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效法歌德

1947年10月30日,胡适出席北大工学院44年纪念会,并发表讲话。胡适谈到,好的,历史悠久的大学,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指出:欧洲大学之所以能够具有悠久的历史,长久持续下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主持财产的董事会,二是有终身任教职的教授会。此外,胡适还强调了美国大学校友会的作用,认为校友会在财产管理和人才选择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胡适任北大校长期间在学科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计划,就是物理系的发展和筹建原子物理研究中心。

他曾给当时的国防部长白崇禧和总参谋长陈诚写信说:“我要提议在北京大学集中全国研究原子能的第一流物理学者,专心研究最新的物理学理论与实践,并训练青年学者,为国家将来国防工业之用。”

胡适在信中列出了钱三强、何泽慧、胡宁、吴健雄、张文裕、张宗燧、吴大猷、马仕骏、袁家骝等九人名单,说他们是“极全国之选”,并且都已经答应到北大。

“我们仔细考虑,决定把北大献给国家,作为原子物理的研究中心,人才罗致,由北大负责。但此项研究与实验,须有充分最新式设备,不能不请国家特别的补助。”

胡适也曾申请在国防科学研究经费里下拨50万美元,用于购买研究中心设备。再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后,胡适转向“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

12月13日,中基会第二十次年会在南京召开,胡适赴南京参加了这次会议。经过胡适的努力和争取,会议决定拿出25万美元,帮助不超过四个大学的某一个学科部门添置研究设备。会议议定的四所大学是:北大10万美元,专门用于物理系;中大、浙大、武大各5万美元。

收到10万美金后,胡适专款专用,把这笔钱全部用在原子能研究上。1948年汇给在美的吴大猷、吴健雄两人,请他二人筹购研究原子能的仪器设备。后因国内形势变化太快,来不及购买,北平就改朝换代了。胡适把这笔钱还给了基金会。此为后话。

为了更多的获得美援,有人又想起了抗战时期胡适的能量,蒋介石有意请胡适再度出任驻美大使。胡适在南京参加中基会第二十次年会期间,王世杰、陈光甫等老朋友也都劝说胡适再度赴美。胡适婉言拒绝,说自己老了,十年的差别,确实不比从前了。

12月17日,胡适给王世杰写信,申说了自己不能接受此任的理由:“第一,我受命办一个学校,不满一年半,未有成绩,就半途改辙,实在有点对不住自己,对不住国家……第二,我近年五十七岁了,余生有限,此时改业,便是永远抛弃三十多年的学术工作了。我曾细想,我的永远改业,不能不说是国家社会的一大损失。第三,我自从一九四二年九月以来,决心埋头治学,日夜不懈,总想恢复我中断五年的做学问的能力。此时完全抛下,而另担负我整整五年中没有留意的政治外交事业,是用其所短而弃其长,为己为国,都无益处。”

这一天恰好是北大49年校庆,也是胡适56周岁的生日,南京北大同学会在中央饭店庆祝北大校庆,并为胡适做寿。胡适发表了即席演讲。

那一天,胡适很激动,当他在讲演中说道:“我当年只是个26岁的留学生,如果不是蔡元培校长聘我,我是不能到北大教书的。到北大之后,发现有很多北大学生读书很多,而且思想成熟,于是觉得非拼命用功不可。因此,是北大成全了我。”

说到这里,他禁不住声泪俱下。

12月19日,胡适回到北平。12月28日,为纪念熊希龄逝世十周年,胡适写成《追念熊秉三先生》一文。

谈及胡适和熊希龄的情谊,很自然会想起胡适的那首名为《希望》的诗。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好。一日望一回,望到花时过。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眼看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1921年夏天,大学起风潮后,北京高校教职员请愿。那时,北大校长蒋梦麟心情不好,杜威先生去山西了,胡适正好有时间,陪蒋梦麟到八大处脚下的西山旅馆里散心。

熊希龄夫妇在西山办了一个慈幼院,举行办院一周年纪念会时,请胡适去讲话。临别,他们送给胡适一盆兰花草。胡适非常喜欢,并小心地把它带回家,读书写作之余精心照看。可是这盆兰花草好像很认生,来到胡适家里有些水土不服,直到秋天也没有开出花来,于是他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小诗。

兰花草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开花,如今已快到秋季。但是, “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诗人没有失望,而是期待明年开春可以得到一份惊喜,自己辛苦栽种的小苗可以茁壮成长。一次失望的等待,在胡适笔下却描绘出等待中期待美好的过程,虽然兰花没开,却等来了心花绽放的结果,诗人豁达的胸襟令人赞美。

胡适在《追念熊秉三先生》一文中,摘引自己参观熊希龄夫妇创办的香山慈幼院的两段日记,肯定了他们的办学成绩。胡适还回忆了与熊希龄交谈的往事,赞扬他是个有办事才干,同时又是个真爱国、真爱人的人。

12月30日,是胡适与江冬秀结婚三十周年纪念日,一些在北平的朋友赶来道贺,自然要热闹了一番。

1948年,新年刚过,胡适看到李宗仁决定参加副总统竞选的消息,认为这对于推动民主制度是有利的,于是写信给李宗仁表示赞成和敬。胡适在信中引用了自己从前作的《中国公学运动会歌》,其中有“只一人第一,要个个争先”两句,胡适解释说:“第一虽然只有一个,还得要大家加入赛跑,那个第一才是第一。”

3月21日,胡适到上海,并于24日主持北平协和医学院董事会。

3月25日,胡适又到南京参加中央研究院的评议会。3月27日,经过五次投票,评议会选出院士81人,胡适当选为人文组院士。

29日,胡适出席国民大会。在大会期间,王世杰告诉胡适,蒋介石考虑到现行宪法之下总统受到很多束缚,因此想宣布自己不竞选总统,提名胡适为总统候选人,自己做有真正实权的行政院长。胡适考虑再三,后来还是放弃了。

王世杰向蒋介石汇报后,4月1日,蒋介石约见胡适,希望胡适不必多虑,出来做总统候选人。

胡适被蒋介石的“诚恳”态度所感动,艰难地点了点头说:“请委员长决定吧”。

4月4日,国民党召开临时中央全会。蒋在会上声明不参加候选,而提议由国民党提出一个无党派的人来做候选人,并说此人须具备五种条件:1)守法,(2)有民主精神,(3)对中国文化有了解,(4)有民族思想,爱护国家,反对叛乱,(5)对世界局势,国际关系,有明白的了解。

蒋介石没有说出姓名,但大家都清楚明白,指的就是胡适。胡适闻听此言,虽自认“实无此勇气”,却又觉得蒋的想法“是一个很聪明,很伟大的见解,可以一新国内外的耳目”。

4月4日的国民党的临时中全会开了六个多钟头,会场上乱成一锅粥,中委们七嘴八舌都不赞成蒋的提议,有的竟痛哭流涕劝蒋介石作总统候选人。

最后,蒋介石的提议遭到党内多数人的反对,没有通过。

4月5日,蒋介石派王世杰向胡适表示歉意,胡适在当天的日记中说:“我的事到今天下午才算‘得救了’。”

4月8日,蒋介石请胡适吃饭,亲自向胡适道歉。胡适则很诚恳地回答,党内最高干部反对总裁的主张,这是好现象。

5月9日,胡适飞回北平,继续其耽搁了一段时间的《水经注》的研究。担任北大校长后,还身兼那么多职务,胡适很忙,但水经注》的研究一直在坚持。

因为此前,他曾经和朋友说,由于物价飞涨,他已沦为贫民。朋友们都知道胡适手很松,没有什么积蓄,远在美国的赵元任夫妇担心胡适的生活,托人给胡适带来了200美元支票。胡适在5月24日的回信中谈到当时北大教授的困境,说北大的教授本月可得2000万元,只相当于黑市上12块美元!胡适安慰赵元任夫妇说,自己当校长,房子和汽车都是北大供着,此外还有商务印书馆的版税,自己又戒掉了纸烟,因此比一般的教授“阔”多了。总之,现在还饿不死,还能吃得饱。

胡适在信中还告诉赵元任夫妇,自己有时候一天有七八个小时用在《水经注》上。

胡适曾多次提及歌德遇到国家大患难,就潜心研究一种离时局最远的学问的故事,他的《水经注》研究显然在效法歌德。“一天有七八个小时用在《水经注》上”,足见时局已经糟到何种程度。

第301章 冯国璋心灰意冷第246章 人是有底线的第436章 恐怕找不出第二个第42章 接任直隶总督第580章 胡适的广西之旅第245章 刀下留人第321章 谈和障碍重重第373章 梁士诒组阁第417章 女校和中国教育会第196章 陆荣廷第373章 梁士诒组阁第583章 祸不单行第443章 人格魅力第584章 胡适与丁文江第130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528章 新思潮的意义第291章 各方的较量第25章 找事做第495章 胡适与辛亥革命第436章 恐怕找不出第二个第522章 杜威来华讲学意义深远第271章 解散国会第329章 “五四”运动第251章 黎元洪和段祺瑞第286章 成立军政.府第591章 胡适和陈光甫第611章 1952年的台湾之行第345章 张毒菌第560章 桃李芬芳第87章 吴禄贞第342章 八省同盟第150章 复古第564章 梁漱溟的质疑第535章 新红学的开山鼻祖第513章 《中国哲学史大纲》第463章 始料不及第97章 中山先生第573章 当诤友、诤臣第440章 学科改革第144章 天坛宪法草案第508章 胡适《文学改良诌议》第153章 白朗起义第379章 直奉之战第511章 完婚第30章 朋友第395章 话分两头第117章 搞垮首届内阁第611章 1952年的台湾之行第14章 平定政变第517章 倡导"易卜生主义"第170章 汪凤瀛和梁启超第591章 胡适和陈光甫第385章 黎元洪的新内阁第145章 抢救国会第549章 神会大师第61章 开缺回籍养病第270章 风云突变第145章 抢救国会第588章 过河卒子第141章 “泥菩萨”离开老巢第270章 风云突变第502章 约翰·杜威和实用主义第449章 杀君马者道旁儿第154章 尊孔复古第88章 大通起义第256章 国会和政党第522章 杜威来华讲学意义深远第553章 新月社重整旗鼓第530章 白话诗第18章 好景难长第274章 号召讨逆第340章 靳云鹏组阁第331章 历史是在前进的第331章 历史是在前进的第113章 首届内阁第555章 无为而治第482章 离开第151章 天坛“祀天”第525章 历史需要的是真相第364章 非常选举第429章 辞职第439章 进德会第220章 参加甲午海战第366章 湘军“援鄂”第198章 广东也宣布护国独立第341章 冯国璋来到京城第178章 传染性的政治病第26章 想起一个人第69章 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第521章 拒胡迎蔡第342章 八省同盟第527章 呼吁大学开女禁第180章 两揖一让第469章 中央研究院第147章 一不作二不休第377章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第213章 陕西、湖南护国独立第123章 孙袁会第568章 无心栽柳柳成荫第33章 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