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丰收(一)

农历五月,大明黄河流域进入了农业收获季节。

葛沽镇外的稻田、麦田一片金灿灿的色泽。那马铃薯和红薯的田中,枝叶碧幽幽,刨开土壤更可见丰硕果实。

还少量种植的棉花,绿色的叶子从中露出了一簇簇雪白的棉絮团儿......

经过了三个月的生长,葛沽开垦的50多万亩田地,已经迎来了丰收的喜悦。

整个葛沽镇,开始进入农忙时期。不但5000名农业劳动人,投身繁忙的收割之中。就连一些妇女、老人们,也开始主动请缨,帮忙抢收农作物。

哪怕是没有直接做农活的葛沽镇民兵们,也是在田埂边上,搭起一些帐篷,帐篷里面烧茶水、食物,供应在田间工作的农夫们吃喝、休息。

莫约有2万多人,投身在农忙之中。

这壮观的景象,着实令人感觉到一股豪迈激情。

农作物收获,作为葛沽镇当前头等大事。将岸自然是带着葛沽衙门中的众多官吏,在场上督办收获农作物,以及将这些农作物送入府库中。

虽然红薯、马铃薯之类的作物,还没有进入正式的收获,不过,光是看着一万亩水稻田和1万亩小麦田的长势,便已经知道,今年的葛沽迎来了一场北方罕见的大丰收。

将岸赤脚在田中,摘了几粒稻子,用手指捏碎了稻壳,见到雪白、浑圆、饱满的稻粒,赞叹说道:“不愧是施了‘仙家肥’的稻子,哪怕是江南鱼米之乡的膏腴肥田,也未必能够长出这么饱满晶莹的稻子!”

陪同在将岸身边的年轻小吏,名叫做班蒙,是天津当地人,读过五年县学,由于家庭经济供不起他读书,所以便学了一些账房技能,准备以此谋生。

前不久,山东流民大批涌入天津时,班蒙与同乡一起躲入了葛沽避难。碰巧看到了葛沽镇衙前张贴招募官吏的告示。

葛沽镇的衙门的小吏,不但包吃包住,还有3两月薪,逢年过节更有各种福利可拿。因此班蒙颇为心动,便前去应聘了。那班蒙,正碰到了求贤若渴的将岸,简单的考验了班蒙文书、数学等等功底后,将岸觉得这小子是可造之材。

而且,班蒙居然略懂几何,学过一些直线、平行线、三角形之类的知识。一问之下,原来这小子居然靠着自学,学会了徐光启当年翻译的半部《几何原本》!

如果仅仅会读书识字,将岸也觉得稀松平常,但是几何学却是国术大人非常赞赏、提倡的一门学问。所以,将岸便越发的看重这个年轻人,决定将其当做助手栽培。

班蒙闻言笑道:“大明北方的风水一年比一年败坏,邸报消息上看到,今年至少有百多个县农田绝收。其他未绝收的县,收成也比往年要低的多,像葛沽这般的长势真罕见,哪怕江南水乡也不过如此吧!”

将岸说道:“可惜国师爷不在现场,否则,他多半会很高兴!这葛沽开荒种田,可是他一力促成。更厉害的是,国师爷以鬼神莫测手段,洞察天机,弄出了‘仙家肥’......葛沽的大好局面,可以说完全是国师爷奠定!”

“大人,国师爷能够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吗?”班蒙露出了一丝好奇问道。

将岸摇头道:“虽然,国师爷是真正的神仙,但是这人间已是末法时代。神仙落入凡尘,也不能施法,反倒会逐渐变成凡人。不过,国师爷终究是‘谪仙人’,能够看破的一些天机,便已经超过凡俗中任何一名智者了!”

班蒙好奇问道:“什么是天机?”

将岸沉吟道:“假设你是三百年前的古人,那时候是元末,你清晰的知道,未来是太祖皇帝,驱除鞑虏、建立大明,那么你能做些什么?”

班蒙犹豫半晌道:“如果有此先见之明,当然是投奔太祖皇帝,成为建国元勋咯!”

将岸笑道:“对,这就是‘谪仙人’与凡人的不同。我们凡人不能看到未来发生的事,但是‘谪仙人’哪怕失去了法力,但是光是凭着能够看到一些天机,便使得他们拥有鬼神莫测的大神通!凡人看不破天机,只能随波逐流。而能看破天机者,则能够逆天改命!弱者改自身之命,强如肖国师者,要改的是一国之运!”

班蒙脸上也不由露出了神往,来到葛沽之后,这个年轻人,已经听到了太多国师爷的神话了。

国师爷点石成金、国师爷开荒葛沽、国师爷撒豆成兵、国师爷呼风唤雨......

葛沽的繁荣昌盛是国师爷使用仙家法术,扭转因果气运的大神通。葛沽原本没有煤矿,国师爷在狂野施法,于是地下就有了一座易于开采的露天煤矿。

就连直隶、山东到处干旱,唯独天津风调雨顺。

也有人说,是国师爷威胁龙王爷,如果龙王敢让天津干旱,就对龙王剥皮抽筋,龙王畏惧国师爷神威,只能让天津风调雨顺......

老百姓热衷于把国师爷神话,这其实也并不单单的因为愚昧。

而是因为,乱世之中人们需要找一个心灵寄托,需要有一门信仰。而镇子中绝大多数的百姓,都是肖图白从灾民之中救出来的,使得他们内心之中肖图白的形象,几乎超过了各种神灵。

救民于水火,才能够走上神坛!

而现在,听到将岸大人的描述,班蒙心中的国师,开始逐渐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形象重合......

哒哒哒!

官道上传来一阵清脆的马蹄。

众人朝远看去,却是见到一名穿着新军的华丽军服的青年骑士,策马奔驰。

骑士由远而近。

那年轻人下马问:“将司长在哪?”

“本官在这!”将岸卷着裤腿、赤着脚从田中走出来。

年轻的骑士看了他一眼,道:“国师大人已经在30里外。大人问,葛沽的农田,可曾组织人手收割了?”

将岸精神一震道:“你去回复说,葛沽农田大丰收,正在准备组织农民抢收!具体收成状况,希望国师大人前来验收!”

那骑士点头道:“既是如此,我便去复命了!”

强烈推荐:

第123章 葛沽大兴第31章 土化肥第131章 烽烟再起(三)第175章 买办(一)第81章 虏变(三)第231章 舰炮之威第48章 银荒第177章 年假第166章 皮岛海战(一)第175章 买办(一)第95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二)第154章 新任的天津巡抚第13章 统一思想、军歌第131章 烽烟再起(三)第190章 漕帮之乱(三)第263章 返航第179章 游街第141章 胜了(一)第146章 手持钢刀九十九第176章 买办(二)第229章 四艘新舰第258章 江南和天津的商战(一)第229章 四艘新舰第263章 返航第23章 郑芝豹、招商局、公制单位第279章 权贵田弘遇和名士钱谦益(一)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228章 老朋友何塞(二)第36章 蜂窝煤的暴利(一)第162章 货币第269章 科技、经济、内政(三)第136章 送别第198章 拍卖、管子思想第75章 粮商(一)第146章 手持钢刀九十九第61章 何塞船长的商品(一)第77章 创刊(一)第133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93章 葛沽的规矩(二)第174章 赤字第17章 军营、搬家、书第75章 粮商(一)第79章 虏变(一)第162章 货币第252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四)第216章 返航、炮击、旅顺第2章 这场戏不能演砸了第45章 葛沽镇的新生活第116章 我有奇术第138章 绞肉机(一)第82章 不怕对手神,就怕队友猪第87章 危险和机遇(一)第131章 烽烟再起(三)第64章 对白奴们的工作安排第12章 阶段性训练成果第157章 部门改组(一)第196章 郑芝豹的生意第122章 仗义多屠狗辈第60章 棱堡(二)第224章 高炉炼铁、坩埚炼钢第29章 店铺、出租、青楼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90章 郑芝豹的船队(一)第227章 老朋友何塞(一)第32章 打铁还要自身硬第95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二)第246章 长崎(二)第45章 葛沽镇的新生活第204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一)第174章 赤字第188章 漕帮之乱(一)第87章 危险和机遇(一)第209章 班师、建设、丰收第237章 工科学院第281章 轰动的造势,更疯狂的暴利第25章 女兵们的加入第230 天津水师的“蛙跳”第274章 幕府使者(三)第55章 党报(二)第138章 绞肉机(一)第245章 长崎(一)第256章 锦衣夜行,贱人矫情第207章 城乡差距背后的阳谋第55章 党报(二)第215章 新宝船舰队(二)第283章 医院、防疫、显微镜第40章 皇家新军的三段射第211章 大明首位银行家第87章 危险和机遇(一)第94章 郑芝豹的葛沽见闻(一)第103章 总督(一)第120章 震动(四)第205章 耽罗岛殖民经营(二)第225章 独门垄断带来暴利第200章 体制、工业、渤海公司第180章 暗流(一)第143章 小萝莉公主第250章 商人、枪炮、十字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