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黑煤矿黑老板

卢象升参观到一家铁厂,他看到熔化的铁丝流出来之后,冷却到变成红火的铁片,随后铁片就被人送到一台特殊的机器上,有人转动手柄,一条红色的铁线通过水槽,遇水冷却后的铁丝被拉了出来。

生产出来的铁丝被运到另外一间车间,之后有人把三股铁丝拧成一股,每隔一段距离,上面放入一根短铁丝,形成了铁刺。一捆捆带刺的铁丝就做成了,放在车间地面上。做好的带刺铁丝,被人装上车运进仓库。

“国栋,你造那么多带刺铁丝有何用?”卢象升不解的问道。

“回督师,打仗的时候,这些铁丝能以木桩拉起来,组成铁丝网,能阻拦骑兵的进攻。”李国栋回道。

铁丝网可是阻拦骑兵进攻的极佳防御武器,只要在壕沟后面拉起铁丝网,后面有各种远程火力,对手就很难冲过来。

“这铁丝网,确实比绊马索好用,绊马索拉上一层,建奴冲过来,能绊倒前面几匹马就断了,铁丝不会断。只是这铁丝价格昂贵啊,国栋你造那么多铁丝网,要耗费多少银子?”卢象升见到堆积如山的带刺铁丝,好奇的问道。

李国栋轻轻咳了一声,回道:“铁都是卑职自己炼的,不远的平阳府翼城线便有铁矿石,卑职令人以五万两银子的价格买下了铁矿山,这样获取铁矿石就不要再花一文银子了,只需要让人运来即可。”

“炼那么多铁,又要耗费多少木炭?”

“回督师,不需要木炭,卑职令人花三万两银子买下平阳府一块地,挖出煤来,再把煤练成焦炭,即可炼铁,也花费不了多少成本。”

李国栋的襄陵大营位置极佳,地处平阳府,平阳府附近既有铁矿又有煤矿,李国栋把铁矿山和煤矿地都给买了下来。临汾煤矿的煤层浅,开采简单,又有汾河运输的便利,这就节省了许多成本。

卢象升又提出,去煤矿和铁矿参观。

首先赶到三十里外的翼城铁矿,一路过去,只见襄陵通往翼城的道路都是整洁的硬路面,路面宽两丈,十分坚硬,又平整光滑,马车行走在上面几乎感觉不到一丝震动。

“这路面是如何修的?得耗费多少银子啊?”卢象升吃惊的问道。

“路面是以卑职所创的新式石灰所制,那种石灰干了之后,就和石头一样坚硬,而且比石头光滑,几乎没有坑坑洼洼。”李国栋回道。

其实修建这种路面,就是李国栋烧制出来的那种新式建筑材料所铺设。路基挖好之后,两边的地面放上木板,再把碎石头、黄沙和这种新式建筑材料混合搅拌,倒入木板内,等到晾干之后,就变成了坚硬的硬质马路,车辆行走在马路上,几乎没有什么震动,行驶起来十分平稳,这样就极大增加了马车的运输能力。

等到了铁矿山,卢象升这才发现,从山上到山下,铺设了一种木制滑轨,一辆辆满载着铁矿山的车辆从山上滑了下来,卸下铁矿石之后,再由工人把空车推上山。

“如此细的滑轨,车轮怎么不会掉出来?”卢象升很奇怪的走上前,弯下腰来,仔细看车轮和轨道,他发现,车轮居然是铁制的,车轮内部有一块凸起之处,刚好卡在轨道内侧,两边车辆都有凸起处,刚好卡住,这样车辆在轨道上行走,就不会脱轨。制造滑轨的木头都是坚硬的黄杨木,可以承受沉重的铁矿车行走。

卢象升沉默不语,但边上的卢象同却惊叹道:“巧夺天工啊!如此绝佳之计,是何人所创?”

“是卑职麾下的工匠所创。”李国栋并没有说是自己,而是推给工匠。

“本督看这里的匠户,人人精神抖擞,干活卖力,不知道国栋你每个月给他们多少银子?”卢象升问道。

“回督师,末将向来以为,没有匠人便没有如今的一切,盖房子要匠人,修路要匠人,打造兵器也要匠人。为了能够造出更精良的武器对付建奴,末将向来善待匠人。在这里干活的工匠,都按照手艺的等级发给饷银,最高等级的匠户,每个月可以拿到十六两银子;最低等级的匠户,每个月只管吃住,不发一文铜板。”

“十六两银子一个月?”卢象升倒抽一口冷气。

这个收入很高了,当年的县令一个月才不到八石粮食的俸禄,按照二两银子一石粮食算,县令一个月才十五两银子的收入,还不如这里的高级匠户了。

“那只限于最高级的匠户,那样的匠户非常少,所以末将还能承受得起。在这里干活的矿工,每个月都只有半两银子的收入,另外给他们一口饭吃。”

参观了铁矿山,卢象升又让李国栋带着他们去参观煤矿。

沿着原路回到襄陵,李国栋带着卢象升等人乘坐小船,沿着汾河逆流而上,抵达平阳府城外的一处小山。

这座小山下的地面都是黑的,满地煤灰,和铁矿山一样的轨道进入山中,沿着轨道边上往山中行走了一小段路,就能看到煤矿洞了,浑身漆黑的流民推着车,从矿洞内推出,随后装满煤的车辆便沿着轨道滑到山下,再装上船,就能顺流而下运送到襄陵大营。

卢象同看着那些辛勤劳作的矿工,只见他们浑身上下都是黑的,气喘吁吁推着车的矿工留下汗水,滴下来的汗水被脸上脖子上的煤灰染黑了,流入脖子中,可以想象得到那种感觉多不是滋味。

“这些人如此卖命,李将军你一个月给他们多少银子?”卢象同问道。

“半两银子,但末将给他们和家眷一口饭吃。”

“他们每日工作多长时间?”

“每日寅时(六点)开工,至戌时(二十点)收工。每个月可以休息一日。”李国栋回道。

若是在后世,李国栋就是小煤矿的黑心矿主,心比煤炭还黑。矿工们的工作制度是687,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而且工资极低!只是矿工的伙食还不错,不仅矿工自己,他们的家眷也可以在食堂免费吃饭。

可是在这个时代,那些遭了流寇,已经无家可归的流民们,他们有一口饭吃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不是李国栋收留了他们,这些流民不是成了饿莩倒在路边,就是被人吃掉了。

这个时代人命不值钱,还不如一条野狗!流民们能够活下去就已经很知足了,还能有什么更高的要求?原本他们家乡还未遭贼的时候,朝廷一再加派辽饷,各种苛捐杂税压迫得他们都快活不下去了。流寇大军一到,寸草不生,他们也被裹挟到流贼大军之中,成为贼军的炮灰,冲在前面送死。

对于无家可归的流民来讲,能够活下去就是奢望。而李国栋不仅让他们活下去,还让他们的老婆孩子,兄弟姐妹都能活下去,这样的黑心老板,简直就是救命恩人啊!

至于说黑心?那也没办法啊,李国栋不是郑芝龙那样的富商,郑芝龙在福建确实造福了福建百姓。李国栋没有郑芝龙那么有钱,又要发展军工业,就只能拼了命的压榨流民。不过他的压榨,至少可以让流民们吃饱肚子,不至于饿死。

第766章 资本主义国家第356章 攻打汉阳第897章 广东钢铁公司第406章 神兵对天兵(二)第834章 水骑配合(一)第483章 救援高阳(五)第551章 高家堰船闸第924章 清军首战大西军第350章 登船出海第683章 收复岳州第509章 地道地雷第325章 一路骚扰第738章 吴三桂的选择第680章 军户安置第20章 东林jian商第59章 伏击扬古利第860章 桂王朱由榔第435章 卢象升来访第254章 杨嗣昌的亲信第196章 千里奔袭(一)第742章 炮击刁民第881章 打土豪分田地(四)第524章 拦截清军(二)第467章 战多铎第908章 郑家军入珠江第386章 击溃乌真超哈营第100章 又是一场大捷第289章 察哈尔新大汗第258章 应对后金入寇第215章 天下第一富商第294章 没有退路了第272章 丛林搏杀第702章 冲过九江第537章 可怜的穷皇帝第163章 自生火铳第286章 前往西宁第287章 西宁卫第34章 金军入寇第195章 游说失败第489章 孙传庭入狱第701章 进京勤王第681章 集体婚礼第526章 拦截清军(四)第297章 张可望借粮第760章 攻打行宫(上)第98章 烟幕火雷加内应第658章 花钱赎俘虏第346章 假烟第417章 奔袭镇安堡第872章 剑指广东第192章 击溃水匪第900章 安南优质煤第1020章 范文程落网第106章 大曹小曹第291章 遭遇后金使团第128章 改进火炮计划第853章 火烧扬州(四)第768章 火攻对火攻第44章 大安口之战第819章 济南空城第797章 南京内应(中)第200章 俘虏皇太极岳母第556章 田庄改农场第373章 杯水车薪第659章 湖广告急第568章 工程兵第907章 奇袭虎门炮台第869章 重型攻城巨炮(中)第112章 激怒皇太极第887章 公审大会第173章 救助难民第379章 塞北战事再起第444章 算计俄木布第672章 水师炮击贼军第331章 进京第283章 后金撤军第913章 朱由榔出逃第636章 如何封赏第306章 草原哨骑战第61章 黄雀在后(下)第94章 曼古歹战术第658章 花钱赎俘虏第179章 王嘉胤伏诛第854章 继续火攻第232章 柳隐如是第676章 贼军弃城第655章 战左贼(上)第57章 杀俘第18章 真相第49章 金兵追杀难民第894章 智取惠州第824章 奔袭睢州第434章 大搬家(下)第768章 火攻对火攻第546章 拍卖会(上)第671章 炮击城门洞第552章 抹黑士绅的宣传第268章 火炮三段击第324章 多尔衮东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