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合中国之力,灭绝其种类

大火猛烈地燃烧,滚滚的烟柱直透天际。绛紫色的烟焰在村落上空整天屯结不散,黄昏以后,残破的旧战场再没有一声枪响马嘶,火光渐渐地黯淡了下去,月亮则慢慢地爬了上来,巍峨的太行山在远方露出了它隐约可辨的身影,却无法给李来亨提供半分的安全感。

李来亨带着一支楚闯精兵,正在从临清赶往大名府的路上。沿途旷野里到处可见血肉模糊的尸体,一些是饿死的饥民,一些是大顺军战亡的将士,另一些则是刚刚被楚军镇压的官绅叛兵。

空气凝固,深夜沉寂,李来亨越往大名府的方向走去,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就加倍地让他心中的自责、愧疚之情沉重起来。

“我没有及时赶到获鹿,以至于大顺江山遭此劫难,多少百姓饱受焚掠之苦……义父一定十分揪心,唉……我实在是……非常痛心,非常内疚,也非常自责。”

刘芳亮、方以仁、郝摇旗、谷可成、郭升等大帅及文武将吏,都不知道对李来亨说些什么好。其实刘芳亮自己的内心,同样是万分自责,他是李自成的陕北元从,与闯王的感情比之李来亨,更为深厚许多倍。

获鹿一役,如果楚军和左营骑兵能够及时赶到战场,一定能够扭转胜负——最差的情况,也不至于使得李自成壮烈牺牲,战死沙场。

现在闯王死了,永昌天子死了,大顺军将士们心中的一根支柱骤然崩塌,所有人都像是被抽了魂一样,仿佛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获鹿大战对顺军兵力实力的打击,远不如它对顺军精神和心理上的打击大。

李来亨骑乘的战马,还是当初李自成在大顺朝的开国登极典礼上送给他的“河西八骏”。通体火红,形同烈焰的赤骥马低沉地咴叫着,月光透过稀疏的枝条,斑斑驳驳地洒在马背上面,李来亨的眼窝因为这多日来的内疚与焦惶,已经深深地陷了下去。

他清隽的面庞,少年青丝,居然已有了早生的华发,脸色更是一直像雪花般惨白。

楚军向西行军着,周围一片沉寂,人人都不愿意说话,也没有心情和精力说话,清冷的月色更增添了冰凉的死气。

连刘芳亮都很难宽慰李来亨,这时候也只有方以仁的话,还能对随侯起到正面的影响和作用。

清朗的月下,方以仁振袖叱道:“请问府主今年贵庚?”

方以仁这离奇的问题,当然让李来亨吃了一惊。他很想骂骂方以仁的问题来得这样不合时宜,但发泄式的气话到了嘴边,又实在对着方以仁说不出口。

李来亨回答说:“我记得是二十一岁了吧?”

“二十一岁的人,竟然还跟五岁小孩一样。”方以仁嗤笑道,“当今之世,是数百年所未有的乱世。人心离乱,朝不保夕,今日活着的人,谁能保证明日不死?何况天下本没有长生不死的仙丹,先皇难道可以十年、百年的为府主开路吗?死生离乱的事情,府主自己也不知道经历过了多少,现在还会为这种事消沉,唉,真是可悲!”

方以仁的话说得如此直接,周围甚至是包括刘芳亮在内的众人,全部为之神色一惊。李来亨把这些话听在耳中,却是又忧虑、又无奈、又为之感到惨淡,只能露出一抹苦笑。

看着李来亨这样没有出息和气度的模样,方以仁更加是气不打一处来。

是,他方乐山只是一个无意中陷于流贼之中的书生;是,他方乐山不过是一个总在背后嚼人舌根的长舌妇。

但如今大顺帝薨,满洲铁骑直抵中原,将有践踏天下之势。这时候正是需要李来亨站出来,领袖群雄,中流击楫的时候,他怎么能够被允许露出这样一幅沮丧的模样?

太没出息了!

方以仁直指着李来亨的鼻子,骂道:“如此作为,如此气量,还想平定天下、驱逐东虏,开万世的太平吗?

府主再这般固态萌发,我看只好是早早退兵回乡,做一个田舍翁了却残生罢。你原本不就是陕北乡里的一个农夫?还是回米脂耕田讨饭,将来八旗兵到的时候,或许还能做个包衣奴才也说不定吧!”

方以仁出言如此不逊,连郝摇旗都看不下去了。郝摇旗也是李自成的陕北元从,他虽然因为总犯下一些偷鸡摸狗的小错,所以长期沉沦小卒身份,可却因为跟随李来亨而屡获拔擢,现在更加成长为楚闯中足可以独当一面的方面大将。

方以仁的话让郝摇旗倍感气愤,他心下觉得方以仁这个明朝投降来的秀才书生,果然到底是和闯营的流贼响马不是一路人,又觉得方以仁对李来亨出言不逊,如此辱骂,已经犯下死罪。

“狗秀才,怎敢这样大言不惭!”

刷的一声,郝摇旗拔出腰间佩刀,两腿夹住马腹,就要冲过来将方以仁斩于马下。刘芳亮急忙加速飞驰过来,一手从旁边拽住郝摇旗的缰绳,劝道:“摇旗,别胡闹、别胡闹。”

方以仁对郝摇旗的愤怒不闻不问,他手里抓着的还是李来亨送给他的那柄白金骨折扇。刚刚怒斥李来亨的时候,这把折扇已经被心情激愤的方以仁用力揉捏,损坏了一半。

黑秀才的怒气丝毫不比郝摇旗弱,郝摇旗气愤他对李来亨出言不逊,黑秀才气愤的却是这种时候,李来亨怎么能如此惺惺作态?

毫无雄主气魄!

他一手将被自己抓烂的白金骨折扇,啪的一声摔在李来亨的脸上,骂道:“汉胡不两立,春秋大义,义在攘夷复仇。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李来亨让方以仁骂的是全无脾气,只能不住地苦笑。他向郝摇旗挥挥手,低声说:“摇旗,不要在这里发疯。要发疯,且去到战场上为先帝复仇。”

继而李来亨双手抱拳,向方以仁致歉道:“乐山,是我无度,竟然让你发此雷霆大火。狗鞑子杀我先帝,这是大顺虽百世、千世都必须报复的春秋大恨。我们此去大名,不是为了狼狈逃回黄河以南,而是要聚兵再战,以满洲人合种合族的性命血祭先皇。”

李来亨看着腰间那柄俘虏自清军将领遏必隆手中的腰刀,唾了一口以后,连刀带鞘,全部投入前方的小河之中。

“夷狄畏威而不怀德,东虏狡诈多叛,皆为狼心狗肺之徒。我李来亨在此立誓,必将其夷族尽行剪灭,永绝根株,捣其巢穴,诛其种类。合中国之力,扫荡白山黑水,直捣黄龙之府,搜杀无遗、剿洗灭绝。不然,则使我李来亨受戮于千刃万箭之下,不能保有一尸!”

“灭绝种类!”

第五十二章 袁时中不畏于死第一百零九章 顾君恩在此第十九章 欲取枣阳第三章 经略随州第六十九章 公审劣士绅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畴和大明忠臣吴三桂第十四章 老营改革(中)第四十三章 和平将军陈永福第八十八章 庞存回乡第八十章 动地翻天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后的明军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五十章 河南巡抚的稻草(三)第二十二章 始兴王第二十九章 会战时刻第九十五章 玛瑙山第十章 牛铨请罪第一百零一章 谁是泥菩萨呢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二十三章 李得胜第九十二章 钦定第六十六章 伦理梗第一百四十四章 烫手山芋邢夫人第三十三章 救鲜第九十章 保卫山东第九十九章 上蔡乱局(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会战开始第六十章 中原战事结束第八十一章 马进忠欲降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一章 后来的事第九十三章 皇太极在哪里第五十章 臣窃议亲藩封建论之不可第九十六章 联军末路(一)第五十八章 不见洛阳花(一)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帅刘芳亮第二十八章 洛阳春光好(五)第十二章 鳌拜第六十七章 摧破裕州城(三)第三十五章 襄阳陷第三十四章 天生神将李随侯第三十九章 朱仙镇第十三章 老营改革(上)第二十章 强攻屏风寨(六)【求收藏和推荐!】第三十一章 踏过士绅街第三十四章 清军的邪教徒使者第八十五章 幼辞小妹妹第十九章 强攻屏风寨(五)【求收藏!】第六十四章 曹营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统第七十九章 扑夷陵(五)第七十八章 红衣发熕之神第三十二章 伐辽第十五章 春秋大义第十八章 强攻屏风寨(四)【求收藏和推荐!】第九十五章 马绍愉使团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墙,三堵墙!第一百一十八章 阎尔梅第八十四章 金声桓的忠告第六十四章 大顺使者第七十章 联结小袁营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四十六章 纷纷落马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杀为虑第二十三章 楚闯雷霆第四十一章 杨嗣昌的终局(五)【第三更】第十七章 黄河南岸第九十二章 钦定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斩立决第八十九章 白沟河第一百零三章 东虏丑类第四十二章 多尔衮放弃太原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八十四章 熔天化地,声震宇宙第五十二章 袁时中不畏于死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袭第三十二章 满洲的国运不久了第十五章 身后第十八章 强攻屏风寨(四)【求收藏和推荐!】第五十章 臣窃议亲藩封建论之不可第八十一章 马进忠欲降第七十八章 扑夷陵(四)第三十一章 钮钴禄·陈泰不够勇第十一章 兖州军民第四十二章 青丘州第一百二十章 铁鞭孙守法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岳州第八十六章 罗汝才来投第九十九章 上蔡乱局(二)第五十六章 三生投闯第一百八十七章 献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