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他来了,李来亨他来了

血红的晚霞在渐渐消退,无数具没能被掩埋起来的战士尸体,正在为乌鸦所盘旋着。

李来亨拔出了尸体上的一根箭杆,但断裂的长枪依旧握在战士遗体的手中。到处是堆积起来的累累尸首,有顺军战士的,也有满洲兵的,每个士兵都是遍体鳞伤,盔甲上全是被刀枪贯穿的伤口,或者就是被铳弹与大炮打出的伤痕。

许多战马倒在血泊与污水里面,夏日炎热的天气,令遗留下来的战场变得恶臭难闻。苍蝇聚成一团,黑漆漆的阴森恐怖,被丢弃的战车辎重,似乎变成了战场上一座接着一座的坟墓,它们的阴影笼罩着那些残缺的尸体。

远方蹿起新的火苗,四下蔓延,越烧越旺。

硝烟袅袅,清军虽然取得了一场空前的大捷,但是皇太极的死却给了他们一个复仇的好理由,不仅仅是满洲兵,所有的蒙古兵和汉军士兵也都加入到了这场焚劫的盛宴里,到处屠杀、放火、抢掠,婴儿被贯穿在长矛之上,妇女被剖腹凌辱,男子或者被掠为奴隶,或者被就地极刑杀死。

百姓们叫喊着,奔跑着,有许多倒了下来。一些被吓昏了的人从屋子里跑出来,又跑进屋子,又跑出来,不知所措地到处乱窜,一家人都在互相呼喊。

铳弹在各个角落发出响声,刀枪的寒光闪耀在一个又一个村庄、聚落与城市里,到处都是浓烟和纷乱,驽马也惊跳起来。人们践踏在受伤的人身上。地下到处是呻吟声,这些人惊惶,那些人吓昏了,一个断了腿的妇女靠着一垛墙坐着,给她的婴孩喂奶。

田野在燃烧,城市在摇晃,百姓纷纷从悬崖跌下。乌云越聚越多,暴风雨或许将要来临,空气中的湿度正在陡然增加,李来亨突然感到他的白毡帽被打湿了一点,伸出手来,终于接住了一滴雨水。

李来亨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他知道千错万错,都错在自己的身上。

“我来晚了……我来晚了……对不起,我来晚了……”

刘芳亮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说什么话,只是用一个诚挚又信任的眼神,给予李来亨以坚定的支持。

他们在深州城下击溃济尔哈朗的围城大营以后,全军上下便马不停蹄,迅猛向西驰援。李来亨和方以仁都已经看破了皇太极用兵的图谋,大家都意料到了皇太极以主力前往真定,意在和李自成进行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大决战。

楚闯诸将也好,还是刘芳亮手下的左营将士们,没有人想要错过这样的一场血战。而且他们也都相信,只要自己及时赶到战场,一定会成为扭转乾坤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是获鹿大战的激烈程度,依旧远远超过了李来亨和刘芳亮的想象。

一天之内,敌我两军几近于三十万战兵的兵马,竟然就在一天之内会战决出了胜负。

他们更加无法料想到,那个一次次亲冒矢石、身先士卒的闯王李自成,怎么会战死在清军的重围之中呢?

清军在取得获鹿大战的胜利以后,立即就开始全力扩散一条谣言,说李自成踏破了崇祯皇帝的御帐,在乱军之中,亲手用一根弓弦勒死了崇祯帝。

李过等人并没有亲眼目睹过这样的一幕场景,大顺军幸存下来的少数禁卫士兵,也都可以确信李自成绝没有在战争中用弓弦勒死谁。

这样戏剧化的一幕场景,在李过看来极大可能是并不存在的。但即便是慎重的李过,也相信李自成在踏破敌人御帐的时候,应该是确实击杀了崇祯帝。

在这之后,皇太极病死的消息也很快传了出来。

一日之间,一战之中,三位皇帝,不仅仅一起参与了同一场会战,而且都在这一战中相继死去。

这是一桩多么离奇的事情,这是李来亨怎么预料,都不可能料想到的戏剧化情节。

“……是我们败得太惨了。”

李来亨的一声叹息,包含的是数不尽的后悔与悲愤。

获鹿大战顺军战败以后,李自成亲手杀死崇祯皇帝的消息也被清军大加流传,在山西、冀南和山东的许多地方,原本已经被大顺军彻底压制下去的地方士绅武装,又开始重新冒头起来了。

皇太极在死前派遣了多罗饶余贝勒博洛带领一支前锋军,抢在溃败的大顺军之前,先行攻占了土门关,截断了大顺军从井陉道退回山西的道路。接着山西内部,多个州县也陆续发生了忠明官绅杀害大顺文武官吏的叛乱情况,山西守军因此受到牵制,难以迅速反攻井陉,打通与北直隶的交通联络。

豫王多铎和英王阿济格也带领着清军主力兵马,死死咬住顺军溃败主力不放,一直从获鹿追到宁晋泊以南,才暂时因为当地水泊纵横的地理情况放弃了追击。

顺军余部兵分两路,一路退至彰德,过虹梯关和玉峡关,恢复了和太原方面的联系,另一路则退至大名,利用大名府府城的险固条件,设法进行防守。

获鹿大战,顺军方面在激烈的会战当中,死伤约三万精兵,除永昌天子李自成牺牲以外,还有开国军师宋献策、武阳伯李友、果毅将军陈德等人战死,另外秦安伯、制将军左光先被清军大炮削断一腿,退至宁晋泊以南不久以后,即因痛苦难耐,吞金自尽。

除此以外,由于桃源伯、制将军白广恩临阵叛逃的缘故,又导致了许多秦军降兵也趁着大顺军的溃败逃走,其中多数都在不久以后,跟随白广恩一起投降于清军。

十万劲兵,获鹿战后,仅存一半。

当李来亨和刘芳亮赶抵真定附近的时候,获鹿大战已经以顺军惨败、李自成壮烈牺牲的结果而告终,这支援兵因此成为鸡肋之师。

大军获悉李自成已经死去的消息后,士气大跌,全军因之气沮,几乎出现了就地解体崩溃的趋势。李来亨亲自深入各支部队,一一鼓舞将佐、军官和士兵们的士气,才慢慢稳定住了军心,他随即决定带领这支援兵先行进入真定城休整,从侧翼威胁正在大举追击顺军溃兵的清军主力。

由于皇太极的病死,清军中枢同样处在混乱状态里。多尔衮此时还在山西,多铎和阿济格这两名有资格做中枢决策的亲王又正在追击李过,结果停留在获鹿原地的数万军队,居然就坐视李来亨和刘芳亮带着援兵安然进入真定城中进行休整,而没有做出任何有力举动。

楚闯军马则在真定城休整一夜以后,于翌日汇合守军主动出击,趁清军疲惫又缺乏警惕和防备的机会,发动突袭,阵斩汉军正黄旗梅勒额真金玉和,取得了一场较小规模的胜利。

真定反击战牵制了大量清军兵马,使得肃亲王豪格、多罗饶余贝勒博和托与博洛等人想要趁着夺取土门关胜利之势,直捣太原的图谋,完全破产。

不久,豫王多铎和英王阿济格在获悉小李贼赶抵真定的消息以后,也暂时放弃了继续追击李过残部的打算,自宁晋泊北返,准备重新包围真定,彻底歼灭李来亨和刘芳亮这支军队。

李来亨则赶在清军主力实现围城意图之前,和刘芳亮决策突围。他们通过侦察发现真定附近清军中,以吴三桂的关宁军最无死战态势,便决定集中兵力首先攻打关宁兵。

大顺军大开城门,以主力全力扑向关宁军兵马。由于吴三桂自感在获鹿大战中兵力损耗过于严重的缘故,所以他没有积极阻击顺军突围,反而故意让开防线,使得李来亨得以从容撤出真定。

突围的大顺军首先返回深州一带,李来亨在此汇集了总数约四万多人的顺军北直隶驻军以后,除了驻守在南皮的马宝由于路途较远没有回来外,楚闯及刘芳亮左营的主要驻防将领,全部跟随李来亨从深州撤往临清方向。

剩下的南皮守将马宝,则在清军包围南皮以前,主动弃城南下。马宝在听闻济南发生了旧明官绅领导的大规模叛乱情况以后,即率领数千楚闯老本劲兵赶赴山东,联络遍布山东各地的地方豪杰武装,准备做长久的抗清斗争。

大顺永昌元年五月,大清崇德八年五月,大明崇祯十六年五月,从后世角度来看,李自成、朱由检、皇太极三人先后死去,既意味着明末农民起义战争的结束,也意味着抗清战争的开始。

===

关于新书题材的考虑,想听一下大家的意见。现在酝酿中的题材有:

一,蒸汽朋克+古生物巨兽,背景为一战、维多利亚时代背景,舞台是统一不久的德国,大体设定参考美国奇幻小说《利维坦号战记》;

二,群穿1453年拜占庭帝国,不过群穿外国背景的小说,似乎暂无先例,题材也比较小众;

三,穿越南明,时间点大概是李自成在九宫山被杀不久,主角穿越到大顺军余部中,带领大顺军余部联明抗清,也就是旧版《明末不求生》的设定。

大家在本章说里投个票吧,说一下自己感兴趣的类型。

第一百一十一章 长安血夜第八十八章 开封第十四章 明国西地诸帅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八十六章 为什么跟着大顺走第八十七章 讨贼联军来了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十二章 沈庄军第四十四章 黄河之冬第三十二章 洛阳春光好(九)第四十六章 李来亨的秘策(三)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一百二十三章 铁马收取兴庆府第九十一章 一线城市第三十七章 闯军万胜第九十三章 墙式冲锋没有对抗第三十四章 鳌拜震惊了第一百零七章 火烧阿山第二十八章 八旗权力斗争第八章 世祖回乡第三十章 城下之溃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一章 湖广节度使第五十七章 问冬衣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尔衮高呼渡河第一百四十五章 吴桥贼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将姜瓖第三十六章 群鸦嘶鸣于深州第五十七章 漕运整顿第六十三章 别动军出城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营第六十章 战云阴霾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铁马之象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二十章 明末顺初第四章 徐州剿总,拉我一把第七十九章 续顺公第六十四章 大顺使者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后一战(十)第十一章 制式银币第五十五章 复兴陕西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无处不青山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一百一十七章 关中有何罪第五十四章 贺镇精骑(一)第八章 熊耳山第九章 太后寝宫第八十五章 纸币第二十章 李来亨为谁前驱第八十二章 狗鞑子不过如此第五十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三)第三十三章 迷雾里的号子声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顺军万胜(一)第九十九章 上蔡乱局(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时泰的光荣第一百七十八章 吾其被发左衽矣第一百三十八章 妇孺与王者之师争道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一百四十三章 东师已入燕京城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卫晋王妃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后一战(二)第五十三章 大顺龙衣卫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三十七章 杨嗣昌的终局(一)第五十九章 刀马旦(中)第十八章 祝捷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六章 明末商税论第八十章 南阳入楚策第五十三章 大顺龙衣卫第十八章 祝捷第一百一十九章 从屋上建瓴水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第四章 耿应衢的棉布工坊第三十一章 钮钴禄·陈泰不够勇第三十三章 雾中的骑兵交战第五十二章 袁时中不畏于死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这?第六十章 中原战事结束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躯第五章 耿应衢的生意经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六章 明末商税论第一百零四章 决战在开州吗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杀为虑第三十八章 东三城告急如星火第四十二章 杨嗣昌的终局(六)第九十八章 联军末路(三)第四十一章 李过的问题第八十九章 张献忠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二十六章 天降闯军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三十章 清鲜战争第六十四章 大顺使者第五十一章 猛士许都第三十三章 破阵军岭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