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修史

如今已不是天下大乱的时候,皇帝到访,任何人都不能留在家中等候,甚至留在城里也是失礼,必须提前数日前往所辖郡县的边缘,搭建彩棚,然后焚香沐浴,以待天子。

谭无谓身为邺城王,占据几乎整个冀州,他率群臣一直迎到接近孟津的一处地方,沿途搭建几十座彩棚,方便皇帝驻足休息。

谭无谓一心要让皇帝满意,彩棚建得高大华美,准备的酒食样样精致,用他的话说:“天子又不是年年巡行,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就算倾府库所有,也要好好招待。”

徐础是皇帝点名要见的人,自然也得跟来,他没让谭无谓为难,二话不说,收拾行李就动身,对谭无谓的奢华之举,他不赞同,但是闭紧嘴巴,一个不字也没说,谭无谓问起,他只是泛泛地称赞。

谋士进言的时代已经过去,徐础懂得这个道理。

朝廷派来的前驱官接连到来,指导这边的事宜,处处指手划脚,得到丰厚的礼物之后,立刻变得和蔼可亲,帮助邺城王将一切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

这天中午,皇帝终于赶到,车水马龙,旗帜飘扬,多数人提前跪下迎拜,等了小半个时辰也没见着皇帝乘坐的龙辇。

谭无谓身为诸侯王,不必提前下跪,他将徐础带在身边,小声道:“当年万物帝出行时排场也这么大、规矩也这么多吗?”

徐础想了一会,“我没有随万物帝出行过,只参加过几次大典,嗯,排场很大、规矩很多,而且礼仪官监察,像咱们这样低声交谈,绝不被允许。有一次,我们从早晨一直站到傍晚,不能休息,也没有吃喝,几名老大人当场晕倒。”

“哈哈,怪不得大家都要争当皇帝。”

徐础诧异地看过来,谭无谓急忙道:“从前,我说的是从前,现在不一样啦,明君在世,天下一统,再没人敢起这样的心事。”

前方一队骑士驰来,相距不远时,带头之人翻身下马,前趋几步,向谭无谓跪拜,然后起身道:“陛下宣邺城王前去拜见。”

天子使者恭敬有礼,谭无谓很满意,点下头,向徐础道:“四弟随我一同前去拜见。”

“无宣而去,乃是失礼,我还是等在这里吧。”

“还是四弟明白得多。”谭无谓没有强求,随使者前去皇帝车前拜见,很快回来,步行在前面引导,身后跟着一辆马车。

那车比寻常车辆稍大一些,除此之外并无特异之处。

礼仪官高声宣礼,众人照做,山呼万岁,声震云霄。

马车稍一停留,驶向彩棚,群臣起身,也就是一杯酒的工夫,皇帝登车动身,前往下一处彩棚。

皇帝侍从甚多,至少有两千人,或骑马或步行,从大道上列队经过,群臣观看,赞叹不已,然后各自上马随行。

后面二三十里,还有五千名骑兵,邺城留人接待。

徐础心里纳闷,皇帝似乎没想召见自己,他怀疑谭无谓对皇帝的要求理解有错。

队伍行进甚慢,当天无论如何赶不到邺城,中途要休息一下,谭无谓早已做好准备,在合适的地方建起一座临时行营,务必要让皇帝等人住得舒服。

谭无谓设宴为皇帝接风洗尘,重要的部下获准参加,不久之后,一些品阶虽低,但是与皇帝相识的武将也得到邀请。

徐础两拨人都不是,所以待在帐篷里,独自吃喝。

卫兵忽然进来,“徐先生,外面有一位严编修求见。”

“请进来。”徐础起身,不记得自己曾认识这么一位“编修”。

客人进帐,拱手笑道:“多年未见,徐先生无恙?”

“山野之民,苛延岁月而已。阁下是……”

“徐先生不记得了我吗?说起来,咱们还算是同门弟子。”

徐础终于有了印象,“严微?”

来者正是严微,范闭晚年所收的弟子之一,以聪明善辩著称,曾经跟随寇道孤,不知何时转投宋取竹,得到“编修”之官。

严微笑道:“正是在下。”

“快快请坐。”

两人坐下聊了一会,徐础与他不是特别熟悉,又不知他此来有何用意,因此聊得有些尴尬。

闲聊多时,严微才说到正事:“当今天子英明神武,尤重文教,履位不久就设立史馆,要将天成之失、大楚之得刻版永存,教后辈子孙知道创业之难、守业之敬,多加珍惜。”

“该当如此,然则严编修是在主持修史?”

“呵呵,朝廷精英荟萃,哪里轮得到我来主持?长沙侯郭相主持,我乃十七名编修之一,做些拾遗补缺的杂活儿。”

“史家落笔,千载不改,严编修做的可不是杂活儿。”

“哈哈,能得徐先生理解,感激不尽,所以徐先生愿意帮忙?”

“愿效微劳,只是不知要帮什么?”

“现在还不好说,我此来只为提前打声招呼。”严微再不提修史的事情,一味只是闲聊,谈论学问,说起于瞻投奔思过谷,颇为羡慕,直至二更方才告退。

皇帝那边的酒宴还在继续,徐础已经上床睡下。

连行数日,赶到邺城,接驾仪式更加宏大,观礼军民从城外十里一直排到城里,“万岁”之声持续不绝。

徐础一直没有得到召见,谭无谓忙前忙后,偶尔见面,只能匆匆说上几句话。

可皇帝也没说不见人,徐础只得留在城里,回想严微的拜访与说过的话,不太愿意参与其中,却想不出办法躲避。

进城的第一天晚上,又有一位“编修”过来拜见,而且也是徐础认识的人。

兰若孚原是鲍敦的心腹幕僚,鲍敦兵败被杀,他转投楚王,颇受器重,现在中书省担任机密之官,兼职编修,比严微的地位要高许多。

见到徐础之后,兰若孚只表敬仰,不提鲍敦,更不提当初是谁下令烧掉思过谷。

同样是闲聊良久之后,兰若孚才提起正事:“徐先生见过严编修了?”

“是。”

兰若孚轻叹一声,“今日方知修史之难,所费工夫需以十年计。尤其是乱世刚刚过去,图籍百不存一,幸存之人稀少,且各有私心,许多事情看似明白,真要落笔做出定论时,却又晦暗不明。难,真难啊。”

“虽难,但是利在万世。”

“其实我与严编修拜访徐先生,所为都是同一件事。”

“哦?严编修不肯透露底细。”

“呵呵,严编修谨慎。如我刚才所言,乱世之中幸存之人不多,了解当初某人某事者更是罕见,徐先生曾遍游天下,见人颇多,历事也多,此番修史,必须得徐先生相助才行。”

徐础早猜到会是如此,笑道:“承蒙高看,可我游历天下乃是多年以前的事情,经历已忘十之七八,剩下两三分也多错讹混乱,且陛下定鼎之时,我并未跟随,几乎一无所知,哪敢妄加置词,评论天下英雄?”

兰若孚劝说多时,徐础执意不允。

兰若孚最后道:“徐先生虽不记得全部,总有人或事不忘吧?”

“不知兰编修所指。”

兰若孚沉默片刻,“比如郭君侯。”

郭时风获封长沙侯,又是楚朝第一任宰相,位高权重,皇帝巡行,他辅佐太子留守京都,没有跟来。

徐础点头道:“当然不忘,但是郭君侯辅帝龙兴的经历,我却不知。”

“再往前呢?据说郭君侯与陛下是在襄阳初次相见。”

“襄阳城外。”

“当时的事情,徐先生还记得几分?”

徐础努力想了一会,“只记得是在襄阳城外的一座军营里相遇,郭君侯当时好像还是宁王部下。”

兰若孚点头,“没错,那时陛下龙潜山野,郭君侯在宁王麾下为臣。还有吗?”

徐础摇摇头,“没有了。”

“是谁的军营?当时还有哪些人?郭君侯与徐先生聊过些什么?”

兰若孚提出连串问题,徐础一律摇头,表示不记得。

兰若孚又感慨一番修史之难,终于告辞。

次日下午,严微又来拜访,没聊几句,就道:“兰编修来过了?徐先生要小心,他是郭相的心腹之人,要借徐先生之口为郭相脱罪。”

“我连郭相有罪无罪都不知晓,如何为他脱罪?兰编修确实问起一些事情,但我都不记得,未敢胡说。”

严微旁敲侧击,确认徐础真的没说过什么,满意告辞,留下一本薄册,“这是郭相之传的草稿,请徐先生指正,史书未成,此稿机密,徐先生留心,不要外传,明天我来取走。”

徐础不肯留下此册,严微却坚持要请他指教,徐础没办法,勉强接受,放在桌上,一次也没翻过,次日上午归还时,他说:“往事晦暗,我真的无话可说。”

在城里住了五天,徐础心生回谷之意,终于得到皇帝的召见。

宋取竹在行宫书房里接见徐础,一见面就道:“徐先生世外之人,不必拘礼。”

徐础还是在礼仪官的暗示下行跪拜之礼,起身入座,侧对皇帝。

宋取竹老了许多,但是豪气未减,仍是一副马上皇帝的模样,未受深宫的太大影响。

两人回忆往事,宋取竹说得多,徐础多是倾听。

“我一直以为徐先生还会回到我身边,早知徐先生竟要退隐,我无如何不会放你走。”宋取竹不太习惯称“朕”,尤其是在私下交谈的时候。

“有如驽马,跑着跑着,突然筋疲力尽,连半里都坚持不下去,倒不是有意如此。”

两人又聊一会,宋取竹道:“徐先生可还记得皇后之父?”

徐础摇摇头,“已无印象。”

“麻老砍刀,一个强盗头子,对我倒是不错。”

“对这个名字倒有一丝记忆。”

“他死得早,甚至没看到我称王。唉,皇后对此念念不忘,如今闲下来,她想为父报仇。”

徐础心中雪亮,两位编修与皇帝说的都是同一件事:皇后之父究竟被谁害死?是郭时风?是徐础?还是另有其人?

往事历历在目,徐础知道真正的主使者是谁。

第四百一十七章 神驰第三十八章 狐假虎威第二百零二章 保证第四百一十八章 谢恩第二百一十六章 封妻第三百四十七章 纠错第二百六十一章 离营第一百九十八章 传话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下第三百零六章 军报第五百三十九章 暂避第五百四十四章 谷深第三百五十四章 新使第二百一十五章 用意第五百三十章 满足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命第三百四十三章 力行第五百二十八章 支使第一百四十二章 立威第五百零二章 必行第八十九章 牌位第二百三十八章 火烧第三百二十三章 养虎第二百八十四章 次问第三百一十九章 明白第二百六十八章 无争第九十六章 观望第一百五十七章 泡影第七十一章 新王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拍即合第一百六十六章 借兵第三百三十九章 逗留第三百一十八章 困扰第九十七章 吴士第四百一十一章 让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卖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差第二百一十六章 封妻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拍即合第五百三十章 满足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步第三百零三章 江东使者第四百零五章 误伤第四十一章 怒极第一百五十七章 泡影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将第一百三十七章 将帅第二百零一章 好人第二十七章 拉拢第二百五十章 大略第一百零七章 三句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锋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常第四百八十八章 变脸第四百零四章 夺位第二百六十八章 无争第一百八十七章 抢先第四百二十五章 入汉第四十七章 深谋远虑第一百八十二章 取代第四十三章 说难第五百二十八章 支使第五十章 无险第四百三十九章 送行第四百零二章 拆信第二百七十九章 排场第二百九十五章 拜伏第二百八十八章 闲论第四百九十五章 登山第八十章 无用之剑第二百零四章 同胜同败第四百零四章 夺位第一百八十三章 心索第五百五十二章 宠妃第六十八章 送别第四百二十九章 求盟第百一十一章 草堆第五百三十七章 劝离第二百九十八章 难刺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己第七十四章 狂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问罪第四百二十二章 甩天第二百一十章 送死第三百零二章 乱出主意第三百二十六章 击球第一百二十九章 执政第四十三章 说难第五百一十八章 兄弟第一百三十七章 将帅第五百三十四章 生机第四百零九章 头颅第三百三十章 不智第三百三十三章 进城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相迎第二百一十一章 狂态第一百二十五章 降将第二百四十三章 劝老第三十三章 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