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逆天而行

王臣缙吃惊的问道:“要那么多船干嘛?不瞒伯爷您说,朝廷并未在上海开海,这的海商若是依王法,都是非法海商,只是朝廷管不到这里。若是规模大了,被人弹劾了,恐怕不好交代。”

李国栋微笑道:“朝廷王法也非一成不变,如今大明朝廷内忧外患,内有流贼,外有建奴,朝廷还能支撑多久?说句难听的,说不定不久之后,大明又要成为东晋南宋。到了那时候,朝廷不开海的话,还有活路吗?”

“大明怎么可能变成东晋南宋?”

“王县尊,你可曾见过推背图否?”

王臣缙摇了摇头:“下官从来就不信那玩意儿。”

陈于阶却说:“王县尊,我觉得推背图可信度很高!李淳风就曾预料武姓女皇登基,果然武则天登基为帝;也预料了杨贵妃和安史之乱;还预料了黄巢作乱、朱温叛唐;元灭南宋,大明建立,魏阉作乱,都预言到了,只是从第三十二象以后,还无法破解。“

李国栋点了点头:“马在门中,便是一个闯字,可是闯贼的意思。”

“那么杨花落尽李花残,五色旗分自北来,太息金陵王气尽,一枝春色占长安,又是何解?”陈于阶问道。

“杨花指的杨阁老,李花指闯贼。杨花落尽就是杨阁老兵败身死;李花残,是闯贼之后又被鞑子击败。”

陈于阶哼了声:“杨嗣昌老贼伙同阉党余孽温体仁坑害我东林忠良,死得活该,罪有应得!只是学生不理解的是,鞑子怎么能同闯贼交战了?几次鞑子入寇,不都是在我大明即将灭寇之际,入寇大明,挽救了闯贼?”

“那是因为鞑子早有窃取中原的野心!所以他们要利用闯贼之手灭了我大明。等闯贼攻破京城,鞑子必然会借机窃取中原。闯贼又不是鞑子的对手,自然就败了。再看后面的句子,五色旗分自北来,那是鞑子的八旗有四种颜色,再加上投降大明官兵又编一旗,就是五色旗;太息金陵王气尽,是鞑子攻破南京,南京投降,所以说我敢肯定,这大明能像东晋南宋那样偏安一隅,都已是幸运!”

“不可能!大明怎么可能再亡于鞑子之手?若是鞑子真的来江南,陈某必然组建义军,同鞑子血战到底!”陈于阶义愤填膺道。

真实历史上,陈于阶就是兵败身死,壮烈殉国。

李国栋心中暗暗感叹:推背图预言了满清窃取中原,但我偏要逆天!岂可让酋虏窃取华夏!

“那么第三十二象最后那句话又是何解?”王臣缙问道。

“一枝春色占长安,长安暗喻中原,一枝春色,指的是孤儿寡母,也就是建奴的庄妃,皇太极活不了几年了,庄妃当上了皇太后。说来惭愧,那庄妃算起来还是我李某的小姨子了。”

海兰珠已经是李国栋的小妾,她是庄妃大玉儿的姐姐,自然大玉儿就算是李国栋的小姨子,那么顺治小皇帝见到李国栋,得叫姨父。

陈于阶突然哈哈大笑:“有武威伯镇守中原,你那小姨子和外甥恐怕休想攻入江南!最坏的结果,无非又一个南宋。而且我们比南宋要好得多,我大明占据港口,可得泰西红夷支持,必能北定中原。”

李国栋笑道:“还是仲台言之有理!当今世界,和当年东晋南宋已经截然不同,如今不仅要考虑华夏大地上的兵力对比,还要考虑泰西红毛夷的因素在里面,若是将来得到红毛夷的火器和精兵支持,平定中原为时也不远。更何况,建奴的北面还有罗刹人,只要我大明能多坚持几十年下来,建奴必灭。现在李某不妨问陈先生一个问题:知道南宋为何偏安一隅,却能坚守一百多年不被灭?”

“南宋虽弱,但将士能战,又有能臣。”

“这只是其一,要打仗,需要有银子支撑啊,南宋可是不缺银子!为何南宋不缺银子?他们就是依靠海贸和商业,方能支撑百余年。所以到了那时候,朝廷必然不会反对开海。”

陈于阶又提出一个问题:“唐如朝廷开海,恐怕那些海商税收就增加了,他们不答应又要如何解决?”

“真到那时候,恐怕朝廷会再启用阉党,把刀子磨快了。若是要避免阉党再现,还是士绅和朝廷各退一步,朝廷降低点海关税,士绅也不要想办法逃税了。”李国栋回道。

但他心里却不是这样想的,一旦崇祯南狩之后,银子这东西李国栋肯定会抓在自己手里,士绅纳不纳税关自己什么事?不给朝廷纳税,只要能保证自己的收益就好了。真要让崇祯对士绅动刀子的话,李国栋会想办法,让崇祯把刀子对准盐商、粮商下手,那些士绅多杀几个,抄了几个人的家,军饷什么的都有了。至于海商集团,李国栋肯定要大力扶植。

对东林党,也不是一刀切的全处理了,那些支持粮商和盐商的,不妨都消灭掉;而支持工商业和海商的,李国栋会插手入股,利用自己的商号同他们竞争的办法,促使他们发展。有竞争才有进步,才能促使他们转型。

李国栋回到县衙之后,就亲手绘制出上海县的远景图。

“江滩建造江堤,江堤后面一条宽敞的大道,后面一条条商业街通往江边大道。只是修建这江堤,要耗费多少银子啊?”陈于阶看着李国栋绘制的上海远景图问道。

“那是长远的计划了,等以后赚到了银子,再对吴淞江以南的江滩进行改造。目前第一步要做的事情是,在吴淞江下游西岸进行改造,对码头进行扩建工程,使得码头可以停靠四千官料的大船。另外,可以造出一种毛驴牵引的绞车,能更轻松的把货物送上船,搬下船。”李国栋指着吴淞江下游的位置回答道。

吴淞江下游的位置,就是后来的白渡桥以北的黄浦江。

四千官料的大船,把陈于阶给吓了一大跳:“四千官料的码头?用得上吗?那可是当年永乐年间的大宝船啊!现在我们还有谁能够造得出当年的大宝船了?”

四千官料,折合排水量两千多吨级了,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大宝船,吨位也就是两千多吨级。只可惜后来宝船设计图和海图都被迂腐的刘大夏烧毁,从这一方面来讲,刘大夏简直就是民族罪人。

自从海图和宝船图被毁之后,大明就再也无法造出一千官料以上的大船。

按照后世史料说,郑和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也就是一百四十六米长,五十米宽,那样计算下来,排水量简直是轻型航空母舰了。

www_ ttκд n_ c o

可是事实上,宝船没有那么长,也没那么宽。

参考料罗湾海战对荷兰船的描述就知道了,红夷船长三十丈。事实上当年最大的荷兰船也就几百吨级,准确的长度是四十多米长。

以此推断,所以李国栋怀疑,宝船的长度在六十米左右,排水量在两千吨级,也就是四千官料。

现在陈于阶说出的话,证实了李国栋的判断,宝船大约两千多吨级。

第924章 清军首战大西军第1013章 四路北伐一路南下第728章 降卒炮灰第661章 实力和恩德第757章 邢夫人的对策第561章 大旱灾(下)第522章 岳托之死第81章 劝走百姓第829章 招降闯军第486章 救援高阳(八)第730章 轻敌遭败第415章 回援救大明第755章 攻克兴化第280章 建奴攻入城了第665章 收复江夏第217章 合作伙伴第851章 火烧扬州(二)第1019章 收复京师第779章 洪承畴献计第398章 蒙八旗惨败第910章 郑家军战粤军第148章 俄木布汗第445章 新土默特汗第561章 大旱灾(下)第466章 华容道第296章 凤阳遭贼第844章 组合拳打击第598章 李自成退兵第725章 大小公主第782章 联虏平寇第363章 夜袭水师大营(上)第331章 进京第110章 戏耍蒙古轻骑第469章 高起潜第159章 探贼窝第43章 转攻大安口第319章 俄木布结盟第29章 歼灭晋商商队第468章 神骑兵再显神威第234章 七仙女诱敌第228章 商队和内应第579章 洛阳城内(下)第924章 清军首战大西军第63章 奇袭大安口第44章 大安口之战第498章 诡异的村子(下)第706章 轻骑赴京第849章 城头激战第261章 后金入寇第777章 又能抄家了第105章 雪地车营第465章 三眼铳发威第480章 救援高阳(二)第161章 初见张定国第777章 又能抄家了第754章 围魏救赵之计第852章 火烧扬州(三)第46章 临阵脱逃第366章 分期付款第719章 路遇灾民(下)第387章 孔有德第583章 洛阳之战(中)第120章 消毒救治伤员第631章 盾车和炮战第638章 张书恒的场子第874章 少林五祖第749章 高邮王家第106章 大曹小曹第177章 三边总督洪承畴第45章 艰难守城第367章 双簧大戏第727章 又见士绅炮灰第694章 湖广争夺战(六)第159章 探贼窝第563章 赤地千里第736章 出使闯营(中)第882章 打土豪分田地(五)第223章 郑家铁匠铺第219章 多尔衮占归化第70章 救大明百姓(一)第38章 激怒敌人第609章 逆天而行第5章 大盛魁护卫队第168章 同流贼的交易第881章 打土豪分田地(四)第253章 车阵被破第710章 夜闯吴府第673章 攻城战开始第775章 崇祯遇刺(中)第358章 江华岛第643章 小额银票第256章 两道圣旨第494章 勤劳的昏君第282章 全歼大金重骑兵第166章 坑死晋商第232章 柳隐如是第193章 流民中的匠户第52章 全力一击第450章 攘外安内第241章 要招安需破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