日还是杨暄堵到了烟花作坊外,才得以相见。

“拉拢我?那也许是吧。”

杨暄一把搭住杜五郎的脖子,道:“那你不会成了那什么郡王的朋友吧?我告诉你,我阿爷与东宫可不对付。你要是倒戈了,我可就不认伱这个兄弟。”

“是建宁郡王。”

“我知道,建宁郡王,太子的长子,当然是东宫的人。”

“不是长子,太子长子是广平王李俶,建宁王李倓是太子第三子。” “我不管什么李畜、李痰的,他们的名字我都写不来。”杨暄道,“反正我都与他们不对付。”

杜五郎无奈,道:“你要是实在分不清,就记得建宁王是‘小李三郎’就好了,圣人称他英果类己,特这般称呼他。”

杨暄听他夸赞李倓,大为不悦,恼道:“我与这小三郎之间,你只能与一人为友,你且选吧!”

“啊?”

杜五郎大为头疼,心想唯有薛白才算自己最好的朋友,这二人又有甚好争的?

正不知如何回答之际,有车队从东面缓缓驰来,杜五郎连忙道:“我还有差事,回头再说吧。”

说着,他赶到那些马车前面,从袖子里拿出清单来,道:“可算来了,我算算,一共十八口箱子,没错吧?搬到那边。”

还在忙着,杨暄追了过来,拉着杜五郎的衣襟,道:“你先说好,你站在谁那一边。男子汉大丈夫,没有当墙头草的道理。”

“好吧好吧,我站在你这一边,被任命为王府参军,我也不想的。”

“你怎这般不情不愿?”

遂有守卫来拉杨暄,不让他进烟花作坊。杨暄却不依,非要与杜五郎问个清楚。

拉拉扯扯之际,殃及了运送原料的队伍,有一口箱子砸落在了地上,滚出了里面的硝石。

“咦?”

杜五郎转头一看,因见到那些硝石下方还掉落了几颗像箭簇一样的东西,不由疑惑。

“那是什么?”

“小人该死,请官长恕罪。”

下一刻,几个力夫已蹲下身去拾,身体挡住了杜五郎的视线,装好硝石,匆匆装好箱子继续搬运。

这一幕落在了杨暄的一个随从眼里,他目光闪动了一下,低下了头。

~~

“没看错?”

袁思艺得到消息时,时间已到了八月初二,离千秋节仅剩下三天。

除了烟花,千秋节上要准备的还有很多,内侍省也很忙,他却还是不忘每日询问薛白、杜五郎的近况,而一名被辅趚琳收买的杨家随从却是告知了他一桩小事。

“确定是箭簇?”

“小人隔得远,但应该不假。”

“烟花怎么会要箭簇?”

袁思艺已经愈发确定薛白图谋不轨,打算行刺圣人了。

而时间紧迫,眼下他要做的已不是寻找证据,而是该阻止这场刺杀,并揭破薛白的阴谋让圣人知晓。

如何做呢?

正思量着,有盯着薛白的探子回禀了一个消息。

“薛白今日与建宁王蹴鞠了。”

~~

长安城中的蹴鞠场不少,平康坊咸宜公主府的蹴鞠场则是比较好的一个。

球场上的蹴鞠正是激烈之际,看台上也甚是热闹。

此间的看台十分奢侈,有竹帘隔着、软榻铺着、火炉烧着,还有婢女们不时端上美酒美食。

李腾空与李季兰并肩坐在一处,盯着薛白的身影。

近来,两人之间有些心事。李季兰几次看向李腾空,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也不知是想看出什么来。

“他今日怎会与建宁王凑到一处蹴鞠?”李腾空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启了个话题。

“说是杜五郎牵的线,呶,你看杜五郎也在场上,还蛮明显的。”

李季兰原本想说的是“还蛮笨拙的”,出于礼貌才换了个用词。

李腾空心想果然如此,她在骊山时便曾听薛白说杜五郎的妻子诞下了一个女儿,之后没多久,杜五郎便被阙为建宁王府的参军,对此她是颇为担忧的,恐杜五郎如今有了软肋,被人胁迫,做出对薛白不利之事。

此时在蹴鞠场上,薛白与李倓各带了一队正在对阵,杜五郎就十分拖后腿,已连着许多次没能接住对面踢过来的鞠球。

还有另一个拖后腿的则是杨暄。与杜五郎正相反,杨暄的球技甚是高超,颠起球来花样百出,偏是喜欢大嚷大叫,总要旁人把球给他来颠,结果惹得旁人触球时屡屡落地。

最是了得的反而是杨玉瑶,她一上球场便展示了与平时完全不同的一面,飒爽不逊于男儿。

至于薛白,球技虽平平,体力却好,沉着冷静……在李腾空眼里,他依旧是球场上最让人移不开眼的存在。

可惜,薛白踢得虽然很漂亮,最后却还是输给了李倓以及那些本就擅长蹴鞠的五陵少侠们。

结束之后,远远便见薛白与李倓单独谈了几句,两人走到了球场的另一边,进行了一场更私密的谈话。

李腾空不知他们谈了什么,心中逐渐不安,因她如今已知道薛白隐藏的最深的秘密,也明白它会带来多大的风险。这种时候,皇孙李倓忽然开始频繁、密切地与薛白打交道,难免让她猜测是否薛白已被人发现了破绽。

“腾空子?”

等李腾空回过神来,才发现李季兰已经唤了她好一会。

“嗯?”

“你近来有心事吗?”李季兰犹豫着,低声道:“我一直想问你,那夜你与薛郎出去了,为何却要我来遮掩?是怕颜娘子不高兴吗?”

“不是。”李腾空低声道,“昨夜已与你说了,我真未与他如何,也不想与他如何。”

“可是,为何呢?”李季兰道:“他救了你家人,颜娘子也答应了,正是该终成眷属。”

“没有为何……我,我修道嘛。”

李腾空想帮着薛白实现他的野心,却不知该如何与李季兰解释。就着这问题,两人已私下谈论了许多次,难有结果,这才一起回了玉真观,这举动倒像是李腾空为了证明与薛白还是清白的而时刻与李季兰待在一起。

至于要这样到何时为止?她心里想着,也许等薛白得到了想要的权力。她不急,满足于如今这种心中自知两情相悦的感受,而不求长相厮守。

如此一来,难免让李季兰有些焦虑。

“你又说修道,我可是为你受了好大冤枉。”

“放心吧,高将军不会说出去的。”

“我就是……”

李季兰有苦难言,下一刻,却见有人往这边走来,只好连忙住嘴。她回头看去,只见是李月菟,连忙起身过去招手。

“郡主来晚了,蹴鞠已经结束了。”

话已出口,李季兰才发现李月菟身后还走着一人,是个英俊的男子,好像有些面熟。

“我来看看你与腾空子,不看蹴鞠也无妨。”李月菟欢喜地上前,之后才想到什么,回身道:“这是我的长兄,广平王,你们该是见过吧?”

李季兰想不起在哪见过,遂万福道:“见过广平王。”

~~

李俶近来颇为忧心。

他已听说了在骊山发生的事情,他阿爷太子李亨被吉温指认为勾结王忠嗣谋逆,事后虽证明那是子虚乌有的构陷,但圣人对东宫的态度还是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虽没有证据,李俶却知此事背后必然有薛白的参与,薛白总是能对东宫造成莫大的影响。

他的三弟李倓对此也深以为然,一直设法接触薛白并取得了成效,把杜五郎安排为了王府参军。因此,薛白对东宫的态度终于有所缓和,答应了今日前来蹴鞠。

李俶不知李倓是如何做到的,但于东宫而言这是意外之喜,也是一招妙棋,李俶此前就没想到看似窝囊无用的杜五郎其实是长安城十分关键的人物。

比如眼下,牵动人心的千秋节,烟花就是由杜五郎直接准备。

李俶则是想知道薛白态度变化的原因,是希望与东宫联手对付杨国忠或安禄山?是遇到麻烦了需要东宫的帮手?还是单纯只是与李倓交好?

因此他今日前来了。

才与李月菟走上看台,迎面却遇到了一位着道袍的丽人。李俶目光看去,认出了是在终南山的御宴上见过的李季兰。

他见李季兰目含秋水地对自己行了万福,不由回忆起了初次相见时她也是这般看自己。没想到,这些年忙于社稷之事,她竟还是痴心如故。

相比于王妃崔彩屏的悍妒,李俶更喜欢这种温柔娇羞的女子,他遂彬彬有礼地回了一礼。

等到李月菟与李季兰拉着手跑开,李俶便回过头对身后的宦官程元振道:“假若我想纳她为妾,给她品级,可否?”

程元振一愣,上前一步,小声提醒道:“不可啊,同姓不婚。”

李俶嘴角微微扬起一丝讥意,心想圣人都能抢了杨太真入宫,还有甚不可的?

“她是出家人,岂有俗姓?”

当然,他不过是心里想到了,随口提一嘴,毕竟如今他还不是圣人。

也许以后有机会。

站了一会,李倓与薛白说着话过来了,看起来颇为亲近。

“阿兄。”

李倓语气爽朗,笑着上前,道:“你来得晚了,我与无咎已蹴了鞠,打算与他去烟花作坊看看。谈论此物如何为军中大用,一道去吧。”

薛白也比往常要显得平易近人些,笑问道:“广平王,许久未见了,是否一道出城看看?”

“求之不得。”李俶也是洒然而笑,道:“总听人说那骊山绽放的烟花有多美,我正好奇不已,岂有错过的道理?”

几个年轻人看起来皆是英挺出众,站在一起意气风发,甚至能让人感受到大唐社稷的朝气蓬勃。

那边,李月菟回头见了这场面,不由为他们能相处得这般好而万般高兴。

唯有李腾空站在那看着,能感受到薛白身上那种与皇孙们格格不入的气质,逆贼的气质……

229.第226章 县尉第431章 明堂134.第131章 新朋友161.第158章 东宫主力第471章 郡王114.第114章 踏青14.第14章 偃月堂291.第285章 人才239.第236章 背郭252.第250章 一口一口吃328.第320章 军器170.第167章 念奴娇175.第172章 引见129.第126章 自由192.第189章 输赢208.第205章 攀附裙带第468章 玩火自焚186.第183章 手段171.第168章 以小见大287.第282章 华锦之下第400章 调动136.第133章 岁考150.第147章 秉公无私283.十月总结、活动预告(感谢月票金主“捏吗”)201.第198章 发报人327.第319章 隐患第472章 灵武257.第255章 新田260.第258章 分化与抱团154.第151章 造相第115章 匠师80.第80章 小礼物150.第147章 秉公无私30.第30章 势力网164.第161章 醉态56.第56章 争取188.第185章 衣冠户313.第307章 罗钳第359章 成王败寇第390章 心证第425章 土门关第361章 去留第484章 上进的伙伴19.第19章 欺上门第339章 一场游戏90.第90章 考验第484章 上进的伙伴第482章 绮念94.第94章 天下一牌局259.第257章 假道伐虢200.第197章 刊报院244.第241章 点燃第349章 大树寨162.第159章 切割192.第189章 输赢第431章 明堂第430章 私兵第402章 妙法选官233.第230章 敌我第391章 忤逆不孝第443章 梦游通天宫113.第113章 家宴247.第244章 取代——第245 九月总结121.第121章 旧事22.第22章 置身事外第481章 回归300.第294章 元夕第346章 川西高原第452章 长安乱第409章 壮胆第462章 忠与逆234.第231章 灯笼18.第18章 追凶者290.第284章 招摇撞骗17.第17章 还家236.第233章 设局第377章 人固有一死第429章 背后的阴谋209.第206章 出阙第438章 都是对的45.第45章 祝大家端午安康203.第200章 亲家第381章 谁更执拗121.第121章 旧事182.第179章 实言第409章 壮胆334.第326章 假想55.第55章 落地生根163.第160章 一念之间66.第66章 夜宴第342章 眼光第475章 平凉对策第457章 思长安67.第67章 一夜鱼龙舞第432章 选择131.第128章 皆大欢喜259.第257章 假道伐虢第395章 缓兵之计148.第145章 继任者第474章 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