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林成庭的担忧

江西南昌。

城外的镇胡军校场内,林成庭正在和一群镇胡军的高层们观看镇胡军的演习!

前方的演习场内,一排排穿着青灰色军服的镇胡军士兵正在快速的变换阵型,只见他们以非常标准的三列纵队小跑着进入演习场,旁边的军官则是骑马跟着。

数分钟后,就见这支原本是纵队的镇胡军就是快速分散,以前排士兵为基调,迅速变成了三排的横队。

而后又是在军官们的命令下,士兵们快速进行装填,然后举枪瞄准,随着啪啪声传来,一阵白眼飘起的同时,外围作为假想目标的一快快竖起的木板被打的稀巴烂。

于此同时在另外一侧,炮兵们正在快速装填,然后开炮!

“恭喜大帅,又练得一支强军!”演习尚未结束,旁边的几个将领们就是上前恭贺着。

林成庭也是微微点头,但是内心里却是没有太多的高兴,相反还有着诸多的担心,眼前的这支新编部队从演习情况来看,已经是达到了老部队的训练水平,但是林成庭对他们却是依旧有所不满意。

他可是亲自和中华军交手过多次,对中华军的实力之强有着切身感受,眼前的这支部队不客气的说,顶多也就相当于中华军的早期,也就是余胜军时代的素质而已。

而且在武器上还有所不如!

盘踞在江西的林成庭在过去两年来一直都是在积蓄力量,费尽心思想要编练更多的新军,但是奈何江西实在过于贫瘠,同时由于江西是属于被四面包围的地区,东边的中华军,之前那边广东的清军以及现在的中华军。都不会让他轻易获得大量的洋枪样炮。

不得已之下,他也只能效仿湘军以及清军,开始了自造洋枪的路子。

但是要造米尼击发步枪的话,难度实在太高,单单是线膛就不是那些铁匠手工作坊可以搞定的,所以他也是走上了仿效燧发枪的路子。

这不仅仅是镇胡军的问题。实际上湘军以及清军还有太平军都有着同样的问题,想要造出米尼步枪的话难度是相当大的,要想大规模批量生产米尼步枪,就必须有着相匹配的大量机器设备,而仅仅依靠手工作坊的话,那些熟练的老师傅手工打造几支或者几十支都没有问题,但是要想生产几千支乃至几万支的话,根本就没有这个可能性。

除了给枪管拉膛线的问题他们就无法在现有的手工作坊解决外,还有火帽击发机构的问题。

在这里得略微科普下近代步枪的发展。近代步枪从火绳枪再到燧发枪,再到十九世纪初期普及的击发枪,再到现在,也就是十九世纪中期后后装步枪使用的击针步枪。上述步枪的分类是特制击发方式,而不是指有无膛线或者前后装。

其中火绳枪不说了,基本在主流陆军中已经被淘汰,现在也就是只有一些三流军队,比如说清军中的绿营、太平军。嗯,包括中华军中的协防军还保留有这些武器。不过一般也都是以前生产的,如今就算是在中国国内,也没有谁生产火绳枪了。

燧发枪的话,这玩意过去百年来都是主流步枪,实际上一支到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等列强军队还保留有部分燧发枪。

然后就是击发枪了。所谓的击发枪,也就是采用雷`酸汞制作的火帽击发的步枪,这种步枪自从本世纪初期被发明后,迅速开始普及,不管是前装滑膛步枪还是。前装线膛步枪,都是大规模应用这种击发模式。

比如说中华军中的以褐贝斯步枪改装而来的1851年型林德步枪,自行设计生产的小口径米尼步枪1856年型林德步枪,都是采用这种击发模式。

然后再过来就是击针模式,击针乃是从传统的击发模式发展而来的,最先应用的乃是德国人的德莱赛步枪,而中华军中的1858年型林德步枪也是采用击针模式,由此可以看出,一般只有后装线膛步枪才用击针模式,哪怕是到了以后的金属子弹时代,依旧还是采用击针模式。

而上述的击发、击针两种模式都有着一个很重要的技术难点,那就是火帽,而火帽是需要用到雷酸汞。

别看雷酸汞这东西对于后世人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东西,但是对于当代的化学水平而言,乃是名副其实的高科技产品,林德机器厂当初为了能够自产火帽,可是花费了大代价引进技术设备之余,同时还聘请了大量洋人工程师的,而即便如此,实际上也努力了足足两三年时间才造出来,一直到1856年的时候,中华军才算是完全用上自产的火帽,而之前都是严重依赖进口的。

倒是击针模式的发展就是因为火帽技术已经成熟,而后就是水到渠成,不太花费力气。

膛线、火帽,这两点技术难点足以难倒国内的那些手工作坊了,不管是清廷的天津机器局还是湘军那边的湖南机器局,又或者是镇胡军在南昌、太平军在湖北武昌的手工造枪作坊,都是无法解决上述两个难题的。

在自造不成,外购又买不到的时候,他们就是退而求次,这击发线膛步枪搞不出来,不代表他们连燧发枪也搞不出来的。

所以这两年清廷、湘军、太平军、镇胡军都是一股脑的大规模自造燧发枪,各自的产量都是非常可观!

至于更落后的火绳枪,虽然已经是没有那方势力大规模生产了。

自己只能用燧发枪,但是林成庭却是非常清楚,东边的中华军可都是用米尼步枪的!

中华军自从余姚县勇营时代就开始大规模使用米尼步枪了,林成庭和石达开或者曾国藩以及其他国内的军事统帅们就算再信息落后,也都是知道了中华军是大规模使用米尼步枪的,甚至这些人或多或少从各种不同的途径得到了少量的米尼步枪,经过试验后得知了米尼步枪的一些性能。

而越是清楚米尼步枪的性能,再对比自家用的燧发步枪,就越是能够感觉到其中的差距。

现在的林成庭就是深感两者的武器差距,去年他派遣到福建的部队和同样进军福建的中华军第三军交战时,就是损失惨重,最后被迫主动退出了福建。

尽管林成庭知道双方的训练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他却不认为这种差距是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真正导致自家部队连续惨败于中华军手中的原因,还是因为武器的差距。

如今听闻中华军已经在苏南大败英法联军,林成庭就是非常担心中华军会大举西进,而中华军一旦大举西进的话,首要目标固然是九江方向的太平军,但是自己后续肯定也是他们的目标,毕竟江西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中华军如果想要继续西进湖广两省的话,就必须先拿下江西,这样中华军才能够整合广东、福建等方向,而不至于中间空出一大块来。

面临着如此危机,林成庭自然也就更加急迫了。

如今他编练了两年多的新军已经扩张到两万人,同时还有将近三万人使用冷兵器的辅助部队,但是谁都知道这些辅助部队只能当地方治安部队使用,真正打仗的时候可靠不住。

而仅仅依靠两万人的新军能挡住中华军的进攻吗?

林成庭自己是没有这个信心!

也许该派人到长沙那边找曾国藩谈一谈了!

如果说林成庭是担心着中华军会西进的话,那么现在的北边的清廷就是实实在在的面临着中华军的北上攻势了。

自从八月份结束了苏南和英法联军的战事后,中华军方面并没有停下步伐,而是快速的调整兵力以及物资的补给方向,不但抽调了第六军北上,同时一艘艘满载着炮弹、子弹等各种后勤补的船只通过京杭大运河北上。

为了解决远距离内河航运困难的问题,海军部甚至还专门订购了众多蒸汽拖船,用以拖拽无动力的木制驳船在内河航行。

这种运输模式很像火车,前边一个火车头,然后拖着一排车厢。

如此虽然说跑起来的速度比较慢,但是胜在一次性运输的量比较大,而且这些都是内河船只,对内河航道的要求非常低,基本上有两米的水深就非常充分了,如果装载的货物少一些,甚至在一些一米深的河道也能勉强运输,不过搁浅的几率非常大就是了。

同时这种运输模式也是摆脱了对风向、逆行的困扰,唯一比较麻烦的就是沿途煤炭的补给不是很方便。

不过江南矿务公司已经在徐州那边进行初步开采,虽然机器设备还没有,目前依旧是手工挖煤,但是在海军用煤需求急迫的情况下,江南矿务公司为了支持军方的行动,也是顾不上成本大了,这能够开采多少就是多少。

只是开采出来的煤炭质量不怎么好,还必须同上海运输一部分进口的上好煤炭,然后两者掺着用。

然而不管怎么样,用蒸汽拖船拖拽驳船的模式运输,总比以往用风帆船只运输方便快速的多,而这对于前线的军事行动而言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

实际上第六军的北上,就是乘坐这种驳船,虽然速度并不会很快,但是总比用脚走上几百上千公里强得多。

九月二十六号,一路北上,同时还在扬州以及徐州两地分别休整了几天的第六军抵达山东济宁。

第139章 逼宫谋割据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201章 兵员匮乏第625章 阴谋在行动第139章 逼宫谋割据第16章 贼军来袭第612章 陈月川的野望第253章 沈驰云入沐阳第434章 教育发展计划第295章 炮台和火炮第235章 督察院风暴第618章 阅舰式第500章 八年甲舰试验舰第340章 江南大学第91章 攻城第590章 海关舰队第281章 黄以典再现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枪第437章 交通部和铁路公司第129章 火炮和战马第99章 撤军和追击第51章 团练大臣第216章 战争风暴来临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285章 势均力敌第4章 扩张护院第446章 庞大订单第74章 上海商贸区第242章 战略规划第141章 起兵的借口第442章 女蜗号铁甲舰第15章 公然敲诈第636章 风波起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267章 汉特?威廉的失态第214章 洪泽湖军议第63章 神经病和伟人第71章 扩军五千第19章 主动追击第690章 兰港国朝贡第474章 日`本局势第606章 中岛佐木第420章 东北设省第474章 日`本局势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战炮第113章 决一死战第102章 保护军帅第166章 尽占江南第602章 重回战国时代第415章 横扫巴东第519章 三流工业国第154章 战火再燃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332章 捷报东来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岛第499章 华盛顿号的一生第429章 缅甸局势第107章 城破殉国第611章 陈月川回京第413章 巡视当涂第538章 国运之战第122章 扩大商贸区第417章 经济大臣第264章 十二月调整第670章 帝国炮兵第628章 兰港大统制共和国第115章 刺刀冲锋第310章 谈判重启第563章 俄国人的恐慌第402章 九江前线地两百零三章 宫殿后宫事第39章 董阳红的冲锋第347章 李鸿章面圣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691章 中美密谋第297章 广州失陷第235章 督察院风暴第105章 浴血冲锋第557章 海军五年计划第535章 香港登陆战第452章 演习和变革第622章 大陆军政策第452章 演习和变革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428章 林成庭入缅第17章 长兴初战第111章 以攻代守第436章 铁路发展计划第663章 废黜朝鲜国王第168章 宫务厅情报处第674章 围歼俄军第409章 林哲的召见第238章 财政预算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33章 炮弹下的盾牌第117章 他不敢开枪第527章 占据珍珠港第14章 自筹军费第632章 帝大系第593章 心比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