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司马绍的决心

“陛下,丹阳尹郗鉴上报,他已开始着手整顿兵马,等再有月余时间就能派上用场。”

“嗯,很好!”

司马绍对郗鉴表现十分满意,原本他以为郗鉴到了王敦手下将很难有所作为,哪想到郗鉴不但将王敦老底探了个一清二楚,还以巧计从姑孰脱身,担任了至关重要的丹阳尹。

由于东晋南朝五朝皆定都于建邺(今南京),建邺隶于原丹阳郡。使得丹阳尹这个官职在东晋南朝十分特殊,与汉司隶校尉类似,为东晋南朝之京畿长官。

为提高京都地位,显天子之尊,参照两汉京兆、河南尹故事,晋元帝于太兴元年改丹阳太守为丹阳尹,驻所在丹阳县。刘隗为首任长官,此后凡出任此官职者无不是天子心腹。

郗鉴出任丹阳尹,让司马绍对建邺西南安全多少放下心来。

“陛下,王敦身体愈加不行了,逆贼钱凤、沈充两人担心王敦死后,其后继无人,近来不断逼迫王敦举兵清君侧。”

“哼,钱凤、沈充二贼可恶,待日后平了王敦,朕必杀之,以泄心头之恨。”

司马绍听得庾亮所言,不由对钱凤、沈充恨之入骨。这两个人都是王敦的左膀右臂,一个是王敦谋主,替王敦出谋划策,有不少计策都出自钱凤之手;另一个是王敦的钱袋子,没有沈充为王敦提供钱粮支持,王敦绝不会有如今实力。

“元规,你觉得王敦会在何时举兵?我们能不能拖到对方病逝?”

闻言庾亮苦笑着摇摇头,“陛下,王敦不傻,即便他暂时不会听钱凤蛊惑,但也不会继续等下去,他一定会在身体彻底垮下之前举兵。”

“据郗大人通过郭璞可知,王敦身体最多能撑到今年年底,也就是说朝廷最多还有三月时间做准备。”

“多亏了道徽机智,才让朝廷对王敦底细了若指掌,等日后平定了王敦,朕一定要好好封赏郗鉴。”

庾亮闻言亦附和道:“不错,道徽有大功,将来肯定不能亏待他。”

司马绍想了一会儿,突然眼神射出一道精光道:“朝廷不能坐等王敦起兵,要先发制人,打王敦一个措手不及。”

“先发制人固然好,可眼下兵马准备不足?若冒然出兵,万一重蹈第一次平叛失败之覆辙呢?请陛下三思而行。”

“元规莫担心,没有完全把握,朕绝不会冒然出兵。”司马绍摆摆手止住还要苦苦劝解庾亮道。

“不知陛下有何打算?”

“眼下我们有郭璞为内线,完全可监视王敦一举一动,一旦发现王敦身子有任何异常,大军即刻出发平叛。在起兵之初,还要对外大肆宣扬王敦已死的消息,以此扰乱王敦大军军心,趁着众人反应不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铲除王敦及其一众党羽。”

看着英气勃勃且满脸自信的年轻天子,庾亮感到极为震惊,他没料到年纪轻轻的天子竟有如此心机。若接下来朝廷平叛举措皆按照刚刚天子部署行动,未来真有可能一举平定朝廷掣肘之患——王敦集团。

或许是看到了将来铲除朝廷心腹之患的希望,让天子司马绍在接下来表现得极为兴奋,后来两人谈着谈着,就谈到了燕国正在举行的科考上。

进入九月份,燕国上下皆在关注科考,连天子司马绍也忍不住打探与科考有关的消息。

“臣听人说此次参加科考的士子超过四千多人,其中还有不少是世家子弟。”

庾亮将自己打探而来的消息告诉给了司马绍,结果天子听完之后脸色大变。

司马绍曾经在北地考察过,尽管那次考察最终夭折,但还是让他对燕国各项政策有了基本认识。

科举制是燕国选拔官员的唯一途径,向来不受世家待见,只有寒门子弟最为热衷。但是今天听了庾亮介绍,让司马意识到,随着燕国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实力,让越来越多的世家开始投到燕国怀抱。

而当今建邺朝廷存在的基础就是世家,看到自己根基被挖,司马绍脸色自然不会好看。

他阴着脸沉默了一会儿询问庾亮:“元规,你说日后若是朝廷也推行科考行吗?”

“啊?陛下,万万不可啊!只要朝廷敢推出科考,您将成为世家的眼中钉、肉中刺,弄不好连陛下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庾亮满脸惊骇道。

“哼,到今天朕算是看明白了,世家都是贱骨头,典型的欺软怕硬。没看到燕王将世家欺负得那么狠,偏偏还不断有世家去跪舔燕王。”

听到天子毫不留情嘲讽世家墙头草属性,让身为世家一员的庾亮不禁露出几丝尴尬之色,可他又不能出言反驳什么。因为目前的确有不少南渡世家在看到燕王有鲸吞天下之势后,纷纷选择北上重返家园。

“既然他们不仁,那就休怪朕不义!”

司马绍脸上带着恶狠狠之色,他实在是看透了世家大族的本质。

世家大族除了有本事欺负一下皇室外,根本拿北地燕王毫无办法。

卫朔掌握的权力甚至比开国武帝还要大,世家在燕王面前简直像绵羊一样温顺,人家说出来的话才是一言九鼎。哪像他自己啊?整天为了一点儿利益求爷爷告奶奶,不但不会得到世家支持,反而还要受尽世家暗中耻笑!

与燕王相比,司马绍从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帝王,反而燕王更有帝王之威。

庾亮看着眼露疯狂之色的司马绍心有戚戚,他出身世家,又是司马绍的心腹、亲戚与至交好友,他很清楚世家与皇家之间的龌龊。

当年元帝司马睿能坐上皇位,并非是皇族自身实力决定的,而是北地士族和江东士族妥协后的产物,是北地世家与江东世家联合共推司马睿为江东之主。

但司马睿登上皇位之后,朝廷真正的权力一直都被世家大族把持,皇室只不过是世家扶持起来傀儡。

当年司马睿活得很憋屈,现在司马绍活得同样憋屈。不过与生性懦弱的司马睿相比,英武不凡的司马绍显然不甘心继续充当世家傀儡,他想摆脱世家控制,做一个真正的帝王。

其实司马绍不止是想在江东推行科举制,他雄心勃勃欲效仿燕国,对江东六州之地进行彻底的改造。

在司马绍看来,江东若不改革,继续走老路,根本就没有任何出路,将来他拿什么与要强大的燕国对抗。

“其实朕有一整套的施政方案,若非大将军王敦在侧虎视眈眈,朕早下令推行了。这些政策大都借鉴了燕国经验,朕相信,只要能顺利推动改革,江东实力将会再上一个台阶。”

看着踌躇满志的司马绍,庾亮忍不住泼冷水道:“陛下您这样做只能激化内部矛盾,引起江东世家不满啊!”

“元规,朕当然知道此举会惹江东世家不满,不过等明年平定了王敦,朝廷就能腾出手来应付江东世家。只要元规、茂宏、郗鉴你们站在朕这一边,江东世家不足为虑。”

听了司马绍所言,庾亮脸色更苦,天子显然是要借助北地世家之力来对方江东世家,只是北地世家愿意站在天子一边吗?恐怕连庾亮都不敢打包票,毕竟司马绍效仿燕国改革,其推行的政策必然会损害世家利益。

庾亮苦笑一下劝道:“陛下,千万不要轻举妄动,不然得罪了世家,绝不会有好果子吃。”

“哼!他们不放过朕?我还不会放过他们!燕王说的没错,世家就是一帮蛀虫!都到了如此危机时刻,他们还死抱着自家利益不放,朕还有什么理由站在他们一边?若再不有所努力,等将来燕王大举南下时,大家只好束手就缚。”(。)

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224章 卢家的选择第169章 说服刘琨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508章 鼓励生育第498章 纷纷扰扰第504章 夫人外交第633章 热闹的崂山第575章 南北碰撞第7章 美好前景!第156章 选拔陌刀手第81章 救了一个公主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337章 晋阳公祭第201章 辽东军初战!第98章 筹谋辽东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502章 与高僧交流第329章 不堪一击第73章 对自由的向往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开第244章 欲发横财第644章 燕晋第二次争锋第367章 授剑仪式第178章 司马嫣在辽东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549章 中原争锋第630章 王敦将死第88章 苏峻的打算第91章 曹嶷邀请第431章 初见司马绍第603章 舆论之争第521章 决战张掖第213章 女将显威第16章 ‘官府’来人了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659章 出兵龟兹第340章 整合政务(下)第665章 最后的决战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61章 劝祖逖南撤第306章 再袭定襄第200章 段氏来袭第58章 内忧外患第234章 莫含的大礼第60章 有人来打劫!第662章 兵临城下第366章 莫含的毒计第87章 雷霆万钧!第201章 辽东军初战!第487章 即将巨变的凉州第145章 玄菟郡(下)第609章 伐蜀之议第301章 西晋第一武技高手第314章 欲行科举第255章 逼退江东水师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4章 这也叫'好盐'第246章 损失惨重的江左世家第261章 偷袭临榆镇第559章 驱除胡虏,复我华夏!第580章 受封燕王第479章 青州之争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133章 觐见琅琊王第162章 青冀冲突第91章 曹嶷邀请第431章 初见司马绍第449章 扶余来使第286章 震惊关中!第197章 石勒的转变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622章 谢艾的打算第558章 争分夺秒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477章 影响(上)第406章 石勒的闪电战第319章 又要盘算家底第118章 水师再建功第95章 讨好曹嶷第208章 再添一良将第94章 奇怪的刘总第520章 又添强敌第219章 高瞻遗计助并州第208章 再添一良将第647章 进驻高昌第215章 武备学堂第497章 征收个人所得税第157章 邵续来访第619章 大迂回战略第408章 榆眉会战之前锋战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598章 吴蜀联合第640章 宋袆立功第466章 阵斩拓跋郁律第599章 美人间谍第337章 晋阳公祭第375章 虽远必诛!第212章 大破乌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