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租借金兰湾

自古以来,中国便是一个大陆国家,而大陆国家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军事战略重心都是在陆地上,偏重于陆军发展,海军注定只能获得少量投入。

不仅仅中国如此,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都是如此,比如法国,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等都是如此。

只有英国,美国这种岛国或者面临两洋威胁的海洋性国家,才会极端重视海军的发展,嗯,历史上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也是如此。

对于当代的中国而言,其核心利益是在大陆上,因此对陆军的投入是相当庞大的,每年一亿多的军费,陆军就拿走了上亿,海军只能分到一两千万而已。

在这种国情下,海军内部的将领想要扩张海军,面对的阻力自然是极其庞大的。

当海军提出来的第一期五年发展计划后,立即就是遭到了陆军以及内阁的联合反对,就连皇帝林哲也是没有出声支持,而林哲的不支持,实际上就是没有明说的反对了。

海军狮子大开口,一张口就要两个亿,这自然不是现有的帝国财政能够支持的。

计划遭到了反对后,海军内部虽然沮丧,但是也知道此事不可强求,不得不大幅度降低了计划标准,再一次提出了五年计划修正案,这¢¢¢¢,→.⊙.n≤et一次先不论他们的具体计划,嗯,反正陆军和内阁的那些人也不怎么关心,甚至都搞不懂海军的那些战舰之类的东西,他们只关注一点。那就是要多少钱。

而这一次,海军的胃口就小了很多。只说了要五千万,而且这五千万可以分五年拔给。即每年在海军常规经费的基础上,再额外拔给一千年。

一年多一千万?

这个数字虽然让陆军和内阁的那些人依旧不满,但是他们也知道见好就收,因为不管怎么说,他们也都是知道林哲是非常关注海军发展的,如果陆军和内阁死活不放手强行阻拦海军的扩张,那么就会有非常大的可能遭到林哲的反对。

再加上这几年帝国经济依旧保持着比较大的增幅度,经济发展了,而且财务部主导的税务改革也是效果良好。并逐步推行到全国,预计后续的中央财政收入还会有所增加,所以陆军和内阁的那些人才是勉为其难的应承了下来。

于此,在1867年一月底的御前会议上,海军部总林达标正式提交了海军第一期五年发展计划,会议上陆军和内阁方面的人只是做了象征性的反对后就是没有再坚持意见,而看见这些臣子们已经达成了共识,作为仲裁者的林哲才是正式批准了该件。

这份计划和往常的军费计划不同,这份计划所需的经费并不从正常的军费渠道走。而是独立于海陆军军费之外,有财务部直接按年拨付,初定每年一千万。

而这一千万自然是需要严格规定用途,其中大头是用来支付新建造的战舰。毕竟现在的战舰随便一艘都是几十万,而那些主力舰动辄上百万,万吨铁甲舰更是两百多万。没有额外的经费支持,依靠海军的常规经费是无法支撑的。

此外这部分经费还会用来扩张军用港口!

中国沿海的优良港口并不少。适合作为军港的同样也多,但是具有百年军港的优秀港口还不多。

一个军港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安全性。停泊的港湾必须能够安全上的保证,然后是地理位置优越,比如说靠近中国经济腹地,比如三角,珠三角,或者渤海湾这三个地方。

再者是有一定的工业基础,确保可以修建其港口设施然后对战舰进行维修。

再者则是水深!

现在的战舰的吃水是越来越深,以前的炎帝级吃水不过六米多,但是在建的蚩尤级吃水已经是达到了八点五,如果考虑到未来的话,那么等一战时期的那些战列舰,吃水普遍已经是达到九米以上,到了二战时期的那些吨位更大的超级战列舰的吃水则是超过十米。

而到了二战以后的那些超级航空母舰,则是吃水超过十一米,甚至十二米之多。

也就是说,如果考虑到未来百年的海军发展,同时也对帝国海军有信心,能够在数十年以后建造大量战列舰,在二战以后建造大量超级航空母舰的话,那么最好是现在就选择那些水深十二米以上的深水港口作为主要军港使用。

考虑到上述诸多条件,其实适合作为帝国海军作为军港使用的港口非常多,但是要作为未来百年的核心海军基地港口,可选的就不多了。

首先是上海港,这个目前帝国海军最主要的海军基地其实并不算一个海军专用港口,而是商业港口,虽然因为靠近上海,所以各方面的设施都比较完善,但是没有丝毫的保密性以及安全性可言。

同样的还有广州港,同样是一座商业港,战舰都是直接在珠江岸边停泊,来往商船都能直接靠近了仔细观察这些战舰。

目前来说,算得上是专业军港的,目前只有青岛港。

在海军正式开发山东渤海湾之前,青岛不过是一个小镇,并没有什么大型的沿岸城市,青岛发展起来是因为海军的大规模入驻。

仅仅是海军投资的青岛海军造船厂,就给当地带来了众多的工作机会。

目前的青岛港是纯粹的军用港口,暂时并不对外开放。

除此,海军还在福建马尾港,台湾基隆港、浙江宁波港、辽阳营口港,吉林省的海参崴港、广东雷州港(湛江)进行了小规模的开发,用来临时停泊,补给战舰,不过受限于经费限制。这些港口都没有大规模开发只是有着一些少量的煤炭,弹药补给仓库。平常时候并不驻扎大吨位战舰,只常驻一些小型炮舰。

而现在的海军五年计划里。是准备建设两座核心海军基地。

其中之一为上海港,尽管上海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诸多缺陷,但是只要三角一天是中国的经济重镇,那么上海港的战略地位就会远远超过国内的其他港口,因此上海港口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海军依旧打算投入巨资,继续扩张其在上海吴淞的海军基地设置,值得注意的是,上海造船厂也是直接在海军基地旁边开始修筑其两座大型造船船坞。设计标准是一万五千吨。

其次则是香港尖沙咀港!

香港尖沙咀港的优良是不用多说的了,后世之所以没有成为著名军港,是因为诸多的政治原因以及刚港口承担了过重的商贸,而现在嘛,香港的商贸几乎是可有可无,人家外国人来华贸易,一般都直接去广州了,根本不会在香港停留。

同时考虑到广州港作为军港使用,其条件甚至还不如上海那边。所以海军是打算干脆放弃广州作为南方的核心海军基地,而是转到香港来,甚至都直接把南洋舰队的司令部搬到了九龙半岛上。

今后这两个港口,将会成为数十年的主要海军核心基地。

当然了。偌大的中国海军自然不可能只拥有这两个港口,同时还会有其他诸多军港,其他的军港也会根据重要性进行区分。

比如台湾的基隆港、山东的青岛港就是作为比较重要的军港进行建设。这两个港口都是纯军港,并不对外开放。

然后还有一些再次一等的港口。比如旅顺港、海参崴港、雷州港,宁波港、马尾港等。这些港口一般作为地方近海舰队的港口所在。

除了上述国内的港口外,其实帝国海军还打算开辟国外的港口使用!

比如说在日`本的东京湾的横须贺港,帝国海军就一直相当垂涎,一直想要从德川幕府手中正式租界该港口,进而开辟为帝国海军的正式军港所用。

此外帝国的几个属国里也有不少优良港口,比如越南王国的金兰湾、河内港、岘港。朝鲜的南浦、釜山。琉球的那霸都是一些具有军事战略价值的港口。

而帝国海军也是经常路过并停泊,比如那霸就是中国前往日`本的途径港。

此外,帝国海军在越南王国的河内以及岘港是常年驻扎有小规模的舰队!

目前帝国已经正在和越南王国进行谈判,希望可以租借金兰湾作为军事基地。向日`本德川幕府谈判,租借横须贺作为军事基地使用。

其中越南的金兰湾是比较容易的,因为越南王国本来就是中国的属国,现在的越南可以说从外交,军事,经济上面都是被帝国全面掌控,要租界金兰湾还是比较容易的。

经过一番谈判中,帝国正式向越南王国租借金兰湾,一次性支付五十万圆,获得一百五十年的使用权,当然了这五十万圆其实并没有直接给,而是通过减免债务的方式来支付,要知道现在的越南王国欠了帝国一屁股的债务,加起来本息超过四百万之巨,这对于一个弱小国家而言,这笔债务如同大山一样压在头顶上,这能够减免五十万也是好的。

签订相关条约后,帝国海军正式进驻金兰湾,并开始小规模的建设,现在帝国海军经费有限,自然不可能说一下子就把金兰湾打造为庞大的海军基地,只是进行前期开发而已,主要是修建一些必要的基础设施,比如煤炭仓库,码头这些,至于维护战舰的一些设施短时间就不可能进行建设了。

目前帝国海军对金兰湾,同时还包括一些没有租界,但是也能够使用的越南港口,比如河内港,岘港,其定位是舰队补给港口,主要是用来延伸帝国在南海方向的活动范围,暂时并不打算把这些港口建设为大型海军基地。

相对于越南这边的顺利,日`本那边的横须贺港就没那么好租界了。

其实这倒不是德川幕府不愿意,怎么说,反正都卖国好几次了,为了获得中国的继续扶持,德川幕府并不介意继续卖国,但问题是他们不敢啊!

如今日`本国内的局势相当的混乱,倒幕派和幕府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来,这几年来,德川幕府一开始处于弱势,被倒幕派压着打,后来帝国加大了对幕府的扶持,幕府的军队一度反攻到京都附近,但是这个时候,帝国的外务部认为日`本的统一对帝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处,担心幕府重新统一日本后,会倒过来反抗帝国的压迫。

这能不反抗吗?这几年帝国是趁火打劫,没少逼着德川幕府出让了大量利益,海关关税,江户租界、虾夷地租界,而最近一年,帝国又是频繁就虾夷地的独立问题和德川幕府进行交涉,帝国外务部认为虾夷地并不是日`本的固有领土,当地人民有权力决定是否独立,此举自然是引起了德川幕府的严重不满。

不过德川幕府为了避免激怒帝国,从而直接断绝对德川幕府的支持,所以也是采取拖延的态度,没敢直接拒绝。

站在日`本人的角度而言,现在的中华帝国就是邪恶的代表,不知道多少日`本人恨不得生吞了帝国驻日公使李博仓呢!

正是因为这种担忧,李博仓干脆就是建议帝国减少德川幕府的扶持力度,也不用怎么做,只要把预定的一些军械亢几个月,前线的幕府军就会因为补给跟不上来而败退。

要不然的话,幕府军早就杀进京都了!

在帝国的左右下,现在的日`本两个派系依旧保持了僵持的局面,幕府打不过去,倒幕派攻不过来!

久以往,日`本彻底分裂不是梦想!

而这种情况下,帝国还想要从德川幕府手中获得横须贺港作为海军基地使用,难度还是相当大的。为啥?因为德川幕府要是敢签下条约,这卖国的罪名就摘不下来,估计到时候幕府内部都会有一大群人反对。

再加上目前的帝国海军的太平洋舰队就驻扎在江户,也不是说非得要一个小渔村作为海军基地,所以一时间也不着急,慢慢谈就是了。

海军基地的建设虽然耗资巨大,但是普通人一般不关注这些,真正能够引起国人关注的还是帝国海军准备要建造多少战舰之类的。

而帝国海军并没有让那些关注海军发展的人失望,计划一通过后,帝国海军就是宣布将会订购四艘万吨巨舰!(。)

ps:

二合一章节!

第632章 帝大系第578章 宁朝提亲第117章 他不敢开枪第212章 苏北大战初起第275章 严阵以待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637章 惊天大秘密第566章 战舰和炮台的较量第368章 协防师改革第240章 国债和资本第326章 夏税和铁路第42章 胜负在此一举第220章 对决练军第779章 立储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战炮第452章 演习和变革第213章 两军联合第267章 汉特?威廉的失态第20章 伤亡悬殊第239章 狮子大张口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323章 联军增援抵达第388章 北平大乱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95章 三天不封刀第506章 宁沪线试运营第282章 连夜抢修第419章 移民屯边第555章 新版纸币第118章 扩军再扩军!第472章 工业井喷第221章 骑兵之冲锋第297章 广州失陷第457章 将领调整第371章 近卫师参战第99章 撤军和追击第100章 太平军的战壕第325章 农忙时节第488章 所谓治国第127章 步步紧逼第639章 联合调查局插手第67章 协防上海第146章 王侯之赐第125章 林成庭东进第635章 李平桐第359章 兵临济南第184章 线列对射第392章 走投无路第504章 瓜分中亚第575章 交通和工业第644章 他必须死第466章 海河工业区第385章 沧州激战第588章 畸形的社会第686章 陆军革新第539章 起锚迎战第703章 帝国海军在行动(二)第247章 沈驰云的野望第497章 为我独舞第89章 湖州之危第110章 崩溃和追击第707章 帝国兴衰在此一战第419章 移民屯边第473章 新疆设省第635章 李平桐第386章 大清的崩溃第500章 八年甲舰试验舰第706章 凌晨海战第23章 第二步兵团第620章 租借横须贺第610章 订单争夺第416章 外忧内困第493章 初临北平第246章 军法之苛第62章 破城第四百而十二章 独特的上海第637章 惊天大秘密第45章 南撤湖州第89章 湖州之危第345章 工业规划第591章 元宵国宴第78章 各方利弊第421章 郭龙云巡视第117章 他不敢开枪第19章 主动追击第660章 确立金本位第371章 近卫师参战第346章 李鸿章的好奇第603章 倾销地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352章 第六军的北伐第122章 扩大商贸区第437章 交通部和铁路公司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408章 文武之争第459章 一战成名第5章 县令相邀第424章 理想和现实第488章 所谓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