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决一死战

“什么?”吴汝孝听着手下的回报,满脸的怒色:“长洲过来的一万多援军怎么会被伏击?还有,余胜军那些清妖是怎么绕到我们苏州北面去的?难道你们一个个都没长眼睛吗?还是他们都是飞过去的?”

下面的一个师帅惶恐道:“我们一直都有对城外的余胜军进行监视,但是这两天也没有发现他们分兵北上,我们估计他们是前天夜间秘密分兵,然后绕过我们苏州北上的!”

吴汝本还想再喝骂几句,但是话到了嘴边却是一种无力感涌上心头,让他都懒得再骂了。

对于城外的那支余胜军,吴汝孝是感到相当棘手并且无奈的,余胜军虽然兵力不多,但火器实在太过犀利,这一点从第一天的试探进攻就可以看得出来。

后续见余胜军屯兵苏州城外,并且安营扎寨,吴汝孝原本还以为他们是做好了长期围困并等待援军的准备,而他心中也是准备着在苏州这里和余胜军决议生死,只要击败余胜军,那么整个苏松太地区就再无可以阻挡自己步伐的清军了,届时整个苏松太地区都会落入己手。

控制了镇江,常州,苏松太地区后,自己一方面可以派兵兵力南下浙北继续扩大巩固控制区,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汇集重兵西援天京,并和天京里被围困的太平军里应外合,一举击溃江南大营。到时候不仅仅可以解救天京之危,甚至江南的整盘棋都可以盘活。

太平天国将会因为自己的东进从而控制江南这个税赋重地,真正奠定太平天国的基础。

而要在苏州城下和余胜军决一生死,仅仅依靠苏州城内的力量还是有些不足,他在苏州城内虽然依旧拥兵将近五万,但是自家人知自家事,这五万人里头绝大部分都是临时强行拉来的壮丁。

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训练,甚至连像样的武器都没有,真正可以打仗的也就万人左右,其他的顶多帮忙守守城,壮壮声势而已。

所以他才会把苏州外围,尤其是长洲县、常熟县两地的太平军调来苏州。

这两地的太平军虽然是偏师,但是也各有一万余人,其中两部加起来至少有五千可战之士。汇集了援军后,吴汝孝自认为就有一战之力,到时候就出城和余胜军决一死战,依靠绝对的兵力优势,耗也能把这四五千的余胜军给耗死。

但是没有想到,这援军非但没有成功抵达,反而是被余胜军给伏击打掉了,这如何不让他愤怒!

“好一招围点打援!”吴汝孝心中暗哼:“没想到这个林哲倒也是个熟知军阵之术的人,看来余胜军之胜不仅仅依靠其火器犀利,这个林哲也不容小瞧!”

吴汝孝以为林哲是故意做出围困苏州的假象,再玩围点打援的把戏,但是事实并没有吴汝孝想象的那么简单。

到目前为止,实际上吴汝孝还是没能搞明白余胜军的战略目标是什么,或者说是他们还没搞明白余胜军到底为什么来苏州?

他把林哲当成了普通的清军将领,把余胜军当成了一支清军,认为他要夺回苏州,要挽救苏南危局。

但是他并不知道,林哲从来就没有以清军将领或者官员自居,余胜军的战术战略也从来不以清军在江南地区的胜败作为参考,林哲考虑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余胜军自身的得失,上海的安危对于林哲来说,比整个江南还要来的重要。

对目前的余胜军来说,他们的根本战略目标就是防备太平军继续南下东进,从而威胁到上海。

这才是他们主动进军苏州,从而吸引周边地区太平军汇集苏州的根本原因,至于打掉他们的援军,只不过是在这个大战略下的一次正常行动而已。

“既然他们分兵至少两千去了长洲县,那么他们留在苏州城外的兵力岂不是只有三千不到?”这个时候,一个太平军将领及时提醒了吴汝孝:“我们抽调援军过来,不外乎增加实力,建立兵力优势,但是如今余胜军清妖既然主动分兵,那么我们依靠城内的力量就足以击败城外的余胜军了!”

吴汝孝听到这里也是眼睛一亮,是啊,自己为什么要抽调援军过来的?

还不是为了面对城外四五千余胜军的时候,建立彻底的兵力优势,如今余胜军主动分兵两千出去,尽管自己被打掉了一万多的援军,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自己在外围的那些援军也算是牵制余胜军两千兵力。

想通了这一点的吴汝孝知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当即道:“传令下去,全军备战,我们明日出城和林哲决一死战!”

第二天早上十点,城外的余胜军大营内,林哲就是看见了远方苏州的城门再一次被打开,然后涌出了大量的太平军。

“他们果然来了!”林哲心中暗道,自己冒险分兵,人家太平军也不是傻子自然会知道,自己能够拖延两天不被发现已经算是不错了,如今被他们发现了,他们自然不会放弃机会来攻打自己兵力已经减少的大营。

面对从城中出来的太平军,林哲露出一丝讥笑:好好的苏州城不带着,非要出城来找死!

如果太平军死守苏州城,他林哲一时半会还真没什么好的办法,但是吴汝孝竟然要趁着自己兵力空虚主动出击,那么就等于给了余胜军一个在城外击溃他们的机会。

尽管自己的兵力少,面对数万太平军风险很大,一个不甚就有可能被他们的人海淹没,但是风险与机会并存,他们主动出城作战,那么就给了自己在野战中一战奠定胜负的机会。

“传令下去,全军备战!”看着远方源源不断出城的太平军,林哲迅速的下达了自己的命令。

为了不让炮兵部队把这些太平军给吓回城去,林哲还特地给付林阳下了命令:“在敌军全部出城之前,不得开炮!”

让炮兵暂停开火虽然有一定对面风险,但是这个风险是可以承受的,如今的余胜军已经不是第一天抵达苏州城下的时候了,在苏州城外那么多天,早已经构筑了完善的营地,营地外胸墙、壕沟,木栏等各种的防御工事绕了营地整整一圈。

尤其是面对苏州城的那一面胸墙,经过众多战俘的修筑已近高达一米五米多高,完全是一道小型的土木结构的城墙了,由于胸墙高度比较高所以胸墙之后为了让士兵站立装填和射击,还特地垫高了的。

在胸墙之间,还有着十几门三百斤到五百斤之间的中口径火炮,这些都是余胜军多次作战缴获而来的旧式火炮。

余胜军的众多火炮中,那些三百斤以下的小口径火炮一般直接转卖给当地绿营或者乡勇。

少数几门一千斤以上包括三千斤的大炮被留在湖州城用以组建第六炮兵连。

至于那几门八百斤的火炮直接拔给第一炮兵连,以替换原有的几门五百斤火炮,使得第一炮兵连装备的旧式国产火炮首次统一为八百斤这个口径。

剩下那些五百斤、三百斤的火炮数量最多,足足有十三门之多,只是这些火炮射程近,威力小,林哲也不准备把他们当做中远距离的炮击力量组成,只是以两门为标准,编成了若干炮兵排。

平日由炮兵连代管训练,战时加强给步兵营,准备在近距离内发射散弹,以便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些三五百斤级别的劈山炮的威力。

除去胸墙的三百斤、五百斤火炮外,胸墙之后的数座数米高的土木石头临时堆累的高台上,众多大口径火炮耸立其中,分别有第一炮兵连的六门八百斤旧式火炮,第二炮兵连的六门十二磅火炮,第四炮兵连的六门十二磅火炮。

另外暂时由第二炮兵连代管的两门二十四磅臼炮。

三百斤,五百斤,八百斤的旧式火炮加上十二磅野战炮以及二十四磅臼炮总数有三十三门之多。

对于目前这支苏州城外的只有三千兵力的余胜军来说,火炮数量是显得过剩的。

大战临近,不仅仅余胜军的正规军炮兵、步兵们行动了起来,就连刚编成的余胜军协防团也是行动了起来,在余胜军的军官们督促下,这些数天前还是太平军的士兵们手中拿着火绳枪以及刀剑长枪一个个走上了胸墙。

为了防止他们临阵倒戈或者说临阵逃脱,林哲特地把第二骑兵林安排在这支协防团的侧后位置,如今余胜军是准备打一场防守作战,这骑兵连自然不用冒险出去,林哲是把他们当成了战略预备队。

同时防备协防团的任何异动,而更关键的一点是,骑兵连还是林哲的唯一保命手段,万一自己战败的话,他还得让骑兵连护送自己离开,然后再练出一支新的余胜军卷土重来。

三千余胜军加上一千五百名协防团,这就是林哲手中所能够用上的兵力,而对面的太平军有多少?

目测已经出城的太平军至少有三万之数,而更关键的是还有众多的太平军士兵正源源不断的从城中出来!

第637章 惊天大秘密第594章 海军修正案第640章 郭龙云面圣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494章 研发机枪第416章 外忧内困第659章 敌人和朋友第336章 新战略计划第540章 敌踪初显第304章 正面激战第470章 派系之争第243章 建立守备部队第193章 混战皖北第219章 桃源大决战(二)第11章 山阴陈家第464章 后宫版八国联军第58章 价值百万的上海第645章 李平桐下狱第609章 阿根廷人的震惊第204章 官员任免事第514章 快速发展的1865年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212章 苏北大战初起第196章 董离科举行第367章 战略调动第16章 贼军来袭第130章 打到镇江去第333章 帝国在行动第260章 骑兵追杀第414章 方德嫔第362章 中英上海条约第201章 兵员匮乏第700章 战争,起!第706章 凌晨海战第400章 元宵佳节第144章 讨胡灭贼檄第542章 紧跟本舰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523章 千里最强兵力第86章 企业式政府第44章 伤亡名单第166章 尽占江南第47章 入城第314章 妄谈国事第340章 江南大学第174章 生丝和税收第2章 土匪危机第642章 重设经济大臣第478章 密室会谈第303章 激战吴淞第112章 余胜军协防团第690章 兰港国朝贡第205章 四省巡抚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50章 林德机器厂第666章 世界第四海军第695章 现代文明推广运动第307章 骑兵出击第436章 铁路发展计划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261章 李鸿章的战俘生涯第191章 清军南援第355章 都兴阿的炮灰第546章 战后封赏第208章 残酷肉搏第582章 新舰招标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枪第404章 林成庭的选择第539章 起锚迎战第3章 比烂的战争第502章 战争一触即发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498章 湘潭起义第50章 林德机器厂第78章 各方利弊第575章 交通和工业第299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一)第339章 私营教育第143章 举旗造反第364章 视察帝国大学第400章 元宵佳节第147章 围攻杭州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312章 财务部的苦和乐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665章 李允慧见闻第691章 中美密谋第587章 嫦娥号装甲巡洋舰第339章 私营教育第582章 新舰招标第62章 破城第189章 财务处诸事第323章 联军增援抵达第325章 农忙时节第509章 中英宁上海条约第136章 血流成河第531章 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