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生老病死

这几日,卫朔正与内阁商讨治河事宜,忽闻张老汉病重,得知消息后其大吃一惊,迅速将相关事务交给内阁署理,而他自己乘坐马车一路风尘仆仆赶往崂山。

这些年张老汉几乎从未离开过崂山,一直待在崂山。

他总认为崂山才是卫朔的根,他要替卫朔看着崂山上的一草一木。

马车行走在水泥直道上,让人几乎感受不到任何颠簸。

卫朔面色阴沉倚靠在车厢内,内心焦急万分,恨不得一步飞到崂山。

不少臣属看到卫朔厚待张家人,以为他重情重义,不担心日后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剧发生。却不知卫朔之所以厚待张家,除了当年张家有对他有收留之恩外,更重要的是张老汉是他接触的第一个古人,对他而言意义非凡。

“王……王兄,大家不是有意对你瞒着我爹病情,实在是我爹不让我们说,他总担心影响到国家大事,这才再三叮嘱我们不要告诉你。”

看着满脸忐忑不安的张二郎,卫朔轻叹一声道:“唉,二郎,我没有怪你们,只是在为大叔病情感到忧虑罢了。”

听到卫朔这样说,张二郎一直悬着的心才放松下来。自洛阳而出,这一路走来,卫朔就没给过人好脸色,外面的侍卫、宫女,连秘书监郭诵等人都战战兢兢,生怕被迁怒。

“大叔是不是挺不过今年了?”

张二郎面色黯然道:“嗯,医生都说我爹最多能支撑到明年年初,若非实在瞒不下去了,小弟也不会……”

“你们找的什么医生?靠谱吗?葛天师找过没?他可是燕国鼎鼎有名的医科圣手?”

“这就是葛天师下的诊断!”

卫朔一听是葛洪下的诊断,顿时默然,看来张老汉是熬不过这一关了。不过,想想今年张老汉已八十有余,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属于长寿,出现今天这状况也不算意外。

“唉,遥想永嘉五年,我孤身一人来到崂山,若非大叔好心收留,说不定早已成为孤魂野鬼,哪还有什么威震天下的燕王?”

“王兄也不能这么说,我爹常说,卫大哥就是上天降下拯救天下万民的神仙,即便没有他好心收留,也不会有任何闪失,机会来了仍会一飞冲天。”

“我哪里是什么仙人?不过是个无根无萍的平凡人,能有今日这番成就,除了靠文冀、景前等众多贤士辅佐外,大多乃运气使然。”

“说起来我已有近十年没有回过崂山,都不知变成什么样了?”

如今的崂山可不再是普通的大山,自卫朔崛起后,这里已被阐教列为仙山,每年都有教众从各地到崂山朝奉。

与此同时,崂山还是崂山商社驻地,集天下财富于一山。

当年随卫朔一同起家的逃民,眼下各个富得流油。即便天下早已太平,众人仍然聚集在崂山上过活。

好在崂山上下早已今非昔比,朱文、张大郎二人执掌崂山商社,手中多得是钱财,曾花费巨资在崂山上修建了不少房屋、阁楼。

经过大半月连续赶路,卫朔终于顺利抵达崂山。以朱文、张大郎为首的崂山商社高层在崂山脚下,迎接燕王到来,无数百姓垫着脚尖望着缓缓而来的马车,争先恐后想要看看燕王真面目。

由于卫朔十年未回崂山,除了老一辈人还曾隐约记得他的模样外,年轻一代中,除了寥寥数人外,大多数人都只是从父祖辈口中得知,当今威名赫赫的燕王,出身于崂山流民。

作为燕王最早的追随者,对此崂山上下一直引以为傲。说句不好听的,别看小小的崂山上没什么大官坐镇,但是别说长广郡太守不敢轻易招惹崂山,就是青州刺史到了崂山也得陪着小心,毕竟崂山可是卫朔的‘潜邸’所在。

看着车外热情高涨的崂山人,卫朔心潮澎湃,不由又想起当年与众多流民在山上艰辛创业的情景。只是他心中挂念着张老汉病情,便匆匆与众人打了招呼后,就在张二郎陪伴下上了山。

来到张府内,看着张老汉瘦弱的身躯,卫朔忍不住泪流满面。或许卫朔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他内心深处已将张老汉当成另外一个世界中的亲人,不然他不会表现得如此激动。

“大叔,我回来了!”卫朔抓着张老汉枯瘦的手,语音哽咽。

“卫……卫小哥儿,咳咳……咳咳,看……看到你有今日之成就,老汉为你感到高兴。老汉一辈子没啥出息,没想到一时好心竟收留一个大英雄、大豪杰,这事老汉足以吹嘘一辈子了,哪怕现在走了,也终身无憾了!”

张老汉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看着年轻英武的卫朔,看得出来他眼下神态安详,并未因大限将至,而感到任何恐慌与害怕。他这一辈子活到今天的确没啥可遗憾的了,两儿子中,小儿子执掌内卫部,被外界称为燕王最忠心的‘鹰犬’。

不要以为鹰犬就是贬义词,能做未来天子的鹰犬,是多少人想做都没机会的事。

大儿子虽然没有出仕做官,但却掌握着燕国最大的商社——崂山商社,早就赚了几辈子花也花不完的钱。再加上张家跟燕王的特殊关系,只要张家不谋反,几辈子荣华富贵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大叔,安心养病,有什么未了心愿只管说出来,我亲自给你去办。”

卫朔与张老汉说了好大一会儿话,直到看到张老汉脸显疲惫之色,他才出了内院,来至中庭,却看到张大郎与朱文并列而站。

“拜见大王!”

“诶,你们这是干什么?快快请起。”

卫朔疾走几步,上前一把搀起张大郎与朱文,这两个可以说是最早跟随他的心腹,多年来任劳任怨坐镇崂山,可谓是劳苦功高。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两人,颇唏嘘道:“唉,我怎么也没想到,永嘉六年一别,竟隔了十年才让你我相聚,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想起当年在崂山上的情景。”

“几年来,我不止一次想着回崂山看看大家,却总是被俗事缠身,这一次如果不是得知大叔病重,恐怕还不知何时才有机会回崂山看看子文与大郎。”

“大王身负天下之重,自然不能随随便便离开。”朱文看起来更加拘束一些。

“呵呵呵,子文放轻松些,你可是我最早的追随者,这些年管理崂山商社功不可没,日后大封功臣,你与大郎最少也能封个国公之位。”

朱文有些放不开的笑笑,他与卫朔已十多年没见面,而卫朔更是从一介流民头子,摇身一变成为威震天下的燕王,他心中岂会没顾忌?

再说他跟张家还不同,张家于卫朔有大恩。卫朔一直拿张家当亲人待,张家更是拿卫朔当自家人,因此张大郎在卫朔面前更自在一点。另外,别看张大郎身无一职,但是就凭燕王一句一个兄长,整个燕国境内谁敢小瞧他?

“这一次大王打算在崂山待多久?”朱文想了一会儿问道。

“先看看张大叔病情再说吧,其实我也想在崂山长住,但你们也都清楚,眼下燕国初创,诸事繁杂,虽有内阁处理日常政务,但一些大事还得我拿主意。短时间还行,时间长了会影响国家稳定。”

“理解,理解,臣等理解大王苦衷。”

“不过,不管怎么说我这一次好不容易回一趟崂山,总得好好待一段时间再说,另外崂山商社发展至今,也该为今后考虑一下了。”

朱文听到卫朔突然提到崂山商社,不禁心神俱震,不知卫朔打得什么主意。(。)

第393章 先谈经济合作第614章 蝗虫来了第365章 罗马东帝李锡尼第24章 长矛初显威第391章 群豪聚蓟城第60章 有人来打劫!第373章 扶南偷袭第656章 进退不得第316章 一声惊雷第52章 祖逖卫朔初相见第528章 新长安第211章 西征广宁第58章 内忧外患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战第250章 路遇名将第528章 新长安第136章 农业、商业、学校第63章 胡人突袭,彭城失守第268章 毛宝初上阵第497章 征收个人所得税第41章 裴颖儿的好意第121章 裴嶷来投第577章 止步淮河第442章 两个夫人,艳福齐天第219章 高瞻遗计助并州第501章 高僧佛图澄第232章 代县榷场第442章 两个夫人,艳福齐天第593章 世家欲北返第465章 狭路相逢第218章 温峤赞卫朔第401章 司马保称帝第650章 高车与嚈哒第668章 设州立郡第19章 海盗下帖子第232章 代县榷场第406章 石勒的闪电战第417章 秦州诸胡第68章 离间敌人第248章 抵达建邺第73章 对自由的向往第358章 谢艾的选择第189章 公私分开第644章 燕晋第二次争锋第580章 受封燕王第22章 开辟新的市场第535章 王敦之乱第430章 发展关中,商业为先第371章 古代马六甲第451章 婚期将至第7章 美好前景!第129章 谋取东夷校尉之职第573章 再见张宾第210章 温峤的试探第579章 反攻清算(2)第502章 与高僧交流第157章 邵续来访第77章 石勒崛起第349章 水师陆战队第401章 司马保称帝第291章 各方反应第138章 开府治事第307章 三袭阳曲第344章 弄巧成拙第485章 东、西罗马之争第93章 侥幸过关第494章 欲修洛阳第305章 奇袭雁门第548章 会师南皮第281章 擒杀刘虎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476章 汉奸录第115章 袭扰战第576章 曹家的尴尬第362章 为石勒编织的网第358章 谢艾的选择第150章 寻找铁矿第324章 平阳之乱第34章 裴盾的变化第100章 引来乌丸人第480章 大战在即第171章 祥瑞白鹿第538章 王敦占上风第140章 一计退三敌第417章 秦州诸胡第234章 莫含的大礼第647章 进驻高昌第219章 高瞻遗计助并州第586章 给藩属国立规矩第249章 裴府门前是非多第192章 千里奔袭,军事奇迹第358章 谢艾的选择第578章 冀州豪强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195章 邵续反了?!第150章 寻找铁矿第632章 逃亡燕国第80章 招募船工第365章 罗马东帝李锡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