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丰收(三)

[ ~]【叶*】【*】[ ~]

“仙肥田马铃薯收成17石”

“这边收成15石”

“21石”

数据经过汇总,账房拨打算盘计算平均值(神座 ww)很快获得了结论——施了“仙家肥”的田亩的马铃薯平均亩产可以达到20石以上

“神迹”

“主啊,您再次在人间施展您的大能”

现场中,大多数人已经被惊人的数据刺激的呆滞了而肖图白从历局请来的那些翻译家们,多是天主教徒,却是一个个跪拜在田地中,不断的祈祷

农夫们见到有人跪拜,是如梦初醒一般,向着肖图白跪拜道:“国师爷神迹国师爷大能”

借着这一次的丰收肖图白感觉到,百姓们对于自己的拥戴和迷信,已经达到了狂热程度了

之前葛沽的百姓,多半是感恩居多,现在却多是成为了肖图白的狂信徒

当然了,那些天主教徒是一个个狂热的叫嚷:“这是上帝的神迹,是上帝借着使徒肖图白之手,施展的神迹......”

不过,在场的农夫们纷纷觉得鼻被气歪了,七嘴八舌道:

“歇着?这是国师大人的仙法”

“上帝?如果你的上帝有能耐,请让这亩产变成一万石证明一下”

天主教徒被围攻的不断叫嚷:

“异端,诽谤神”

“诽谤神,会下地狱的”

肖图白眼见着,中国传统的农民与那些天主教徒即将产生“宗教矛盾”了,连忙让人去劝止Ww 我搜小说网]之后,他令人警告天主教徒,不得用所谓的“诽谤神”、“异端”、“下地狱”的言辞,进行恐吓式的传教

恐吓式传教,是一种言论犯罪,是一种危害公众利益的野蛮行为

任何一种正常的宗教,肖图白都可以宽容允许其存在,但是充满恐吓、暴力,那就属于要取缔的邪教范畴

事实上,绝大多数充满暴力的邪教,都是诞生于海外文明,或者是受到海外宗教影响后的产物

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的宗教也是宽容谦和的比如,中国传统的道家,从没有恐吓性传教

但是佛教进入中国,就用“下地狱”来恐吓,结果赢取大量的信徒最初的佛教很暴力,很凶残的不过,中国向来是天最大,宗教想要凌驾世俗政权,便会遭到统治者以“灭佛”来教育佛教

佛教经历了多次灭佛之后,逐渐开始褪去了野蛮本质,高调的宣传慈悲为怀了

而西方的各种一神教,依然还是充满这种恐吓性、攻击性什么十字远征军,什么宗教裁判所,火刑柱之类的,都可以看出其野蛮凶残的面目

欧洲人的宗教改革,就是逐渐用世俗的力量,约束宗教的野蛮,之后欧洲文明发展才进入了健康的轨道而政教合一的国家,参考后世中东的列国,便知道了宗教越繁荣,国家的发展越没有前途可言

肖图白可以提倡宗教信仰自由、宽容的政策,但是所谓的宗教自由,首先要保护普通人不信教的自由

只有不信教的自由受到了充分的保护,此后可以继续探讨信教的自由如果一个社会,不信教居然是异端了,那么这个社会就是野蛮愚昧之邦

所有人都没有发现,黑岛仁看向肖图白的眼光是渐变的,从恐惧、敬畏逐渐转变为了狂热

“主啊一切的荣耀和大能归与你,你的大能通过眼前这个圣人的手施展出来,他必是你的使者”

“但是,是什么让你的使者,拥有您的大能,却忘记了您的福音,甚至诽谤您?我相信,这是您对于吾辈的考验”

“吾的使命,是让您的使者觉醒,早日履行他的使命,好让你的大能和恩典,被世人信仰,阿门.......”

黑岛仁用别人难以察觉的小声,双手握成十字,悄悄的祈祷在祈祷结束后那黑岛人将肖图白视为“主的使者”,目光多了一丝虔诚和狂热......

——————————

大明崇祯九年五月

葛沽迎来了空前的农业大丰收

马铃薯总产量达到140万石,红薯产量达到93万石,水稻总产量5.4万石,小麦总产量4.1万石,棉花总产量2万斤

其中,未施肥的农田,与施肥的农田之间产量简直是天差地别

未施肥的马铃薯,平均亩产4石;而施了仙家肥之后的马铃薯3万亩,平均亩产却达到20石,增产4倍

未施肥的10万亩红薯,平均亩产达到了7石;施肥的红薯,平均亩产达到23石,施肥后增产2倍多

未施肥的水稻田3万亩,平均亩产0.8石;施肥后的水稻亩产达到了3石,施肥增产近三倍

未施肥的麦田3万亩,平均亩产只有0.5石,施肥后小麦亩产2.6石,增产四倍多

从施肥与未施肥的数据对比来看

并不是保守的“产量倍增”,而是能够起到增产三四倍的肥效后世所谓的倍增,是指肥效比传统的堆肥要增一倍以上

而明朝除了少数精耕细作的田地用粪便施肥之外,大多数的田地是没有条件施肥的亩产倍增三四倍,这是与没有堆肥的田对比

5.4万石水稻按照市场价,价值16万多两银而4.1万石小麦,也能够值5万多两当然了,稻和麦作为主食,正可以满足葛沽镇5万的人的粮食自给所以,米、麦是不会拿到市场中销售的

至于2万多斤的棉花,直接卖给皇家纺织公司,算作1500两银

目前,准备对市场销售卖钱的,主要是马铃薯和红薯两大高产作物

按照以往的市场价,马铃薯一石可以卖5两多银不过,那是在马铃薯每年只有不到万石流入市场,物以稀为贵才卖的上那种价格

眼下马铃薯丰收,达到了140万石,而大明的百姓还未接受马铃薯作为主食,仅仅是当做是混搭着尝鲜的蔬菜

市场有限的情况下,大量销售的话,肯定会价格大跌

但是,肖图白知道,无论怎么跌,马铃薯也属于粮食明末天灾的情况下,哪怕是最差劲的粗粮,批发价也是达到每石1两银左右

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109章 为乡亲们报仇(一)第100章 与虎谋皮(二)第72章 丰收(三)第13章 统一思想、军歌第182章 暗流(三)第251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三)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一)第186章 改进工具(一)第67章 传教士(二)第75章 粮商(一)第104章 总督(二)第267章 科技、经济、内政(一)第196章 郑芝豹的生意第179章 游街第241章 问策(三)第8章 欲练兵第204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一)第269章 科技、经济、内政(三)第95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二)第56章 建党(一)第275章 军火订单第68章 传教士(三)第202章 皇帝南下第135章 布局(二)第50章 日本的闭关锁国和朱印船第109章 为乡亲们报仇(一)第88章 危险与机遇(二)第117章 震动(一)第88章 危险与机遇(二)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战(一)第224章 高炉炼铁、坩埚炼钢第204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一)第284章 天津巡抚的忧郁第107章 誓师——必胜的信念!第267章 科技、经济、内政(一)第7章 从海洋中获取食物第46章 圣旨第1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114章 再战钱钟庄(二)第243章 福利、户口、尚武之风第265章 重农第11章 射击训练第214章 新宝船舰队(一)第68章 传教士(三)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58章 变得更好,还是更坏?第145章 虏退(二)第103章 总督(一)第170章 朝鲜布局(一)第128章 整军备战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100章 与虎谋皮(二)第260章 松江、复社、张溥第172章 朝鲜布局(三)第264章 新军、旧军第199章 漕、海之争第146章 手持钢刀九十九第162章 货币第264章 新军、旧军第84章 独石口(二)第44章 剿匪、劳动力、国家资本主义第245章 长崎(一)第153章 迁都之议(三)第101章 与虎谋皮(三)第32章 打铁还要自身硬第92章 葛沽的规矩(一)第31章 土化肥第196章 郑芝豹的生意第75章 粮商(一)第16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219章 整风第7章 从海洋中获取食物第190章 漕帮之乱(三)第201章 香水第68章 传教士(三)第242章 邻居无好人啊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卫国第190章 漕帮之乱(三)第279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一)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乱第142章 胜了(二)第213章 新兴工商势力、宝船、郑家叔侄第190章 漕帮之乱(三)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29章 店铺、出租、青楼第170章 朝鲜布局(一)第267章 科技、经济、内政(一)第241章 问策(三)第27章 顾问党利益集团第246章 长崎(二)第177章 年假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77章 创刊(一)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249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一)第280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二)第184章 兵器制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