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忤逆不孝

花萼楼上方的大烟花炸响时,袁思艺不由自主地上前一步,双手按在城垛上,紧张地盯着,生怕出乱子。

然而,没有预想中的混乱,唯有漫天绽放的夺目光彩。

从宫墙上看去,那灯火通明的楼与上方的烟花相映成辉,美不胜收,真应了“花萼相辉”这四个字。

这是如今天下间最美的夜景,美到让薛白都感到了孤独,他很希望此时此刻陪在他身边的是一个他亲密的人,而不是袁思艺。

待那些火药爆炸的声音渐歇,袁思艺皱了皱眉,略有些失望,道:“他们没有动手。”

薛白负手观赏,脸色从容平静,显得无比超然,漫不经心道:“他们想过要动手。也许是察觉到不对,停手了。”

他所知晓的都已经对袁思艺说过了,李齐物为争功,以将作监之名压迫他,夺了烟花配方、控制了烟花的制作。他派杜五郎盯着,发现了他在原料里用了箭簇,正准备探访此事。被李俶、李倓兄弟邀请至咸宜公主府,敲打、拉拢。

虽没有明说,可据他所理解,李俶、李倓兄弟言外之意是让他不要多管闲事,若出了差池,他这个烟花使第一个问罪、身死族灭,倒不如静观其变,他们往后不会亏待他。

薛白遂冒着巨大的风险提醒了圣人,面对袁思艺的追问,也很诚实地把这些事情经过交代出来,有人挟制了他、要利用他刺杀圣人。

这就是一场诬陷。

李亨嚅着嘴唇,差点要开口去挽留那将要消逝的光焰。

薛白慢悠悠叹息道:“往昔,我常常遭到诬陷。天宝五载,我才从失忆中醒来即卷入了杜有邻案,妄称图谶,多大的罪啊。”

~~

李亨久久仰着头,直到脖子都酸了。

薛白心中微讥,却是摇了摇头,道:“实在无法设身处地去想。”

等他登基了,他要励精图治。削减宫中用度、放还三万宫人,还只是小事;他还要改税法,租庸调已走到尽头了,他打算就改用薛白提出的双税法;他要流放杨国忠,整顿吏治;他要削平安禄山,安抚关东百姓,防范大乱于未然;他还要击吐蕃、治回纥、灭契丹,把祖宗社稷从昏君手中接回来,创下无数的丰功伟绩。

李齐物没有说到做到,出什么差池了吗?

想着这个问题,李亨渐渐感到背上一片冰凉。

“哦?”

袁思艺眼眸中隐隐有光芒闪动,微微冷笑了一下。

唯有李亨,只顾烟花。

这短短的一瞬间,他心潮澎湃,脑子里不知涌起了多少惊涛骇浪。

“这……”

这一切还是显得那么荒谬,当年于杜有邻案中含冤的少年,如今成了酿造李齐物罪的幕后推手。薛白反抗着反抗着,活成了李林甫?

很无耻,但强大,至少在长安城内无比强大。

“我还以为薛郎之所以处心积虑辅佐庆王……是想过了。”

如此一来,袁思艺的猜疑非但没有被打消,反而愈发怀疑了。

他的期待感被高高地举起,却又被轻轻地放下了。随着最后一道焰火划落,他不可置信地瞪大眼往天空寻找着,仿佛是不舍那份美丽。

旁人往往不相信杨国忠教给薛白的道理价值千金,可薛白近来却深切地体会到要想在天宝朝堂上做成事情还真的得按杨国忠的道理去做。

薛白故作疑惑,问道:“有何不可?”

星光满天,在他眼里都不如烟花璀璨。可烟花就是短暂,星光才是常态。

“当时我很不解、愤怒,庙堂诸公如何能睁着眼说瞎话,冤枉杜家、冤枉我。可如今我懂了,因为若是那罪证属实,后果太严重了,圣人的安危不容轻忽,宁可杀错,不可放过。如此一想,袁大监还觉得我诬陷了李亨、李齐物吗?”

袁思艺心存试探,以慢悠悠的语气道:“庆王无子,过继了废太子瑛的几个儿子。倘若立庆王为储,岂不相当于把储位又给到了废太子瑛一系?”

然而,万紫千红开遍,终有落幕的时候,天上的烟花开始渐渐稀落下来。

“没想太多。”薛白笑容显得假了起来,说着场面话,“我言微人轻,万不敢参与废立之事,更何谈辅佐庆王?不过是以圣人安危为重罢了。”

夜色还很平静。

“确定是停手了?不是你诬陷了太子与李齐物?”

今日群臣提议把千秋节改名为天长节,盼着李隆基能活到天长地久。可事实上,谁又相信呢?连袁思艺都不信。

“薛郎设身处地想想,倘若废太子瑛之子即位,是否会为他阿爷翻案?如此,圣人在此案之中又是何风评?”

只要登基,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

“殿下还没看够吗?”

在他身后的广场上,金钱洒了一地,群臣们俯身拾起金钱,欢喜地叩谢君恩,而圣人的身影依旧在花萼楼上方岿然不动。

那绚烂的烟花在他的眼眸中绽放,他看得入迷,眼都不眨一下,似乎在期待着发生些什么。

“以圣人为重而已。”

无它,奉李隆基一人之心。

至于他自己,尸位素餐,根本不顾一个烟花使该尽的职责,每日倚红偎翠、偷香窃玉,把权力暂时丢给心腹,任由旁的官员如李齐物等人负责具体的事务,待出了问题,正好借机扳倒政敌,独揽剩下的功劳。

薛白他周身散发着国之重臣岿然不动的气场,说着,转过头看向袁思艺,像是问道:“我有错吗?”

提到圣人,袁思艺才是最了解圣人的,他忽然想到了一事,决定压一压薛白的气势,脸上泛起了笑容,道:“可惜,薛郎算得再好,圣人亦不可能立庆王为储。”

袁思艺不耐烦,偏偏只能听薛白追忆往昔,因为他感受到薛白今夜更得圣人信任,这就是绝对的权力,连他这个内侍监的大监也只能屈服,顺着薛白做事,以保证符合圣人的心意。

他认为自己最初的预想没错,薛白很可能就是废太子瑛遗落在外的儿子,所做都是为了篡位。只不过今夜的目标不是圣人,而是太子。

他很快就意识到,薛白说的事情经过哪怕是真的,那也是故意纵容、甚至引导误解。他不会轻易受骗,马上便指出了真相。

好比这次,在袁思艺猜测薛白会有所动作、盯着他要捏他把柄之时,他什么都不做。不做就不会犯错。只需捕风捉影,把李隆基心里的猜忌放到最大,足以扳倒太子李亨。

面对这样的薛白,袁思艺张了张嘴,无从反驳,叹道:“薛郎好算计啊。”

忽然,一个声音在他身后响起,而他方才太过专注,根本没有意识到有人走近,不免被吓了一跳。

他回头看去,见是袁思艺,愈发恐惧,腋下有冷汗流了下来。

“圣人召见,请殿下随老奴来吧。”袁思艺开口道。

“是。”

李亨心中预感到不妙,甚至忘了答礼,他抬头看了眼圣人高高在上的身影,举步正要走向花萼楼。

然而,袁思艺却是往旁边一引,小声道:“殿下,这边,圣人在勤政楼。”

李亨脑中仿佛“砰”的一声有什么东西炸开,他意识到自己完了,又一次被他的亲生父亲陷害了。

可他做了什么?

他不过是老老实实到千秋节来祝寿,什么都没做!

“殿下?请吧。”

“阿翁。”李亨拉着袁思艺的衣袖,低声哀求道:“保我。”

袁思艺一向对李亨态度一般,因他收受了安禄山太多的礼物,自认为东宫对他不会有太多好感。但说到底,袁思艺还是圣人的家奴,一直以来也是看着太子受了多少窝囊气,这次见李亨被薛白陷害,吓成这个样子,心中也是唏嘘。

“殿下到了圣人面前,实话实说便是,此番并未发生甚大事,无非是有臣子构陷殿下,解释清楚也就好了。”

“是谁构陷我?”

袁思艺脚步不停,心中思量着,认为若能助李亨与薛白较量,也许能阻止或揭破薛白的阴谋。

说白了,今夜毕竟未曾真的发生什么,李亨也许还有翻盘的机会。

他遂开口道:“殿下既想知道,可万莫说是老奴说的……”

李亨听了,请求道:“阿翁可否让我先见薛白一面,我套他几句话,也许能找到破绽,证明清白。”

~~

一个探头探脑的身影走到了宫墙边,向薛白招了招手,正是杜五郎。

“烟花放完了?我们的差遣也办完了吧?”

“别鬼鬼祟祟的,让禁卫误以为是刺客,把你射杀了。”

“啊,真的?”杜五郎没想到这般严重,缩了缩脖子,“这个皇宫,再不来了。”

薛白问道:“与李倓说过了。”

“说了。”杜五郎道:“你真不是要害他吧?他人其实蛮好的。”

“我让你告诉他的,可有一句假话?”

“那没有,差不多都是真的。”

“你把真话告诉他,是提醒他,是为他好,岂能是害他?”

杜五郎无奈,道:“我说不过你,反正,该说的我都和他说了。”

“他是何反应?”

“追着广平王去了,我跟丢了,再没找到他。”

薛白亦有些疑惑,他确是想诈李俶、李倓有所动作,以证明李齐物与东宫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到最后,只有李俶找到了李齐物,李倓却不知去了何处。

好在,李俶的举动已经坐实了李齐物就是东宫的人。

不多时,却有小宦官过来,请薛白随他走。薛白没有推拒,跟着走了一段路,在长廊下遇到了李亨。

那小宦官很快退下,薛白环顾一看,只看到袁思艺等在前方的转角处,举止显得有些着急。

薛白道:“殿下还不快去面圣?”

“做个交易如何?”李亨拥有的时间很短,却得在面圣之前确定事情的严重程度,遂以最直接的方式问道:“你想要什么都可以。”

薛白很给他面子,上前两步,用只有彼此能听到的声音对话,道:“我想要殿下的命。”

短暂的沉默,李亨顾不得体会听到这样的话是什么心情,问道:“你凭什么?”

“凭伱保不住。”

李亨想要最快地摸清薛白的底牌,好知道还有没有可以拿出来交换的东西,来化解这次危险。巧的是,他确实还有一些东西是薛白想要的。

所以,薛白才愿意与他做这场谈话,并如实回答他的问题。

“什么都没发生。”李亨道,“你未必就陷害得了……”

薛白简促有力地打断了他的话,道:“你是否与李齐物合谋,你心中清楚。”

李亨再次吃了一惊。 今夜只有他们两个人最清楚,薛白做的这一局对李亨的杀伤力有多大。哪怕是袁思艺都还没理解到此事的严重程度,觉得什么都没发生。

可事实如何?

李亨之所以只听得“变天”二字就相信了这种可能,并且留在花萼楼静观其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他真的什么都没做吗?

此时此刻,对上薛白那双洞悉一切的眼,一段又一段的对话回响在了李亨脑中——

“圣人命薛白为烟花使,要在千秋节办一场烟花典礼,据我所知,烟花为危险之物。”

“有多危险?”

“据鲜于仲通麾下去过南诏的士卒称,制烟花用的火药十分凶险。”

“殿下之意是?”

“我担心薛白蓄意弄出这场烟花典礼,是要对圣人不利,想让将作监去盯着。”

“……”

后来的对话,李亨刻意地不去回想,潜意识里认为只要不想,它们就不曾存在过。

事实上这些对话也不该有第三个人知晓,因为它们全都发生在最隐秘之处。那薛白如何知晓的?他终日只顾倚红偎翠,与杜妗……

想到杜妗,李亨像是被毒蜂蜇了一下,差点跳了起来。

他豁然想明白了,薛白故作风流,实则每次与杜妗幽会时都听了她于长安城内打探到的消息。那女人本就心机深沉,如今更是多了许多狠辣手段。

Www☢ Tтká n☢ C〇

而李齐物每次乔装打扮前来与他相见,都没瞒过杜妗的眼睛。薛白知晓了他与李齐物会面了几次,便能猜到他们谈话的内容。

这一切,圣人知道吗?

李亨不敢再往下想,已经足够深刻地意识到方才在花萼楼下那不动如山的一站,后果到底有多可怕。

当年,李瑛、李瑶、李琚三人披甲入宫,根本就没有要害圣人的打算,尚且被赐死……他再次打了个冷颤,在薛白的目光下回避了眼神。

“储位我不要了。”李亨心痛欲死,低声道:“别再赶尽杀绝,废储对你没好处,李林甫开棺曝尸的下场就在眼前,保我一命。”

“我想要什么都行?”

李亨稍稍迟疑了一下。

突然,远处传来了大响声,似乎是又一枚烟花炸开来。但两人抬头看去,并未看到天空中有何焰火,反而听到了大象的叫声。

花萼楼的方向一片混乱,该是有烟花惊到了大象,引起了人群的恐慌。

真说起来,这会是一个绝佳的刺驾机会。

李亨愣了愣,转头看向薛白,怀疑是薛白动的手脚,即使不是,出了这等变故,薛白身为烟花使,定然要担大罪。

然而,薛白竟也有一瞬间的茫然,显然这情形也出乎了他的意料。

可若不是他,还有谁?

而薛白的不解只有片刻,他很快想明白了原因,道:“好吧,李齐物已经完了……”

~~

杨玉环觉得,自从圣人听说了李林甫想沾他元气一事之后就常常变得奇怪起来。

今夜本是说好要好好观烟花的,可事到临头,圣人却让她独倚阑干,他自登上高楼去享受百官的贺拜了。

但,她心情还是很好,因今夜的烟火比她预想中还要美。她醉心于此,之后想到烟花的美丽如此短暂,就像她也只有寥寥几年的青春,不由大为伤感。

于是,背着人时,她少见地抹了抹眼角,擦掉了那无意间流下来的泪痕。

“贵妃,怎么了?”

“风太大了。”杨玉环回过身来,又是笑靥如花,道:“我还想再看烟花。”

“这烟花都放完了。”

“不管,你去问问那烟花使,能否再放一支,只一支都好。我不信他没有备着的。”

张云容无奈,只好道:“容奴婢去请问高将军。”

她遂往高楼上跑了一趟,回来之后说是被拦着,没能见到高力士,但高力士的心腹宦官已经代为传达了。又过了一会儿,消息回来,圣人答应再给她放几颗烟花。

“真有备着的?”

“该是有的。”

杨玉环继续站在栏杆边看着,等了一会儿,竟真有小宦官抱着一颗烟花放在楼下准备点,她不免得意一笑。

然而,也许是那小宦官太慌了,点燃引线就跑开。之后“咻”地一声,烟花横着射向了花萼楼,砰地在楼前炸开来,吓得宫娥们纷纷尖叫。

偏偏今日用长鼻卷了灵芝给圣人贺寿的大象正在那儿,登时受了惊吓,不受控制地撞向人群。

“啊!快跑啊!”

“不许伤了吉象!万莫伤了吉象……”

眼看着那大象马上要撞进百官之中,忽然有一道娇小的红衣身影手持着百尺竿,一跃上了戏台,狂奔过戏台之后,毫不犹豫跳下,竟是跳在了大象的背上。

见此情形,杨玉环不由惊得捂住嘴。

然而,那红衣小女子跳上了象背也于事无补,大象已经撞翻了两个官员,眼看就快要踩死人了。

“捂住它的耳朵!!”驯象人疯了一般追在大象后方奔跑,大喊道:“捂住它的耳朵。”

“好哩!”

那红衣小女子大声应着,竟是在象背上缓缓站了起来,俯身过去摸它的头,然后轻轻捂住它扇子大的耳朵。

过了好一会儿,混乱平息下来,人群中响起一片夸赞之声,倒像是看了一场表演般。

“那是谁?好矫健的身手。”在楼上看着这一幕的杨玉环不由问道。

“是公孙大娘的徒儿,李十二娘。”张云容道,“她似乎有些官司在身上,虢国夫人护着,才没人敢动她。”

“想起来了。”杨玉环道,“我要她给我当护卫,快去带她上来,我赏她一杯酒喝。”

“喏。”

这一点小风波过后,杨玉环方觉玩得尽兴了,转过身,却见有龙武军押着一人走下台阶。

她看着不由疑惑起来,暗忖建宁王如何跑到花萼楼里来?又犯了何事,被禁卫拿下了?

~~

勤政务本楼。

殿内站着许多人,却没发出一点儿声音,落针可闻。

帘后,李隆基小憩了一会儿,睁开眼,只见高力士、袁思艺都已恭候在那,准备禀报了。

“说。”

“回圣人,花萼楼前出了乱子,老奴查过,该是烟花制得有问题。先已把将作监李齐物带去询问了。”

“问仔细了。”李隆基淡淡道。

高力士道:“这李齐物怕是与水神火神有冲,当年通黄河漕运也是,凿山石入河,激得水神发怒,湍激不能行舟;前两年他长安的宅院又失了火;再加上今夜,气运真是不好。”

他说笑着,仿佛想把事情止于李齐物。

但李隆基不接茬,脸色冷冰冰的。

袁思艺见状,遂禀道:“圣人,太子到了。”

“召。”李隆基指了指陈玄礼,道:“你三人留下,其余人等退下。”

高力士一听,便知圣人这是决心要废太子了,忧心不已。思忖着,还是劝道:“圣人,今夜之事,恐与太子无关。”

“朕会等到李齐物招供。”

“可国本……”

“今日是天长节。”李隆基忽然叱了高力士一句,“你等贺朕天长地久,是真心的吗?”

高力士连忙应道:“老奴自是真心。”

“既是天长地久,又要何储君?或是你们全都是欺君!”

这话,连高力士都回答不了了,从某方面而言,圣人说的一点都没错。可谁能想到这样一句无赖的话,竟是出自圣人这样的一代明君之口。

不多时,李亨进了殿。

“儿臣请父皇安康。”

李亨老实地径直拜倒,不给李隆基任何苛责问罪的机会,道:“今日天降祥瑞,可见上苍亦认为父皇功高千古,该长长久久,万寿无疆。至于儿臣,体弱多病,更非嫡长,难堪社稷重担,请将太子之位让于长兄,恳请父皇恩典。”

他努力让语调更饱满些,希望显出真挚的情感来,但声音还是很虚,透出了无尽的悲凉。

连陈玄礼都侧过了头,觉得太子殿下甚是可怜。

唯有李隆基不觉得这个儿子可怜,厌恶其假惺惺的模样,想到李亨站在花萼楼下盼着他死的样子,他的心已经冰冷如铁,他很想问一句“你只怕已想好登基之后要做什么了,朕如何敢废了你?”

但他开口,却是温言温语。

“你是朕的儿子、朕的太子,朕岂能因你‘体弱多病,更非嫡长’就罢免了你?起来吧。”

李亨不起,把头抵在地上。

袁思艺见状,不由疑惑,暗忖太子不去自辩,把罪责推到薛白身上,反而主动让位于庆王,这又是为何?

捧杀?

李亨匍匐在那,头都没抬,却能深深感受到李隆基可怕的杀意。

他深知自己必须得在李齐物“招供”之前辞掉储位,否则一旦让李隆基继续听更多细节,他真的会死得比李瑛还惨。

“儿臣斗胆,有几句触怒父皇的话……孩儿今夜回想到二兄当年之事,深感其冤。孩儿当年不曾为他求情,心中无比惭愧,不忍为储君,恳请父皇……”

“他冤枉,你冤枉吗?!”

李隆基突然勃然大怒,拿起金杯砸在李亨头上,叱道:“韦坚、皇甫惟明、王忠嗣、李齐物,朕冤枉过你一次吗?!”

这次,李亨竟是没有再唯唯诺诺,而是抬起了头。

有鲜血从他额头上流下来,他扛着可怕的压力,继续说着。

“孩儿深感二兄之冤,不愿居东宫,恳请将储位让于长兄,否则,若待孩儿继位也必为二兄翻案……孩儿忤逆,该死!”

129.第126章 自由261.第259章 地主之谊245.第242章 惊醒主人261.第259章 地主之谊95.第95章 谗言163.第160章 一念之间311.第305章 相门女208.第205章 攀附裙带130.第127章 猴子偷桃第436章 都在努力98.第98章 御状第395章 缓兵之计第427章 传檄第11章 无赖223.第220章 话别166.第163章 谋职271.第267章 聪明误第387章 岩羊100.第100章 请帖第375章 私怨第454章 身份301.第295章 担责154.第151章 造相321.第313章 道姑279.第275章 长安尉第485章 谎言第437章 相惜303.第297章 天上李太白277.第273章 禁归16.第16章 煞婢344.第336章 自古深情留不住第352章 十月渡泸第8章 归途238.第235章 谁负责154.第151章 造相第406章 北都重镇110.第110章 新搭子67.第67章 一夜鱼龙舞第426章 晋阳宫第414章 传承287.第282章 华锦之下第359章 成王败寇50.第50章 坐实270.第266章 发苗141.第138章 宴前22.第22章 置身事外第489章 将晴124.第122章 道宫289.第283章 不问苍生问神鬼323.第315章 隐相79.第79章 不亏第471章 郡王285.第280章 隐藏97.第97章 覆试102.第102章 攒局第343章 谱写96.第96章 春闱五子第354章 龙尾关139.第136章 用人139.第136章 用人266.第264章 定罪52.第52章 赠礼39.第39章 借刀第425章 土门关18.第18章 追凶者47.第47章 罗织罪名第389章 一条船上的人213.第210章 昭应尉228.第225章 上任306.第300章 春来明主封西岳第383章 仕女图95.第95章 谗言第452章 长安乱210.第207章 牛刀小试13.第13章 奸相220.第217章 顺臣纯臣42.第42章 纨绔第347章 大渡河128.第125章 敌友323.第315章 隐相第359章 成王败寇108.第108章 火眼金睛137.第134章 不打自招170.第167章 念奴娇71.第71章 灯火阑珊231.第228章 遗泽145.第142章 改变282.第278章 脉络第359章 成王败寇第489章 将晴第493章 梦非梦91.第91章 野无遗贤第482章 绮念249.第247章 接手162.第159章 切割219.第216章 掩盖的真相142.第139章 胡儿舞292.第286章 授人以柄337.第329章 技穷92.第92章 申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