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谊

第九十章 工部侍郎彭谊

刘定之之所以不愿意,却是敏锐的感受到这一件事情之后深深的陷阱。

或许不是陷阱,但是他感受到做这一件事情有多难,这决计不是一个可以坐在北京之中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很多矿徒都是亡命之徒。

要不然叶留宗也不会悍然抗法,居然要朝廷数月不下。

想将这些人纳入管理之中,更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刘定之才不愿意让户部接这个烫手山芋。

朱祁镇想了想,觉得由谁管,总要也不总要。

其实又某侍郎提举此事,就好像是户部侍郎掌管天下仓储事,其实就可以视为粮食局。是一个另外的衙门,不过是衙门长官是挂着户部侍郎的衔。

而今也是如此,工部尚书提举天下工场事,其实就是大明未来的工商部。至于挂谁的名字,并不重要。

虽然朱祁镇而今并没有对内阁六部体系进行改动,其实无形之间的改动已经在一点一点的进行了。

朱祁镇沉吟片刻,问道:“王尚书,你可有人选?”

王复说道:“工部侍郎彭谊可担任此职。”

王复毫不客气的将自己最大的对手,给踢出去了。

彭谊乃是广东人,他是老工部,又多老,在正统十年就是工部司务,再数次赈灾治水之中,也有不错的表现。

但是他外放的时间短,在部里的时间长,几乎从工部里面一步步升上来的。

在工部之中到底都是人脉。

相比之下王复反而是外来户。

在工部尚书的竞争之中,王复也不过是因为乃是于谦旧部这一点,胜出一点而已。所以他拿这个副手,也不是太好办。

毕竟,很多时候正任与副手的权力,更在于双方的博弈。

很显然王复已经在工部站稳脚跟了。但是却很难将彭谊给弄出去。

这一点小心思,朱祁镇一眼就看出来了。

但是看出来并不要紧,朱祁镇早就习惯了下面人提出的很多意见啊,人选啊,其中都是有私心私货的。

有私心私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意见合适不合适,有没有用,人选能不能镇住场面。

而彭谊就是一个内外历练过的老臣,在工部人脉深厚,唯一让人担心的是,管理工场的制度是要由无到有创立出来的。

却不知道这一件事情,彭谊这个老臣能不能做下来。

朱祁镇暂时也没有更好的人选,说道:“好,就他了。佛山铁厂具体该怎么处理?”

王复说道:“臣以为让彭侍郎负责此事登基造表,专理此事,并分佛山为县。专司此事。”

朱祁镇说道:“让彭谊来见我。”

“是。”三人齐声说道。

这一件事情就如此敲定了。

具体细节朱祁镇管不了,也管不到,他所有能做的,不过是将这一件事情,交付给能办的人,然后督促一二吧。

那么他再看重这一件事情。皇帝每日也有太多太的事情,要办。不可能专注这一件事情,而且即便他真插手,又能真比这些老臣能干吗?

只有天知道了。

王复回去之后,立即与彭谊摊牌了。

彭谊这位五十多岁的大臣,虽然不失庄重,但是依然看出来,他并不是太高兴的。

朱祁镇召集彭谊,所能做的,也不过是安抚,加油,鼓舞一二而已。

不过彭谊当时都奏请朱祁镇,要求从工部之中拉走一批人。朱祁镇自然不会不准。如此一来,工部几乎一分为二。

虽然彭谊有工部侍郎的官衔。但是在六部之中,与工部关系最不好。这种恩怨一直持续了好多年,直到六部体系瓦解之后,也没有改变。

当然了,那个时候,很多人也不去深究,到底为什么关系不好,只是讨厌工部成为了传统而已。

数日之后,锦衣卫就将冼景所有资料,甚至连冼景考秀才的考卷都拿来一分。

朱祁镇细细看过,对冼景更满意了。

冼景虽然屋里有几个贴身丫鬟,但是总体上来说没有什么妾室,也没有在外面沾花惹草。

当然了这种标准,放在后世完全不可以的。

但是在这个时代,也就这样了。

真正达官贵人,谁身边没有几个女人而已。

冼景这种富豪出身,又不想走科举之路了。自然百无禁忌。却能自我约束,已经相当不错了。

当然了,真正要走科举之路的人却要注意一点了。

毕竟而今是明中前期,而不是明后期,并不是大明后期,那种可以公开讨论春宫图的氛围。

总体上来,大明前期社会风气也是偏严肃的。

如于谦这般,一辈子只有一个妻子,决不纳妾的,并不在少数。甚至这种风潮都影响到了弘治皇帝,弘治皇帝是中国古代皇帝之中,唯一一个一夫一妻的。

他有这种选择,也是受到的社会风气的影响。

太祖皇帝有令四十无子,才能纳妾,当然有人不遵守,但是官员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遵守的,比如杨溥,比如李东阳,比如于谦,等等等。

朱祁镇对冼景比较满意,就去对皇后说了。

钱皇后听了,顿时大怒说道:“我不同意,我怎么能让我的女儿嫁给一个商贾之子!”

朱祁镇说道:“冼家虽然不是什么书香门第,但是家底也不薄,有佛山铁厂,今后广东商界就以冼家为尊了。”

钱皇后面如青霜,说道:“不管如何,我都不会让女儿嫁给一个商人的,陛下不爱惜朝廷颜面,我还爱惜的。”

朱祁镇有一种无力之感。

太祖皇帝对商人限制不少,也确定了大明前期对商人总体的思想,那就是限制。不管商人有多有钱,不能穿丝绸,不能着丝屡,等等等。

总之,不管商人再有社会地位,区区一个穷秀才都能看不起。而这种不看起,还是被整个社会体系支持的。

哪怕冼家家财十万两,其实在广东省内的影响力,还不如一个举人。

甚至如果不是冼家支持了白沙书院建设,冼景身上也有一个秀才的功名。他未必能见陈献章的面。

如果他连陈献章这一条线都牵不起来。那就是更不要说上京了。

他纵然有太多钱,也找不到庙门。

朱祁镇心中转了好几个圈,他心中一动,说道:“辛童,你有所不知,其实我对冼景已经有了安排了。”

“这也是为了重庆好。而今朝野上下对外戚都是压制的,重庆如何嫁给了别人,我也不好安排他的前程,但是冼景的前程却好安排。”

“他现在是一个商人,将来却不是了。”

钱皇后说道:“你准备怎么安排?”

朱祁镇说道:“石驸马不是有先例了。”

钱皇后一听,说道:“你准备让他管少府?”

朱祁镇说道:“是也不是,而今自然不成的,但是人事有代谢,我总要事先做好准备,这少府关系太大,给别人我是不放心的。在我们的孩儿之中,总要有一家出来担当吧。”

朱祁镇这一番话,半是真半是假。

半是真,那就是石璟比朱祁镇大不少,而今已经五十多岁了。说不定什么事情都去,总要安排一个人接班,而冼景的才能,在官府之中或许不能很好的发挥,但是在少府之中,却是很合适的。

而且少府有多重要,朱祁镇当成了一个自己可以为所欲为的自留地,也是可以用来抗衡外廷的一部分,也是朱祁镇财力的来源之一。

总之,是内廷对抗外廷的重要筹码。

随着内阁权力越来越重,朱祁镇也必修布局新的权力制衡了。

第七十章 肇州破敌第七章 议政第十八章 铁面讲官第四十四章 石炭二第四十六章 大军到位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敛财手段第六十五章 杨士奇与于谦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兴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仪第六十七章 朱祁镇的后宫第一百零一章 杨溥时代的开始第八十四章 云贵总督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为天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国公的死讯第七十六章 于谦说太皇太后第四十章 舆情第四十六章 石炭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忧心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传京师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计第一百零二章 往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议麓川五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三章 此长城非彼长城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争第一百五十二章 给他们死亡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产体系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是一年风雨时第一百五十七章 易相第九十二章 百官条例之内阁第十六章 大捷消息第十二章 内阁与司礼监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一百一十九章 马文升断案第五十四章 于谦的身体第二十章 真相第六章 困境第三十五章 午间休息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统勋贵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将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云动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南后继第五十二章 南北之争第五十一章 三级教育制度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营造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难题第一百零八章 不负使命第一百章 杨溥奏对第一百四十章 黄河决口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一百四十八章 临危受命的于谦第一百零九章 甘肃在行动第五十八章 矿税第二十九章 石璟第二十二章 天灾与人祸孰重?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来的血战第二十章 出京第九十五章 任礼出镇甘肃第一百二十六章 问天春秋几何第七十八章 两件大事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统勋贵第七十章 父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与石亨的争执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九十二章 开海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赴安南第二百零七章 明军步骑vs瓦刺骑兵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七十八章 赵新的考验第九十五章 西军第一百一十四章 勋贵圈子的烂事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后的反扑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连四旬第一百二十四章 地震三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转折点第五章 瓦刺与西域第二十八章 决战前奏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为天第十六章 朱祁镇心中的《大明会典》第一百四十章 今日方知狱吏之贵第一百零一章 思明府之变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抚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车为城第二章 云南局势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峡之策第五章 新内阁第一章 瑞雪兆丰年第一百五十三章 出塞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尝试第一百三十章 庆都公主驸马二第四十五章 孔府案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祁镇的第一把火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一百二十章 盐法开中法第六十七章 朱祁镇的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