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逆天而行

王臣缙吃惊的问道:“要那么多船干嘛?不瞒伯爷您说,朝廷并未在上海开海,这的海商若是依王法,都是非法海商,只是朝廷管不到这里。若是规模大了,被人弹劾了,恐怕不好交代。”

李国栋微笑道:“朝廷王法也非一成不变,如今大明朝廷内忧外患,内有流贼,外有建奴,朝廷还能支撑多久?说句难听的,说不定不久之后,大明又要成为东晋南宋。到了那时候,朝廷不开海的话,还有活路吗?”

“大明怎么可能变成东晋南宋?”

“王县尊,你可曾见过推背图否?”

王臣缙摇了摇头:“下官从来就不信那玩意儿。”

陈于阶却说:“王县尊,我觉得推背图可信度很高!李淳风就曾预料武姓女皇登基,果然武则天登基为帝;也预料了杨贵妃和安史之乱;还预料了黄巢作乱、朱温叛唐;元灭南宋,大明建立,魏阉作乱,都预言到了,只是从第三十二象以后,还无法破解。“

李国栋点了点头:“马在门中,便是一个闯字,可是闯贼的意思。”

“那么杨花落尽李花残,五色旗分自北来,太息金陵王气尽,一枝春色占长安,又是何解?”陈于阶问道。

“杨花指的杨阁老,李花指闯贼。杨花落尽就是杨阁老兵败身死;李花残,是闯贼之后又被鞑子击败。”

陈于阶哼了声:“杨嗣昌老贼伙同阉党余孽温体仁坑害我东林忠良,死得活该,罪有应得!只是学生不理解的是,鞑子怎么能同闯贼交战了?几次鞑子入寇,不都是在我大明即将灭寇之际,入寇大明,挽救了闯贼?”

“那是因为鞑子早有窃取中原的野心!所以他们要利用闯贼之手灭了我大明。等闯贼攻破京城,鞑子必然会借机窃取中原。闯贼又不是鞑子的对手,自然就败了。再看后面的句子,五色旗分自北来,那是鞑子的八旗有四种颜色,再加上投降大明官兵又编一旗,就是五色旗;太息金陵王气尽,是鞑子攻破南京,南京投降,所以说我敢肯定,这大明能像东晋南宋那样偏安一隅,都已是幸运!”

“不可能!大明怎么可能再亡于鞑子之手?若是鞑子真的来江南,陈某必然组建义军,同鞑子血战到底!”陈于阶义愤填膺道。

真实历史上,陈于阶就是兵败身死,壮烈殉国。

李国栋心中暗暗感叹:推背图预言了满清窃取中原,但我偏要逆天!岂可让酋虏窃取华夏!

“那么第三十二象最后那句话又是何解?”王臣缙问道。

“一枝春色占长安,长安暗喻中原,一枝春色,指的是孤儿寡母,也就是建奴的庄妃,皇太极活不了几年了,庄妃当上了皇太后。说来惭愧,那庄妃算起来还是我李某的小姨子了。”

海兰珠已经是李国栋的小妾,她是庄妃大玉儿的姐姐,自然大玉儿就算是李国栋的小姨子,那么顺治小皇帝见到李国栋,得叫姨父。

陈于阶突然哈哈大笑:“有武威伯镇守中原,你那小姨子和外甥恐怕休想攻入江南!最坏的结果,无非又一个南宋。而且我们比南宋要好得多,我大明占据港口,可得泰西红夷支持,必能北定中原。”

李国栋笑道:“还是仲台言之有理!当今世界,和当年东晋南宋已经截然不同,如今不仅要考虑华夏大地上的兵力对比,还要考虑泰西红毛夷的因素在里面,若是将来得到红毛夷的火器和精兵支持,平定中原为时也不远。更何况,建奴的北面还有罗刹人,只要我大明能多坚持几十年下来,建奴必灭。现在李某不妨问陈先生一个问题:知道南宋为何偏安一隅,却能坚守一百多年不被灭?”

“南宋虽弱,但将士能战,又有能臣。”

“这只是其一,要打仗,需要有银子支撑啊,南宋可是不缺银子!为何南宋不缺银子?他们就是依靠海贸和商业,方能支撑百余年。所以到了那时候,朝廷必然不会反对开海。”

陈于阶又提出一个问题:“唐如朝廷开海,恐怕那些海商税收就增加了,他们不答应又要如何解决?”

“真到那时候,恐怕朝廷会再启用阉党,把刀子磨快了。若是要避免阉党再现,还是士绅和朝廷各退一步,朝廷降低点海关税,士绅也不要想办法逃税了。”李国栋回道。

但他心里却不是这样想的,一旦崇祯南狩之后,银子这东西李国栋肯定会抓在自己手里,士绅纳不纳税关自己什么事?不给朝廷纳税,只要能保证自己的收益就好了。真要让崇祯对士绅动刀子的话,李国栋会想办法,让崇祯把刀子对准盐商、粮商下手,那些士绅多杀几个,抄了几个人的家,军饷什么的都有了。至于海商集团,李国栋肯定要大力扶植。

对东林党,也不是一刀切的全处理了,那些支持粮商和盐商的,不妨都消灭掉;而支持工商业和海商的,李国栋会插手入股,利用自己的商号同他们竞争的办法,促使他们发展。有竞争才有进步,才能促使他们转型。

李国栋回到县衙之后,就亲手绘制出上海县的远景图。

“江滩建造江堤,江堤后面一条宽敞的大道,后面一条条商业街通往江边大道。只是修建这江堤,要耗费多少银子啊?”陈于阶看着李国栋绘制的上海远景图问道。

“那是长远的计划了,等以后赚到了银子,再对吴淞江以南的江滩进行改造。目前第一步要做的事情是,在吴淞江下游西岸进行改造,对码头进行扩建工程,使得码头可以停靠四千官料的大船。另外,可以造出一种毛驴牵引的绞车,能更轻松的把货物送上船,搬下船。”李国栋指着吴淞江下游的位置回答道。

吴淞江下游的位置,就是后来的白渡桥以北的黄浦江。

四千官料的大船,把陈于阶给吓了一大跳:“四千官料的码头?用得上吗?那可是当年永乐年间的大宝船啊!现在我们还有谁能够造得出当年的大宝船了?”

四千官料,折合排水量两千多吨级了,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大宝船,吨位也就是两千多吨级。只可惜后来宝船设计图和海图都被迂腐的刘大夏烧毁,从这一方面来讲,刘大夏简直就是民族罪人。

自从海图和宝船图被毁之后,大明就再也无法造出一千官料以上的大船。

按照后世史料说,郑和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也就是一百四十六米长,五十米宽,那样计算下来,排水量简直是轻型航空母舰了。

可是事实上,宝船没有那么长,也没那么宽。

参考料罗湾海战对荷兰船的描述就知道了,红夷船长三十丈。事实上当年最大的荷兰船也就几百吨级,准确的长度是四十多米长。

以此推断,所以李国栋怀疑,宝船的长度在六十米左右,排水量在两千吨级,也就是四千官料。

现在陈于阶说出的话,证实了李国栋的判断,宝船大约两千多吨级。

第116章 通州之战(二)第674章 抵近城下第763章 刘泽清之死第565章 贼将军左良玉(上)第367章 双簧大戏第644 安置房第642章 江南银号开业第285章 杨府赴宴第314章 古禄格大汗第517章 夜袭岳托(一)第489章 孙传庭入狱第544章 再次入宫第343章 排练第435章 卢象升来访第765章 杀肥猪和剪羊毛第316章 夜袭岳托大营第655章 战左贼(上)第902章 白衣渡江(上)第212章 生意和美女第474章 劝降孔胤植第217章 合作伙伴第247章 番薯粉第35章 伏击哨骑第127章 壮士断腕第373章 杯水车薪第216章 郑芝龙第175章 皇太极的手段第513章 济南被围第390章 逃亡的土默特人第294章 没有退路了第191章 水匪来袭第435章 卢象升来访第35章 伏击哨骑第327章 固守待援第663章 兵临九江第352章 水师总兵黄蜚第596章 开封之战(中)第509章 地道地雷第608章 上海县第588章 开封周王府第778章 交保释金可出狱第751章 三镇拥福王第909章 生擒马吉翔第674章 抵近城下第349章 孙家三兄弟第659章 湖广告急第33章 重型火绳大铳第898章 惠州钢铁集团第133章 谋取固安第111章 蒙古人胆怯了第203章 商号卖马第55章 杀鸡屠狗第104章 雪橇佛郎机第263章 突现的土城第626章 二打开封第763章 刘泽清之死第859章 凯旋归来第200章 俘虏皇太极岳母第550章 追赶施福第908章 郑家军入珠江第450章 攘外安内第293章 反袭后金使团第724章 闯军追到天津了第342章 文工团第874章 少林五祖第678章 战后利益分配第415章 回援救大明第443章 札萨克图汗之死第214章 前往杭州第176章 出兵剿贼第316章 夜袭岳托大营第208章 两淮根据地第397章 火烧草原(四)第312章 歼灭金军运粮队第672章 水师炮击贼军第784章 渡江之战(下)第318章 岳托惨败第439章 高阳孙府第123章 蒙古炮灰(上)第177章 三边总督洪承畴第852章 火烧扬州(三)第29章 歼灭晋商商队第1019章 收复京师第293章 反袭后金使团第147章 叛逃第343章 排练第299章 出使漠北第775章 崇祯遇刺(中)第899章 炼焦厂第200章 俘虏皇太极岳母第562章 出征和布局第499章 被困贾庄第489章 孙传庭入狱第543章 比穷大赛(下)第340章 千年棒奴第876章 攻龙川第765章 杀肥猪和剪羊毛第21章 训练第109章 骚扰撤退第678章 战后利益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