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黑煤矿黑老板

卢象升参观到一家铁厂,他看到熔化的铁丝流出来之后,冷却到变成红火的铁片,随后铁片就被人送到一台特殊的机器上,有人转动手柄,一条红色的铁线通过水槽,遇水冷却后的铁丝被拉了出来。

生产出来的铁丝被运到另外一间车间,之后有人把三股铁丝拧成一股,每隔一段距离,上面放入一根短铁丝,形成了铁刺。一捆捆带刺的铁丝就做成了,放在车间地面上。做好的带刺铁丝,被人装上车运进仓库。

“国栋,你造那么多带刺铁丝有何用?”卢象升不解的问道。

“回督师,打仗的时候,这些铁丝能以木桩拉起来,组成铁丝网,能阻拦骑兵的进攻。”李国栋回道。

铁丝网可是阻拦骑兵进攻的极佳防御武器,只要在壕沟后面拉起铁丝网,后面有各种远程火力,对手就很难冲过来。

“这铁丝网,确实比绊马索好用,绊马索拉上一层,建奴冲过来,能绊倒前面几匹马就断了,铁丝不会断。只是这铁丝价格昂贵啊,国栋你造那么多铁丝网,要耗费多少银子?”卢象升见到堆积如山的带刺铁丝,好奇的问道。

李国栋轻轻咳了一声,回道:“铁都是卑职自己炼的,不远的平阳府翼城线便有铁矿石,卑职令人以五万两银子的价格买下了铁矿山,这样获取铁矿石就不要再花一文银子了,只需要让人运来即可。”

“炼那么多铁,又要耗费多少木炭?”

“回督师,不需要木炭,卑职令人花三万两银子买下平阳府一块地,挖出煤来,再把煤练成焦炭,即可炼铁,也花费不了多少成本。”

李国栋的襄陵大营位置极佳,地处平阳府,平阳府附近既有铁矿又有煤矿,李国栋把铁矿山和煤矿地都给买了下来。临汾煤矿的煤层浅,开采简单,又有汾河运输的便利,这就节省了许多成本。

卢象升又提出,去煤矿和铁矿参观。

首先赶到三十里外的翼城铁矿,一路过去,只见襄陵通往翼城的道路都是整洁的硬路面,路面宽两丈,十分坚硬,又平整光滑,马车行走在上面几乎感觉不到一丝震动。

шшш ¤Tтkā n ¤C〇 “这路面是如何修的?得耗费多少银子啊?”卢象升吃惊的问道。

“路面是以卑职所创的新式石灰所制,那种石灰干了之后,就和石头一样坚硬,而且比石头光滑,几乎没有坑坑洼洼。”李国栋回道。

其实修建这种路面,就是李国栋烧制出来的那种新式建筑材料所铺设。路基挖好之后,两边的地面放上木板,再把碎石头、黄沙和这种新式建筑材料混合搅拌,倒入木板内,等到晾干之后,就变成了坚硬的硬质马路,车辆行走在马路上,几乎没有什么震动,行驶起来十分平稳,这样就极大增加了马车的运输能力。

等到了铁矿山,卢象升这才发现,从山上到山下,铺设了一种木制滑轨,一辆辆满载着铁矿山的车辆从山上滑了下来,卸下铁矿石之后,再由工人把空车推上山。

“如此细的滑轨,车轮怎么不会掉出来?”卢象升很奇怪的走上前,弯下腰来,仔细看车轮和轨道,他发现,车轮居然是铁制的,车轮内部有一块凸起之处,刚好卡在轨道内侧,两边车辆都有凸起处,刚好卡住,这样车辆在轨道上行走,就不会脱轨。制造滑轨的木头都是坚硬的黄杨木,可以承受沉重的铁矿车行走。

卢象升沉默不语,但边上的卢象同却惊叹道:“巧夺天工啊!如此绝佳之计,是何人所创?”

“是卑职麾下的工匠所创。”李国栋并没有说是自己,而是推给工匠。

“本督看这里的匠户,人人精神抖擞,干活卖力,不知道国栋你每个月给他们多少银子?”卢象升问道。

“回督师,末将向来以为,没有匠人便没有如今的一切,盖房子要匠人,修路要匠人,打造兵器也要匠人。为了能够造出更精良的武器对付建奴,末将向来善待匠人。在这里干活的工匠,都按照手艺的等级发给饷银,最高等级的匠户,每个月可以拿到十六两银子;最低等级的匠户,每个月只管吃住,不发一文铜板。”

“十六两银子一个月?”卢象升倒抽一口冷气。

这个收入很高了,当年的县令一个月才不到八石粮食的俸禄,按照二两银子一石粮食算,县令一个月才十五两银子的收入,还不如这里的高级匠户了。

“那只限于最高级的匠户,那样的匠户非常少,所以末将还能承受得起。在这里干活的矿工,每个月都只有半两银子的收入,另外给他们一口饭吃。”

参观了铁矿山,卢象升又让李国栋带着他们去参观煤矿。

沿着原路回到襄陵,李国栋带着卢象升等人乘坐小船,沿着汾河逆流而上,抵达平阳府城外的一处小山。

这座小山下的地面都是黑的,满地煤灰,和铁矿山一样的轨道进入山中,沿着轨道边上往山中行走了一小段路,就能看到煤矿洞了,浑身漆黑的流民推着车,从矿洞内推出,随后装满煤的车辆便沿着轨道滑到山下,再装上船,就能顺流而下运送到襄陵大营。

卢象同看着那些辛勤劳作的矿工,只见他们浑身上下都是黑的,气喘吁吁推着车的矿工留下汗水,滴下来的汗水被脸上脖子上的煤灰染黑了,流入脖子中,可以想象得到那种感觉多不是滋味。

“这些人如此卖命,李将军你一个月给他们多少银子?”卢象同问道。

“半两银子,但末将给他们和家眷一口饭吃。”

“他们每日工作多长时间?”

“每日寅时(六点)开工,至戌时(二十点)收工。每个月可以休息一日。”李国栋回道。

若是在后世,李国栋就是小煤矿的黑心矿主,心比煤炭还黑。矿工们的工作制度是687,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而且工资极低!只是矿工的伙食还不错,不仅矿工自己,他们的家眷也可以在食堂免费吃饭。

可是在这个时代,那些遭了流寇,已经无家可归的流民们,他们有一口饭吃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不是李国栋收留了他们,这些流民不是成了饿莩倒在路边,就是被人吃掉了。

这个时代人命不值钱,还不如一条野狗!流民们能够活下去就已经很知足了,还能有什么更高的要求?原本他们家乡还未遭贼的时候,朝廷一再加派辽饷,各种苛捐杂税压迫得他们都快活不下去了。流寇大军一到,寸草不生,他们也被裹挟到流贼大军之中,成为贼军的炮灰,冲在前面送死。

对于无家可归的流民来讲,能够活下去就是奢望。而李国栋不仅让他们活下去,还让他们的老婆孩子,兄弟姐妹都能活下去,这样的黑心老板,简直就是救命恩人啊!

至于说黑心?那也没办法啊,李国栋不是郑芝龙那样的富商,郑芝龙在福建确实造福了福建百姓。李国栋没有郑芝龙那么有钱,又要发展军工业,就只能拼了命的压榨流民。不过他的压榨,至少可以让流民们吃饱肚子,不至于饿死。

第479章 救援高阳(一)第450章 攘外安内第68章 遭遇哨骑第823章 清军棱堡第469章 高起潜第773章 昏君奸臣第28章 击杀范家掌柜第879章 打土豪分田地(二)第73章 救大明百姓(四)第622章 战贼骑(三)第185章 高迎祥探路第612章 解救曹变蛟第331章 进京第555章 钱家农庄(下)第777章 又能抄家了第610章 商业中心第338章 掳掠生女真第481章 救援高阳(三)第89章 通州防御计划第867章 忠贞营抵达第832章 扬州会战前夕第675章 攻上城头第349章 孙家三兄弟第679章 屯田军南下第925章 张献忠之死第396章 火烧草原(三)第728章 降卒炮灰第868章 重型攻城巨炮(上)第826章 斩杀许定国第166章 坑死晋商第536章 欺君之罪第670章 荆州大战前夕第767章 将计就计第375章 张定国劫粮第82章 遭遇明军夜不收第284章 宣大总督杨嗣昌第468章 神骑兵再显神威第784章 渡江之战(下)第411章 清军突围(下)第340章 千年棒奴第894章 智取惠州第616章 松山突围(下)第751章 三镇拥福王第636章 如何封赏第333章 坤兴公主第855章 扬州大捷第344章 激发斗志第96章 神机箭夜袭第828章 李成栋首战第813章 侯恂侯方域第251章 商队遇袭第752章 卢九德立福王第517章 夜袭岳托(一)第621章 战贼骑(二)第111章 蒙古人胆怯了第721章 天津水师第683章 收复岳州第115章 通州之战(一)第1017章 逃离京城第656章 战左贼(中)第310章 大金运粮队第554章 钱家农庄(上)第62章 惨胜如败第623章 战贼骑(四)第595章 开封之战(上)第42章 城头攻防第818章 清军兵临山东第157章 新城寨建设第126章 皇太极认怂第48章 逃难灾民第629章 教训闯贼(中)第677章 巨寇之死第600章 流民分配第746章 抄家发大财第309章 虎入羊群第882章 打土豪分田地(五)第114章 阎应元第322章 多尔衮渡河(下)第233章 借来的水师第762章 攻打行宫(下)第69章 抄小路行军第130章 三年式野战炮第536章 欺君之罪第852章 火烧扬州(三)第269章 转攻土城第503章 蒿水桥之战(一)第809章 爆破组准备第707章 破败的锦衣卫第630章 教训闯贼(下)第710章 夜闯吴府第679章 屯田军南下第500章 未卜先知第136章 夜袭固安(下)第527章 生擒罗洛宏第853章 火烧扬州(四)第452章 夜不收遇险第927章 出使四川(下)第889章 解决卫所问题第555章 钱家农庄(下)第618章 水师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