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炮轰清军大营(三)

“杀---”为了阻挡应龙军的攻势,多尔衮甚至动用的自己的正白旗。

正白旗做为多尔衮亲自统帅的最嫡系兵马,不仅将士悍不畏死,而且人数也是八旗当中最多的,足有两万一千人。

两万一千正白旗兵马选择了位于应龙军五大军阵最中央的第三军做为突破口,猛攻第三军。

“开火!”随着正白旗人马进入射程,黄得功大吼着下令。

“砰砰砰----”

正白旗瞬间便人仰马翻,但他们并没有因此退却,仍旧悍不畏死的冲锋。

很快,正白旗在付出了四百余人的伤亡后,成功突破到了距离第三军一百二十米的地方,正白旗弓箭手开始射箭。

“咻咻咻---”数千支箭支带着弓箭的张力和战马的冲力,在天空中划过一百三十余米的距离射进第三军的军阵当中。

“嗤嗤嗤---啊---!”第三军死伤百余人。

“开火!”

“砰砰砰---”

应龙军不断开火,正白旗虽然悍不畏死,以伤换伤的对第三军发动冲锋,并以弓箭还击,但面对第三军近两万应龙军士兵的枪口,无论如何他们也冲不到第三军跟前,最近的时候也不过有数十人冲到了距离第三军四十余米处,可是很快又会被打到百米开外。

正白旗几乎是用三名士兵的死伤才能换得应龙军第三军一人死伤。

如此悬殊的伤亡比例,对于号称满八旗第一旗的正白旗而言,绝对是奇耻大辱,可是应龙军的铅弹是冰冷的,就算再怎么悍不畏死,他们也不够是血肉之躯,根本难以阻挡。

很快,正白旗便伤亡超过了三千人,而他们冲击的第三军甚至伤亡都还不到一千。

正白旗如此,其他清军更是艰难,很快清军便伤亡超过三万人,其中有将近一半是最精锐的满八旗兵马,多尔衮的心在滴血。

应龙军五个军仍在不断攻击前进,清军节节败退。

“轰轰轰-----”徐州城内的二十门超级威远大炮还在不断轰击清军大营。

“轰---”几颗清军的开花弹在城外小威远大炮的阵地当中炸开。

此时,交战已经近半个时辰了,四十门小威远大炮和三百余门清军的大炮对射了一会,虽然毁坏了清军近百门大炮,但四十门小威远大炮也几乎损失殆尽。

清军原本有包括三百门红衣大炮在内的四百余门各式大炮,但面对远在徐州城内的二十门超级威远大炮和城外的四十门小威远大炮的轰击,这将近半个时辰的时间,便损失了一百八十余门,损失惨重!

不一会,城外的四十门小威远大炮全部损失,不过远在徐州城内的二十门超级威远大炮仍在轰击。

“命令第一第二军,攻击清军大炮阵地!”黄得功让传令兵去传令。

黄得功是应龙军六个军长当中资历最老,经历大战对多,并且由爵位在身的军长,出城之前,朱慈烺便认命黄得功为临时前线指挥,所以黄得功可以直接对纪锋阎应元等另外四个军长直接下令,纪锋等人无有不服。

当即,第一第二军调整攻击方向,向着清军大炮阵地攻击前进。

“把枪端稳,队形整齐,都不要乱,镇定!镇定!”纪锋在大吼。

因为纪锋的第一军在济宁一路伤亡惨重,新加入的一万七千人虽然是济宁一路残存的百战老兵,素质过硬,但他们却还没来得及摸几天枪便被拉上了战场,对应龙军的作战阵型还不熟悉,显得有些混乱,几次都差点让清军骑兵直接杀到跟前,非常危险。

本来朱慈烺也有考虑到这一点,不打算让纪锋的第一军也跟着出战的,但纪锋亲自请命,并说出了只有在战场上才能真正锻炼士兵,一次大战比得上一个月的训练,第一军必须尽快成熟起来,他愿意立军令状,一定能将第一军完整带回来,朱慈烺见纪锋这般魄力,才最终答应了纪锋的请求。

一名第一军的应龙军士兵原本上弹的时候因为着急,手一直在抖,听到纪锋的大喊,不知不觉竟然镇定了下来,很快便上好了弹药,端枪对着冲杀而来的清军开火。

在战场当中训练,危险时危险了一点,可确实非常有效,新加入第一军的一万七千人本就是百战幸存的精英,经过这半个时辰的大战,对手中的燧发枪和应龙军的战阵一下子就熟悉了不少,几乎已经比得上十天的训练了,并且随着大战的持续,他们还将越来越熟练,最终蜕变成为一名真正的应龙军士兵。

“启禀摄政王,应龙军两个军正朝着红衣大炮所在的位置攻击!”

“保住红衣大炮!”多尔衮一脸阴沉,大战打到这个份上,大清明显吃亏。

虽然大清并不一定要靠红衣大炮来拿下徐州,但是大明可不只是徐州一城,战后一统天下之时,攻打江南的一些坚城还是需要仰仗红衣大炮的。

清军调过去了仅剩的数十具巨弩和大量盾牌,并且设置拒马等来阻挡应龙军对红衣大炮阵地的进攻。

“摄政王有令!所有红衣大炮,全部后撤!”

“轰轰轰---”徐州城内的二十门超级威远大炮还在不断轰击。

为了保住仅剩可一百六十余门红衣大炮,清军放弃了另外数十门旧式的大将军炮,战马拖拉,士兵在后面推,清军将红衣大炮全线往后撤离。

足足又是半个时辰后,清军仅剩的一百六十余门红衣大炮才撤到了距离徐州城三千米外。

应龙军横扫清军大营近千米的距离,包括清军原本放置红衣大炮的阵地,捣毁了清军遗留在那里的数十门旧式大将军炮,打得清军节节败退,应龙军虽然伤亡了近两万人,但清军却伤亡了超过六万人,其中近半是最精锐的满蒙骑兵。

“摄政王,将士伤亡惨重,不能再跟应龙军硬拼了!”一名正白旗将领对着多尔衮恳求道。

仅仅一个时辰的大战,正白旗便伤亡了六千余人,其他八旗也损失也不小,加在一起,八旗足足伤亡了两万七千余人,蒙古人和汉旗军加在一起也损失了三万四千余人。

短短一个时辰而已,大清就面临了这样惨重的损失,这是前所未有的,不少清军将领都对继续迎击应龙军丧失了信心。

“撤!”多尔衮在知道自己正白旗的伤亡时,心也在滴血,一张脸因为愤怒和憋屈,气得都黑了。

多尔衮心里充满不甘,可他知道,在这种大晴天跟应龙军硬战,损失太大了。

随着多尔衮一声令下,清军开始全线后撤!

“传令,停止炮击,鸣金收兵!”徐州北门城楼上,朱慈烺看到清军妥协后撤,也当即下令道。

第980章 奥斯曼帝国的惨败(三)第786章 暹罗国投降(二)第154章 争论与妥协(下)第185章 沿途伏击(一)第484章 决战燕砀山第979章 奥斯曼帝国的惨败(二)第1051章 伊斯法罕之战(三)第1076章 维也纳条约第505章 蒙古臣服第38章 壮士周曹第753章 南渡河之战(一)第226章 城外轮战(三)第1022章 满清与奥地利之战(四)第677章 定王与啊蜜儿公主(三)第457章 尚可喜的惊恐第997章 法国人的不甘第579章 攻陷平壤(下)第20章 绝世美人的仇恨(中)第747章 血流成河(一)第861章 壮烈(二)第533章 准格尔之败第561章 满人与波斯帝国之战(一)第133章 悲壮第819章 决战巴拉平原(三)第696章 波斯帝国灭亡(三)第37章 战后第336章 郑家的恐惧(一)第127章 应龙军北上第872章 悲惨的联合舰队第575章 攻下新义州第859章 无惧生死第423章 天狼计划第542章 反奴隶法出台第616章 全歼倭寇水军第184章 弃守泰安(下)第547章 开始营建第455章 兵入山东第9章 骗走追兵第858章 驶进马六甲海峡第183章 弃守泰安(上)第641章 中兴八年第558章 波斯帝国的妥协第821章 决战阿拉平原(五)第378章 兵临成都第585章 进攻汉城第820章 决战巴拉平原(四)第509章 清剿汉奸残余第978章 奥斯曼帝国的惨败(一)第14章 逃出包围圈第1075章 绝望的欧洲第223章 徐州城下(二)第459章 泰安兵变(二)第381章 罗汝才之败(一)第1073章 君士坦丁堡之战(三)第212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战(五)第99章 九江攻防(下)第1章 朱慈烺第53章 督师史可法(上)第784章 新暹罗王第390章 黎州城陷落第871章 联合舰队溃败第603章 进攻安南第1001章 人赃并获第1012章 直指君士坦丁堡第743章 易服前夕(二)第138章 对峙第694章 趁火打劫的奥斯曼帝国第642章 长平公主第738章 杀戮之夜(一)第212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战(五)第239章 鏖战徐州(五)第246章 清军退兵(二)第725章 敞开心扉(一)第3章 迁都之议第999章 美洲的平稳发展第410章 天降援军第832章 沙俄大军入侵第566章 议和(二)第488章 决战燕砀山(五)第366章 龙凤弯之战(二)第9章 骗走追兵第1063章 攻占北非第82章 再次视察火器局第69章 暴风雨前夕(中)第765章 合围东枝第580章 朝鲜人的恐惧第679章 大清灭波斯之战第371章 李自成的陌路(二)第849章 弃城而逃第10章 固安之战第788章 统一四国(二)第325章 郑森回泉州(二)第306章 潞王之败(一)第983章 奥斯曼帝国的惨败(六)第307章 潞王之败(二)第537章 大明中央银行(三)第940章 横扫南美洲(二)第203章 济宁城破(一)第425章 大街惊魂(一)第896章 尸横遍野的莫卧儿帝国(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