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激战六安

数千名皇家陆军的士兵他们的速度并不快,但是和往常作战的时候一样,他们的队形在前进中丝毫不乱,而伴随皇家陆军士兵一起进攻还有数量更多的协防军士兵,相对于皇家陆军第七步兵团的整齐队形,这些协防军的士兵队形要显得散乱得多,以至于需要军官们时不时的大喝才能维持基本的阵型。⊥,

三百米,两百米,此时的距离已经非常接近城墙了!

这个时候,城头上的太平军也已经是无法继续躲避炮火,而是冒险从城墙上探子身子来,从一个个雉堞中伸出火绳枪、滑膛洋枪甚至空间等武器。

此时,城墙外的那些指挥部队前进的军官们已经是各自抽出了军刀,一个协防师的少校团长大喝着冲锋的口令。

指挥着他麾下的一千多协防军士兵扛着长梯直接跑向城墙脚下。

于此同时,另外一边,一个皇家陆军的中尉连长已经是竖起了指挥刀:“全体停止前进,举枪瞄准!”

紧接着就是指挥刀挥下:“射击!”

和这个步兵连同时开火的还有其他步兵连,一时间城头上是子弹横飞,上千支步枪齐齐开火,密集的子弹打在城头上,不是有位于雉堞的太平军士兵被击中,然后向后倒下。

随着进攻中华军的靠近,城头上的太平军也是从隐蔽的防炮洞里推出了数门口径不大的劈山炮,只见城头上数声炮响后,炮弹就是飞向了城外的中华军各部。

一颗实心球炮弹直接砸进了一个皇家陆军步兵营的方阵中。直接把当面三列横队的士兵们砸的血肉横飞。

但是即便如此,那些皇家陆军的士兵们却是没有半点动容。硬抗敌人的炮弹和子弹作战,这是近代线列步兵的最基本要求。

这些士兵们没有动容。但是却是让指挥作战的军官们心痛不已,第七步兵团的团长梁丘石中校面容微皱,这一阵贼军的炮击,至少让他麾下损失了二十多人,尽管人数不多但是依旧足以让他为之心痛。

他麾下的士兵可都是打了好几年仗的老兵精锐啊,就这么被一阵炮击就折损了二十多人!

但是尽管心痛,但是他依旧让部队继续采用渐进射击模式,逐步靠近城墙!

同样遭到炮击,相对于皇家陆军第七步兵团这边只是让军官们略有心痛。但是伴随进攻的第十四师协防师却是要显得糟糕的多。

由于他们的两个肉搏团并不是列出三排横队,而是比较紧密的方阵,以至于遭到实心弹的炮击后,被炮弹趟出了一条条血路,仅仅是挨了几发炮弹而已,但就已经死伤数十人,更重要的是这些协防军的士兵不久前还是清军或者太平军的俘虏士兵呢。

根本不可能和皇家陆军的士兵们一样无视敌军的炮火和子弹继续作战,仅仅是一阵炮击就让第十四协防师发生了骚乱,大量士兵哭着喊着。更有人想要转身逃跑,以至于指挥作战的几个军官们手忙脚乱,一边是整理队形,另外一边也得把那些擅自逃跑的士兵直接砍杀。

中华军的军纪之严苛并不是一句虚话。平常时候就非常严格了,而作战的时候不听从号令者,擅自撤退者基本都是就地斩杀的下场。

几个年轻的尉官带着宪兵队骑马连续挥刀砍杀了十余名逃兵后。才算是把这一波逃兵风潮给弹压了下来,然后这些协防军的士兵们在军官的号令重新发起进攻!

不过前几次进攻中华军之所以没能拿下六安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其中固然是因为协防师部队战斗意志薄弱外。也和六安城内的太平守军人数众多,防御体系完善有关。

虽然陈玉成所部最近两个月和中华军的交战中损兵折将,二十万大军已经只剩下十万人不到,但是这十万人里头却是大部分都部署在六安城,以至于该城有守军将近六万人。

这里头尽管大多数都是普通青壮流民,但是能够在二十万人大军里活到现在的,加上陈玉成也不是什么都不不干,总会适当的训练一二,所以这六万人也不能算作单纯的青壮流民,应该说是具有一定军事素质的青壮。

除了这些青壮外,陈玉成当初从南京带来的五千精锐也是都在其中,起到了骨干带头作用。

人数多之余,城内的太平军物资也不缺,他们席卷了大半个皖北地区,除了挟裹大量青壮外,也和蝗虫过境一样,带走所有能够带走的粮食。

现在六安城内至少储备了足够六万大军吃上一年的粮食。

武器方面,虽然不可能拥有米尼步枪,新式洋炮,但是旧式的火绳枪也不少,另外还有几百支滑膛洋枪,各种口径、样式的旧式火炮也有二十来门,这些火器先不提质量和性能,但是数量上却是足以武装至少三千人的火器部队。

冷兵器上虽然无法做到和城外那些中华军一样统一制式,但是刀剑长枪这些并不缺!

有粮食、有枪炮,还有足够多的兵力,这才使得陈玉成当初敢长期坚守六安的依仗所在。

依托手中的火器以及不少的弓箭,再加上传统的守城工具,比如石头巨木滚油之类的,陈玉成所部才能够连续挫败中华军的多次进攻。

而这一次他们的发挥同样出色,冒着中华军的炮火都敢还击,以至于冲在最前面的协防军士兵死伤惨重,如果是以往的话,中华军估计就要鸣金收兵了。

但是今天却是不同,他们没有退!

因为今天来进攻的不仅仅有协防军,还有皇家陆军!

只见前方的第十四协防师的士兵已经吸引了大量贼军从城头上探子身子,然后用火绳枪。滑膛洋枪,弓箭等各种武器攻击正在冲向城墙的协防军士兵。梁丘石面露冷笑:“就等着你们冒出来呢!”

为了攻城,中华军方面也是仔细研究过城内的太平军的。这些太平军也是有着比较独特的特点,和中华军以往遇上的敌人有些不同。

首先他们的精锐正规兵不多,不敢和中华军进行大规模的肉搏战,所以没有在城下挖沟壕,然后等待中华军靠近后进行肉搏,只能固守城墙进行被动防守,也正是因为他们这些干才能守住这么久,要不然的话和中华军进行面对面的肉搏,中华军早就拿下六安了。

中华军里的协防师是干什么用的的?当炮灰用的。而其中的两个冷兵器步兵团也就是肉搏团,就是用来打肉搏战的。

这些协防军的士兵虽然都是俘虏,但是能够被挑选进入肉搏团的俘虏士兵至少也是青壮年,再中华军的严苛军纪下,肉搏尽管远远无法和皇家陆军正规步兵相比,但是也比这些流民强得多。

而陈玉成打城头防御战,依托城墙进行防守,这就造成了协防军这种冷兵器为主的军队要靠近城墙进行肉搏,就会遭到太平军的远程火力打击。火绳枪和滑膛洋枪以及弓箭虽然无法和米尼步枪相提并论,但也不是这些冷兵器步兵可以可以抗衡的。

考虑到这种情况,制定这一次攻城计划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皇家陆军的士兵靠近掩护。而不是和以往那样只充当督战队,用炮火支援。

这一次他们直接靠近到城头百米外的位置,对城头敌军进行火力压制。从而掩护协防军的士兵登上城头。

同时为了仿制协防军的士兵登上城头后又被赶下来,第七步兵团在进行火力掩护后。也得登上城头,依靠火枪射击之余。更主要的还是进行刺刀的肉搏战,在敌军的反扑中夺取并稳固城头阵地。

而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一旦让皇家陆军登上城头建立稳固防线后,受限于城头的宽度,太平军就算是前仆后继也很难突破皇家陆军的防线。

一旦稳固了城头方向,打开了缺口,那么接下来就是更多的皇家陆军士兵一拥而上,彻底清扫城头,占领城墙。

占领城墙后,那么基本可以宣告已经夺下了城池,接下来不过是入城的收尾作战,通常而言不会遇到什么顽抗的抵抗,敌人要么投降要么被杀要么逃跑,很少有能够在城内继续顽抗的。就算是敌人和扬州里的清军一样在城内继续顽抗试图打巷战,中华军就会毫不犹豫的进行火攻,直接把整个城市烧光了事。

中国的城市建筑基本都是砖木结构,这火一烧起来可是一整条街甚至整个城区都会烧起来,当初在扬州的时候,中华军和清军交战,可是把扬州城的西城区烧了个精光。

第七步兵团对城头方向进行了猛烈的火力压制,他们的步枪虽然射速不快,声势也远远无法和炮击相比,但是百米距离上以米尼步枪的精度,基本上已经是可以做到精确瞄准,打击城墙雉堞上的敌人可谓是命中率相当的高。

往往一轮排枪过去,城头上就得倒下好几百的太平军士兵,尽管太平军也偶尔对城外的皇家陆军进行还击,造成一定数量的皇家陆军士兵伤亡,但是这并没有让第七步兵团退却。

一个士兵倒下了,后排的士兵就面无表情的自动走上来,然后举起枪支,按照军官的口令瞄准开枪!

第七步兵团就如同洪水中的堤坝一样,任凭太平军如何反扑,但是却坚定的站在城外百米位置上,持续着装填、瞄准、射击的动作,而且相当诡异的是,整个横队方阵里,除了不时传来军官的射击命令外,士兵们都是一言不发,和前头正在冲锋爬墙的协防军士兵高声呐喊,痛苦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皇家陆军作战,除了最后的刺刀冲锋阶段,一般情况下士兵们都是不会说话,军官们也不会胡乱开口,因此进行线列作战的时候,往往只能听见皇家陆军的脚步声,枪声。但是很少能够听见和冷兵器部队那样的呐喊。

相对于后头的第七步兵团在默默装填和开枪,彷佛就和行军吃饭一样悠闲的时候。前头的第十四协防师的士兵们却是要显得夸张许多。

那些士兵们有着高声呐喊,叫嚷着各种乱七八糟的口号向上冲去。也有些被城头火力击倒的伤兵正在嘶声裂肺的哀嚎,甚至有时候一些人因为旁边的伤兵叫的实在是太凄惨,还会给伤兵补上一刀,结束伤兵的痛苦。

士兵的呐喊和中,还伴随着军官们的大声高喝,一个骑在马上的少尉抵达城头后,一跃而下就是下了马,然后挥舞着军刀驱赶着他手底下的士兵攀上长梯,向城头发起进攻。

而此时。从城头上突然飞下来一支重箭,箭支由上而下,直接贯穿了他的胸膛,以至于这个刚从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没有多久的少尉还没来得及发下一句命令,就是直接向后倒下。

只留下两只没有闭上的眼睛看向灰蒙蒙的天空!

在少尉倒下的前方,多台长梯已经是架在了城墙外,几个身穿棉甲,手持盾牌的肉搏团士兵直接口咬钢刀,一手把盾牌挡在头顶。然后地飞快的向城头爬去。

这些穿着棉甲,手持盾牌的刀盾兵乃是中华军为了攻城肉搏专门设立的兵种,由以往协防军中的陷阵营改编而来,以前的这些陷阵营多由武艺出色。身体强壮的士兵组成,但是这种陷阵营并不是正规编制,里头的士兵也不局限刀盾兵。装备不统一,训练也不统一。只是里头的士兵比较勇武而已。

由于中华军频繁遇上龟缩坚城,攻城的时候频繁需要等上城头和敌军进行肉搏。所以才是把以往各协防师里各种名目的陷阵营统一整编为刀盾兵,原则上每个协防军步兵团都有一个连,人数一百人左右,一个协防师的话,有刀盾兵约三百人。

这三百人基本上是每个协防师的中坚力量,能不能突破敌军的防线,建立城头阵地基本就靠他们了,其他人嘛,大多是凑数的。

这从中华军还特地为了他们配属棉甲,藤牌,专用的长刀就可以看得出来,其实中华军对这些刀盾手还是比较重视的,不会说对待其他协防师的长枪兵、普通轻步兵甚至火枪兵那样不重视。

只见为首的十几个刀盾手一路快速向上爬去,但是爬到一半的时候,城头上的太平军就是冒着中华军的火力压制,冒死想要砍断长梯的钩锁,但是这些长梯的钩锁都是铁的,一时半会他们可砍不断,所以他们又是转移了目标想要直接砍长梯本身。

于此同时,又有人抬着石头想要顺着长梯砸下来!

数十斤的石头顺着长梯落下的时候,只见最上面的一个刀盾手虽然有藤牌护住了头顶,但是依旧没挡住石头的冲击力,把他整个人都是砸的头破血流然后整个人就是倒了下去,然后又是砸中了他下面一个正在向上爬的刀盾兵。

结果就是好几个人受到这种连锁反应,直接从半空摔了下去,噗通一声倒在了地上然后就是没了声息。

但是于此同时,另外一家长梯的几个刀盾手却是一路快爬,最上头的刀盾手是牛高马壮,身高至少一米八五以上,手臂粗壮有力,上头的太平军同样是往他这里砸下了一块石头,但是他的头顶上的藤牌却是斜放着让石头顺着另外一侧滚落下去。

躲过了城头扔下的石头后,他很快就是爬到了长梯的尽头,然后从城头上一跃而入,发出阵阵怪叫,如同猛虎一样扑向了城头上的那些太平军。

但是他刚冲了上去挥刀砍杀了一人后,就是被一个面部稚嫩的太平军士兵用长枪捅中了腰间位置,以至于让他尚没有来得及思考为什么会被一个半大孩子打中的时候,就是因为动作一慢,手中的盾牌没能挡住一柄长刀,以至于长刀直接砍在了身上。

纵然身披棉甲,以至于没让这长刀直接伤到他,但是巨大的冲击力依旧是没让他站稳,而很快又是长枪和长刀纷涌而来,数息后,他已经是浑身浴血,再也站不住到了下来。

但是他倒下的时候,已经有好几名中华军的刀盾手沿着长梯,爬上了城头!(。)

第582章 新舰招标第76章 乱世重典第489章 银行业和外资第566章 战舰和炮台的较量第464章 后宫版八国联军第149章 董离第567章 他们的战争(一)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对决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62章 破城第488章 所谓治国第450章 工业基础第215章 救或不救第502章 战争一触即发第624章 婆罗洲第175章 生丝产业链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惧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479章 华盛顿号首秀第322章 渔船和情报第539章 起锚迎战第663章 废黜朝鲜国王第569章 他们的战争(二)第50章 林德机器厂第584章 二等铁甲舰的争论第107章 城破殉国第560章 阿拉斯加第403章 大势所趋第201章 兵员匮乏第640章 郭龙云面圣第525章 夏威夷战争第183章 上刺刀冲锋第240章 国债和资本第642章 重设经济大臣第691章 中美密谋第681章 皇子初登场第342章 林成庭的担忧第644章 他必须死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647章 皇子所第710章 南海大捷第426章 昆明激战第713章 英国的退缩第229章 赴欧代表团第622章 大陆军政策第406章 长沙春寒第317章 纺织产业第361章 谈判中的战争第574章 赵大黑闯关东第633章 内阁纷争第570章 俄军的投降第511章 武装倒幕第661章 朝鲜局势动荡第281章 黄以典再现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414章 方德嫔第471章 穷教育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323章 联军增援抵达第554章 四国条约第370章 自信或轻敌第579章 宁朝动乱第54章 兵指青浦第599章 双方的纠结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5章 县令相邀第420章 东北设省第173章 冯宝才第99章 撤军和追击地两百零三章 宫殿后宫事第703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432章 新旧更替(二)第316章 国宴第406章 长沙春寒第92章 抽十杀一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46章 他敢打吗第578章 宁朝提亲第606章 中岛佐木第8章 营制第71章 扩军五千第580章 帝王寂寞第676章 十万英镑的阿拉斯加第700章 战争,起!第152章 登基称帝第504章 瓜分中亚第643章 培养体系第632章 帝大系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26章 退无可退的冲锋第553章 争锋相对的谈判第456章 立嫡立贤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302章 联军登陆第19章 主动追击第653章 新式步枪选型第333章 帝国在行动第553章 争锋相对的谈判第161章 镇江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