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留学日记

胡适在哥伦比亚大学经过一年的学习,加上他在康奈尔大学研究院学的一部分课程,便达到了当时哥大研究生的规定学分。1916年11月,他考过哲学和哲学史的初级口试和笔试,成绩及格,取得了“博士候选人”资格。而从1916年8月初,他便开始写“博士论文”了。论文题目是:《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

博士论文用了近九个月才写成,全文约九万字,打印稿多达243页。

1917年5月22日,胡适参加博士学位的最后考试。他走进考场抬眼一望,上面坐着六位大主考:五个洋教授,一个洋博士。他的导师杜威和夏德两个老头坐在当中。这六位主考,只有夏德是懂汉文的汉学家,但也读不懂先秦典籍;其他五位洋学者,汉文一字不识,他们的中国学问更是实在可怜,对这些人谈先秦名学,简直可以说是对牛弹琴。

胡适报告了论文要旨之后,他们便七嘴八舌地提问、诘难,问答往复,直考了两个半小时。口试考过,不管结果如何,反正,胡适七年的留学生活总算结束了。

胡适在美国留学7年(1910年—1917年),共写了17卷日记,其中有两年时间没有日记,或是日记遗失。如很多人所说,严格意义上讲,从第三卷起,胡适日记应称为札记,因为所记内容已侧重分析研究,阐述思想,不似前两卷内容多为日常流水账般的记录。

日记被出版、再版、广泛传播,成为中国近代留学史上的经典文献。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源起、文学革命的发端,都可以在《胡适留学日记》中找到相关线索。

《胡适留学日记》卷一的日期跨度为:1911年1月30日~10月30日,整整9个月,收录日记270篇,天天有记录,较为完整地勾勒出胡适赴美留学第一年的生活学习状况。

打开日记,看到的内容是:“考生物学,尚无大庛”,“此次大考,生物学得95分”,“作植物学报告”,“温植物学”,植物学得83分,殊满意矣”, “种果学野外实习”“写植物学与生物学报告”,“考植物学,温气象学”,作气象学报告,论空气之流动”,“下午地质学野外实习”,……

这时候的胡适,应该是在全力攻读农学专业的课程,课后满脑子是生物、植物,空气流动、气象、实习……

胡适改学了文科,入文学院后,多年后念及两年来的农科学业,胡适还是有抱憾的。1933年12月20日夜,胡适对当年留学日记补注时如此写道:“于今20余年,我与同班之王预君皆在此学(气象学)上无丝毫贡献,甚愧吾师当年之期望……”

虽然他毕生致力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但不止一次说过,早期修习农科专业,对培养其科学的实践方法与严谨的治学态度大有裨益。

在学习专业知识之余,胡适将主要精力用于海量阅读,在日记中可以看到,他的阅读范围非常广泛,其中西方小说戏剧和中国传统诗词最多,日记中的记载随处可见。狄更斯的《双城记》,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大仲马的《侠隐记》(即《三个火枪手》),司各特的《尼格尔的家产》,乔治•艾略特的《织工马南》,果戈里的《警察总监》,弥尔顿的《Lallegro》、《Penseroso 2》,歌德的《赫曼和多罗西亚》,济慈的《圣艾妮丝节前夕》,华兹华斯的《Tintern Abbey》,亚历山大•杜马斯之《铁面王子》,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培根的《学习》、《科学和技术》、《建筑》、《花园》、《财富篇》、《友谊论》,《兰姆书信集》,爱默生的《友谊》、《爱默生文选》,麦考利的《爱迪生传》,《神话》,《阿波罗》,《Minna》、《Minna传》,Burke的《The Age of Chivalry is gonel 》,德文著作《虚馨传》、《Huhnchen》、《Kleider Machen Leute》、《Lyrics and Ballads》等,中文传统诗词涉及《古诗十九首》、《王临川集》、《陶渊明诗》、《谢康乐诗》、《杜诗》、《诗经》、《稼轩词》等。

其次是史哲类著作,计有《左传》,《荀子》,周星誉的《鸥堂日记》,《顔习斋年谱》,格洛特的《希腊史》,柏拉图的《柏拉图的道歉》、《Crito》、《Phaedo》、《理想国》,《马太福音》,班洋的《天路历程》,马可梨的《历史》、《强森》,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安德鲁•怀特的自传和《石台传》等。

从胡适阅读的书籍可以看出,他涉猎广泛,以文学、历史、哲学为主。胡适一生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研究,和他在留学期间选择的阅读方向有密切关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扎实广博的阅读,为其后来在治学上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日记中,胡适记录了许多阅读感受,尽管字数不多,但观点鲜明。读《哈姆雷特》,他说,“Hamlet真是佳构,然亦有疵瑕”;读《麦克白》,他发出疑问,“此书为萧氏(胡适译莎士比亚为萧思璧)名著,然余读之,初不见其好处,何也”;读《罗密欧与朱丽叶》,他认为“此书情节殊不佳,且有甚支离之处。然佳句好词亦颇多,正如吾国之《西厢记》,徒以文传者也”。

从胡适日记中的阅读感想清楚表明,他看书要有自己的观点,敢于质疑,敢于批判,不是人云亦云地拜倒在名家脚下。

一段时间以来,有很多戏谑文字,摘录了《胡适留学日记》中关于“打牌”的记载。根据摘录内容,胡适留学期间好像是天天在打牌,俨然是个不思进取、不学无术的混日子之徒。发文者由此慨叹,前辈学人不过如此,时下好多大学生在学校混日子也就没什么可大惊小怪了。此类文一出,曾引起广泛关注。但如果认真查询原著,不难发现摘录内容为“移花接木”拼凑而成,不过是无聊者的恶作剧罢了。

观《胡适留学日记》卷一,胡适关于打牌的记录确实不少,近30次,其中确实有连续数日“打牌”的记录。从这些记录中可以看出,身在异国他乡,紧张的学习之余,打牌看来是胡适的主要娱乐。

作为一种正常的娱乐活动,年轻人聚在一起打牌消遣,不过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但打牌次数多了,难免会分散精力,浪费时间。胡适终究是胡适,他很快意识到了这点。

在9月6日(星期三)的日记中,他明确写道,“昨日与金涛君相戒不复打牌。”

从此以后,他的日记中再无出现“打牌”的记录。可见胡适还是自律自制,不好的生活习惯是会坚决改正的。

胡适不仅戒打牌,还在努力戒烟。卷一日记2月5日(星期日)记录,“日起戒吸纸烟”,可能后来没有完全戒除,或是改吸了烟草。在8月6日的日记中,胡适痛下决心,“自今日起不吸烟矣。余初吸最贱之烟卷,继复吸最贵之烟卷,后又吸烟草,今日始立誓绝之。”戒烟、戒打牌,看似小节,然而“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一个生活上严谨自律的人,日后成就事业的几率远远大于率性而为的人,尤其在治学方面更是如此。

日记中还有些有趣的记录,2月20日(星期一),“连日似太忙碌,昨夜遗精,颇以为患。今日访Dr.Wright,询之,医云无害也。余因请其遍查脏腑,云皆如恒,心始释然。”日记中坦然记载“遗精”情况,而且“颇以为患”,以为身体出了问题,“遍查脏腑”,“心始释然”。看来,普及生理卫生知识很有必要。

在日记中,胡适将他自己的文学主张、思想演变都写成札记,或者把和朋友谈论的问题,或通信、或面谈的大概写在其中,有时也将自己想的问题、思想的材料、步骤、结论记在里面,还有他的自喜、夸大、野心、梦想等等。这样实实在在的记载,至少可以写出一个不受成见拘缚而肯随时长进的青年人的内心生活的历程。日记记录那个年代一个中国留学生的私人生活和思想演变,也可以看到那个时间里的一个真实的胡适。

2002年10月16 日晚,“亚东遗珍”专场胡适、陈独秀重要文献在华艺国际(北京)首季拍卖会上拍,《胡适留学日记》,在现场经过长达60分钟的激烈竞投,最终以1.3915亿元高价成交,成功超越2012年“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专场”保持的6709万元成交纪录,创下文人手稿最新纪录。这恐怕是胡适在写日记时,无论如何想不到的。

第48章 开滦矿权第71章 您不走吗第314章 吴秀才其人第271章 解散国会第593章 苦撑待变第361章 “自治”运动第396章 江防事变第171章 关于国体第583章 祸不单行第582章 胡适与“一二九”运动第307章 攻闽之战第614章 转折点第213章 陕西、湖南护国独立第232章 街头一景第529章 评判的态度第515章 掀翻偶像第19章 一心离开第218章 风水宝地第402章 决心南下第547章 关于东西方文明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118章 荒唐的婚配第397章 改称大元帅第10章 选择和机遇第505章 异曲同工第6章 此生不再进赌场第477章 胡适回忆其母(原文)第582章 胡适与“一二九”运动第449章 杀君马者道旁儿第75章 慢慢走,等等看第68章 武昌起义第516章 打孔家店第562章 改组“中基会”的风波第276章 不堪一击第407章 童子试第269章 复辟大戏开锣了第267章 改组内阁第82章 一明一暗第573章 当诤友、诤臣第358章 谈钱伤感情第66章 机会第383章 风口浪尖的黎元洪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71章 您不走吗第441章 美育第346章 驱张第159章 梁士诒的预言第421章 留学德国第247章 外逃第376章 奉直大战如箭在弦第82章 一明一暗第524章 所谓“问题”与“主义”的论争第232章 街头一景第57章 管见十条第13章 志得意满第604章 效法歌德第464章 渐行渐远第520章 胡适谈五四运动第547章 关于东西方文明第596章 回到北平第517章 倡导"易卜生主义"第230章 舍命陪君子第155章 劳乃宣其人第529章 评判的态度第566章 胡适的《四十自述》第159章 梁士诒的预言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123章 孙袁会第348章 徐世昌的最后努力第582章 胡适与“一二九”运动第529章 评判的态度第116章 水火不相容第187章 唐继尧第146章 袁世凯如愿以偿第378章 张作霖“击鼓骂曹”第17章 驻节朝鲜第427章 领衔新的教育部第104章 隆裕太后第137章 名流内阁第430章 第三次奔赴欧洲第458章 讲义费风波第93章 南北议和第4章 当官真好第473章 出生地和家庭第99章 六路北伐第14章 平定政变第383章 风口浪尖的黎元洪第373章 梁士诒组阁第354章 李纯突然暴死第334章 南北双方的第二次和谈第180章 两揖一让第614章 转折点第2章 小人精第84章 海军起义第235章 立法第334章 南北双方的第二次和谈第195章 师直为壮第59章 主持立宪和署理外务第298章 六道命令第85章 殿前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