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风起西域

第九十七章风起西域

陆永一定,就好像一阵狂风刮过了整个南方。

南方各地的士绅都知道了皇帝在这一件事情上的决心,自然没有以身试法的意思,当然了。即便如此,大明清丈的时候,也是很有分寸的。

其中利益与妥协,就要看具体执行的人的手腕了。

但是随着朱祁镇对瓦刺不再穷追猛打之后,瓦刺也慢慢的恢复了元气。

由于朱祁镇一直在外交上隔绝瓦刺的举动,不管瓦刺派出来多少使节,又是朝贡,又是称臣,等等。

都不能让朱祁镇改变主意。

朱祁镇一心一意要在瓦刺隔绝在以明朝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之中。

如此一来,对瓦刺最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也就是西域丝绸之路贸易,也中断了。

甚至有西藏商人以阐化王的身份在西宁购买中原物资,然后转运拉萨,再从拉萨走西线到西域。

这就绕了一个大圈。

另外一条路线,更是一道走私路线,就是从龙城到天山以北地区,这一条路上大多数是两国交接的无人区。

参与其中的人是谁,也就不用说了。

如此一来,虽然西域本土也是有一些农业区,能够供应一些粮食,还有手工业产品,但是总体上来,如何能比得上从中原贩卖物资。

这样一来,让瓦刺这几年虽然恢复过来,但是在财力上,却弱了脱欢,也先时代一大截。

俺的干

这是一个地名,在葱岭以西,如果放在后世已经不在中国版图之中了。乃是哈萨克斯坦安集延,听名字就知道是原本是中国的土地。

不过,这都是后话。

此刻却是瓦刺领地比较西的地方。是和硕特部的驻地。

瓦刺主力从漠北败回来,虽然阿次帖木儿还是很有能力的,再说西域也是瓦刺的传统领地,故而阿次还能镇得住局面。

但是阿次帖木儿也不得不面对一件事情,那就是和硕特部坐大。

和硕特部就是前文所言,阿岱汗之弟的部落,因为兄长分配家产不均,投奔脱欢的乌鲁克特穆尔。

而和硕特部还是脱欢给赐的名字。

而今和硕特部已经历经三代,到了昆图的手中。

虽然阿次上位之后,一反也先之政,与孛儿只斤家族和睦,对各部转为缓和了。这其实是政治上一大退步。

因为脱欢与也先两代人都想建立一个如大元或者大明一般的帝国,所以他们要加强对各部的控制,而不甘心于这种部落联盟的状态。

但是阿次帖木儿这样作为,就等于他将父祖两代的方针完全抛弃了。瓦刺内部的政治结构,仅仅安于一个部落联盟。

如此一来,部落联盟之中的老大与老二之间的关系,就相当重要了。

游牧民族与中原政权不同。

对他们来说,最好的休养生息,就是打仗。

阿次帖木儿确定大明不会插手西域之后,就发动了西征,攻下亦力把里,大军席卷西域,西域各部纷纷臣服,将东察合台汗国完全灭亡,兵锋直指那黑沙不。那是西察合台汗国的国都。

这一次西征的时候,和硕特部与瓦刺本部是分道进军的,两方战功相差不大,更是因为吞并了察合台汗国的实力,让两部都壮大起来。

而这个时候,昆图接到一个命令。

阿次帖木儿在亦力把里,也就是后世的伊犁等他,让他去觐见。

这个命令让和硕特部有很多人惊疑不定。

无他,因为和硕特部的迅速壮大,已经引起瓦刺本部之中很多人的不安。再加上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两部上下都有这样那样的摩擦。

很多人都觉得,昆图此去亦力把里,凶多吉少。很可能就是阿次帖木儿的计划。

蒙古人的政治很是粗糙,下毒等政治谋杀,可以说屡见不鲜,这个想法也是很正常。

只是昆图想了好一阵子,终于宣布,说道:“阿次帖木儿是我们的大汗,大汗召见,我是不可不去的。”

“如果我回不来了。就由我的弟弟,清和特穆尔继续带领部落。”

昆图并不是信任阿次帖木儿,而是很清楚现实,那就是和硕特部并不是瓦刺本部的对手。即便瓦刺从漠北退回来的时候,元气大伤,精锐折损过半。

但是瓦刺依旧是一个曾经与大明朝扳手腕的势力,和硕特部虽然经过三代几十的经营,因为不参与东方的战事,得到了休养生息,并从对察合台汗国的战争之中,得到很多战争红利,但是即便如此,双方的实力,也不是一个档次上的。

如果瓦刺真决定攻打和硕特部,昆图说能做的,只有带本部人马向西,向西,继续向西而已。

根本不敢回身接战。

实力与底蕴这东西,不是说有就有的。

而且下面这些人说起来拥护他们,但是真的打起来,为他们家族拼死到底的人又有多少?

很难说。

但是他秉承臣服的姿态去见阿次帖木儿,还得不到宽容,那么所有人都知道,瓦刺目的所在,反而能兴起拼死之心。

所以,那么阿次帖木儿真要杀他,他也能去了。

于是昆图带着百余护卫,一路向东,正统二十六年冬来到了亦力把里。

这里已经成为瓦刺的都城了。

当然了,游牧民族很少有都城这个说法的,但是瓦刺的生产生活模式与之前大有不同,原因很简单,青贮法已经传到了瓦刺这边。

或许没有大明的正宗,但是足够用。

本质上青贮法也不是什么高科技,而对发酵的运用,蒙古人很久很久就用了,只是没有想将这一件事情用在草料之上。

瓦刺能如此迅速的恢复元气,故而是喝了察合台汗国的血,但也有这种生产模式的革新带来的效果。

如此一来,瓦刺各部也慢慢的有了固定的草场。

而伊犁河谷更是西域少有的可耕可种,水草丰盛的地方,阿次帖木儿将本部人马留在这里,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昆图来到了这里,心中反而平静了下来。

却不想亦力把里大开城门,却见大队大队的瓦刺铁骑冲了出来,随即并列两侧,一个人纵马而来,不是别的,正是阿次帖木儿。

昆图见状,立即翻身下马,行礼说道:“大汗。”

此刻的阿次帖木儿与之前变化很大。

当初的阿次贴木儿还有一些青涩之意,但是而今却不可能从脸上看出一丝丝心思,只见他满脸热情,一把将昆图给扶起来,狠狠一把抱在怀里,说道:“昆图兄弟。”

亦力把里的天气很冷。

两人说话之间哈气冲天,化为一道道白雾,但是阿次帖木儿的热情似乎将燃烧整个冬天一般。

不等昆图说话,就拉着他走进了亦力把里城中。

随着阿次帖木儿一挥手,无数号角大鼓敲了起来。

因为青贮法的缘故,即便是在冬天,对蒙古人的影响也不会太大了,更不要说亦力把里本来就有完好房舍。

对蒙古贵族来说,更是如此。

于是在亦力把里的宫殿之中,一场场欢宴开始了,阿次帖木儿特别拉着昆图的手说道:“这一次西征,打在察合台落花流水,和硕特部乃是首功之臣。”

于是乎昆图成为宴会的红人,所有人的焦点。

在这种热气如火的欢迎之中,昆图来之前的担心,似乎都是多余的,只是唯有昆图心中越发担心了。

无他,他了解阿次贴木儿。

阿次帖木儿对于瓦刺来说,可以说是受命于危难之间,奉命于败军之际。大败之余瓦刺各部惊魂未定,而今却是这个样子。

第五十一章 弹劾曹吉祥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杀之计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难题第一百六十四章 戎装临朝第四十九章 瓦刺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刺的外交试探第五十九章 滹沱河道知多少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一百六十章 思机发之死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惊第九十六章 开海八第八十章 冼景主持天理报第二十四章 于公堤第九十五章 大藤峡背后第六十三章 自省第九十七章 建州卫的处境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溃第五十五章 水利学堂的功课第十五章 香港第三十九章 整顿九边第一百五十三章 经筵vs大本堂第五十七章 三省大震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镇守南京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连四旬第八十八章 冼驸马?第一百零七章 掀牌第二十八章 李时勉的倔强第五十四章 于谦的身体第十二章 征朝鲜之议第八十五章 蒋贵第三十六章 士子之间的争执第一百二十一章 钱法第七十六章 田园将芜胡不归第三十一章 王振的预感第一百一十五章 议麓川六第三十七章 汉城之战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风雨时第一百二十九章 勋贵断尾第七十三章 矿业第一百四十六章 乾清宫侍卫换血第一百三十一章 建州女真的末日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统四年的大水第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来临第五十三章 处置曹吉祥第一百二十一章 杨洪到第九十八章 关原之战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经筵vs大本堂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鳞开第十八章 河北营田第七十七章 于谦说太皇太后二第二百零一章 决战前夜第七十六章 佛山铁业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决定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心思第一百四十八章 识趣的襄王第一百二十八章 捷报传来第二百二十三章 半渡而击之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战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进派第一百一十二章 东胜卫之战第四十章 武学派系的雏形第一百零四章 二月十五日第五十二章 捷报第十二章 见义必为,非勇也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单第二章 大武学第一百一十四章 宁化县现状第十八章 陈纲案第一百七十五章 正统十四年第二十八章 工部两尚书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九十四章 成国公反制计划第三章 灾年第九十四章 明军东来第九十四年,徐有贞的日本任务第一百三十章 庆都公主驸马二第九章 刘定之与李贤第一百二十二章 地震第八十五章 更改方略第一百章 大明铁骑之威第五十三章 处置曹吉祥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八十五章 尚书们的疑惑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司第七十八章 皇帝与杨溥第七十九章 解缙第三十一章 交趾与西洋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四十六章 千金赠君子第二十四章 碧溪第一百二十四章 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转折点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