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检阅海军

上海乃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汇集了较多目前国内重大企业,所以林哲在上海待的时间要长一些,抵达上海的次日,他分别参观了江南武器公司下属的林德兵工厂以及上海纺织公司下属的第一缫丝厂还有目前国内最大的民资重工企业,即隆丰机械公司。

听取第一缫丝厂管理处汇报工作的时候,他指出目前缫丝厂的工作环境还不够理想,工人的工作时间过长等问题。

不过林哲也知道,即便是自己说了,恐怕不管是皇室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还是把太多的资源放在改善工人待遇上。

十九世纪的诸国工业化,得了好处的是资本家以及国家,但是对于工人本身而言,待遇的提高并不算多。

现在工人的待遇差是普遍的,林哲想要短时间内改变也是不太可能的事,他只能尽量的提起这些问题,让外界更加关注。

毕竟他作为帝国皇帝,一言一行都是代表着无上的权威,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需要下面人去深思探究的。

就和后世人天天搞学习讲话精神一样,现在的官员们也都得钻研林哲的每一句话里的深意。

在隆丰机械公司,他同样高度赞扬了隆丰机械公司管理层的魄力和决断,称他们为民资资本进军重工业,发展帝国工业做出了杰出的榜样。

第三天,林哲前往北岸工业区,视察了北岸工业区内的数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并同样做出了一些简短的演讲,并随时做出一些指示。

这让后头跟着林哲的一群上海市政府的官员们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怕,因为林哲虽然大多数都是给予积极评级,但是有时候也会毫不客气的指出一些缺点,比如之前所说的工人待遇过差的问题。

结果呢,连续多天的报纸上,都是重点提及了工人待遇问题,当然了。这些报纸发表的文章都是经过审核的,立意上必须政治正确,其中很多报纸都是着重从‘陛下关心工人福祉’这方面着笔。

第四天,林哲的行程就没有这么多了。形成只有一个,那就是去上海造船厂。

除了去参观这家国内甚至远东地区内最大的造船厂外,他还会主持帝国第四艘,同时也是国内第二艘远洋型铁甲舰、盘古级铁甲舰的二号舰,祝融号的下水仪式。

自从帝国在1861下决心建设铁甲舰。海军就把大量的经费投入其中,在这之前,已经陆续建成了四艘铁甲舰,分别是一千八百吨的近海铁甲舰女蜗号,同样是近海铁甲舰的毕方号。然后是两千四百吨的远洋铁甲舰盘古号。此外还有一艘外销给美国南方联邦的铁甲舰华盛顿号。

现在盘古级的二号舰祝融号的下水,标志着帝国的前期铁甲舰研发以及建造工作落下帷幕,并取得了完美的成果。

尽管帝国建造的铁甲舰在吨位上和英法等国的铁甲舰还有些差距,但是至少已经不是当年的那种木壳木甲战舰和铁甲舰之间的划时代差距了。

只要给予帝国一定的时间,那么未来建造出万吨巨舰是指日可待的。

上海造船厂内,林哲亲自主持了祝融号的下水仪式。并在下水仪式的演讲上,要海军继续保持现在的势头发展,不要被传统和旧思维约束,要勇于创新实践。

主持完祝融号的下水仪式后,林哲登上了皇家游轮‘炎黄号’,在长江海口检阅了帝国海军。

参加检阅仪式的除了海军三艘铁甲舰,即盘古号、女蜗号,毕方号以外,还有多艘木甲木壳战舰,比如帝国首艘自主建造的远洋战舰绍兴号。以及它的姐妹舰苏州号、宁波号。此外尚有帝国第二级,同时也是最后一级的木甲木壳巡洋舰南京级里的武昌号、太原号。

至于南京级的另外三艘战舰,目前天津号、和南京号在日`本海域,在日本尚未结束的内战里保护帝国的在日利益。

最后一艘则是还越南顺化。保护着帝国在越南的利益,威慑并防止法国军舰闯入顺化并直接登陆。

除了上述帝国海军的主力舰外,还有若干吨位较大的近海、内河炮舰,比如在帝国尚未成立时,同时也是帝国第一艘自造的大吨位军舰‘镇沪号’,该舰虽然吨位只有五百吨。航速以及火力等各方面都是差强人意,而且干舷过低,船型不适合远洋航行,只能充当近海或内河炮舰使用,但是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国内第一艘自造的大吨位战舰,具有相当浓厚的象征意义。

除了大吨位军舰外,还有数艘内河炮舰,分别是在同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兴吴级和兴吴级的改进型广城级,两个型号分别来了三艘。

其实虽然现在帝国海军已经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远洋战舰上,但实际上帝国海军里数量最多,同时使用最广泛的还是兴吴级以及广城级这两个型号的炮舰。

只有八十吨的兴吴级炮舰,总共建造了十六艘,几乎参与了统一战争里的每一场大规模水陆战争,如今在越南河内就是驻防了一艘兴吴级炮舰,这些年和俄罗斯争夺黑龙江的控制区,也有大量的兴吴级炮舰被派往黑龙江,负责该区域内河以及近海作战的北海舰队,拥有四艘兴吴级炮舰。

广城级则是兴吴级的后续改进型,船体设计依旧是效仿兴吴级,不过吨位扩大到了一百五十吨,其早期装备的火炮为两门十二磅的前装滑膛炮,后来则是改装为两门十二磅的前装线膛炮。

当然了,改装的不仅仅是广城级,其实兴吴级以及其他早先使用滑膛炮的炮舰基本都换装了前装滑膛炮,目前帝国海军的现役主力战舰里,已经是看不到滑膛炮的身影了,只有在一些运输舰等辅助舰上还保留有部分滑膛炮。

至于说为什么不把这些战舰上的火炮都换成后装线膛炮,理由非常简单,一个字:钱!

现在的线膛炮的制造成本依旧非常高,一门线膛炮下来,都比一整艘的小炮舰船体还贵,这装备上去就是典型的浪费。

再者这些内河、近海炮舰的主要任何也不是和敌人主力舰队交手,他们的任务是支援陆军,同时和敌人的内河战舰交手,所以前装线膛炮已经能够满足他们的作战需求。

看着这支舰队排着壮观的队列,冒着淡淡的白烟从眼前驶过,林哲心中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激动。

这是自己的海军啊!

这是承载着未来中华民族海防重任以及保护海外利益的海军啊!

虽然这支海军还很弱小,总吨位加起来只有两万五千吨左右,而且这个数字还是算上了刚下水的祝融号,再加上部分运输舰、运煤船等辅助舰,总吨位甚至都没有英国海军三艘九千吨铁甲舰加起来那么多,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海军的架子总算是搭起来了。

未来只要继续保持对海军的投入,也不需要说要和明治那样饿着肚子来节省购买战舰的军费,只需要保持合符经济发展的海军军费比例投入,那么这支还非常弱小的海军一样能够成长起来。

林哲短时间内,至少十几二内没指望着自家海军能够超越英国皇家海军,然后在全球范围内和英国皇家海军交手,他的目标说起来有些低微,他只是希望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后,自家的海军能够守住中国沿海的这一片小池塘,保住中国海军的海防安全。如果情况好一些的话,也就奢望奢望能够掌控南海以及日`本沿海地区的制海权。

至于说前出印度洋和英国人交手,还是等中国在印度或者在中东地区找到海军基地再说吧。

以后的事还太早先不说,现在以及未来十几年内。林哲对海军的要求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控卫中国的万里海疆,挡住英法等海军强国对中国沿海的虎视眈眈。

达成上述目的之余,偶尔欺负欺负弱小国家,比如到日`本一场炮舰外交什么的。

现在日`本那边,可是驻扎了帝国海军六艘之多的军舰,分别说木壳巡洋舰天津号、南京号、此外尚有炮舰镇嘉号以及武装运输舰镇绍号、煤炭补给舰沧州号。

这些军舰组成了帝国海军内的临时舰队,即‘太平洋舰队’。

这名字虽然听上去霸气,但实际上只是一破架子,就上面这几艘船而已,而且还不是固定的舰队编制,只是属于临时编制,随时都会被解散的那种。

其主要使命和在中国租界内的数百名海军陆战队以及陆军的一个步兵连一样,都是配合驻日的外交人员,争取、保护中国在日`本的最大利益。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舰队和陆上作战人员,其最高指挥权并不在于太平军舰队司令或者是驻日部队司令,而是嫡属于帝国驻日全权公使李博仓。

李博仓如果觉得有必要出兵幕府或者其他的大名,那么就会让战舰以及士兵出战,这个时候舰队司令或者陆战队司令才是率领部队进行具体作战。

在这个交通信息落后的时代,往往驻外的外交人员拥有相当大的权限,甚至可以轻易调动兵力发起一场战争。

而在农历正月二十八号,驻日公使李博仓就是亲自带着舰队和陆战队的士兵会同英国人一起登陆了鹿儿岛,掀起了中华帝国正式出兵日`本的高氵朝!。

第355章 都兴阿的炮灰第255章 近代骑兵的对决第500章 八年甲舰试验舰第578章 宁朝提亲第354章 清军出击第398章 横扫北方第575章 交通和工业第117章 他不敢开枪第603章 倾销地第102章 保护军帅第550章 夏威夷战事再起地两百零三章 宫殿后宫事第218章 桃源大决战(一)第491章 中英萨战争第151章 三拒劝进第439章 财政和军费第94章 狂傲第224章 清点战果第91章 攻城第300章 重炮之间的较量(二)第638章 宁耀安之死第352章 第六军的北伐第713章 英国的退缩第399章 西征展开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602章 重回战国时代第546章 战后封赏第667章 俄土战争的连锁反应第13章 见黄宗汉第18章 黎明危机第317章 纺织产业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196章 董离科举行第365章 传统和科学的结合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353章 都兴阿的决断第485章 视察上海第201章 兵员匮乏第227章 捷传江宁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384章 严寒减员第629章 当涂之发展第330章 后装步枪的时代第65章 吴健彰进城第221章 骑兵之冲锋第98章 都是疯子第659章 敌人和朋友第37章 遭袭第616章 蚩尤号战列舰服役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112章 余胜军协防团第494章 研发机枪第129章 火炮和战马第213章 两军联合第296章 无法避免的战争第606章 中岛佐木第707章 帝国兴衰在此一战第98章 都是疯子第264章 十二月调整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222章 步兵对骑兵第285章 势均力敌第542章 紧跟本舰第705章 中英宣战第65章 吴健彰进城第19章 主动追击第362章 中英上海条约第228章 教育和留学第432章 新旧更替(二)第109章 四千对四万第71章 扩军五千第778章 中美勾结第89章 湖州之危第484章 薛焕入阁第201章 兵员匮乏第341章 办学难第112章 余胜军协防团第485章 视察上海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691章 中美密谋第514章 快速发展的1865年第258章 硝烟中的尸体第672章 弹药告急第120章 先赏后剿第208章 残酷肉搏第552章 英国人的顾虑第592章 作秀第138章 败退和首秀第177章 江南矿务公司第116章 弹劾和防备第548章 新一代战舰第61章 爆破攻城第571章 铁路网的野心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发展第90章 骑兵出击第46章 他敢打吗第14章 自筹军费第154章 战火再燃第452章 演习和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