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块

金星探索局召开的专家座谈会,进行了一个多星期,期间黄修远等人,还借助金星轨道上的卫星,进行了一系列模拟计算。

在金星大气层,距离金星地表大约40~70公里的大气层,就是一个相对适应的区域。

黄修远比较看好的高度,大概是海拔60~65公里的金星大气层,这里的大气压大概相当于蓝星海平面大气压的50%左右。

而且由于金星的大气层气体浓度,要高于蓝星,它的对流层高度,在海拔50~62公里附近;大气中层则在62~120公里之间;热层则是在120~300公里之间,这里也是金星电离层。

另外在金星大气层100公里过来的高度区中,还存在一层稀薄的臭氧层。

这也是为什么,黄修远会看中金星大气层60~65公里的高度区,这里气压相对合适,处于对流层和中层的交界处。

而金星浓密的大气层,抬高了臭氧层和热层、电离层,这些气层的存在,可以有效阻挡太阳风暴、宇宙射线。

当然,对于联邦当前的技术而言,除非是可怕的又密集的伽马射线流,或者中子流,不然很难直接摧毁联邦的航天器。

采用内真空飞艇的技术,在金星大气层60~65公里的区域,打造浮空城市,这并不是在异想天开,而是人类科学界很早之前,就有相关的研究。

其实在黄修远的想法之中,火星的价值,如果不是因为存在独特的生态系统,火星还真不一定比得上金星。

毕竟金星在距离、质量、重力、光热上,都明显占据优势。

要不是几十亿年之前,金星爆发了某一个特殊事件,导致自转变慢,地核停滞活动后,磁场迅速衰竭下去,进而出现“失控温室事件”,造成金星今天的地狱场景。

如果金星的自转速度,和蓝星差不多,那金星的环境温度,极有可能是30~50,即全球热带气候。

虽然按照当前的技术,联邦要让金星恢复比较高的自转速度,基本不太可能。

唯一的方法,就是推动一颗小行星(可能要不小于月球的十分之一),让小行星以特定的角度,撞击金星,让金星的自转速度提升,重新激活地核。

可惜这种方案,先别说能不能推动如此庞大的小行星,单单是小行星撞击金星后,对太阳系整体的扰动,就足以让联邦三思而后行了。

万一,金星没撞好,又影响了蓝星,那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因此当前的方案,都是相对保守的。

黄修远计划建造浮空城市,然后将金星的大气层一点点吸收,一方面可以逐步调整金星大气层的成分,降低大气层的气压;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金星大气层的气体,作为原材料使用。

金星大气层中,蕴含着庞大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酸、硫化氢之类。

其中二氧化碳占据96%左右,如此庞大的碳源,加上联邦掌握的纳米技术,完全可以大规模应用碳纤维、碳纳米管、复合碳纳米管之类。

一旦实现一部分原材料的自给自足,那对于联邦开发金星,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加速。

就如同现在的月球专区,由于广寒宫市的工业区,可以生产大量的原材料,这让月球专区的扩建工作,仿佛如虎添翼一般。

毕竟如果一个基地,从头到脚都靠蓝星输送,加上金星的距离,估计没有十几年都搞不定一个十几万吨的太空基地。

但是有金星本地的材料支撑,那就不一样了,蓝星只需要运输一些精密零部件,就可以很快建起大型的基地。

开会讨论了一半,众人又将魔都飞客公司,还有几个从事飞艇研发的公司、研究所,拉了进来。

内真空飞艇的技术,不同于充气式飞艇,两者的技术原理是不太一样的。

充气式飞艇的技术原理,就是利用密度比较低、又不太重的气体,让飞艇和大气产生一个浮力。

而内真空飞艇的技术原理,则是利用一种轻便,本身强度又非常高的材料,打造一个真空球,利用负压排斥力,推动飞艇上浮。

从浮力来看,内真空飞艇的整体浮力,要高于一般的氢气飞艇、氦气飞艇,既不容易出现氢气飞艇的容易爆炸,又不需要消耗稀少的氦气资源。

内真空飞艇的缺点,就是材料问题,需要轻薄又高强度的材料,维持本身的抗负压结构,又不能太过于保重。

这种材料,之前的复合型石墨烯,加上硅纳米镀层,就可以实现。

一名研究员计算出一些数据:“按照现在的材料,1千克的壳体,就可以支撑大约450立方的真空,前锋级飞船前往金星的有效载荷,大概是400~600吨左右。”

“400吨的壳材,应该可以制造出18亿立方的真空体积。”

另一个研究员却摇了摇头:“太理想了,飞艇的真空腔不可能是单体的,必须采用蜂巢式的隔舱,不然一旦出现漏洞,后果不堪设想。”

“就算是采用隔舱设计,400吨壳材也应该可以制造5000万立方的真空体积。”

“不,还要考虑平衡发动机、各种配套设备,这些东西才是占据运输力的大头……”

众人各抒己见,随着讨论的进行,浮空城市的设计,也逐步完善起来。

考虑到前锋级飞船的运输力,浮空城市的第一期,重量就被限定在400吨左右。

他们设计出一种可以不断拼接的浮空模块。

整个浮空模块,包含了姿势平衡辅助发动机、真空壳体、模块骨架、控制系统等9个大系统。

这个浮空模块的真空体积,是700万立方左右,由7000个真空腔组成。

可以提供的总浮力,考虑到金星大气层60~65公里附近,气压是蓝星海平面的40%左右,1立方真空体积,可以提供0.4千克的浮力,总浮力大概是2800吨左右。

减去浮空模块本身的400吨重量,可利用重量应该是2400吨左右。

也就是说,一个浮空模块最大承重,就是2800吨,可以利用的承重是2400吨。

为了保证浮空模块的稳定,必须有控制系统,目前飞艇设计团队的解决方案是可控真空腔。

就是将一部分真空腔,设计成可以解除真空、抽真空的腔体,需要这一部分浮力的时候,就抽真空;不需要的时候,就解除真空。

这样就可以实现浮空模块的浮力稳定,不至于因为浮力变化,出现上下浮动的现象。

浮空模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浮空城市。

金星探索局委托几个飞艇公司和研究所,对于浮空模块进行量产设计,为未来开发金星做准备。

第六百四十七章 寒意第三百三十章 推广第七百一十六章 登陆第一百六十四章 闪退门第六百一十八章 “救援”第六百三十五章 意外相遇第三百九十六章 线的延伸第六百一十五章 隐患第五百九十八章 月球(九)第一百七十三 魔改第六百二十四章 前沿(三)第三百八十章 巨大潜力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计划第一百九十三章 两个发现第二百一十九章 波澜微起第五百七十章 日出东方第一百九十章 东窗事发第六百六十九章 变化(五)第一百二十章 国际粮商第五百一十三章 未来第六百七十五章 打草惊蛇第二百五十二章 当头一棒第三百四十四章 致命第六百四十七章 寒意第六百四十章 暗流第二百零五章 扶持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术发展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七百零五章 雪球(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渐变第四百八十二章 樱花凋零第七百八十章 远征第七百一十三章 黑雪第一百九十章 东窗事发第五百零五章 无懈可击第五百三十七章 参差第一百六十二章 调查与会议第六百零六章 新牧城第六百二十七章 贸易第六百四十七章 寒意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一百三十一章 性价比第三百零二章 顺路考察第七百零六章 雪球(三)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道第七百零六章 雪球(三)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一百零一章 紧急召回第三百八十二章 杏花树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磷钾风云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响第一百零一章 紧急召回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谓合作第五百一十九章 廉租房第一百九十七章 市场大势第二百五十章 腊八晚宴第六百八十二章 云海(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超越未来第三百一十二章 擦肩而过第三百一十七章 潘多拉魔盒第二百四十七章 数据中心第六百六十章 人造器官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部战略第四百五十五章 宴会第四百一十三章 惊爆眼球第五百八十六章 寒潮第五百八十四章 意外发现第五百三十六章 交通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作与专利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应第七百五十六章 理论第五百二十章 双管齐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孤岛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机遇第五百零一章 尾场加速第二百三十章 大而不倒第五百七十二章 暗中积累第一百二十章 国际粮商第四十二章 重点实验室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农村(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洪水第六百九十一章 应对(三)第六百八十九章 应对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变蛋白第七百二十五章 洪水第七百四十五章 地下深处第六百九十八章 进化(一)第一百四十八章 各怀鬼胎第六百五十二章 预感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水背刺第六百六十一章 功能模拟第一百四十四章 席位第六十二章 互联网布局第一百七十四章 腊八密谈第七百零二章 进化(四)第二百五十章 腊八晚宴第一百九十二章 暗中的手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潜移默化第四百四十九章 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