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善始善终

得到奏报的皇帝心急如焚,他了解到黄汉出关后三四天,建奴大军就相继出关,很明显敌人应该是追逐“红旗军”而去。

崇祯真担心大明失去这一支能够跟建奴硬撼的人马,担心黄汉、杨大郎、方正化等等爱将回不来。

一连十几天没有黄汉的消息,御史、给事中原本弹劾黄汉畏战,现在改了章程,变成开始弹劾黄汉胆大妄为不听调遣,使得一万余王师精锐处于险地。

因为情况明摆着,“红旗军”没有攻击依旧在宣大劫掠的后金军出关后,没几天建奴就急匆匆跟着出关。

黄汉貌似成功吸引走了入侵之敌,实在不好横加指责。

因此惯会鸡蛋里挑骨头的言官们又开始弹劾黄汉兵行险着。

老丈人郑国昌和恩师徐光启本来就在为黄汉的安全担心,见到了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言官气不打一处来,两位阁老不得不跟他们打嘴仗。

徐光启有时候会想起黄汉扬言在朝堂上揍那些闻风奏事的言官,看着那些满口吐沫星子的御史、给事中,真恨不能直接挥拳打掉他们满嘴牙齿。

这段时间很难熬,不夜城里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都笑不起来,因为他们是最先知道朝堂上发生的大事小情的那群人。

无他,大明文官武将都乐得来不夜城逍遥,泡桑拿、游泳、喝酒听曲看戏剧之时难免不议论朝堂上的事情,伺候的服务人员当然听得真真切切。

不少旗卫以服务生的身份打掩护收集这些情报,更多真正的服务生把关于家主追杀建奴跑出张家口进入大草原至今了无音讯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

不夜城的提供的一两万工作岗位能够让千家万户衣食无忧,这里的工作不仅仅工钱高还不受风吹雨打不怕酷暑严寒,使得京师老百姓趋之若鹜。

不夜城的员工都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安心工作全是仰仗家主和“红旗军”,万一失去了家主,不夜城很快就会被觊觎的权贵瓜分得干干净净。

得知家主在塞外征战失去联系,绝大多数不夜城员工心事重重。

郑秀娥和楚楚更加提心吊胆,经常被噩梦惊醒吓出一身汗,她们急需知道官方确切消息,干脆去紫禁城走动。

谁知皇后和妃嫔们也是为了皇帝着急而着急,反而向郑秀娥和楚楚打听有没有东平侯的消息,已经六岁的坤兴公主更加着急,见着楚楚总是拉着她问长问短。

九月十五日,黄汉、方正化、李若琏、杨大郎、杨大年、高有谋联合署名的捷报后送达京师,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连那些憎恶黄汉的官员都庆幸出关的明军能够安然回家。

巧了,保安州押送后金军战俘的队伍也刚好进城,结果很不好,沈思孝和麾下一百多人包括李师圣以及十几个胥吏被群情激奋的京师老百姓扔了满身泥巴和烂菜叶……

好消息在捷报送达京师的当天就蔓延到了京师的任何一个角落,连紫禁城也不例外,皇后和妃嫔们听得最多的就是坤兴公主银铃般的笑声。

不夜城热闹非凡,因为这里又是胜利大游行的发起地。

不仅仅是不夜城的员工积极参与,锦衣卫、五城兵马司、京营留守将士们甚至于东厂番子都来凑趣。

那是因为锦衣卫和京营将士们再次证明了自己,那些哀叹自己时运不济没有参战的将士们在羡慕之余纷纷走上街头,他们用声嘶力竭的呐喊来发泄胸中的憋闷。

游行队伍盛况空前,恐怕总人数已经远超过十万,五十几个建奴、鞑子被押着内城、外城转了一圈,人人鼻青脸肿。

大朝会,皇帝如沐春风,这当然是黄汉再传捷报起到的效果。

出关大战一月有余,明军解救被建奴、鞑子裹挟的十几万汉民,斩首数远超过六千,活捉了觉华岛大屠杀的元凶武纳格,黄汉居功至伟。

言官集体闭嘴,群臣一致公认给予黄汉和所有的出关将领加官进爵。

皇帝下旨命令黄汉再入京师接受封赏,崇祯暗自下定决心,给予黄汉世袭罔替的爵位。

为了君臣能够善始善终,从此以后留下他在京师任职,再也不放他回辽西、辽南或者河南直接领兵。

黄汉接到圣旨后立刻启程前往京师,只选了一百个已经跟在身边两年的少年骑兵火枪手留下,其余少年都打散到基层实习。

明年正月又会有三千余知识少年满十五周岁成为新兵,跟着家主转战两年的几百少年都会被提拔为军官,最起码也得是小旗官。

黄汉带上十一个亲卫和精选的一百个少年骑兵火枪手跟凯旋的锦衣卫和京营人马一同去京师,其余“红旗军”人马全部前往蓟镇、山海关、宁远大修整。

有了杨大年、桑羽、张扬、袁思明、刘奋勇等等将领,再有郑孝章、郑孝礼这两个由于博得军功已经被提拔为正七品监察御史的文官疏通关系。

在准备站好最后一班岗的辽东经略高第支持下,在山永巡抚杨嗣昌被召入京另有任用的前提下,花几个月架空或者挤走不听话的将领完全控制山海关水到渠成。

这一次跟建奴较量斩首数过万,参战将领得到封赏理所当然,此时张扬、桑羽、刘奋勇等等虚衔已经很高的将领肯定会得到副将、游击、守备、参将实授。

按照朝廷的封赏制度,论功能够得到守备以上级实授的“红旗军”将领恐怕要超过一百员,朝廷应该没有这么多实缺,也不可能把如此多的实缺都给“红旗军”一家。

发展到现在,黄汉已经具备了问鼎天下的实力,但是他在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不会选择谋反,而是选择尽可能跟崇祯改善关系。

他甚至幻想能不能如现在的倭国那样,执行幕府制度,明朝的文官把大明玩得再也玩儿不起,是时候让武人玩一把,建立一个凌驾于皇权之上军管机构。

届时给予崇祯一些体面,让皇帝这个职务如同后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还存在的那些国王、女王一样。

第九百零三章:站队很重要第三百一十四章:清洗第三百零二章:围困复州第七百七十七章:驱虎吞狼第四十章:伤亡第二百六十四章:阴霾散去第九百四十章: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第八百一十四章:万劫不复第四百二十二章:巢穴第七百六十七章:建奴日子不好过第三百零七章:明军杀来了第七百四十三章:封锁消息第九百二十章:红日升起第二百八十二章:天佑助威大将军第二百六十章:掐时间第七百三十九章:联合流寇第三百零七章:明军杀来了第八百二十六章:厮杀一番第二百六十四章:阴霾散去第二百三十七章:以血还血第二百三十九章:活捉大台吉第五百二十八章:出兵东征第五百九十六章:善始善终第七百七十九章:可笑、可悲第八百三十七章:拓土第七百二十三章:排兵布阵第九百五十六章:尔等皆亡国之臣第二十八章:袭击第七百七十一章:直冲平壤城第一百八十章:天造地设第九百零八章:不辱使命第九百五十六章:尔等皆亡国之臣第七百一十八章: 力量悬殊第七百三十七章:血雨腥风毒往来第六百三十一章:孙传庭第七百七十六章: 惹毛了大明第七百六十九章:围猎葛布什贤超哈第三百二十一章:攻击岫岩堡第五十七章: 遵化大捷第九百二十章:红日升起第一百六十八章: 左冲右突第七百三十章:活捉张存仁第四百五十九章:釜底抽薪第四百一十二章:赶缯船第五百零三章:官军杀贼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暴动第二十九章:坠马第五百零四章: 瞬间崩溃第一百一十四章:孰不可忍第一百九十一章:一声叹息第四百三十三章:充军发配第一百七十九章: 种田第三百八十七章: 耍无赖第九百三十五章:事在人为第二百六十九章:朕貌似管不着第四百四十五章:五抢行动第四百三十九章:皇帝入股第二百一十一章:佳期如梦第八百八十五章:拼了第一百五十一章:找回场子第四百四十一章:请旨出击第二百七十六章:永平参将第三百九十五章:防御体系第一百九十九章: 有法可依第四百六十二章:狂热第五百六十五章:车厢峡第一百五十章: 闹大闹僵第五百四十八章:单打独斗第七百八十七章:围歼多铎第三百四十四章:爆破第五百八十八章:活捉武纳格第五百零六章:放虎归山第三百七十三章:杀一儆百第三百六十五章:攻防战第九百二十七章:重见天日第二十八章:袭击第三百三十二章:浪得虚名第二百七十二章:欺君之罪第六百章:日落西山第五百六十三章:不知所踪第一百九十七章:走一步看一步第六百七十六章:胆寒第三百三十八章: 狙击第三百九十三章:宁远城第一百五十一章:找回场子第七百三十一章:心有余悸第二百九十四章:固若金汤第三百四十九章: 中计第九百四十九章:潼关攻防战第四百五十三章:阵斩色楞第八百一十三章:守稳蜀北第五百一十章:打入流寇核心层第九百三十一章:控制广渠门第三百一十五章:狼窝堡第四十九章:跑不死第五百零四章: 瞬间崩溃第一百一十章:一网打尽第二百一十章: 纳妾第八百九十六章:巴拿马第三百六十六章:短兵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