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宠妃

徐础回到谷中,受到众人的欢迎,得病的老仆硬撑着从床上爬起来,抓住徐础的胳膊上看下看,好像十年没见过面,最后道:“皇帝没赏给公子什么吗?”

徐础笑道:“皇帝的召见就是最大的赏赐。”

“哦,也对,见过皇帝的人才有几个啊?而且我家公子更了不起,是被皇帝请去的……”

回到卧房里,张释清道:“皇帝给你出什么难题了?”

“咦,你怎么猜到的?”

“我是看出来的,一见面我就知道你有心事,别隐瞒了,说出来让我听听。”

徐础于是再不隐瞒,将严、兰两位编修以及皇帝的话大致复述一遍。

张释清听罢,第一个念头却不是此事有多么为难,“宋取竹什么人都敢用,对敌人的部下他也放心?”

“这是皇帝的本事。”

“嗯。你知道是谁害死皇后之父?”

徐础点点头。

“告诉皇帝真相不就得了?”

徐础没吱声,张释清等了一会,恍然大悟,“原来……你怎么回答的?”

徐础正要开口,三个孩子推门跑进来,一个接一个扑来,抱住徐础的大腿叫父亲,最小的一个无腿可抱,蹦跳着去够他的手。

大些的孩子七岁,一个是徐础的长子徐埙,一个是田匠与冯菊娘的女儿田熟,两人一块长大,对娃娃亲尚还懵懂,见到双方父母却都用同样的称呼,经常为谁年长几天而争吵,小的一个刚刚四岁,是幼子徐篪,天天跟在哥哥、姐姐屁股后面,有样学样。

哄走三个孩子,徐础向妻子道:“我对皇帝说,‘当时便不知情,事隔十几年,回忆往事更是如隔重重云雾。’”

“回答得很好,可皇帝不肯放过你?”

“嗯。”徐础叹息道。

“皇帝究竟是怎么想的?让你为他证明清白?借你之手除掉郭时风?严微与兰若孚又是谁的人?”张释清越想下去反而越糊涂。

“等等再说吧,我想置身事外,怕是难得如愿。”

“贵为天子,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非要拉你下水?你已退隐多年,没参与大楚定鼎啊。”张释清抱怨道。

徐础的确不能置身事外,回谷的第三天,邺城来人,宣召徐氏夫妻一同进城。

张释清十分纳闷,“我又不认得皇帝,为何召我?”

到了邺城才知道,要见徐础之妻的人不是皇帝,而是皇帝带来的宠妃。

无论怎样,这都是一种殊荣,张释清虽不情愿,还是独自前往行宫。

徐础住在谭无谓府中等候。

皇帝一住十余日,谭无谓终于能得些空闲,当日正好在家,邀请徐础到书房饮茶聊天,讲述天恩浩荡,“古语有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当今天子却非如此,重用功臣而不疑,历朝历代可有这样的明君?”

徐础笑着摇摇头,打定主意再不劝人。

聊来聊去,谭无谓道:“九州虽然一统,天下尚有不识时务、负隅顽抗之辈,陛下将要继续征伐,请我出任大将。”

“恭喜君侯。”

“徐先生也以为这是好事?”

“是好事。”

谭无谓长出一口气,笑道:“我喜欢带兵打仗,可惜猛兽尽除,唯余狐鼠,胜之不显真本事。”

“陛下请君侯为将,想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那倒是。唐将军可有重新出山之意?他虽然失去一臂,威名犹在,我不用他上阵,出现在军中即可。”

“唐为天弃武从文,刚有起色,如今连马都不肯骑,不必说从军了。”

“唐将军居然从文——还是徐先生本事大些。既然他不肯,那就算了。徐先生呢?可愿随我去赏塞外风光?”

“塞外仍不肯服从天威?”

“哈哈,徐先生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贺荣部十几年前遭遇重创,如今稍有恢复,晋王沈耽逃入塞外之后,娶前单于大妻,念念不忘南下争鼎,乃陛下心中第一大患。又有辽东小国,举天成旗号,操控诸小蛮夷,时有南窥之心。陛下担心两方结盟,因此以巡行为名,准备暗中发大军出塞,灭此两敌,一劳永逸。”

“塞外确是大患,然则别处都已臣服大楚了?”

“西凉杨氏称臣却不送质,亦不许朝廷委任官吏。唉,我初为陛下带兵时,多得杨氏之力,希望他们能得善终,陛下也说,杨氏并非大患,只要别生野心,可以一直羁縻之。有件事,徐先生应该听说过吧?”

徐础笑道:“君侯此话太过宽泛,我不知所指。”

“降世军留在凉州,成为杨氏之兵。”

“这是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嗯,还有,金圣女……如今是凉王杨猛军之正妃。”

徐础摇头,“我没听说过。”

见徐础神情坦然,谭无谓放下心来,但也不细说,又道:“再就是益州铁家,虽然他们很早就投靠大楚,立下诸多功劳,野心却大,同样不接受朝廷派官。这些年来,蜀王逐渐年长,铁家野心更大,三番五次向朝廷索要汉州,说是铁家将要归政于蜀王,想去汉州安身。陛下为此头痛不已,念其功多,不忍加罪,但是我觉得铁家若是再不收敛,难得善终。”

“铁家确有些不识时务。”

“除此之外,淮、吴一带尚有小股叛军,不劳陛下操心,地方自能剿平。”

徐础点头,差点想说,冀州邺城王亦是皇帝心中大患之一。

谭无谓全没想自己身上,叹道:“我只担心杨氏,朝廷虽然可以羁縻之,但是诸患皆除之后,凉州就会成皇帝的眼中钉。徐先生与凉王比较熟,或许可以写信劝说……”

徐础摇头,“我与凉王有过数面之缘,不算熟悉,且有十几年未通音信,我若此时写信,凉王必然以为是朝廷指使,心生疑虑,反生祸乱。”

“说得也对,呵呵,徐先生已是世外之人,我不该再引你入世。但是有一件事,必须请徐先生帮我个忙。”

“君侯请讲,但凡是我力所能及之事,绝不推辞。”

“肯定力所能及,而且也不用你出山。是这样,我刚才说徐先生是‘世外之人’,绝非虚言,思过谷虽在邺城治下,但是谷中之人一直未入籍簿。本来我想这不是什么大事,用不着骚扰徐先生,可是不知是谁泄露消息,传到京都,一些朝臣对此颇有不满,以为普天之下……”

徐础打断谭无谓,笑道:“此事其易,君侯派人将我们入籍便是,谷中现有四十七口。”

“徐先生帮了我一个大忙。”谭无谓也笑道,“徐先生请放心,虽然入籍,但是我会交待下去,免除思过谷的一切赋役,莫说四十七口,就算是四百七十口,邺城也承担得起。”

“君侯才是帮我一个大忙。”徐础拱手称谢,心里纳闷,谭无谓为何突然变得如此客气?

又聊许多,谭无谓才小心翼翼地问:“陛下可曾在徐先生面前提起过我?”

原来谭无谓心里还是不够踏实,也知道自己以外姓而做一方诸侯,易惹忌惮。

徐础回道:“外泄圣言,乃大不敬之罪,但是谭君侯问起,我不能不答,只能说‘只字未提’。”

谭无谓重重地松了口气,对他来说,这就够了,再不多问,接下来的时间里纯是闲聊。

徐础告辞,回到住处接到行宫传来的口信:夫人张氏要留居两晚,然后会被送回思过谷。

徐础进城居然只是陪行,并未受到皇帝再次召见。

徐础次日一早返回谷中,别人问起,他说皇帝宠妃是张释清故人,因此多留两天。

邺城官吏当天下午赶来,给谷中诸人登记造册,自此进入户籍,不再是“世外之民”。

徐础并无隐瞒,但是为谨慎起见,将马轼之名写为“徐轼”,入徐家之籍。

又过一天,张释清被准时送回谷中,随行数十辆马车,带回的礼品之丰富与珍贵,连见多识广的冯菊娘都感到惊讶,“这是连半座皇宫都给搬来了吧?”

面对众人询问,张释清一律笑而不答,回到卧房,才向徐础道:“料事如神的徐先生,猜猜皇帝带来的妃子是谁吧。”

“我只能想到一个人。”

张释清叹道:“又被你猜中,我若不问,你能想到吗?”

“你若不问,我心里有三四个人选,你一问,只剩一个。”

张释清笑道:“缤纷居然成为皇帝的宠妃,这真是……幸亏当年我没有坚持去找她回来。”

缤纷原是张释清的侍女,冒她的身份被贺荣人俘虏,辗转南下,被徐础托付给当时的宋取竹夫人麻七姑。

“你不……生气?”徐础问道。

“我为何生气?”张释清诧异道,“因为我的丫环成为帝妃,而我只是平民之妻吗?嗯,我很生气,你去争夺天下,给我搏一个皇后的身份吧,或者让两个儿子努力,我做皇太后。”

徐础笑着劝慰,张释清这才释然,继续道:“我总算问清楚怎么回事了,还真是麻烦。”

“哦?”

“皇后想要为父报仇,也想杀郭时风,但他是百官之首,又无真凭实据,所以这件事不能通过法司动手,也不知也是谁献计,想借修史给郭时风致命一击,所以牵连到你身上。”

“除了杀父,皇后与郭时风还有仇怨?”

“那是早年的事情了,郭时风曾力劝皇帝立益州铁妃为皇后。”

宋取竹与宁王决裂之初,益州的帮助至关重要,为此他与铁家联姻,娶来铁鸢的一个妹妹。

“如果当时我在皇帝身边,怕是也要支持郭时风。”

“这就是退隐的好处了。缤纷自己也有件事求你。”

“求我?”

“缤纷生了一位皇子,今年十岁,想要拜你为师,明天就送过来。”

徐础发现事情越来越乱,多年的平静好像全是假象,就为静待今日的时机,给他重重一击。

第三百五十七章 听辩第四百七十三章 劝叛第二十五章 强谏第一百六十章 变计第一百五十七章 泡影第四百一十一章 让城第四十八章 囚徒第二百二十六章 交换第一百零六章 起夜第一百九十八章 传话第三百四十九章 难易第三百三十七章 登阁第三百一十二章 蛮王第一百七十章 难得糊涂第四百六十章 野心第四百零九章 头颅第五百五十四章 求败第五百四十六章 龙体第四百五十六章 城主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命第三十二章 荐将第三百七十三章 迎亲第二百三十七章 心愿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信第四十章 拒婚第四十二章 礼物第四百九十四章 周家第四百八十八章 变脸第二百五十六章 罪过第五百一十九章 端倪第六十八章 送别第二百二十九章 时风第一百六十七章 困计第四百七十一章 赠礼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悔第五百二十四章 莫杀第二百九十章 踏青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敌北迎第二百五十八章 卸担第三十六章 恣意之名第八十五章 对质第三百七十一章 一家第五百二十六章 缺将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路第五百四十二章 帝梦第一百七十七章 私交第四百四十七章 南使第三百六十章 匪兵第二百六十九章 自顾不暇第一百二十七章 连胜第三十九章 骥尾第五百零八章 各证第一百三十六章 选将第五百四十九章 激流第五百四十三章 护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王心第一百零八章 抑扬第一百一十四章 问罪第一百四十四章 换夫第二百九十二章 除魔第五十八章 血迹第四百八十五章 生变第四百八十三章 争礼第七十七章 豪赌第二百二十七章 良机第三百三十七章 登阁第八十四章 妙计第二十一章 士女第二百八十五章 求输第三百六十六章 忍受第四百五十六章 城主第三百九十八章 三猛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都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拍即合第五百五十章 文武第三百七十三章 迎亲第二百四十六章 争强第二百二十四章 梦想第四百一十七章 神驰第三百四十二章 偏锋第一百三十一章 王会第一百零九章 劝王第六十八章 送别第五百零八章 各证第十二章 天子之急第四百五十八章 不变第三百零四章 出走第二百章 绞痛第八十二章 死路第三百七十二章 在意第一百二十八章 诸王第二百零九章 降世第十七章 故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劝帝第四百八十五章 生变第二百六十四章 相面第二百一十二章 终于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京第四百七十四章 反击第二百五十二章 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