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七章 胡骑南下

归化城,即今呼和浩特。是鞑靼土默特部的核心城市。故称是云中郡。

由此可以看出,明朝中期时其对鞑靼人战争态势的弱势。想当年,大汉朝何其的威武: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云中、九原都是大汉故地。现如今都成了鞑靼人的牧场。

七月底,天晴。距离明东胜卫旧城一百四十里许的归化城外,一座座的帐篷如同蒲公英铺开在草原上。

归化城正中的府邸中,小王子(达延汗)正召集鞑靼左右两翼的王公贵族们商议军情。

带着明显蒙古风情的大厅中,小王子居中而坐。他是一名中年人,带着圆顶毡帽,留着小胡须,穿着胡服。气度威严、沉静。右手放在扶手上,听着城外赶来的信使的汇报。

小王子的面相略显老,这和草原上生活艰苦有关。

提起草原放牧的生活,或许会觉得很有诗情画意,不少网文还写在华夏九州不能裂土封王,到草原上去占地。但问题是,夏天蚊子咬怎么解决。冬天冻得直哆嗦,外出放水都会被冻住。所以,这种生活是不值得期待的!

小王子实际年龄才二十九岁。这位一统蒙古的中兴可汗,六岁时娶已故的满都鲁可汗的皇后满都海为妻,继位成为蒙古可汗。满都海皇后带着他东征西讨。

传闻是满都海皇后将其放在箭囊里贴身保护,在战场上冲杀。在她的带领下,卫特拉部被征服,瓦刺的亦思马因被击败。随后,漠南蒙古基本统一在小王子治下。

但这位传奇的皇后,于成化十六年,在大同外的威宁海,被我朝名将王越击杀,当时小王子仅以身逃。成化天子因功封都御史王越为威宁伯!

按理说,这一战应当是王越人生的顶峰。但从战略目标而言,成化九年的红盐池之战为西北带来二十年的安宁,更应当视为其军事生涯的巅峰。

满都海皇后死后,小王子继续东征西讨,试图统一蒙古诸部。真正在版图上的统一是1506年,即正德元年。而实质性的消灭右翼诸部的反对者,要等到1510年后。

此时作为黄金家族的后裔,小王子这个大汗受到所有鞑靼军事贵族的承认。

小王子的汗位之下,便是他的长子图鲁和火筛,再往下是左翼三个万户。这是蒙古本部,早就牢牢的握在小王子手中。有少师脱火赤等大将。

再往下是臣服的右翼三万户。譬如:永谢布部的太师亦不刺,鄂尔多斯部的领主阿固勒呼等人。至于说,右翼诸部心里服不服,听不听指挥那是那两回事。

大厅中飘着马奶茶的香味。信使将情况说明,“大汗,明军已经撤离河套。我们的斥候距离他们约三日的路程。”

小王子挥手让信使下去,环顾众军事贵族。

心腹少师脱火赤立即出列道:“大汗,那还等什么?我们十万大军汇聚在此,岂能任由明人杀戮我们的部众。这仇得报。”

搜套行动,总共斩杀三人。牛羊、骆驼另算。

火筛抚胸行礼,表态道:“我土默特部愿听从大汗的命令。您的长矛所指,就是我们马蹄要去的地方。”

小王子笑着站起来,目光掠过缩头的亦不刺、阿固勒呼,声音坚定的道:“明人与我等血仇不共戴天。本汗将再次率部众南下,为死去的牧民报仇雪恨。

以火筛为万夫长,率两万骑为前锋,为大军打开花马池。本汗亲率六万骑为主力随后接应。其余各部为侧翼。明日点起众军,由此地南下。”

“喔喔…”

大厅中响起一阵阵的欢呼声,基本上每个军事贵族脸上都带着笑容,响应达延汗的号召。别管理由是什么,三个月后再去邻居家里发财,没有人会不愿意!

保国公朱晖打仗水平不行,但自幼在军中摸爬打滚,他率部撤退时,自然会将斥候撒出去。而从后面的斥候汇报来看,他感觉到有鞑靼骑兵缀在他身后。

闰七月初五,朱晖率麾下一万骑兵返回花马池城。他召集部将们在城中参将府开会。

此次搜套行动,朱晖属下的:张安、刘宁、周豫三个都督并其麾下的都指挥都参加。再加上固原镇、宁夏镇的参将、游击们。参将府的大堂中坐着十几名将领。

三边总督史琳、监军苗逵并各营的监军们与会。

朱晖命人将地图挂起来,傍晚时的烛光照耀在众将的脸上。后军斥候传来的消息,他们大致都知道。气氛略微的有些压抑。

朱晖在鄂尔多斯草原上才对朝廷发出捷报,走神木一线,往京中发去,而这才几天就不得不退回到花马池?身后还跟着鞑靼大军。

朱晖强打起精神,声音低沉的道:“诸位,现在尚不知道身后尾随的鞑靼骑兵有多少人。但有一个清晰判断,不能野战,要以防御为主。大家都说说这仗该怎么打?”

神威营都督张安是宿将,头发略花白,直率的道:“大帅,咱们步军主力不在长城沿线,现在去调根本来不及。长城诸堡不可守。只能用纵深换时间。”

说着,走到地图边,那长长的木棍点着地图上的城池,“我们这一万精骑要保存下来。撤退至红城堡、葫芦峡城、豫望城一线和步军、火器部队汇合。锁住固原城的门户。”

史琳忧心忡忡的道:“那其余府县怎么办?”他是三边总督,只要鞑靼骑兵进花马池,那都是他的地盘。听张安的意思是据城而守,任由鞑靼人肆掠。

张安没回答。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先保住军队,再保百姓。

苗逵尖着嗓子道:“史大人,各军依城而守,大军主力伺机而动。难道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咱们前些日都走过,从花马池向南,灵州、韦州等地基本都只有军堡。这有什么不能放弃的?届时,他们师疲,能不能越过红城堡还两说。”

史琳还犹豫。

朱晖道:“史总督,就这样吧。赶紧向宁夏镇、榆林镇传信,令他们死守。”

军议很快就开完。都是打老仗的将军,撤退还不会就是笑话。问题是,那些处在鞑靼骑兵南下必经之路上的明军怎么办?譬如守花马池的都指挥王泰。

譬如,驻守韦州的张昭和他的新军卫。他们在即将到来的骑兵浪潮中可以存活下来吗?

第四百四十六章 大明不可辱第三百零三章 汤玄策的人生(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会操前(二)第三百零六章 美食第两百七十三章 面圣(中)第两百八十七章 推动工业之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解决第两百四十四章 我不想当反派啊第两百零二章 鞑靼撤离第八十七章 新舍人(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金凤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见(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秋日第三十七章 两成第三百六十章 银票印刷成功第一百五十三章 拜帖众多第七百三十一章 战场上的买卖第一百八十九章 作恶多端第三百七十六章 装逼不易第七百三十七章 最后的余晖第六八八十二章 先下手为强第五百五十二章 驻守安排第两百四十九章 祭拜、计划、闲聊第六百一十四章 所谓名士第一百七十七章 骑兵将领第一百二十七章 查无头绪第六百六十七章 夏季的夜第五百一十六章 会说话的库门第六百二十二章 恐吓第两百零五章 拜访王恕(下)第六百一十六章 谣言如火第二十二章 乡中事了。第两百八十二章 重临小安镇第三百零六章 美食第一百四十九章 进宫(上)第两百五十九章 书笺、女孩第两百六十八章 尾声第三百一十七章 张昭的想法第两百二十五章 与子同袍(七)-危急时刻第五百五十四章 学谁?第五百七十九章 回京(中)第一百零一章 心事第六百七十一章 先稳着第六百三十八章 达成一致第八十八章 丫鬟、诡计第二十四章 三大反派第两百六十九章 将归(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军中会议第五百零四章 惴惴不安的海西女真第四百六十三章 调研(上)第六百四十四章 意图实现第六百五十五章 军方第一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军卫抵达第一百五十六章 会操前(一)第九十六章 暗流涌动第一章 难题第三十一章 余波第二十七章 考前准备(中)第四百九十四章 人民群众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刀杀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找你们有点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好!好!好!第两百一十八章 林同的情报第四百四十九章 三刀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欢而散第两百三十九章 将要离去(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谈判开始第三百六十四章 鞑靼之地第六章 未果、等待第一百零四章 明星般的青年第六百零三章 舆论场第三百九十七章 张昭秋后算账第四百三十九章 心里都被打崩溃了。第两百四十一章 赠君明珠第六百八十章 谣言和冲击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东阳的支持第七百三十一章 战场上的买卖第七百零五章 等待回京第三百五十章 列强的套路第两百九十四章 收获、梁储第二十二章 乡中事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说服刘大夏第三百二十三章 即将开业(求订阅哦)第两百零二章 鞑靼撤离第三百五十四章 印刷第四百一十九章 出塞第一百三十八章 奖励第一百一十章 推的一干二净第两百五十章 卫所制度第三百七十六章 装逼不易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看好第三百零七章 尘埃落定第两百八十七章 推动工业之心第两百二十八章 赞歌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京(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张泰平的选择第六百九十九章 萧敬教太子第两百七十章 将归(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看他起高楼(中一)第两百八十六章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