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女帝师四(32)

绿萼一面推我进屋,一面道:“这几天姑娘出汗多,都是奴婢给姑娘换衣裳的,换了别人奴婢不放心,因此都不放上来。”

一时换过了衣裳,绿萼见我神志清明,甚是欢喜,于是捧了温热的甜白粥喂我。我吃了两口,便吃不下了,于是道:“那天小钱也淋了大半夜的雨,他生病了么?”

绿萼笑道:“小钱的身子一向很好,姑娘几时见他生过病?唯有那一次,他挨了几杖,这才躺了几天。”停一停,忽然神色一黯,仿佛自行宽慰,“也就几天,就又生龙活虎了。”

我问道:“姑姑在哪里,叫她来见我。”

绿萼道:“姑姑不在漱玉斋,她被婉妃娘娘央到景园去了,说有一件要紧的事劳烦她老人家。”

我笑道:“我从景园回来,她倒不声不响地去了景园。”说着直了直腰身,“小钱在做什么?”

绿萼道:“小钱说,姑娘病着,他也帮不上忙,因此出宫搜罗书画去了,说是等姑娘醒了,看到名家名画的,定然高兴,病也好得快些。”说罢笑盈盈地将一小匙黏稠的白粥送到我唇边。

我缓缓推开她的手,微微一笑道:“陛下命我在漱玉斋思过,别说宫外,便是小书房也不能去。你说小钱在宫外为我搜罗字画?扯谎也要寻一个我能信得过的理由才是。姑姑和小钱,还有漱玉斋的其他人,都去了何处?”

绿萼左手一颤,粥碗掉在地上,粥倾了一地。她跪在我膝下,嘤嘤地哭了出来:“奴婢不是想存心欺瞒姑娘的,奴婢是怕姑娘焦心忧虑——”

我拭去她脸上的泪水,淡淡道:“掖庭狱?黄门狱?还是御史台南狱?”

绿萼垂头泣道:“他们都去了掖庭属。本来奴婢也要去的,因姑娘病得太厉害,又有方太医和李大人求情,奴婢才能留下来服侍姑娘。漱玉斋的人已去了八成,至今没有消息。”

我微微松一口气,拿起妆台上的纨扇:“怪不得竟是你在亲自提水。幸好只是掖庭属,有李大人,想来……大约会好一些吧。把粥收了吧,我不饿。我还要再睡一会儿。”

我起身欲行,绿萼却不放我。她紧紧扳住我的膝头,泣道:“奴婢不懂,为什么陛下又把姑姑和小钱抓去了掖庭属?就是因为一封信么?还是因为姑娘曾在梨园与昌平郡王相见?”

我扶起她,淡淡笑道:“难道这些还不够么?”

绿萼一怔,无言以答。她缓缓退了两步,俯身收拾地上的碗和粥。我重新躺下,侧身向里。不一时,只听空碗叮的一响,像是谁的泪坠落在荒凉的心谷。

掖庭狱再没有施哲这样的仁人慈吏,芳馨和小钱他们势必是要吃苦头。我既已认罪,他又何必苦苦相逼?莫非他开始相信皇后是冤屈的?怀疑悫惠皇太子的死与我有关?还是怀疑高曜弑兄夺位?高曜还在西北,弘阳郡王府现下如何了?李嬷嬷、芸儿和小东子可还安然无恙?

疑念丛生,心却无比平静。出不了漱玉斋,只得听天由命。于是我又放纵自己整日酣睡。整整五日,我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渐渐地,那些不常服侍我的宫女和内监从掖庭属回来了。我常在梦中听见绿萼不停地问他们:“掖庭属问你们什么?你们受刑了么?姑姑和小钱被关在什么地方?他们受伤厉不厉害?李大人有没有什么话让你们捎回来?”没有人回答她。

我在楼上看他们如常打扫庭院,浇花喂鸟,连逗猫儿的姿态都没有分毫变化。然而漱玉斋终究是静了下来,沉默得就像一只不通声气的闷匣子,连蝉鸣鸟声都格外动人心魄。唯一的安慰是他们似乎都受伤不重,有的人甚至毫发无损。

转眼进了七月,芳馨和小钱已经去掖庭狱整整七日了,我仍苦苦等候消息,等候含光殿对我的处置,然而什么都没有。

这一日,我用过午膳,坐在床头看了一卷书。绿萼正要服侍我躺下,忽听门外小丫头的声音道:“启禀大人,宜修姑姑来了。”

我和绿萼相视一眼,绿萼又惊又喜:“一定是太后派宜修姑姑来看姑娘的。”

我抛下书冷冷道:“别自作多情,她不是来看我的。”一出声,连我自己也吓了一跳。数日没有说话,每一个字都直通通的带着冷酷的艰涩。

绿萼愕然:“姑娘怎么知道……”

我淡淡道:“请她坐,上冰,上茶。”

更衣下楼,只见宜修正在西厢里对着一大块冰狠命摇着扇子,背心已经被汗水染成了深灰色,淡淡散着一圈白霜。明纱软帘通透无声,我挥一挥手令绿萼出去,微微一笑道:“姑姑安好。”

宜修被吓了一跳,扇子落在冰上,又滑落在秘色大盘中,当的一声。虽不甚响,但对静了多日的漱玉斋来说,似钟鸣清越而悠长。她转过身来,满脸通红地请安。我笑道:“姑姑怎么亲自来了?是不是太后有旨意下来?”

宜修笑道:“太后已经知道大人拒为陛下拟诏的事情了,又听说大人因为此事在景园跪了一宿,病了这些日子,特命奴婢来看望。”说罢一指堆叠在桌上的众多赏赐。

我还礼道:“微臣谢太后关怀。”

宜修忙扶起我:“奴婢当多谢大人才是。要不是大人冒死抗旨,说不定昌平郡王这会儿已经……”

我忙道:“姑姑言重了。圣上再生气,终究是念着母子兄弟的情义,怎会真的下诏?”

宜修点一点头,感激道:“陛下大约不会真的下诏,但却是真的发怒,大人是在替王爷受过。”说着细细打量我的面色,“太后一直说,大人是最懂事的。”

我摇头:“不敢当。”说着请她坐下,亲自斟茶,又问道,“不知王爷现下如何了?”

宜修满脸忧色:“王爷依旧还在兰州大牢里没放出来。这还不算,陛下又急命施大人把王爷的门客从人都关了起来。想必是要严刑拷打,以求反证。太后怕谁熬不住,随口诬陷王爷,那可怎么好……”

我笑道:“姑姑何须担忧?陛下命施大人严刑逼供,正说明陛下还肯费心去查。多查一日,王爷就多一分获得清白的希望。何况施大人以仁心明断著称,绝不会冤枉王爷的。”

宜修又欢喜又担忧:“当真么?”说着低下头,似自言自语,“也是。倘若那一日便一纸诏书赐死,还有那些门客什么事呢?”

我笑道:“疾风知劲草,岁寒知松柏后凋。姑姑放心,王爷定能安然无恙。”

宜修拭泪道:“太后若亲耳听见大人这样说,也能宽心了。”

我恭敬道:“太后她老人家好么?微臣有许久都没有去向太后请安了。”

宜修叹道:“太后很不好。自从那日母子两个因为王爷的事情争吵之后,圣上便再也没有去请安。奴婢劝太后去含光殿,可天下哪有母亲先向儿子服软的道理?太后一口气下不去,也不肯好好用膳。只有睿平郡王来景园的那天,勉强用了一餐。”

太后与皇帝因昌平郡王起争执之事,我早已知道,也曾猜测过。然而猜测毕竟是猜测,我仍旧有些好奇:“母子之间,哪里会真的生气?过一阵子也就好了。”

宜修忍不住道:“大人是不知道,那天陛下说——”忽而醒悟,停了一停,叹息不已,“奴婢还是不说的好,免得大人病中烦恼。”说罢低头饮一口茶,微微出神。

因连日饮药实在太苦,绿萼在花茶中放了许多蜜糖,连我喝了都觉得甜腻得恼人,然而宜修却恍然不觉。我微微一笑,语带讥诮:“玉机已是戴罪之身,还有什么余力烦恼别的?”

宜修愈加忧心忡忡:“其实这一次来,奴婢还有一件要紧事要告诉大人。”

多日不通消息,我刻意淡薄的口吻早已掩饰不住忧心如焚。我立刻问道:“何事?”

宜修道:“是弘阳郡王殿下。殿下还在西北,王府里的李嬷嬷和他素日最亲信的丫头、内监小厮伴当都被抓进了御史台南狱,已经刑审了好些天了。”

既然芳馨等人去了掖庭狱,那弘阳郡王府如何能幸免?高曜、高思谊和我,竟都到了“疾风知劲草”的一步。我一怔,漫不经心道:“知道了。”

宜修诧异道:“大人难道早就知道了么?”

我也懒得掩饰,垂头一笑,低头看新长出的长甲:“猜的。”

宜修的神情由诧异而恍然,由恍然而焦急:“果然太后猜得不错。大人深夜被召进景园,重病之下被遣回京。大人一定知道其中的隐情!”

眉间带着最恭顺的笑意,心中却冷若寒霜。这才是太后派宜修亲自来的真正用意。所谓探病,不过是托词,“什么隐情?”

宜修道:“陛下究竟为什么非要置昌平王爷于死地,为什么要审问弘阳郡王府的婢仆?芳馨和小钱等人为什么又进了掖庭属?大人一定知道。”

我淡淡一笑道:“姑姑既知芳馨姑姑和小钱进了掖庭属,便知道玉机身在局中,有难言之隐。”

宜修道:“奴婢知道大人怕泄露机密,罪加一等。但请大人顾念太后——”

我打断她:“姑姑不必再问,恕玉机无可奉告。”

宜修道:“大人不肯直说也罢,只是太后实在担忧,大人好歹教太后知道从何处寻知。大人放心,太后绝不会教圣上知晓的。”

“绝不会教圣上知晓”,有睿平郡王食言在先,如今我谁也不信。于是欠身道:“太后恕罪。或有一日,整个天下都会知晓此事,姑姑耐心等一等便是了。”

宜修一怔,垂头叹道:“既如此,奴婢便也不多问了。”说着侧过头,目光忽而变得冷酷,“其实若大人实在担心芳馨,太后可命掖庭属手下留情,或者……立刻放出来也是可以的。”

我暗自冷笑。太后之所以命宜修在芳馨入狱七八日后才来看我,因芳馨奉圣命入狱受刑已有好些时日,太后此时就算命掖庭属放人,皇帝也未必会说什么。她可以命掖庭属手下留情,也可以命掖庭属加紧刑讯,甚至夺取他们的性命。为了昌平郡王高思谊,母子三人交相逼迫。

我的心头几乎要沁下毒血。权衡片刻,我淡淡道:“姑姑只管往事情的源头去寻,就能寻出答案。”

宜修倾身道:“源头?”

我不看她:“难道姑姑不知道事情的源头在何处么?派人去问一问,定能知晓。”

宜修追问:“问谁?”

我叹道:“谁在那里便问谁,姑姑认得谁便问谁。”宜修还要再问,我忙道,“姑姑就这样回太后,太后一定会知道的。”说罢端起了茶盏。

宜修一怔,只得收敛锋芒:“是,奴婢定如实回禀太后。奴婢告退,还请大人多多保重。”说罢起身,缓缓退到门边,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大礼。我甚是恼怒,本不想再理会她。然而念及玉枢,我又不得不唤住她:“姑姑且慢!”

宜修道:“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我起身还了一礼:“忘记请教姑姑,婉妃娘娘好么?”

宜修笑道:“大人放心,婉妃娘娘很好。沉香榭每日赏赐不断,且圣上只要一有空闲,就亲自去看望。娘娘的胎也很安稳。”

我心下甚慰,眼眶一热:“那就好。多谢姑姑。”

宜修道:“有娘娘和腹中的小皇子在,大人眼下的困境一定会迎刃而解。”说着刻意放缓了口气,“芳馨和小钱也定能好端端地出来。”

我默默看着她,要从她脸上辨出真伪。宜修脸一红,垂头不语。强烈的日光透过明纱软帘扑在她的背上,她的面孔有别样的温润与柔和,迥异于方才的冷酷与狰狞。宜修亦只是奉命行事,我又何必怨她?

我起身道:“我送姑姑出去。”宜修道了谢,由我送到廊下。

我目送宜修消失在凤尾竹照壁后,又呆站了好一会儿。心中生出从未有过的嫌恶与倦意,似一场大火过后,满眼的焦黑与枯骨。再向前一步,会是什么?是什么?

恍惚间脚下踏空,我眼前一黑,栽了下去。额头不知在哪里擦破,昏昏沉沉的用手一摸,指尖一点殷红。绿萼惊慌失措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听不清她在喊什么。如同万里长空一声尖锐而悠长的啸叫,呼唤所有的鸟儿归巢。

是的,我也该归巢了。

醒来时头痛欲裂,下意识地去摸伤处。绿萼忙架住我的手:“才上了药,姑娘不要碰。”说着顺势握住我的手,关切道,“姑娘还疼么?”

我坐起身,忍痛笑道:“你又不准我碰,还问我疼不疼做什么?”

绿萼松了一口气,含泪道:“姑娘刚才失魂落魄的,吓死奴婢了。”

我痛饮数杯凉茶,头痛稍减,这才拉起她的手道:“绿萼,如果这一次侥幸不死,我们便回家,还像当年守墓一样地过日子,你说好不好?”

绿萼一怔,茫然道:“好,奴婢也想和姑娘一道过些平常日子。只是奴婢不明白,从前再艰难,姑娘也从未萌生过退意,为何这一次……”

我淡然一笑:“这些天我想得很清楚了,我该做的能做的,好的坏的,都已做尽。眼前已无路可走,停下歇一歇吧。”

绿萼虽不解,却也欢喜:“好,从前守墓的日子,虽说辛苦,却自在。姑娘身子不好,在宫里熬着也是受罪。”

我笑道:“我答应了姑姑要给她养老的,待她出来了,我们带她一起出宫。”

绿萼含笑落泪,伏在我的膝上,哽咽道:“好。咱们三个,永远在一起。”

第255章 女帝师四(49)第61章 女帝师一(61)第323章 女帝师五(48)第210章 女帝师四(4)第244章 女帝师四(38)第166章 女帝师三(28)第172章 女帝师三(34)第133章 女帝师二(62)第163章 女帝师三(25)第118章 女帝师二(47)第139章 女帝师三(1)第175章 女帝师三(37)第177章 女帝师三(39)第125章 女帝师二(54)第188章 女帝师三(50)第201章 女帝师三(63)第28章 女帝师一(28)第278章 女帝师五(3)第337章 女帝师五(62)第68章 女帝师一(68)第285章 女帝师五(10)第106章 女帝师二(35)第260章 女帝师四(54)第288章 女帝师五(13)第192章 女帝师三(54)第204章 女帝师三(66)第307章 女帝师五(32)第44章 女帝师一(44)第42章 女帝师一(42)第193章 女帝师三(55)第272章 女帝师四(66)第110章 女帝师二(39)第220章 女帝师四(14)第158章 女帝师三(20)第197章 女帝师三(59)第130章 女帝师二(59)第255章 女帝师四(49)第129章 女帝师二(58)第346章 女帝师五(71)第93章 女帝师二(22)第21章 女帝师一(21)第298章 女帝师五(23)第351章 女帝师五(76)第158章 女帝师三(20)第290章 女帝师五(15)第165章 女帝师三(27)第241章 女帝师四(35)第31章 女帝师一(31)第256章 女帝师四(50)第150章 女帝师三(12)第190章 女帝师三(52)第77章 女帝师二(6)第61章 女帝师一(61)第42章 女帝师一(42)第10章 女帝师一(10)第6章 女帝师一(6)第33章 女帝师一(33)第281章 女帝师五(6)第5章 女帝师一(5)第40章 女帝师一(40)第63章 女帝师一(63)第91章 女帝师二(20)第92章 女帝师二(21)第279章 女帝师五(4)第66章 女帝师一(66)第254章 女帝师四(48)第210章 女帝师四(4)第301章 女帝师五(26)第347章 女帝师五(72)第244章 女帝师四(38)第239章 女帝师四(33)第154章 女帝师三(16)第137章 女帝师二(66)第236章 女帝师四(30)第90章 女帝师二(19)第162章 女帝师三(24)第74章 女帝师二(3)第251章 女帝师四(45)第14章 女帝师一(14)第264章 女帝师四(58)第36章 女帝师一(36)第22章 女帝师一(22)第184章 女帝师三(46)第61章 女帝师一(61)第189章 女帝师三(51)第78章 女帝师二(7)第153章 女帝师三(15)第17章 女帝师一(17)第327章 女帝师五(52)第99章 女帝师二(28)第345章 女帝师五(70)第348章 女帝师五(73)第343章 女帝师五(68)第303章 女帝师五(28)第9章 女帝师一(9)第175章 女帝师三(37)第228章 女帝师四(22)第57章 女帝师一(57)第189章 女帝师三(51)第141章 女帝师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