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一章 赠君明珠

秋月和瑶琴两个侍女,稍微落在张昭和王六小姐后面。

见两人言谈正欢。瑶琴肩膀轻轻的撞一下秋月,眼睛笑的眯起来如同一弯新月,道:“秋月,你看,天作之合吧?”

秋月无可奈何的点点头,“嗯。”

月影下的两人,男子穿着土布军装,系着腰带。身姿修长,如玉树临风。容貌俊朗,英姿勃发。这是国朝名将。她家小姐,花容月貌,明艳娴静,流散着世族女子的华贵气质。

这两人站在一起,她都不得不承认是天作之合。

只是两个侍女的话音才落,就隐约听到张昭给王六小姐发了一张“好人卡”。

两人面面相觑。

王六小姐明眸盯着张昭,内心里的感受说不上来。

她的侍女叫张昭的长随张泰平读书。张昭家里的情况,她自然是一清二楚。

那个女子不想穿上嫁衣,明媒正娶的嫁给心上人?小妾连身家性命都在正室夫人手中。特别是没有儿子的,只待夫君身死后,就要被正室赶出门去。

她内心里希望张昭能离婚再娶。她的家世对张昭的帮助自然比他的童养媳大。

但是,她内心里又不希望张昭如此。一个连青梅竹马的妹妹都能狠心抛弃的男子,会是她所要找的良人吗?肯定不是!她会看不起这种男子。

内心里的种种感受和纠结就此涌上来,凝聚她那对清澈、明亮的美眸中。

张昭轻轻的对王六小姐点点头,表明他的态度,缓步往回走去。

其实明代虽说是程朱理学盛行,但是真正的约束,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大。其一,底层的百姓是基本不受这个约束的。饭都吃不饱,还讲女子不能抛头露面的礼仪,扯淡呢。

其二,盲婚哑嫁。这个有点扯。有的包办婚姻确实如此,有的不是。其实,但凡有条件的肯定会私下里看一看的。

王六小姐看着张昭平静远去的背影,忍不住出声道:“张相公,如果我愿意呢?”说完,眼泪就流下来。

张昭转过身,“什么?”

王六小姐哭的梨花带雨,哽咽着认真的道:“张昭,如果我愿意嫁给你为妾,你愿意娶我吗?”

张昭发愣。看着她哭,都有点想上去呵护她,这样的美少女为他哭泣,这种感觉他从未品尝过。其实,他真没觉得他自己多么牛逼。斩首多,完全是火器战法决定的。

要说这具身体卖相上佳,那确实如此。但这在古代不算什么吧?譬如说潘安、宋玉,史书上也没写多少人倒贴啊!

自古男儿娶妻,从来都是不看容貌,而是看权势、才华、能力。所以宋真宗说:书中自有颜如玉。容貌只有个末位条件。

张昭沉吟几秒,劝道:“六小姐,我听说三秦大地多少男儿求娶你不得。你要确信,这世间没有任何男子可以抵挡住你的美丽。只是,你这会儿不要冲动。婚姻大事,不是说着玩的。走吧,回去了。”

王六小姐看着张昭,想对他的赞美回应嫣然一笑,却是泪流满面。她都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哭得这么伤心。

她自到婚配的年龄以来,家中给她说的俊杰不知凡几,但她都看不上。仗着爷爷对她的疼爱,这些事都被压下来,但是她即将年满十七,再不嫁就要成老姑娘了。家里在催促她。

她不想嫁给一个粗鲁的男子,她亦不想嫁给一个文弱的书生;她不想将来的丈夫如假道学般刻板,她不想婚后与夫君相敬如宾。

她想要的是那种自由的、温馨的、能有诸多话题的夫妻和谐的生活。

她记得初见张昭的印象:十八岁的青年,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她对他很好奇。及至此时,他已然将封爵!国朝名将!而此时她意识到,她终将错过。此生不知道还能否再遇上这样的人。

赠君明珠泪双垂,恨不相逢未娶时。

王六小姐于八月初三启程,这已是金秋时节。山中林木金黄一色,或者说即将枯萎。

张昭没有去相送。牵扯太多,他倒是爽了,却徒令小娘子伤心。而是在韦州城头目送她的车队往西南的下马关远去,最终消失在地平线上。

他怀里有王六小姐清晨时拍丫鬟秋月送来的一颗明珠,还有改写自唐朝张籍的诗句:赠君明珠泪双垂,恨不相逢未娶时。

秋月那丫鬟很胆大,不满的问道:“张相公既然昨夜拒绝我家小姐,为何要夸她美丽呢?让我家小姐为你哭泣整晚。”

张昭自取得韦州大捷以来,真还没人敢这样和他说话,“我不夸赞你家小姐,我怕她自暴自弃,随意的择一个夫婿,日后后悔终身。婚姻大事要慎重。”

这种事他前世里见的多了。不说小说里的故事,就真实的案例,往往就有赌气结婚的。

“唉…”

张昭想着秋月那丫头看他诧异时的眼神,再想起她说王小娘子为他哭泣一整夜,心里禁不住涌起难言的惆怅。

或许,男人都有点矫情。得不到的美人,想要。倒追而来的美人,又怕耽搁人家。但真等她离去,这心中却会浮起她的身影。

他好像也没能例外。

张昭的惆怅并没能持续多久。史琳史总督突然的乔装来到韦州城见他。他不得不继续处理这些官场事务,将和王六小姐的纠葛暂时放在一边。

下午时分,韦州城外的一处帐篷中。张昭带着王武,林文宁,跟着史琳的心腹师爷赵子龙前来。刚进帐篷,就见史总督背着手,来回踱步。

张昭态度强硬的拒绝了朱、苗、史三人要求分润军功的要求。对朱、苗二人而言还有退路。他们一个勋贵,一个太监。而对史琳来说,他没有退路。

丢掉官职,恶了皇帝,基本就等于完蛋。

所以,他来找张昭商议。

“下官见过总宪。”

张昭作揖行礼。

他预感接下来的几个月都是在募兵、练兵。而对于陕西三边而言,必然是趁着大捷的间隙时间,修缮关防。对于西北防务,他有点想法。其实,新军卫练兵,现在基本不要他操心,总得做点事。

所以,他愿意和史琳见面谈谈。

第四百五十五章 犒赏、结束第两百九十五章 京师半日(上)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知道,为什么?第五百七十七章 终章第五百六十一章 相逢(中)第四百三十八章 烽烟滚滚唱英雄第四百一十五章 投资张昭个人第六百三十三章 发难(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说一千两就得一千两第两百二十一章 与子同袍(中一)第六八八十二章 先下手为强第五百五十三章 渤海军副将第四百八十二章 交锋(五)-骂你咋地第四百二十章 愤恨、初战第九十四章 被御史弹劾第六百一十六章 谣言如火第四百五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两百六十二章 别人眼中的张昭(上)第七百二十三章 开平见闻第四百四十九章 三刀第五百五十四章 学谁?第两百七十三章 面圣(中)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盐业要完第五百零四章 惴惴不安的海西女真第六百一十二章 后悔迟了第两百五十一章 书信第三百一十章 冶炼工匠第二十三章 青龙镇中第两百五十章 卫所制度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个邀请、战报第两百九十一章 激辩(三)第一百二十六 直接拿第两百八十七章 推动工业之心第三百七十五章 落实第六十章 压制第两百零六章 准备报捷第两百二十七章 与子同袍(完)第一百六十八章 请假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军卫抵达第四百三十七章 两个翻盘点第四百九十三章 宁远卫请战第五百一十九章 一盆冰水第三百四十六章 先抓捕第一百二十一章 跳脱的朱厚照第六百三十八章 达成一致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收获第八十六章 世界地图第四百九十三章 宁远卫请战第五百三十五章 将要结束第五百零七章 划地盘第五百九十三章 武安侯府第四百二十三章 朵颜卫的对策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见妻妾第六百六十五章 换你三封信第五十六章 成长(下)第四十四章 收、小镇。第两百九十三章 允许办报第两百二十五章 与子同袍(七)-危急时刻第六百八十八章 标准套餐第两百五十九章 书笺、女孩第五百二十四章 目标所在第两百二十七章 与子同袍(完)第七百二十一章 软禁第九章 简单的幸福第四十八章 京西少年(二)-谁才是傻逼?第七百三十六章 决意出兵第三百二十七章 反击开始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局已定?第八十二章 初见太子(上)第两百三十七章 封爵第四百二十七章 累累如丧家之犬第五百三十六章 一战而灭第四百五十二章 军中会议第五百二十七章 虎尔哈部的抉择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搏涛的思路第两百七十五章 收获、回府第六百三十一章 密谋第七百零九章 百感交集第一百八十二章 陈康的想法第五百七十六章 终章(下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嚣张第一百二十七章 查无头绪第五百零三章 一心为公马文升第一百六十章 甫一出场第两百九十四章 收获、梁储第一百零八章 初入军营第四百五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孟先生第三百二十七章 反击开始第六百三十二章 说法第六百九十七章 转机第两百零八章 新军卫在准备第一百九十八章 报捷(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抵达汉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李幽到来,潜忧第五百四十六章 交锋第五百六十三章 胜却(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齐聚阿城(下)第五百七十四章 终章(中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