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丰收(二)

[ ~][]【叶*】【*】

一路上,看着金灿灿的稻、麦,翠绿雪白的棉花田,还是那些红薯、马铃薯田地,皆是露出了可喜长势(WW)

归心似箭,催促众人加快赶路

车队中,一名衣冠古朴的男,眉毛耸动道:“葛沽这是大丰收啊,长势远远过了周边其他的田地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大约有数万亩的田地长势尤其好,其余的田地却是差一些,这是为何?”

肖图白说道:“长势尤其好的田,施了仙家肥”

“仙家肥?”那男好奇

肖图白道:“用仙家手段,看破数百年后天机以数百年后的配方,制成的肥料,因此被称为仙家肥”

“.......”那男心中有点颤抖

他想到了《圣经》里面的摩西、耶稣皆有过类似的神迹那些数千年的神迹传说,在许多虔诚的天主教徒心目中,是深信不疑的

主啊,时隔千年神迹再现,为什么却是通过不信仰您的人之手所施展?

那男名唤作黑岛仁,原是一名日本的天主教徒

不过,德川幕府连续发出禁令,禁天主教在日本传教,强令所有天主教徒或改信、或还俗,甚至将日本境内数百座教堂焚烧一空

黑岛仁原是日本的一名神父,甚至是拥有一万门徒的宗教领袖之一在遭遇德川幕府宗教迫害后,向耶稣会求救而耶稣会出于同情心,将黑岛仁与数百名天主教徒转移到澳门定居

而以澳门为据点,活跃于中国的耶稣会,与中国官方的钦天监历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Ww 我搜小说网]

在历局工作的天主教徒,对大明朝廷贡献越多的政绩,便越是能够让大明政府支持其宗教传播

如果,在历局工作的传教士们失去了利用价值,不但中国的天主教徒生存环境会变的恶劣,而且澳门这个葡萄牙宗教势力的据点,也许也将会岌岌可危

耶稣会也非常惧怕,日本禁天主教的事件,会在中国重演因此不断向北京派遣优秀人才,增强历局的工作成绩,巩固与中国政府的关系换取耶稣会在中国的生存空间

黑岛仁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还兼通中国、日本、荷兰、葡萄牙列国的语言文化在崇祯七年时,在澳门主动请缨加入历局工作

眼下,由于肖图白向历局索要50名翻译人才,黑岛仁也是推荐人选之一

车队继续行驶了一个时辰,已经来到了葛沽镇外将岸带着葛沽的官吏们和百姓,进行夹道欢迎

肖图白简单的勉励了那些百姓

之后,肖图白瞪了将岸一眼,道:“形式主义”

将岸连忙解释道:“原本我也不想要搞形式主义,而是葛沽的百姓们听说国师大人回来了,自发要搞,民心难违啊”

肖图白一愣,道:“以后要告诉百姓们,要让他们知道,我所喜悦的,是经济建设成果,是农业的丰收,是百姓的安居乐业至于其他的繁文缛节,并不是我所喜悦的......”

事实上,肖图白最大的既得利益,是在于总顾问衙门、顾问党、皇家军以及葛沽的事业发展

只要肖图白所控制下的“党、政、军”势力发展良好,那么肖图白便能够在体制内享受最大的利益因为,这些势力中,肖图白都是绝对的权威级独裁者

不过,肖图白却是非常注重自我约束,尤其是不占用政府的财政为自己私人享乐服务

比如,肖图白个人的财政收支,早就和总顾问衙门的财政进行分家肖图白规定,自己这个“国师总顾问”每年可以领到10万两白银作为薪水

除了这些薪水之外,肖图白不再额外占用总顾问衙门的财政便宜

这样的福利,过了朝廷每年给藩王的恩赏不过,那些藩王宗室的福利待遇,并不在于每年朝廷赏赐其万把两银而是在于朝廷厚赐给藩王宗室大量的田产

那些藩王早些年就藩时,已经赐予了几万亩至几十万亩的田地,而一些藩王家族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的经营,经营的田亩甚至达到数百万亩而且藩王们,除了经营王庄之外,还经营大量的王店

大明朝一名普通的藩王包括田产在内的固定资产,往往都是千万两以上规模的

肖图白给自己每年发10万两白银的薪水,不算多也不算少但是,这主要的目的,这使得他个人消费,只从自己私人账户上支出,而不会占用总顾问衙门的资源,满足自己私人的消费需求

而肖图白每年的10万两银的薪水,除了有5万两计划是用于家庭消费、开支之外,其余的5万两,肖图白是准备拿来进行一些产业投资的

比如说,柳馨予和赵柔娘成立的“赵柳肖书社”,这也算是肖图白私人投资的产业

顾问党人并不反对官员私人投资工商业,但是官员的财产来源,却是需要公示让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透明如果,总顾问衙门体制内,一名官员的财产不能交代其合法来源,那么“财产来源不明罪”将会等同于贪污受贿

而今后,在总顾问衙门的势力范围内,将会推行商品经济社会体制

肖图白相信,只要总顾问衙门发展的好,能够提供一个适宜工商业发展的市场环境那么肖图白私人的投资,也会在这个市场环境中,获得百倍千倍的利益

所以,肖图白无须将总顾问衙门的钱,变成他私人的钱

这时候,农民们已经在收割作物,旁边的有衙役用秤去称量粮食

最先收割的是没有施肥,并且种播种的比较稀疏的马铃薯田和红薯田

经过称量后,远处传来的欢呼声

“马铃薯田,亩产4石”

“红薯田,亩产7石”

“棉花田,亩产120斤......”

这些皆是没有施肥的田地的数据而且这些田地播种的马铃薯的种比较少,每亩只播种了不到三十斤,所以收获也是比较少的

如果每亩播种过百斤的种,才能够获得好的收成

众人脸上已经纷纷显得激动的表情,肖图白却是神色淡淡,道:“施肥的田地呢?”

第113章 再战钟钱庄(一)第182章 暗流(三)第117章 震动(一)第194章 南北朝鲜第165章 明朝时期的石油化工业(三)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抚第120章 震动(四)第77章 创刊(一)第262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二)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169章 皮岛海战(四)第43章 新军医院第130章 烽烟再起(二)第97章 葛沽炒房记(二)第141章 胜了(一)第130章 烽烟再起(二)第83章 独石口(一)第122章 仗义多屠狗辈第81章 虏变(三)第58章 变得更好,还是更坏?第266章 钻床、锯床第27章 顾问党利益集团第60章 棱堡(二)第104章 总督(二)第158章 部门改组(二)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军助剿第240章 问策(二)第67章 传教士(二)第54章 党报(一)第112章 战后余波第51章 李慎之的心态变迁第176章 买办(二)第188章 漕帮之乱(一)第242章 邻居无好人啊第128章 整军备战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会死(一)第17章 军营、搬家、书第281章 轰动的造势,更疯狂的暴利第209章 班师、建设、丰收第28章 矛与盾:鸟铳和棉甲第74章 抢修棱堡第104章 总督(二)第132章 烽烟再起(四)第55章 党报(二)第233章 烟草第278章 皇帝养成计划(三)第208章 人定胜天第78章 创刊(二)第225章 独门垄断带来暴利第27章 顾问党利益集团第129章 烽烟再起(一)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0章 荒地、兵营、练兵第12章 阶段性训练成果第112章 战后余波第70章 丰收(一)第211章 大明首位银行家第231章 舰炮之威第116章 我有奇术第276章 皇帝养成计划(一)第137章 探病第58章 变得更好,还是更坏?第281章 轰动的造势,更疯狂的暴利第53章 政治经济学第269章 科技、经济、内政(三)第136章 送别第159章 廉政风暴(一)第128章 整军备战第59章 棱堡(一)第282章 流民、天津梦、安置第77章 创刊(一)第110章 为乡亲们报仇(二)第10章 荒地、兵营、练兵第189章 漕帮之乱(二)第231章 舰炮之威第80章 虏变(二)第40章 皇家新军的三段射第208章 人定胜天第252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四)第123章 葛沽大兴第264章 新军、旧军第284章 天津巡抚的忧郁第60章 棱堡(二)第134章 布局(一)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乱第155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一)第250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二)第208章 人定胜天第28章 矛与盾:鸟铳和棉甲第146章 手持钢刀九十九第120章 震动(四)第75章 粮商(一)第250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二)第93章 葛沽的规矩(二)第264章 新军、旧军第243章 福利、户口、尚武之风第246章 长崎(二)第245章 长崎(一)第142章 胜了(二)第143章 小萝莉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