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生老病死

这几日,卫朔正与内阁商讨治河事宜,忽闻张老汉病重,得知消息后其大吃一惊,迅速将相关事务交给内阁署理,而他自己乘坐马车一路风尘仆仆赶往崂山。

这些年张老汉几乎从未离开过崂山,一直待在崂山。

他总认为崂山才是卫朔的根,他要替卫朔看着崂山上的一草一木。

马车行走在水泥直道上,让人几乎感受不到任何颠簸。

卫朔面色阴沉倚靠在车厢内,内心焦急万分,恨不得一步飞到崂山。

不少臣属看到卫朔厚待张家人,以为他重情重义,不担心日后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剧发生。却不知卫朔之所以厚待张家,除了当年张家有对他有收留之恩外,更重要的是张老汉是他接触的第一个古人,对他而言意义非凡。

“王……王兄,大家不是有意对你瞒着我爹病情,实在是我爹不让我们说,他总担心影响到国家大事,这才再三叮嘱我们不要告诉你。”

看着满脸忐忑不安的张二郎,卫朔轻叹一声道:“唉,二郎,我没有怪你们,只是在为大叔病情感到忧虑罢了。”

听到卫朔这样说,张二郎一直悬着的心才放松下来。自洛阳而出,这一路走来,卫朔就没给过人好脸色,外面的侍卫、宫女,连秘书监郭诵等人都战战兢兢,生怕被迁怒。

“大叔是不是挺不过今年了?”

张二郎面色黯然道:“嗯,医生都说我爹最多能支撑到明年年初,若非实在瞒不下去了,小弟也不会……”

“你们找的什么医生?靠谱吗?葛天师找过没?他可是燕国鼎鼎有名的医科圣手?”

“这就是葛天师下的诊断!”

卫朔一听是葛洪下的诊断,顿时默然,看来张老汉是熬不过这一关了。不过,想想今年张老汉已八十有余,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属于长寿,出现今天这状况也不算意外。

“唉,遥想永嘉五年,我孤身一人来到崂山,若非大叔好心收留,说不定早已成为孤魂野鬼,哪还有什么威震天下的燕王?”

“王兄也不能这么说,我爹常说,卫大哥就是上天降下拯救天下万民的神仙,即便没有他好心收留,也不会有任何闪失,机会来了仍会一飞冲天。”

“我哪里是什么仙人?不过是个无根无萍的平凡人,能有今日这番成就,除了靠文冀、景前等众多贤士辅佐外,大多乃运气使然。”

“说起来我已有近十年没有回过崂山,都不知变成什么样了?”

如今的崂山可不再是普通的大山,自卫朔崛起后,这里已被阐教列为仙山,每年都有教众从各地到崂山朝奉。

与此同时,崂山还是崂山商社驻地,集天下财富于一山。

当年随卫朔一同起家的逃民,眼下各个富得流油。即便天下早已太平,众人仍然聚集在崂山上过活。

好在崂山上下早已今非昔比,朱文、张大郎二人执掌崂山商社,手中多得是钱财,曾花费巨资在崂山上修建了不少房屋、阁楼。

经过大半月连续赶路,卫朔终于顺利抵达崂山。以朱文、张大郎为首的崂山商社高层在崂山脚下,迎接燕王到来,无数百姓垫着脚尖望着缓缓而来的马车,争先恐后想要看看燕王真面目。

由于卫朔十年未回崂山,除了老一辈人还曾隐约记得他的模样外,年轻一代中,除了寥寥数人外,大多数人都只是从父祖辈口中得知,当今威名赫赫的燕王,出身于崂山流民。

作为燕王最早的追随者,对此崂山上下一直引以为傲。说句不好听的,别看小小的崂山上没什么大官坐镇,但是别说长广郡太守不敢轻易招惹崂山,就是青州刺史到了崂山也得陪着小心,毕竟崂山可是卫朔的‘潜邸’所在。

看着车外热情高涨的崂山人,卫朔心潮澎湃,不由又想起当年与众多流民在山上艰辛创业的情景。只是他心中挂念着张老汉病情,便匆匆与众人打了招呼后,就在张二郎陪伴下上了山。

来到张府内,看着张老汉瘦弱的身躯,卫朔忍不住泪流满面。或许卫朔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他内心深处已将张老汉当成另外一个世界中的亲人,不然他不会表现得如此激动。

“大叔,我回来了!”卫朔抓着张老汉枯瘦的手,语音哽咽。

“卫……卫小哥儿,咳咳……咳咳,看……看到你有今日之成就,老汉为你感到高兴。老汉一辈子没啥出息,没想到一时好心竟收留一个大英雄、大豪杰,这事老汉足以吹嘘一辈子了,哪怕现在走了,也终身无憾了!”

张老汉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看着年轻英武的卫朔,看得出来他眼下神态安详,并未因大限将至,而感到任何恐慌与害怕。他这一辈子活到今天的确没啥可遗憾的了,两儿子中,小儿子执掌内卫部,被外界称为燕王最忠心的‘鹰犬’。

不要以为鹰犬就是贬义词,能做未来天子的鹰犬,是多少人想做都没机会的事。

大儿子虽然没有出仕做官,但却掌握着燕国最大的商社——崂山商社,早就赚了几辈子花也花不完的钱。再加上张家跟燕王的特殊关系,只要张家不谋反,几辈子荣华富贵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大叔,安心养病,有什么未了心愿只管说出来,我亲自给你去办。”

卫朔与张老汉说了好大一会儿话,直到看到张老汉脸显疲惫之色,他才出了内院,来至中庭,却看到张大郎与朱文并列而站。

“拜见大王!”

“诶,你们这是干什么?快快请起。”

卫朔疾走几步,上前一把搀起张大郎与朱文,这两个可以说是最早跟随他的心腹,多年来任劳任怨坐镇崂山,可谓是劳苦功高。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两人,颇唏嘘道:“唉,我怎么也没想到,永嘉六年一别,竟隔了十年才让你我相聚,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想起当年在崂山上的情景。”

“几年来,我不止一次想着回崂山看看大家,却总是被俗事缠身,这一次如果不是得知大叔病重,恐怕还不知何时才有机会回崂山看看子文与大郎。”

“大王身负天下之重,自然不能随随便便离开。”朱文看起来更加拘束一些。

“呵呵呵,子文放轻松些,你可是我最早的追随者,这些年管理崂山商社功不可没,日后大封功臣,你与大郎最少也能封个国公之位。”

朱文有些放不开的笑笑,他与卫朔已十多年没见面,而卫朔更是从一介流民头子,摇身一变成为威震天下的燕王,他心中岂会没顾忌?

再说他跟张家还不同,张家于卫朔有大恩。卫朔一直拿张家当亲人待,张家更是拿卫朔当自家人,因此张大郎在卫朔面前更自在一点。另外,别看张大郎身无一职,但是就凭燕王一句一个兄长,整个燕国境内谁敢小瞧他?

“这一次大王打算在崂山待多久?”朱文想了一会儿问道。

“先看看张大叔病情再说吧,其实我也想在崂山长住,但你们也都清楚,眼下燕国初创,诸事繁杂,虽有内阁处理日常政务,但一些大事还得我拿主意。短时间还行,时间长了会影响国家稳定。”

“理解,理解,臣等理解大王苦衷。”

“不过,不管怎么说我这一次好不容易回一趟崂山,总得好好待一段时间再说,另外崂山商社发展至今,也该为今后考虑一下了。”

朱文听到卫朔突然提到崂山商社,不禁心神俱震,不知卫朔打得什么主意。(。)

第361章 水师前出第221章 先攻段氏,再灭慕容第79章 参观船坊第466章 阵斩拓跋郁律第53章 商议退敌第434章 秦州局势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177章 公主也要当先生第200章 段氏来袭第289章 苻洪的选择第615章 秋闱将至第173章 州学开学第571章 兵临城下第452章 张宾至蓟城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113章 带方、乐浪危矣!第495章 张茂的担忧第219章 高瞻遗计助并州第562章 羯胡弱点第10章 练兵不易!第626章 成汉震惊第323章 谢艾与韦謏第225章 创立阐教第446章 仇池灭亡第250章 路遇名将第319章 又要盘算家底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54章 诱敌深入第547章 双方调整第77章 石勒崛起第213章 女将显威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随行第451章 婚期将至第645章 太宁二年第81章 救了一个公主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40章 刀盾结合第454章 威逼张宾第164章 王浚骄纵中计第289章 苻洪的选择第218章 温峤赞卫朔第154章 大炼钢铁第646章 西征之前第484章 石虎城下遇挫第563章 汉军倒戈!第184章 大演习(下)第36章 刘隗的招揽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第154章 大炼钢铁第218章 温峤赞卫朔第286章 震惊关中!第437章 美女是间谍第669章 东晋内讧第546章 范阳陷落第663章 骑兵威力第190章 洞房花烛第19章 海盗下帖子第629章 成立内务府第627章 百年河患第342章 蒲津古桥第513章 局势将变第510章 凉州猛将——索苞第418章 隐士献策第129章 谋取东夷校尉之职第143章 高瞻出山第296章 朝堂交锋第340章 整合政务(下)第549章 中原争锋第143章 高瞻出山第7章 美好前景!第118章 水师再建功第670章 昭武九姓第89章 喜相聚第184章 大演习(下)第430章 发展关中,商业为先第554章 羯胡中计第195章 邵续反了?!第332章 呼家将投诚第227章 凉州大马,横行天下第137章 裴颖儿的麻烦第393章 先谈经济合作第585章 祭祀炎黄第677章 最后一战第438章 成汉入援仇池第346章 人才齐聚蓟城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战第651章 西征!西征!第152章 河北邵续第668章 设州立郡第240章 刘、卫深谈第653章 高昌被围第19章 海盗下帖子第300章 阴谋在酝酿第291章 各方反应第133章 觐见琅琊王第349章 水师陆战队第559章 驱除胡虏,复我华夏!第390章 蔡豹之死,群豪离心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237章 终遇莫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