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里维拉贸易公司

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后进国家还可以高高兴兴喊着什么和平崛起,但是在十九世纪,和平崛起就是一句笑话。

纵观后进国家的崛起历史,基本都是一场又一场血腥的战争。

帝国想要在强敌环绕的十九世纪后期真正崛起,自然是免不了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除了国内诸多发展困难,外部环境也是不容忽视的。

帝国这些年打的仗其实不少的,和俄国人的军事冲突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规模小一些,但是每年在边境地区都是会打上那么几场,幸运的是中俄两国在边境地区都缺乏部署大规模兵力的后勤补给能力。

如今林哲想要插手婆罗洲的事务,倒不是说他想要在婆罗洲为帝国争取什么实际上的利益,比如占领领土之类的,他只是非常单纯的想要给荷兰人,也不对,应该是给英国人找点麻烦而已。

免的英国人有事没事就在西藏、中亚以及宁王国等问题上给帝国找麻烦。

林哲决心插手婆罗洲事务,不过这种插手是非常隐秘的,因为帝国是不可能公然的外交抗议或者是直接动用军事手段插手,这种公开撕破面皮的事不能干。

所以要插手就得偷偷的来!

负责这些阴谋勾当的情报司司长葛东兵回去后,就是找来了负责东南亚事务的相关情报官员,然后多条秘密指示就是通过密电的方式传递给了情报司在东南亚几个秘密情报站的特工!

赵毅渊接到来自南京的秘密电报后,看着电文是沉思了起来,半晌后他深吸了口气,然后直接把电文用烛光点燃。

然后转头看向房内的其他几人,然后道:“我们有新任务了!”

屋内的其他几个人也都是清一色的男子,年纪有大有小。而且非常特殊的是,里头竟然还有个金发碧眼的洋人,此时的他正用着别扭的中文道:“站长。这一次是什么任务,要把我们都集中起来?”

赵毅渊看着这个金发碧眼的洋人。微微点头道:“这一次的事不小,人手少了不太好办!”

他面前的这个金发碧眼的洋人单纯外貌来看,谁都不知道认为他是帝国情报司的一名特工,他能够出现在今天的场合里,就是说明了他的身份,他还真的是一名情报司的特工。

中华帝国崛起之前,就有着少量洋人掺杂其中,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汉特?威廉了。如今的汉特?威廉可是陆军中将,并且还是帝国贵族‘长兴侯’,这种有名号的爵位可都是能够减等世袭到男爵后一直承袭下去,与国同休的。

有了汉特?威廉这个活招牌后,帝国在招揽一些洋人的时候也是比较容易,反正这年头也没有什么民族国家的概念,为英国女王效忠和为中国皇帝效忠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在帝国统一初期,受到汉特?威廉的影响,甚至相当多一部分其他国家的退役军官都是跑过来加入帝国军队。

再加上帝国的广泛对外通商策略,在过去的十年里。帝国已经是陆续开放了几乎所有具备通商价值的沿海港口,同时一些内陆的城市,尤其是内河沿途城市也是对洋商所开放。

如今的帝国在对洋人的态度上。比后世的共和国还要更加开放一些,主要就有一定的居住年限,并提供多年稳定的缴纳税收记录,又或者是一些有特殊技能而帝国又需要的人才,一般都可以申请加入帝国国籍。

同时攻占一些外族土地的时候,比如广泛中亚地区、西伯利亚地区的时候,遗留下来的居民也会成为帝国的新子民,这里头就包括了不少俄罗斯族人以及相当多一部分的中亚地区的民族。

帝国的领土广泛,加上对外族的技术人员、商人等高素质人员的欢迎态度。所以帝国国内的比较典型的白人人口数量还是有一部分的,而出于刺探国外。尤其是欧美等白人国家的各种情报的需求,情报司是比较喜欢在国内的这些白人族群里招募情报人员的。

目前帝国情报司在全球范围内有直接雇员四百多人。间接雇员至少上千人,那些直接雇员都是登记在册的正式情报官员,而间接雇员则是在国外发展的情报人员,这些人没有正式编制,不过一样需要支付他们的酬金。

那些线人性质的间接雇员就不说了,而直接雇员里,所属的诸多外派特工中,有一小部分是白人,大多是原俄罗斯移民或者那些从欧洲跑到亚洲讨生活的苦哈哈中招募而来,总人数大约在五六十人左右。

而赵毅渊的这名手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其人名为罗曼?里维拉?加泰兰,原为西班牙人的一个破产自由农民,在家乡破产后,不得不带着家人移民到菲律宾讨生活,而船只航行到南海时,乘坐的船只遭遇风暴沉没,妻子和一个女儿被淹死,他和小女儿则是被路过的一艘帝国商船救了起来,而后就是被带到了广州生活。

生活数年后,没有什么特殊技术才能的他一直依旧混迹在社会底层,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为了让儿子获得良好的教育条件,他主动报名了南洋矿务公司的护卫队,原本是想着就算去当保镖卖命,也要给自己的儿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不过这个过程里却是被情报司的招募官员发现。

最后被招进了情报司,培训后就是被外派到东南亚活动,利用其白人的外贸优势,加上他背后有着情报司的各种软条件支持,很快就是以一名贸易商人的身份在新加坡潜伏了下来,并积极和新加坡的英国殖民当局的军政要员们交流,几乎是把大半个东印度舰队的情报都给套了出来。

乃是帝国情报司在东南亚地区里比较成功的情报人员之一。

当然了,为此他也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由于常年在外,所以和儿子一年也就只能见上那么一两次而已。

这一次他接到顶头上司站长的通知来参加这个小会议。而没有多久他就是悄然离去,出了那条阴暗的小巷后,他就是上了一辆双轮马车。重新变成了一个事业有成的贸易商人。

当然了,如果如果深知内情的人就会发现。他名下的哪家‘里维拉贸易公司’虽然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从事的都是一些犯法的勾当,比如走私军火,这个事实际上不少情报收集能力比较强一些的新加坡的当地洋人也知道,但是却是没有人知道,他不仅仅是一军火走私商人,而且还是一个帝国情报司的特工,所谓的里维拉贸易公司。实际上就是情报司掌管的一家秘密公司,主要是用来走私军械武器以及比较重要的人员,当然了,平时也会干一些正常的走私买卖,用以维持日常开销。

毕竟情报司的办公经费虽然不算少,但是也绝对算不上多,很多时候一些驻外的情报站想要获得足够的经费,只能是自己想办法,做走私生意的话,是比较低调的了。

而今天。帝国情报司的上官们就是希望能够利用里维拉贸易公司,给婆罗洲的华人反抗势力送去一批军械,以增加当地华人的军事抵抗能力。

而承担具体任务的。就是这个罗曼了。

回来之前,站长赵毅渊已经告诉他,他会在一周内搞来足够的军械武器,到时候就在新加坡港附近的一个小港口秘密装船,并运往婆罗洲,而船只抵达后,自然会有婆罗洲当地的情报司特工来接船。

罗曼并不知道自己的站长要从哪里弄来这么多的军械,这肯定是不能从国内直接发货过来,那样太容易追查到帝国身上。而且最好是不要用帝国的制式军械。

尤其是帝国最新锐的1864步枪是肯定不能用,这种后装金属子弹步枪在世界上是属于比较独特的步枪。也是世界上第一款以发射金属子弹、并拥有旋转闭锁枪机的后装步枪。

比历史上的毛瑟1871还要早好几年呢,毛瑟兄弟可是在1865年的时候才把毛瑟步枪搞出来。而那个时候,帝国的1864步枪都已经大规模服役一年多了。

不过自从服役后,帝国就是一直对这款步枪进行技术保密,并严禁出口,虽然从1864年开始,帝国的三大武器公司至少生产了超过百万支1864步枪,但是在帝国之外,却是很少能够看见这款步枪,顶多就是非常少量的走私产品或者干脆就是一些国外的民间公司侵犯专利仿制的的,而在国外的军火市场上,是很难看见这款步枪。

不过1858步枪倒是可以弄一些,因为1858步枪在东南亚地区使用的非常广泛。

作为帝国国防工业在过去十三年来,制造了至少超过一百三十万支该款步枪(包括原先和改进型),制造的这些步枪过半都是直接出口,其中又以出口美国的最多,其次是宁王国、日本的三国、越南王国、其余的朝鲜以及东南亚的几个小国,同时南美的一些国家也是采购了部分。

同时随着1864步枪大规模服役后,军方开始大量退役这种步枪,一部分被封存,一部分则是被巡警等执法力量所接受,还有一部分还是外销。

由于帝国早在1864年的时候,就已经是决定全面换装发射金属子弹的后装步枪,这种换装不仅仅是局限在陆军和海军,同时地方守备部队,甚至巡警以及其他的一些执法力量等,都将会清一色的换装这种步枪。

1858步枪将会逐步退役,然后全面退出。

这些退役的1858步枪,一部分情况良好的会被封存,而一部分则是外销。

这些年来,帝国一共向外销售了至少七十万支1858步枪。

而帝国除了外销外,也曾经出售了这款步枪的技术授权,比如美国就是购买了这款步枪的专利授权,然后在内战里南北双方一口气生产了总数至少一百万支1858步枪。

因此在全球范围来看,1858步枪是一款比较常见,服役比较广泛的步枪,其中在亚洲和美洲则是要更多一些。

所以就算是帝国向婆罗洲的华人提供1858步枪,英国人也不会第一时间把怀疑的目标瞄向帝国,因为东南亚地区里,1858步枪比较常见。

如此收集这些军械并不是罗曼所要关心的事,他现在要做的是准备好船只以及相关的人手,然后以走私军火的名义把这些军械运到婆罗洲去。

至于剩下的事也和他没有什么关系啊,万一被荷兰人发现,他们顶多也就是以为他是一个军火走私商而已。

而这年头的军火走私商人多了去,各国要是想管的话可不太容易。

要是荷兰人真的能够吓住军火商人,他们也不会在苏门答腊岛的亚齐吃那么多的苦头了,历史上的亚齐可是东印度群岛里最后一个坚持抵抗殖民的土著国家,而且他们的抵抗也是非常的顽强。

历史上1873年爆发的亚齐战争里,荷兰人足足花了三十年时间才逐渐征服这个地区。

而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唯利是图的军火商人自然是大大拖了荷兰人的后退,如果没有那些军火商人给亚齐提供的军火,亚齐的土著军队就是手无寸铁,怎么能够抵挡这荷兰殖民军队的政府呢。

荷兰人在亚齐的事迹,只是他们在政府东印度群岛的一个缩影而已,和英国人干净利索的占领诸多殖民地,彻底政府那些土著国家不同,荷兰人受到国力的影响,其殖民,尤其是靠武装去征服的殖民活动一直都不算太顺利。

婆罗洲里的土著以及华人频繁进行叛乱,使得荷兰人是头痛不已,历史上,一直要到二十世纪初期,荷兰人才算是真正的通知了印尼群岛,而在这之前,不过是在几个地方建立了殖民据点而已,并不是全部占领。

而现在,帝国也是在婆罗洲查了一手,而为了给荷兰人找麻烦,帝国情报司里的官员们觉得一不做二不休,既然都扶持婆罗洲的华人了,那么干脆也把亚齐也算上。

这个亚齐虽然也是土著小国,但是能够英荷两国的殖民大浪潮中,维持两百多年的独立地位,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这个时候帝国能够给予他们一定的扶持,相比荷兰人在苏门答腊岛上也不安稳了。

林哲可是相当期待印尼等英法荷在亚洲的殖民地掀起一场反抗殖民或者干脆是独立的浪潮呢!(。)

ps:刚看了下,现在vip的章节数已经足够领取‘大神之光’了,想要的同学们可以在自行领取,ps端简介页面,作者名后的红底黄星,点击即可!

第22章 改装褐贝斯第264章 十二月调整第214章 洪泽湖军议第310章 谈判重启第366章 北上直隶第62章 破城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149章 董离第114章 最后的齐射第546章 战后封赏第202章 宫斗初现第615章 舜帝级战列舰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55章 轻松胜利第366章 北上直隶第114章 最后的齐射第243章 建立守备部队第515章 林碃上学第102章 保护军帅第681章 皇子初登场第82章 组建水师第172章 残忍的工业第263章 林哲的恶趣味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第177章 江南矿务公司第263章 林哲的恶趣味第18章 黎明危机第537章 备战英舰队第129章 火炮和战马第639章 联合调查局插手第265章 施清瑄回京第167章 林安飞回京第457章 将领调整第230章 阿来,放狗第531章 两败俱伤第526章 登陆进攻第492章 中萨鹿儿岛条约第382章 武重文轻第525章 夏威夷战争第509章 中英宁上海条约第37章 遭袭第138章 败退和首秀第501章 中亚危机第345章 工业规划第382章 武重文轻第175章 生丝产业链第596章 林成庭之死第442章 女蜗号铁甲舰第151章 三拒劝进第555章 新版纸币第673章 内部妥协第349章 官督商办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11章 山阴陈家第249章 一追一逃第379章 争论和妥协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470章 派系之争第430章 军援林成庭第375章 未来的希望第475章 出兵日`本第447章 产业整合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167章 林安飞回京第103章 黑夜混乱第482章 立储风波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559章 句容马第407章 功高震主第97章 城头激战第338章 科举改革第653章 新式步枪选型第14章 自筹军费第344章 上海建市第412章 英俄威胁第94章 狂傲第150章 劝进表第607章 北海国购舰第230章 阿来,放狗第297章 广州失陷第58章 价值百万的上海第379章 争论和妥协第431章 新旧更替(一)第637章 惊天大秘密第485章 视察上海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舍第439章 财政和军费第444章 后装枪时代的来临第548章 新一代战舰第411章 陕甘动乱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426章 昆明激战第608章 南美的战舰市场第327章 倾巢而出第705章 中英宣战第166章 尽占江南第621章 普法战争第168章 宫务厅情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