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面目全非的历史

从二月份下旬开始,中华帝国内外似乎大批都平静了下来,不管是广州那边和英法联军的军事冲突还是说在安徽、赣北等地的西线又或者是在河南以及山东方面的北线,中华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都已经是停了下来。

中华军正在积蓄力量迎战英法联军的任何挑战,至于太平军以及清军还有什么镇胡军之类的都已经被划入了次要目标,暂时不去管了。

而中华军在西线以及北线相继停止大规模的战斗,也是让清廷方面获得了极为难得的喘息时机,如果没有英法联军的突然插手,估计现在中华军已经在华北方向投入了至少五个皇家陆军步兵师的兵力,继而展开山东以及河南攻略了,估计不用等到夏天中华军就能够兵临北京城下。

但是现在,清廷却是可以利用这个难得的喘息时间进行恢复!

过去的几个月来,清廷为了挽回败局也是动作频繁,据传咸丰帝在年初对军机处以及六部进行大规模的人员调动,很显然咸丰帝对过去几年来这些军机大臣们的表现非常不满。

原山东巡抚胡林翼再一次被委以重任,被调任直隶总督,而自僧格林沁之后,清廷方面在北方的最主要将领都兴阿尽管连续遭到惨败,但是依旧被当成了救命草,被咸丰帝钦命为‘总理新军处’督办,同时还有‘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的诸多差遣,让这个历史上名不经穿的满族将领成为了当代名声最为显赫的清廷将领。

不得不说,都兴阿的崛起,甚至纳德的兴起以及胡林翼没死在太平军手里而继续升官发财并成为直隶总督,这些都和林哲引起的蝴蝶效应有着极大的关系。

林哲出现在这个时空,其中最明显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军队作战体系。引进的近代军队,线列战术把还处于十六世纪水平的国内军队直接跨越到了十九世纪。

中华军的前身也就是余胜军的崛起直接让清廷以及太平天国方面大规模建立各自的新军,其中太平天国那边一开始筹办新军还是相当不错的。在杨秀清的支持下林成庭可是编练出来了一支将近两万人的镇胡军,可惜1856年的太平天国内讧让这支镇胡军直接反叛出太平天国体系内。并成为了独立势力,这也就造成了石达开时代的太平军是没有任何新军的,只能依靠以往的运动、挟裹等流民军的模式来对抗曾国藩和镇胡军。

相对于太平天国编练新军的坎坷,清廷那边编练新军的规模要大得多,同时也顺利的多,尽管最早编练的八旗新军是个空架子,但是江淮新军却是相当不错,而后清廷大规模编练的练军也是卓有成效。

其京畿练军以及直隶练军更是成为了去年清廷在北方的主要战力。再到现在的整顿军制,统一番号从而弄出来的‘大清陆军’也很有后世的北洋新军的模样。

从京畿练军以及直隶联军还有部分地方练军整编而来的陆军四镇乃是目前清廷仅有的依靠。

而这陆军四镇成为了清廷目前的主要依靠,从另外一方面也就直接证明了都兴阿的崛起!

为何?

因为这清廷的练军就是他都兴阿一手建立起来的,遥想数年前的时候,谁能够想到当时仅仅是一个京口副都统、乾清门行走的他能够通过主办练军而达到今天所有在北方的清军的统帅?

不仅仅是他,就连跟着他一起办练军的几个手下也成为了清廷北方数省举足轻重的角色,比如说之前协助他编练京畿练军的副手史荣椿,还有负责主办直隶练军的纳德,如今一个是陆军第二镇的统帅,一个是陆军第四镇的统帅。

至于前几年广泛活跃在朝野并且名声显赫的那些清廷将领们已经是被革职的革职。这类人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僧格林沁了,然后是战死的比如说向荣,再过来还有被俘的比如李鸿章。

当这些人消失在清军的序列后。都兴阿以及纳德、史荣椿等在原时空里名不经穿的人因为编练新军横空崛起。

本时空的1858年和历史上的1858年已经是面目全非,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已经是苟延馋喘,原本应该大放异彩的曾国藩和他的湘军依旧只能困守湖南,新出现了一个林成庭和他的镇胡军盘踞在江西,清廷提前了编练新军,再加上林哲和他的中华军,导致中国进入了原时空里并没有出现过的线列战争时代。

这一切变数都是因为林哲的到来!

面对面目全非的历史,林哲脑海里原有的少许历史知识已经是毫无作用,面对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中华帝国该如何面对英法联军的挑战,该如何击败清廷以及太平天国进而统一中国。这些事都没有历史可以让他去抄袭,甚至连参考都不能。

而林哲也不是什么天才。他并不是天生就和拿破仑那样的统帅,也不是和袁世凯、李鸿章这些闻名晚清的名人那样有着什么卓越才华。

相反,来到这个时代前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他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华军崛起,建立‘中华’这个帝国,成为一国皇帝,靠的是他这多年来的努力以及对后世常识的了解,当然了,还和所有有所成就的人一样,少不了他的好运气,这一切加起来他才能够走到今天。

然而现在,面临着新一轮挑战的林哲有些恍惚了,他不知道自己用这么强硬的态度去对抗英法联军是对还是错的。

是继续用强硬的态度,最后和英法联军打一场,以博取彻底的胜利,从而奠定帝国崛起的基础还是说先忍一忍,先向英法联军屈服,割让一部分利益然后掉头专心对付满清以及太平天国,学蒋光头一样来个攘外必须安内?

对于这些,林哲是有着犹豫的!

但是这些内心里的些许犹豫虽然偶尔闪过林哲的脑海,但是林哲却是没有太过注意,因为现在已经没有了让他反悔的机会了。

自从今年一月份决定和英法联军对抗的时候,整个中华帝国就已经走上了战争的快车道,现在想要掉头已经太迟了。

看着那栋尚未完工的新华殿,林哲的目光久久没有收回!

这一场战争自己必须获得胜利,自己眼前的新华殿也必须重新开工然后把它建成,他要带着这个国家和民族彻底崛起。

作为一个站在权势巅峰的男人,林哲所追求的东西已经不多了,不管是权还是钱又或者是女色,的他已经是到了求无所求的地步,要女人的话,天下女色尽可取之,钱财现在对他而言就是一个数字,没有任何意义,而权势的话对于一个实权皇帝而言也是等到了顶峰。

现在的林哲还能够追求什么?

不外乎身后名而已,又或者是内心里的些许野望,比如说统一中国,又比如说让中国崛起,如果能够做到这些,那么自己也足以和那些名君相提并论了吧,将来在史书上,自己的名字就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

不同人生阶段的人是有着不同追求的,不同层次的人也是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的,而现在林哲的人生追求相对于普通人而言,是有些虚幻的。

不过这也不算他的例外,从古至今那些皇帝们的追求都是和常人不一样,开疆扩土是最多的,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想要当木匠的,想要长生不老的。

总之而言,数千年来的皇帝的所谓理想都有些变态,不能用常人的思维去看待。

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野望,为了带领这个国家崛起,他就必须把鸦`片以及关税等问题给解决了,如此才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发展国内的农工商,继而建立起一个工业国家,要不然的话他顶多也就是和历史上的清廷一样,搞出一个所谓的洋务运动而已。

这段时间里林哲的内心有着诸多想法,但是臣下们自然是不知道林哲心理的诸多想法的,他们只知道自己的这个皇帝已经是下定了决心要和那么蛮夷洋人打一场,为此不惜调动整个帝国的所有力量。

三月下旬,经过长达三个月的紧张编练后,在江阴编练的第六军所属的第八步兵师率先成军,这也是1858年度扩军计划里收个正式成军的部队。

为了体现自己的重视,林哲亲自乘坐海军的战舰前往江阴,主持江阴炮台落成以及第八步兵师的成军仪式。

本来按照其他封建王朝的例子,这种事情一般是用不着皇帝亲自前往的,一般会派遣近亲的皇族或者大臣前往,但是林哲对军队的掌控是深入骨髓的,所以是力排众议亲自前往江阴参加相关仪式。

三月二十九号,林哲以及随驾的诸多大臣们乘坐海军的多艘蒸汽战舰,而林哲的座舰自然是海军现役最大,最先进的千吨级蒸汽暗轮战舰绍兴号。(。)

第350章 降臣李鸿章第548章 新一代战舰第373章 军官缺口第244章 线膛火炮第59章 炮击上海第515章 林碃上学第188章 营造皇宫第616章 蚩尤号战列舰服役第318章 面圣第563章 俄国人的恐慌第661章 朝鲜局势动荡第594章 海军修正案第四百而十二章 独特的上海第523章 千里最强兵力第474章 日`本局势第587章 嫦娥号装甲巡洋舰第473章 新疆设省第79章 主政一方第330章 后装步枪的时代第460章 订单大爆发第697章 前无畏战列舰时代第501章 中亚危机第611章 陈月川回京第711章 全面战争第183章 上刺刀冲锋第268章 冬季战略调整第392章 走投无路第416章 外忧内困第274章 应对第228章 教育和留学第450章 工业基础第625章 阴谋在行动第693章 中亚叛乱第618章 阅舰式第675章 捷报频传第329章 最好的步兵第644章 他必须死第597章 曼德勒混战第333章 大肆封赏第499章 华盛顿号的一生第185章 扬州城破第62章 破城第252章 抢一抢压压惊第653章 新式步枪选型第152章 登基称帝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434章 教育发展计划第255章 近代骑兵的对决第294章 视察江阴第541章 钢铁巨舰的对决第92章 抽十杀一第125章 林成庭东进第480章 炎帝号铁甲舰第513章 美国重归统一第577章 马政杂谈第561章 阿拉斯加特遣舰队第164章 多方惊慌第298章 进犯上海第406章 长沙春寒第463章 编修清史第219章 桃源大决战(二)第5章 县令相邀第530章 火奴鲁鲁海战第308章 胜了吗?第29章 林成庭来袭第351章 改革和挣扎第693章 中亚叛乱第14章 自筹军费第419章 移民屯边第615章 舜帝级战列舰第48章 厘金初显第687章 阿富汗乱局第659章 敌人和朋友第442章 女蜗号铁甲舰第711章 全面战争第480章 炎帝号铁甲舰第392章 走投无路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630章 建设浪潮第49章 湖州厘捐局第127章 步步紧逼第234章 平仁堂政事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584章 二等铁甲舰的争论第115章 刺刀冲锋第149章 董离第661章 朝鲜局势动荡第35章 太平军的撤退第141章 起兵的借口第469章 秘书处改革第370章 自信或轻敌第547章 海军技术改革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498章 湘潭起义第81章 林德1854步枪第453章 军方人事调整第514章 快速发展的1865年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638章 宁耀安之死第77章 商贸区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