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

第九十一章 公主下嫁

朱祁镇自己是不需要的。

毕竟朱祁镇本身就代表了皇权。他有的是办法将外面大臣,弄得欲仙欲死。

但是后代皇帝就不能了。

特别是内阁的权力在朱祁镇的培养之中越来越大了。朱祁镇也要为子孙有所准备。

他的准备有几个方面,首先是武将对文官的制衡。

只是朱祁镇也并不想让军队太多介入政治,内阁次辅永远是勋贵之首,但是不管那一位大将立下什么功劳,也不过是次辅而已,永远不能是首辅。

甚至即便是国公,在内阁会议之中,无关军事的时候,不过是带了一个耳朵而已。从不发表意见,这种政治传统,是张辅个人作风的传承,也是朱祁镇有意确认的。

虽然武将的权力不能太低,不能被文官视为牛马,但是武将专权也是五代之患。

所以,勋贵武将对文臣的制衡,仅仅是制衡而已。

真正能与文官当面交锋的永远是内廷。

朱祁镇在王振之后,似乎内廷都已经神隐了。

但是并非不存在的,东厂也在,锦衣卫也在,少府也在。宫中待诏官也在。这些人都遮掩在朱祁镇的光芒之中,变得不起眼而已。

但是实际上,内廷机构从情报到财政,从财政到技术储备,从技术到人才,已经有一套体系了。

纵然是中庸之主,善用好这些机构,遇见强势的首辅大臣,也不用担心。

而少府又是其中重中之重。

无他,一切东西没有财政支持,都是镜中花水中月,诚然户部每年都解给内廷金花银一百二十万两,再加上各种各样杂七杂八的财政支持。

数量相当不少。

但是对于有志做事的皇帝来说,钱财从来是不够的。

少府就非常重要了。

少府决计不能给外廷掌管。

只是少府给谁管?一直以来朱祁镇也是有所疑虑的。

首先不能给文臣,文臣掌管之后,少府很多事情都做不成了,很容易拿少府的钱财来补贴朝廷。

这倒不是不行,但是恩出于上,该你的才是你的,不给你的,你不能抢。

其次,不能该太监。

朱祁镇对太监的整体印象,就是没有不贪的。

似乎下面缺了东西,都增强到了物欲之上了,让太监管少府,就好像让老鼠看管粮食,根本不行。

但是能不能用外戚来管?

这一点朱祁镇也不知道行不行。

虽然石璟管理的挺好的。

但石璟是石璟,其他人是其他人。

朱祁镇心思没有定,但是并不妨碍他用来哄钱皇后,将来木已成舟,难不倒钱皇后还能让重庆改嫁。

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事情。

大明公主从来没有改嫁的先例。

如此朱祁镇好说歹说,才说通了钱皇后。

只是他并不知道,钱皇后前脚似乎被说通,她后脚就去见了重庆公主。

重庆公主乃是朱祁镇第一个女儿。朱祁镇虽然公务繁忙,见得时间少,但是对重庆公主的待遇却也是一等一的。

各种首饰面料,房间里面雕梁画柱就不用说了。

重庆公主也是一等一的相貌。

毕竟朱祁镇承宣宗相貌,母亲又是孙氏这个一等一的美女。相貌自然不差,而钱氏又是从选秀之中,层层选拔出来的。

他们两人的女儿,相貌如果能差了,那才是怪事。

钱皇后见了公主的闺房,二话不说屏退左右,一把抱住了重庆公主,就痛苦出声。

钱皇后哪里是被朱祁镇说服了。而是她知道朱祁镇主意已定,怎么说都不行了。

皇帝与皇后,说是夫妻,其实也是君臣。

钱皇后这么多年夫妻所言,正如她之前所言,朱祁镇是一个冷心的人。

钱皇后极度不愿意让重庆公主嫁给一个商人。但是却胳膊拗不过大腿。此刻见了重庆之后,只能哭泣而已。

重庆见母亲如此,一时间不知所措。

“母后怎么了?”重庆问道。

钱皇后摸摸眼泪说道:“没什么,一想到你就要出嫁了,我实在是忍不住。”

作为一个母亲,钱皇后心中纵然有千般不愿意,都不想将事情推向更坏的方向。毕竟这一件事情已经成为定局了。

钱皇后如果让重庆公主带着怨恨出嫁,那么将来的日子只会更不好过。

即便有公主之身,但是想家庭和睦,还是要做好妻子的身份。

之前大明公主与驸马之间,也是有种种限制的。甚至驸马想与公主同房都要贿赂女官,这些东西被朱祁镇改动了不少。

如果公主与驸马和睦,这些东西都是形同虚设,如果驸马与公主并不和睦,公主其实也可以回到自己的公主府的。

总体上来说,似乎大明公主的地位,比之前要低了不少。

并不是朱祁镇不爱女儿,却是必须适应这个时代的现状。如果将公主抬的太高,反而会让公主家庭关系不和谐。

重庆公主听了钱皇后的话,心中一动,脸上忽然红了。

如果说重庆公主没有担心过自己的婚事,却也是假的。但是女孩子家的矜持,总是不好说出来而已。

钱皇后见重庆公主如此,心中带着苦涩,说道:“你父皇给你挑选的乃是广东的青年才俊,乃是吴与弼先生的徒孙,学问不错,有秀才功名,不过志不在此。却是喜欢经商。”

“我当时也不愿意,但是你父皇说的对,不管做什么做到最好,就是当世第一流的人物,而他就是这样的人物。”

在钱皇后的加工之下,冼景显然是洗去一身铜臭气,似乎变成了一个中隐隐于市的人物。

却不知道钱皇后心中隐隐做疼。

但是重庆公主却没有察觉到这一点。

她不敢听母亲所言,又好奇母亲所言,毕竟说的是她的夫婿。那种似怯还羞又盼的神情,道尽了少女风姿。

她满脸通红,声音低的好像蚊子哼哼一般,问道:“他叫什么?”

钱皇后说道:“叫冼景,应该是当年冼夫人之后。”

冼夫人就是南北朝隋朝的重要人物,冼夫人的夫家冯家,就是大唐双龙传之中岭南宋家的原型。

在岭南历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冼家与冼夫人有关系吗?

或许有。

钱皇后不想让女儿失望,随口所说的。

重庆心中期盼的夫婿,已经勾勒出来的名门之后,大儒子弟,不爱功名,虽然爱经商这个爱好,是有一些奇怪了一些,但是重庆公主并不在乎。

她也知道,真正想在朝廷之上建功立业的人,根本不想娶公主。

这对她来说,就是极好的归宿了。

一时间,重庆公主对这个未曾蒙面的夫婿,变得好奇起来了。

重庆公主面对这个情况,是好奇与羞涩,但是对于冼景来说,却是一时间大脑空白,整个大脑机制都被打倒了。

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运转。

这是他来北京之前,万万没有想过的事情。

冼景二十多岁没有成亲,固然有未婚妻夭折的原因,毕竟这个时代大户人家都是从小订婚,冼景十几岁的时候,同等人家的女儿都已经定亲。

自然不可能横刀夺爱。

至于也有那种还没有成亲夫婿都死,这就是所谓的望门寡。

但是古代对男人与女人是不公平的,女人即便没有出嫁,有了寡妇的名声,自然就低了一层。

冼景乃是家中嫡子,自然不愿意草草将就。冼家家主也希望以秀才功名与士大夫之中接亲,想办法从冼家从商业家族转变为士大夫家族。

只是士大夫家的女儿,大抵都看不上商贾子弟,这才耽搁到现在。

第一百三十七章 北京城中的税收第一百二十一章 钱法第六十章 一树梅花开第一百一十七章 话南京序章 我, 朱祁镇第二十三章 知道了第六十二章 杨信的失望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九十二章 开海四第九十七章 对大藤峡的决断第八十四章 工业化的种子第九十二章 坚持不懈埋子第二十七章 田赋第四十六章 千金赠君子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尝试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动天下第十六章 李瑈的应对第一百三十九章 回京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五十二章 矿乱第二百四十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十一章 孙氏第一百五十三章 吉曲之战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宁遗梦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决然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十一章 孙氏第六十八章 征日本之问第一百三十七章 为大皇帝贺寿第一百零六章 巡抚日本端木瑞第二十六章 朝鲜之战的帷幕第八十九章 开海第七十三章 黎思诚征占城第七十章 肇州破敌第一百一十四章 宁化县现状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战第一十七章 皇后监国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传来第四十二章 风云会聚第十五章 预修大典第八十五章 更改方略第二十一章 青贮第五十三章 于谦归来第八十五章 尚书们的疑惑第一百三十二章 纷纷南洋策第五十一章 三级教育制度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产体系第四章 都掌蛮之灭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余声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计划第一百四十六章 乾清宫侍卫换血第一百四十一章 黄河,黄河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头杨溥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五章 天马来兮从西极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医院令楼元第一百三十七章 见石亨第五十八章 长腿的滹沱河第一百二十六章 遗折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八十七章 钱氏第二章 云南局势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二百二十八章 列车为城第十九章 瓦刺内奸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一百零九章 麓川二第三十三章 生吃蝗虫第八章 修律vs修例第八十八章 对江南重赋不同的看法第八章 辽东之战的战略规划第一百二十六章 内阁变化第七十章 年关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三十五章 精简少府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一百八十九章 张辅的奏对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内情第九十三章 小夫妻第七十七章 占城之战第六十章 辽东局势的漏洞第五十八章 长腿的滹沱河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问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决定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一百九十五章 张辅的落幕第十章 老臣于谦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战第二十二章 破大藤峡之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后的反扑第八章 修律vs修例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一场大梦第二十四章 于公堤第七十一章 朱见治第九十三章 武器生产体系第十六章 经筵第五十六章 襄国第二百四十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