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来者不善的哥萨克

第447章 来者不善的哥萨克

第447章

与欧罗巴不同,大明在东亚的影响力可不是他们可以相提并论的,哪怕到了大明日落西山,还有几个小迷弟。

其实早在大明未亡之前,朝鲜被迫向建奴称臣,当神州陆沉、中原易鼎之后,朝鲜孝宗甚至制定了看起来可行的行动计划,在他这里反清复明不仅仅是口号、而是一种实际行动,为此,秘密训练军队,连接中原反清人士、重新交好日本,甚至提出假借朝鲜给明郑和日本军队进攻东北的计划。

大明的影响力可以甩欧罗巴人几条街,当然以前大明没有实力,自然是有多大本事,干多大的事,现在程世杰完全有实力和力量,把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以及英国,完全驱逐出东亚。

只不过,有些人记吃不记打,比如东吁王朝,这是明目张胆入侵大明三宣六慰,安南也差不多,这是两条白眼狼,不收拾不行。

而且,程世杰不准备简单的教训一顿,而是准备像吕宋岛一样,留地不留人。

当然,在人口稠密的河南、山东、以及河北、四川,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也在进行,首先是四川人要占据云、贵、川土司留的空间,而河北、河南以及山东,则要填补建奴离开后留下的土地和生存空间。

现在鼎新朝终于展开了这么一场声势浩大的人口迁徙工程,当远东三省的形势稍稍稳定下来之后,朝廷就迫不及待地发出告示,号召河南、河北、山西三省无地农民迁徙到远东北定居,那里有大把肥沃的土地地等着他们。

虽然远东三省建立起来了,可问题整个远东三省一百零八县目前人口加起来不足二十万人,平均每个县的人口不到两千人。这点人口占据着四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千里无人烟。

然而问题是,这场迁徙工作并不容易,中华民族历来安土重迁,尤其是农民,将自家那一亩三分地看得比命根子还要重,想让他们离开自己的家乡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定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不要紧,在经过土司大军征讨安南的这件事后,这却给了程世杰启发,远东三省气候确实是比东北更加苦寒,可问题是,这里有更大的优势,那就是土地更多,资源更丰富。

一步一步,首先是将辽东那些没有获得赦免权限的流寇和战俘组成的屯田百户,这样的屯田百户在辽东还有两千六百多个,连同家眷属在内,共计约八十万人,将这些没有身份自由的屯田军,先一步迁徙到特林省,分散安置,但是会缩短他们的劳改期限,直接让他们开垦的荒地,属于他们自己,只需要缴纳百分之五的农税就行了。

至于辽东开垦出来的熟地,则让河南、山东、河北百姓迁徙过去,这些屯田百户所不仅仅是熟田,而且还建立了完善的生活设施,有房子、有水井、有仓库、有道路、还有学校。

完全是过去吃现成的,经过宣传、动员,先让三省百姓去看看,发现那里真如朝廷所说的那样,就可以过上小地主的生活。

虽然辽东更冷,有火墙、火坑还有廉价的煤炭可以烧,尽管外面寒风呼啸,房间里温暖如春,加上房间里有吃不完的蔬菜水果和粮食,这些条件让河南、山东、河北三省的百姓心动不已,经过一年多的动员,河南共计有二十五万户、山东共计二十三万户、河北共计十八万户,总计六十六万户,约三百多万人愿意迁徙到辽东。

事实上,这三百多万人大都安置在了远东三省,当然朝廷也没有完全欺骗他们,确实是给他们十倍的补偿,比如远东的耕地以每人一百亩为基础,如果有田的,可以按照原田地亩数乘以十,比如张三原本有八亩地,一家六口,到了远东,就会分配六百八十亩地。

除了这么大面积的土地,额外提供农具、耕牛、种子,发现被朝廷欺骗了的移民百姓,来到这里,发现远东的野兽多得吓人,棒打狍子瓢舀鱼。

古代普通农民是很少有肉吃的,也就是在到一处荒原垦荒的时候靠着狩猎能够过上一段顿顿有肉吃的好日子,一旦垦荒地附近的动物给杀得差不多了,想再吃上肉就很难了。

不过却可以人工养殖,古代养殖业不发达的原因就是粮食不够人吃,吃肉成了奢侈品,可是在远东这里,随便种点地,就可以吃饱喝足。

朝廷也不是将移民扔在远东就不管了,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采取辽东的模式,以百户为堡,十个百户在一起,建立一座镇城。

由于分配的土地太远,靠近镇城的只是少部分人,大多数移民垦荒的地点,远离城镇,他们只能赶着马车去地里干活,干完活再回城里居住。

当然,全兵皆兵是必须的,哪怕是十二岁以上的孩子,都要接受军事训练,带着武器装备去田地里干活。

可问题是,双管齐下,依旧难以解决远东三省人口严重不足的问题。

程世杰从广东返回北京的时候,已经到了鼎新二年十月,得益于内阁的运转,程世杰的工作也相当轻松,内阁的任何决议,会一式三分,一份交给程世杰审阅,虽然内阁向程世杰身边逞送,可是依旧堆积了很多公务。

另外一份会交给程家龙审阅,程家龙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但是内阁暂时不会以他的意见为主,而是注明世子以为如何如何,就像这次人口迁徙,遇到困境,程家龙就提出了一个意见,置换法。

就在现在大明还有很多地主,虽然地主经过土地改革,但是,朝廷并没有强抢地主的土地进行平均分配,而是以债卷的行式从地主手中购买的土地。

最开始的时候,朝廷想着用未来的钱来还这一笔账,特别是攻打江南,缴获了一大笔钱,内阁准备动用这笔资金,不过程世杰直接否决了。

现在程家龙提议,用这笔债卷,与地主做交易,可以获得远东土地的拥有权,然后孙之澋就同意了程家龙的提议,并且展开实施。

大批地主其实没有想过从朝廷手中获得债卷的兑换,他们都是抱着花钱消灾的方式,只是非常可惜的是,现在朝廷兑换了。

以远东的土地跟他们兑换,并且制造了土契,拿着远东土地的地契,这些地主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然而,朝廷是对普通百姓劝导为主,可是对地主却是以强制为主,首先地主家中嫡子管事,每家出三个人,然后走一趟远东。

他们从海路出发,最先抵海参崴,经过休整以后,开始沿着海岸线,抵达特林,经过两个多月的海上漂泊,他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也是安东大都督府的驻地治所,特林城。直到此时地主的子弟和管事们,这才发现特林省的土地居然如此肥沃,而且河流众多,方便灌溉。从特林省返回以后,这些地主就决定开发特林省,不开发自己家祖祖辈辈积攒的田地就没了,为了招募到足够的劳动力,这些地主开出了每个月三个银币的工钱,包衣食,一天三顿饭而且天天有肉吃的待遇。

农民是很看重自家那一亩三分地没错,但谁不希望自己能过得好一点?很快就陆续有人报名,加入垦荒大军,你担着担,我赶着牛,一路北上,去为自己的未来拼搏。

而那帮地主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工钱按时足额的发放,衣服一年发四次,一次发两套,都是新的,而且天天有肉吃……

特林省的人口,迅速暴涨。当然,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搞定的事情,这股迁徙浪潮至少要持续二三十年,然后又要经过数十年的开发,远东和东北地区才能成为大明新的粮仓。

程世杰忙了半个多月,以后可以松口气歇歇的时候,安北大都督卢象升送来了紧急军情,这份军情是,因为建奴受大明的军事压迫,被迫往西伯利亚迁移,受安东大都督在远东的清缴,当时还有大约十数万远东部族被迫向西北迁徙。

结果这些部落是依附到了建奴麾下,在博洛的指挥下用长刀长矛去夺取西伯利亚土著的牧场和土地,跟哥萨克争夺生存空间,并且吞并弱小的部族以壮大自己……

他们的到来让平静的西伯利亚变得风起云涌,冲突与厮杀一刻都没有停过,不过随着战斗的持续,博洛居然越战越强,到现在为止,他麾下已经拥有了二三十万人口,至少四五万控弦骑兵。

这份军情没头没尾,让军部和总参谋部感觉莫名奇妙。

程世杰看了看情报,最终从这份奏报中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博洛与哥萨克对上,虽然暂时占据上风,可是他现在缺乏装备,冷兵器的损耗其实并不比热兵器小,博洛主动与卢象升接触,希望清国可以向大明称臣,清国世代为大明镇守北疆。

程世杰想起后世的一个电视剧,汉费莱主义,这部剧被吹上天花板,简直来说,这一套其实大明官僚主义最常见的基本套路和操作。

就比如某个大臣写一份奏折,团花锦簇洋洋洒洒写上上万字,结果最重要的话,就夹在其中一段,如果忽视了这一段或者一句最重要的话,那么结果就是上司的失察责任,该说的人家已经尽到了本份。

周宁不解地问道:“卢大将军这是什么意思?”

“他想与博洛议和,并且通商,借博洛之手与哥萨克继续打,简单来说就是驱狼吞虎!”

“一拳砸下去就可以解决的事情,有必要这么做吗?”

程世杰点点头道:“非常有必要,现如今我们对安北大都督府境内的漠北三省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驿道体系,更没有粮食,军队打仗,需要大量的粮食,可补给成了大问题,不是卢象升不想打,我们现在没有能力给他们运输补给!”

周宁问道:“那王上的意思是……”

“安北军团要做好随时下场的准备,这群哥萨克来者不善!”

在原来的时空,大鹅利用了明清之战,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内一直侵略到库页岛,在这个时空,程世杰自然不可能让他们如愿。

周宁道:“是不是小题大作了?”

“绝对不是!”

“大鹅是一个疯狂而偏执的国度,他们属蛮牛的,撞了南墙不回头,而是想着把南墙撞倒!”

程世杰现在手中有钱,把这些钱存着,什么用处都没有,只有花出去,才有形成经济效益,随着程世杰的一声令下,海量的物资、装备、粮食、弹药开始向安北大都督府输送。

就这时,程世杰突然想明白了,卢象升应该是看到了哥萨克来者不善,事实上,正如程世杰所料的一样,卢象升确实是看到了,博洛是一个悍将,一个被逼到绝路的悍将,甚至比卢象升遇到的八旗将领更难缠。

可问题是,博洛打得非常辛苦,打了一波哥萨克,接着又来一波,也幸亏西伯利亚的气候寒冷,一年用兵的时间并不长,可问题是哥萨克已经增兵了三次,依旧没有妥协或谈判的迹象。

这才让卢象升担忧起来,不可否认程世杰现在在安北部署了十数万大军,可问题是,安北实在是太大了,十数万大军其实远远不够,若是哥萨克这种低廉的炮灰耗尽,他们的精锐部队来该上了。

卢象升其实摸不清程世杰的真实态度,漠北的土地,对于历朝历代来说,都是不重要的,如果程世杰不想要,那么问题就简单了,可是如果想要,那投入就大了。

哪怕是以北京为起点,这也是超过三千多里的补给线,太漫长了,也太危险了。

必须早做准备。

其实卢象升也在准备,他在瀚海周围开始屯田,如果粮食可以自给自足,光运输弹药和装备,卢象升有信心可以打赢这一仗,当然前提条件是,博洛可以坚持多久。

 

第118章 皇太极开始怀疑人生了第262章 为了女儿老子拼了第51章 最黑暗最肮脏的手段第410章 吕宋的腾笼换鸟第84章 打垮建奴最有力的武器第283章 辽东的主场优势第244章 偷袭巴达维亚炮台第352章 一定还有其他办法第147章 皇帝不急太监急第309章 出师不利的长州藩第191章 不能让人牵着鼻子走第384章 把京城当作满清的坟场第53章 新的财路(三更求支持)第290章 找出来弄死他第52章 实战练兵以战代练第205章 科技带来的强大自信第339章 车臣汗部真输不起第223章 言不由衷的女人第3章 闭眼睁眼两重天第283章 辽东的主场优势第445章 必须强烈抗议第47章 捏软柿子其实不丢人第185章 表现出我们的价值第446章 来吧相互伤害第311章 遍地狼烟如疯如狂第58章 咱们有人质咱怕啥第417章 这么好的靶子不好找第380章 幸亏奴才机灵第10章 做人要讲究诚信第176章 煮熟的鸭子飞了第270章 本帅带着你们抢地盘第203章 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第128章 程世杰你莫要被人骗了第281章 皇后凤驾驾临辽东第254章 这果然是漂亮国特色第174章 总有刁民想害朕第167章 你们的人够不够死第431章 闹剧是时候结束了第340章 回京城跟他们算总账第163章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第63章 白莲教徐鸿儒余党第151章 这死太监想搞事啊第350章 他们凭什么高高在上第386章 最好想清楚再回答第24章 家悦很厉害的第427章 明荷北部湾海战第360章 程世杰被抢了头条第235章 史上最昂贵的七个字第395章 程世杰想通了第253章 程世杰的吕宋攻略第439章 王上您该登基了第373章 弹尽粮绝何去何从第114章 我们死他们可以活第217章 本帅面前态度要端正第252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343章 非常可惜大帅不允许第355章 给崇祯皇帝提个醒第59章 宁海军的唯一短板第34章 一战成名举座皆惊第272章 本帅可不敢当你义父第88章 骑兵冲阵就是笑话第76章 不弄死还能留着过年第339章 车臣汗部真输不起第190章 寡妇集中营第320章 大明从来不因言获罪第115章 建奴主动千里送人头第158章 臣在建奴就不足为虑第58章 咱们有人质咱怕啥第161章 发芽的土豆不能吃第457章 老程你太保守了第51章 最黑暗最肮脏的手段第33章 大获全胜收获颇丰第257章 誓死保护大小姐第297章 程世杰有曹操之癖第262章 为了女儿老子拼了第443章 用密度解决精度问题第246章 郑芝龙狮子大开口第390章 皇太极的噩梦开始了第122章 有了对比才有伤害第47章 捏软柿子其实不丢人第20章 千户大人给条活路吧第46章 什么是真正的军人第289章 未经他苦莫劝他人善第151章 这死太监想搞事啊第216章 杀进去不留活口第398章 他们的时代结束了第431章 闹剧是时候结束了第352章 一定还有其他办法第224章 程少将军你闯大祸了第166章 火力至上地毯式轰炸第90章 全军列阵火力压制第217章 本帅面前态度要端正第237章 崇祯皇帝怎么转性了第256章 宋献策辽东大兴第207章 摆明不给他面子第51章 最黑暗最肮脏的手段第460章 大明的二愣子官员第310章 让他们继续狗咬狗第32章 杀人不过头点地第92章 阿济格的绝户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