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卢象升来访

崇祯十年八月,金秋八月,是收成的季节。

李国栋正在指挥屯兵组织秋收,却听说卢象升来了。

卢象升向来勤勉,上任之后,就很少留在阳和卫的总督府(卢象升总督府设在阳和卫,而不是在宣府),却经常在他治下的宣府、大同和山西两镇一省跑动,把治下各城各卫各营跑了个遍。

这次卢象升先去了太原,下一站就是襄陵的李国栋晋阳军大营。这晋阳军的大旗,还是卢象升向朝廷讨要的,皇帝陛下赐给李国栋晋阳军的大旗,这支军队这才有了正式名称。

刚到大营门口,卢象升就被迎接出来的士卒震惊了:只见站在路口两旁的卫兵站得笔直,像雕像一般纹丝不动,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精锐。废话,李国栋的训练,那可是697,别的明军精锐,五日一操都算是精锐了,哪怕是那些当家奴的精锐家丁,也不过三日一操,而李国栋的晋阳军是每日一操,而且都是早上六点就出操了,晚上六点吃饭,吃完饭还要一个半时辰的文化教育。这697的工作制度,比后世某些黑心老板还心黑了。

如果是一般的大明军队这样训练,无论是军户还是募兵,早就辞职不干了,或者干脆当了流贼。但在李国栋麾下当兵,每日米饭馒头管饱,每顿饭三菜一汤,每三日可以吃到一次大鱼大肉。另外两日,虽然没有鱼肉,但也有肉沫烧豆腐、土豆炖茄子之类的菜,还有鸡蛋豆腐汤、蔬菜豆腐汤之类的,伙食条件比起普通的明军好多了,达到了别人家丁的水平,而且他们还是普通的兵,并非卖身为奴的家丁。

李国栋早已在大门口迎接,见到卢象升,他单膝跪地,行了个礼:“末将恭迎卢督师!”

“快快起来吧!”卢象升伸出手,虚扶了一下,“李将军,你练的好兵啊!”

跟随卢象升一起来的王朴道:“李将军,这些都是你的家丁吧?”

“这些都是普通兵,只有我的两百精锐夜不收和三千重骑兵,算是家丁吧。”李国栋微笑着道。

“三千二百家丁!好厉害!”王朴倒抽了一口冷气。

大明军事制度到了之后,军户制早就烂了,就连募兵也烂了。所以各级将领都养家丁,想要成为家丁,首先要卖身为奴,把自己卖给主将建立当家奴,才能成为家丁。各级将军贪污军饷,就是用来养活家丁。

当家奴很丢人吗?虽然家奴地位低,可是当了家奴,吃喝穿住不用发愁了,娶媳妇不用发愁了,所以无论是当兵的,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把自己能够当上家奴看着是幸运,哪怕是女孩子当一名粗使丫鬟,都比一般人过得要好。虽然家奴不能参与科举制度,可是普通老百姓有几个人能有资格考科举的?所以能不能参与科举都无所谓了。

对那些卖身为奴的家丁,各将领自然要给他们最好的兵器,上好的铠甲,每天的伙食都是最好的。

而李国栋那些兵,却没有一个是家丁。士兵能够为主公效死,仅仅是主公而已,不是家主。所以说夜不收和重骑兵,也不是卖身为奴的家丁,只是李国栋没必要对王朴说实话。

在仔细看过襄陵大营营内营外,军营校场,屯田各地后,卢象升久久不语,他身旁各随从官员则是露出赞赏感叹的神情。

卢象升上任后,大力督促各地操练兵马,督理屯粮,取得了颇为不错的成绩。不过看过晋阳军大营后,才发现这边力度更大。士兵每天天刚亮就起来操练了,在校场上站得整整齐齐;各屯开垦几十万亩田地,还尽数打上灌井水车,这种气魄气象,让人耳目一新。更为难得的是,当地军民生活安定,屯军大营十分洁净,流民皆有救济,众人都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再看那外围的城墙城门,皆是他从未见过的怪异形状,城墙上有一块块凸起的堡垒,堡垒上开了无数射击孔。虽然卢象升从未见过棱堡,但他一看就明白了,这样的城堡,可以对攻城方形成多重交叉火力,使得进攻方三面受攻。

再看李国栋的兵,马厩内拴着一匹匹高头大马,牲口栏内拴着骆驼、驽马,重骑兵人人身披厚甲;步兵脚上绑着沙袋在校场上跑步。这支军队的重骑兵精良,步兵同样也精良,火器极多,即便是冷兵器的步兵,也都是重铁甲步兵。

走进将军府大厅内,卢象升并没有坐下,而是心情激动的在大厅内走来走去,过了许久,他才开口道:“屯田操练,纵观大明,能像李将军这般的独一无二!即便是本督也自叹不如啊。可是本督有一事不明,屯田操练,修建城池,建造兵营,打造兵器,想必耗费钱粮不少。你是如何筹措的,可否告知本督?”

卢象升善以治军屯田,上任来,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不过卢象升还不满意,认为没达到心中所想。主要是钱粮不足,没有粮饷,如何练兵,士兵也要吃饱了才能操练不是特别现在的大明营兵都是兵油子。不见粮饷根本不动,自己只得激劝再三,时时激以忠义,并与部下同甘共苦,日日下来,卢象升感觉自己心力交瘁。

看到李国栋的数万人马皆是彪悍无比,卢象升只能摇头叹气,这些屯兵朝廷都是不管粮饷的。需要各屯军将领自给自足,卢象升如此,孙传庭也是如此,都是自备钱粮。可是李国栋却能操练如此。

李国栋足智多谋,多次以少胜多击败建奴,这件事卢象升心中很清楚,可是他在管理经济上面也能做得井井有条,这他是如何做到,卢象升想要借鉴,毕竟为了自己的天雄军,卢象升身心憔悴,天雄军虽然士气高昂,可是吃得不好,武器装备也不怎么样。

“回督师,末将有商号赚钱,救济流民,再以流民修建城池,打造兵器,这又省下银子了。”李国栋回道。

“区区一支商队利润足以养活一支精兵?”卢象升觉得不可思议。

卢象升是江南人,也是东林党的一员,从商的利润有多高他当然知道,但如今天下,除了海商郑芝龙,江南东林党扶植的那些商号,却没有一个能够养得起一支军队的。从商利润虽高,但军队日耗千金,更别说是李国栋的这种强军了,恐怕江南那是富商,仅凭一家都养不起三千精锐骑兵。

“卑职商号有盐引和茶引,又有奇货可居的珍品,自然是日进斗金。”

卢象升脸色一变:“你卖粮食给流寇,确实是日进斗金!你别告诉本督是不忍心看着流民饿死才卖粮食给流寇!”

“卑职也是没有办法,当年张献忠在河曲,坐拥金山银山却无粮食。卑职只是卖点粮食,把他手里劫来的金银赚过来,用来报效朝廷。”

卢象升感叹一声:“国栋虽然从商,却以所赚之钱补贴军队,造福百姓,终归是为国为民,天下诸将,能做到你这般为国为民,也是绝无仅有。郑芝龙虽然也是以商养军,可是他又为朝廷做过什么事?再说辽东诸将,也多有人同建奴交易。”

第60章 黄雀在后(上)第251章 商队遇袭第107章 雪地车营首发第499章 被困贾庄第32章 砂模铸造三眼铳第588章 开封周王府第342章 文工团第636章 如何封赏第738章 吴三桂的选择第518章 夜袭岳托(二)第824章 奔袭睢州第401章 降清条件第63章 奇袭大安口第514章 募捐救济南第140章 朝廷的水很深第239章 鸳鸯阵破悍匪第694章 湖广争夺战(六)第238章 攻入匪巢第918章 袁家余孽第911章 郑家军大胜第489章 孙传庭入狱第758章 多抓俘虏当炮灰第416章 蒙八旗汉八旗第482章 救援高阳(四)第366章 分期付款第127章 壮士断腕第831章 忠贞营第109章 骚扰撤退第109章 骚扰撤退第422章 分功第446章 铳刺第398章 蒙八旗惨败第495章 先除卢象升第251章 商队遇袭第739章 大清的决策第160章 张献忠第396章 火烧草原(三)第479章 救援高阳(一)第51章 拼死搏杀第831章 忠贞营第557章 蚕吃人第26章 土默特骑兵第649章 军民情深第774章 崇祯遇刺(上)第679章 屯田军南下第613章 洪承畴设计第776章 崇祯遇刺(下)第127章 壮士断腕第445章 新土默特汗第754章 围魏救赵之计第354章 鳌拜夜袭第478章 宣大总督陈新甲第896章 惠州铁行第601章 东林江南银号(上)第207章 运河中都第305章 骆驼和炮兵第102章 返回通州之路第179章 王嘉胤伏诛第29章 歼灭晋商商队第866章 公田和炒地皮第749章 高邮王家第223章 郑家铁匠铺第560章 大旱灾(中)第535章 献俘仪式第684章 拿下未来贰臣第699章 孙传庭来了第6章 追杀范永斗第342章 文工团第604章 银行股东第513章 济南被围第743章 阉狗杀人了第327章 固守待援第836章 水骑配合(三)第140章 朝廷的水很深第841章 水骑配合(八)第446章 铳刺第373章 杯水车薪第486章 救援高阳(八)第139章 后金退兵第464章 多铎来了第229章 离开福建第379章 塞北战事再起第369章 左家匪兵(上)第27章 破晋商护卫阵第551章 高家堰船闸第695章 湖广争夺战(七)第227章 入股卷烟第113章 铲除后金细作第918章 袁家余孽第751章 三镇拥福王第154章 边军造反第450章 攘外安内第314章 古禄格大汗第624章 战贼骑(五)第796章 南京内应(上)第599章 俘虏无数帝545章 崇祯想赚钱第132章 京畿局势第669章 荆江水战(下)第673章 攻城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