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必须强烈抗议

战略是程世杰制定的,给中南半岛换个人种的主意是他出的,既然开始了就没有办法回头了,唯有咬牙坚持到底。

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北自云贵川以及两广的土司部众,在现阶段都是以自愿为主,想要改变人们常期固有的观念,最好的办法是用事实作为说服力。就像当初农民进城务工一样,刚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宁愿在家里闲着,也不愿意进城打工,直到看到了进城打工的同村人或者熟人挣到大钱,他们开始纷纷外出。

论土地的肥沃,红河平原是世界上著名的谷仓,红河平原虽然只有汉江平原的一半,可问题是红河平原其中百分之九十的田地都是上好的水田,也就意味着,红河平原拥有两千八百多万亩的水田。

不过,随着涌入红河平原的土司军民越来越多,这些土地渐渐的就感觉不够安置了,打下升龙城只是开始,这个战争根本就停不下来。

随着拿下升龙城,程世杰就返回了辽东,他要开始巡视广东,现在的广东还不是三百年后那个寸土寸金的广东,整个广东除了广州这一圈还算富裕之外,其他地方都穷得要命。

穷山恶水出刁民,穷苦的地方治安总是好不到哪里去,人总要想办法活下去,不管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法子,都会用,因此即便是在珠江三角洲的边缘,也到处都是山贼、土匪。

山贼土匪更是多如牛毛,都盯着那些在海外挣了钱的人,瞅准机会就绑票呢。所以有钱人一般都住在广州,大城市总比乡下安全,没这个条件的就干脆在老家建碉楼以自保,宗族子弟白天干农活,晚上带着武器呆在碉楼里放哨,弄得跟抗战似的。财力比较大的则建围子,一个围子里有上百号剽悍的乡兵,这实力,土匪们就算想动他们,也得掂量掂量。

海上也不太平,早在明朝中叶广东沿海就开始乱了,海盗盘据在各大岛屿像狼一样盯着过往的商队,远渡重洋来到大明的欧洲海洋亦商亦盗,英国、荷兰等国的海商都有过劫掠沿海州县的举动。

不过他们都没有勇气跟大明这个庞然大物玩命,都是劫掠几个镇子就跑,离倭寇的境界还差得远。山贼、海盗、宗族势力、民变……这些势力交织在一起,把广东的局势弄得复杂无比,大明对广东的统治仅局限于珠江三角洲这一圈,出了这个圈子政令就行不通了。

三百年后的广东富甲天下,然而三百年前的广东却是个屎盆子,谁被放到这里来当官,那真的是倒了八辈子的大霉了。

当然,程世杰不怕麻烦,甚至可以说,他本身就是超级麻烦制造者,能制造麻烦,当然也善于解决麻烦。

在南京拿下之后,大明皇家陆军反而向江南增兵六个旅,共计十个旅二三十万大军,就开始逐县逐乡的剿匪土匪,这个战略其实是为开发詹州做准备,只要是抓获的土匪,除非民怨极大的土匪和强盗,才会被处斩。

其他投降的土匪,就会被装上船,送到詹州劳动改造,现在湖广被程世杰拆分成了湖北和湖南,现在两湖的发展已经步上了正轨,在对土地进行重新分配之后,农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工厂也开始遍地开花,每个县都有几个纺织厂、水泥厂、炼钢厂,想必在未来几年,两湖地区的生产力将呈井喷模式爆发出来。

湖南和湖北就用不着程世杰来操心了,他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广东这边。在程世杰来到广东的时候,负责广东治安的第二十六旅已经把山贼、土匪基本扫了一遍,民变已经被土地改革给解决了,有地种,孩子有书读,鬼才愿意闹民变啊?

至于宗族势力,在强大的军事实力面前,根本就不是个事,再说他也看不上宗族势力占据的那点利益,他的目光放在海外,那里才是真正的财富源泉呢。

程世杰来到广东,并没有大张旗鼓,而是带着周宁以及十几名近卫,携带十几辆大车,大车上装着货物,就像普通的商队一样,程世杰就是用这种方式,也检验广东的治安情况。

来到佛山境内的时候,程世杰发现,现在广东的治安已经非常不错了,物价也相对稳定,百姓脸上也罕见的出现了笑容。

大明的税并不重,只是受到胥吏和官员的盘剥,这样以来,百姓才苦不堪言,在鼎新朝却没有各种杂税,而且废除了吏员的制度,吏和官已经没有明显的区别对待,享受的都是一样的待遇,可以向上晋升,子孙也可以参加科举,不过鼎新朝可没有士绅免税的这一说,就像官员也是一样要交税。

程世杰随便问了一个粮贩问道:“这米价多少?”

“斗米八十文!”

程世杰看着粮贩愁眉不展,不解地问道:“生意不好做吗?”

“生意不好做!”

程世杰一问这才知道,原来辽东管委会也在执行程世杰的政策,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在广东境内修建道路和沟渠,桥梁,主打的就是一个恢复驿站,恢复交通,这样以来,贫苦百姓都可以利用做工的机会挣到粮食,粮商的日子就难过了。

特别是官府会强制制定粮价,收粮价与售粮价不得超过百分之二十的溢价,否则就属于哄抬物价,轻则罚款,重则抄家。

程世杰并没有可怜粮商,粮商中有良心的不多,往粮食里插沙子、石子属于普遍现象,遇到灾荒年月,就是他们发财的机会。而且这个粮商是有门槛的,多少与官府和士绅有极大的关系。

除了粮食生意不太好,其他像鞋袜、针头线脑、盐、酒以及布帛的生意,还算不错,叫卖声、吆喝声响起一片。

经过半个月的巡查,程世杰终于来到广州。

广东管委会主任是天启五年进士,监察御史出身的郭维经,郭维经运气太好了,他早在崇祯八年狂喷崇祯皇帝,被撤职下狱,因为没有后台,也没有人管他,差点死在诏狱之中,于是,温体仁等事件与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孙之澋在整顿广东管委会的时候,就把郭维经给提拔了上来,扶摇直上,直接成了广东管委会主任。

程世杰也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不过现在到处都缺精干的官员,只有没有大过,能用则用。

郭维经带着管委会以及广州执委会的大小头头们前来迎接程世杰。

程世杰在广州休息三天,就召开了广东管委会的委员会议,当然,程世杰在会议上,做了重要指示,首先,他宣布要建一座年产量超过五万吨的钢铁厂,一座年产量超过五万吨的磷肥厂,同时把水泥产量定在了十万吨。

郭维经苦笑道:“王上,此事是不是应该慎重?”

在郭维经看来,程世杰这是让以前取得的成绩给冲昏了头,以为不管在哪里他都能像变戏法一样变出大量的铁矿石和磷矿石!建水泥厂还靠谱一点,毕竟广东这地方能造水泥的资源是相当丰富的,但是说要搞炼钢厂就有点离谱了,广东压根就没有大型铁矿。程世杰摇摇头道:“此事本王已经考虑的非常清楚了,你们执行命令就行了!”

“这个选址是不是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

“在南海在海边,这里要煤炭没有煤炭,要铁矿石也没有铁矿石,建钢厂容易,建了钢厂怎么生产?”

程世杰拿着詹州的矿石道:“用詹州的!”

程世杰将詹州的资源一说,郭维经就不再反对,他瞬间就明白了为什么程世杰不在詹州直接生产成钢铁,而是要放在南海县,这主要是可以带动南海县的经济发展。

没说的,动工吧。

程世杰的第二道政令就靠谱多了,就是鼓励广东有钱的商人出钱兴办纺织厂,湖南、湖北的亚麻和棉花的种植产业已经全面铺子开,最多两年,棉花和亚麻的产量就会暴增,这些棉花和亚麻有相当一部份将会通过水路运到广东来加工成布匹甚至成衣。

湖南、湖北是消化不了那么多的。这就是他提出的“分工”,以前那种家庭作坊模式的小打小闹已经成为历史,现在要玩就几个省联合起来整合资源大家一起玩,对竞争对手形成泰山压顶之势。

在广东的富人看来,这道政令倒还算靠谱,他们已经被剥夺了兼并土地的权力,手里的钱总得拿出来做一门生意才行,纺织业就很不错。

布匹在古代是很珍贵的财富,尤其是对于大明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缺口非常大,只要能做出来就不愁卖不掉。

而且程世杰还给了投资办厂者不少优惠,因此一时间投资办厂的人不在少数,光是纺织这一项就把广东的水给搅活了。除了鼓励大家搞纺织之外,他还鼓励大家投资海鲜加工产业,广东靠海嘛,海鲜极为丰富,将它们加工成罐头出口或者运到内陆地区卖也不失为一门赚钱的好生意,这道政令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拥护。

位于巴达维亚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现在的气氛有些诡异。

无论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督普特曼斯,还是这董事、高级商务专员,脸色都非常凝重,因为大明从安南和东吁两线向南进攻的消息,而且这两路大军,据他们可靠的情报,大明出动了七八十万人马。

也就是意味着,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年报又要出问题了。

也就意味着,荷兰东印度在安南和东吁王朝的投资,恐怕要打水漂了。

荷兰东印度总督普特曼斯看着眼前的情报,良久无语。

荷兰东印度公司早在十几年前就在南安建立了贸易据点,只不过葡萄牙人和他们竞争,双方打得头破血流,却谁也奈何不了谁。

荷兰东印度公司非常强大,拥有超过一百五十艘千吨级别以上的武装商船,还有四五十艘三级战列舰,可问题是他们的殖民地太多了,而且葡萄牙长期与荷兰人作对,可以说,荷兰人支持的,他们必须反对,相反,荷兰反对的,他们必然支持。

就像大明,天启四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与大明水师发起澎湖海战,随即葡萄牙加强对大明的支持,当然,他们提供的支持也是有目的的,相当于正常贸易。在安南的战略也是如此,荷兰人支持郑主,而葡萄牙人则支持阮主,双方在南安已经打了十几年,不分胜负。

这主要是,两方实力相当,而荷兰东印度又无法过多投入更多的资源和力量,他们的联合舰队,放在欧罗巴也是世界顶级的舰队,可是就像摊煎饼一样,分摊下来,各地的战舰和武装商船都不算太多。

哪怕是跟宁海军大战一场,损失惨重,这几年也补充上来,可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联合舰队的规模却无法扩大。

不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没有钱,而是他们没有那么多人,与西班牙帝国一样,荷兰东印度能够征招到的人手,大都是破立的农民、小偷、人渣和败类,尽管这些人的人品都有问题,好歹是文明世界的一份子,可以操作先进的战舰。

至于那些土著、他们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眼中,都不算是人,荷兰东印度公司非常羡慕大明,他们对郑主的支持,数量有限,咬咬牙,挤牙膏一样,挤出两三千人,支持郑主,结果被大明一棒子揍晕了。

荷兰人也好,葡萄人也罢,支持数百火枪手加入战斗,根本就改变不了战争的局势,可问题是这可是东亚怪物房,哪怕两百多年前,安南人就见识过火枪和火炮,那点火枪手面对双方可以调集的数万十数万大军,无疑是杯水车薪。

“总督阁下,那些大明人完全不问原由,他们肆无忌惮的侵占了我们在安南境内的一百五十多座甘蔗园,还有二百六十多处矿山,他们不仅粗暴野蛮的杀死了我们公司的商务专业,还查封了我们的全部资产!这是对我们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挑衅,这是战争行为!”

“汉斯,要不,你去打败大明人!”

普特曼斯一脸平静,如果荷兰东印度公司可以轻易打败大明,还用汉斯这个混蛋说,他早就下达命令,让联合舰队出兵攻打大明了,可问题是,这是真打不过啊。

上一次北部湾的交战还在扯皮,大明吕宋舰队和椰城舰队经常游弋在航线上,要么检查,要么查封,他们也知道南安的水果多,也非常便宜,可大明的海军一扣就是一两个月,所有的水果都臭了。

“难道就这么算了吗?”

“不,不能这么算了!”

普特曼斯一脸认真地道:“我们必须向大明表达强烈抗议,抗议大明的野蛮行为!”

第175章 他必须给银子面子第182章 收复辽阳皇太极认输第485章 打不过那就加入第227章 请接受我们体面的投降第315章 平静的日子到头了第230章 只有打过才知道第53章 新的财路(三更求支持)第146章 商业机密谢绝打听第459章 用制度解决根本问题第82章 尘埃落定痛并快乐着第395章 程世杰想通了第409章 比剥皮充草更狠第329章 太原失守直转而下第295章 蒸汽机车火牛车第330章 在本帅面前颤抖服从第145章 戳破程世杰的牛皮第466章 实力决定地位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第374章 辽西的天大变了第231章 郑芝龙无比的憋屈第428章 新型大炮实战检验第112章 在辽南本帅就是法第327章 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第310章 让他们继续狗咬狗第61章 吃饭不积极脑子有问题第114章 我们死他们可以活第366章 猪队友带不动啊第340章 回京城跟他们算总账第190章 寡妇集中营第305章 更省钱的打法第81章 界河决战之修罗炼狱第378章 如此栋梁大明焉能不亡第470章 建在金山上的城市第329章 太原失守直转而下第221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360章 程世杰被抢了头条第280章 果然是龙生龙凤生凤第114章 我们死他们可以活第447章 来者不善的哥萨克第54章 全民皆兵宁海城第34章 一战成名举座皆惊第389章 一不小心打崩了第428章 新型大炮实战检验第85章 崇祯皇帝上坟哭错人第473章 绝处逢生来自大明的支援第322章 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第345章 打进沈阳城吃肉第136章 没有最黑只有更黑第1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请假第371章 绝地反击反方向突围第345章 打进沈阳城吃肉第343章 非常可惜大帅不允许第314章 应付领导他是专业的第380章 幸亏奴才机灵第289章 未经他苦莫劝他人善第68章 守备大人被巡抚抓了第356章 国难思良将国难思忠臣第25章 军队才是立身之本第272章 本帅可不敢当你义父第332章 李定国给本帅冲锋第377章 忠臣比贪官还要可恶第203章 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第229章 赶鸭子上架提前决战第270章 本帅带着你们抢地盘第14章 登州卫右千户副千户第6章 先吃饱有力再赚钱第380章 幸亏奴才机灵第35章 只有利益才是永恒的第405章 老百姓不认他了第288章 程大公子被上了一课第134章 休息大半年该动动了第386章 最好想清楚再回答第459章 用制度解决根本问题第177章 建奴最后的援军第244章 偷袭巴达维亚炮台第44章 格局打开天下自来第12章 城里城外地狱人间第396章 最后决战王见王第357章 程世杰应该不会拒绝第375章 多杀几个人而已第7章 用金子来试探人心第263章 与崇祯的蜜月期结束了第92章 阿济格的绝户之计第163章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第198章 朱微媞的八公主号第166章 火力至上地毯式轰炸第203章 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第149章 把建奴留下来肥地第74章 孔二咱们也造反吧第272章 本帅可不敢当你义父第170章 一炮腰斩莽古尔泰第446章 来吧相互伤害第320章 大明从来不因言获罪请假第153章 什么程大帅又不见了第78章 百总他们好像投降了第231章 郑芝龙无比的憋屈第167章 你们的人够不够死第301章 宁海军战争机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