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成立内务府

卫朔之所以突然提起崂山商社,是因为过去崂山商社的定位十分混乱,已影响其继续发展壮大。

他想趁着眼下燕国初创,一切规章制度都在改革当中,尽快明确崂山商社的未来。

不然等日后一切尘埃落定,卫朔再想改革肯定要付出更大精力与心血,说不定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说起来当初创立崂山商社时,形势极为混乱,卫朔只想通过她来凝聚崂山逃民人心。

却没料到,经过短短十几年发展,崂山商社已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其资产、规模均为燕国之最。

包括裴嶷、莫含在内不少重臣,都暗中向卫朔谈起过崂山商社的问题,但因之前燕国战略重心在于平定胡患,他根本没有时间与精力来处理崂山商社。

如今由于张老汉突发病情,让卫朔不得不暂时放下政务,也让他有机会整理一下崂山商社的遗留问题。

假若从后世角度来看,崂山商社更像是一个股份制企业,只是股东背景太复杂了,既有燕王这样的‘国家元首’,又有张家、朱文这样燕国权贵,还有部分崂山逃民即普通民众。

正是因为股东身份复杂才让崂山商社的定位混乱,它既不是后世一般的私人股份制‘企业’,又不是正统官私合营的企业,甚至也不属于国有大中型企业。

“崂山商社发展到今天,为燕国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子文与大郎功不可没!”

“大王过誉了,这是臣等应该做的。只是大王刚刚提到崂山商社,不知……”

看着欲言又止的朱文,卫朔知道对方担忧什么,遂开口解释道:“我也不瞒两位,崂山商社走到今天已有点儿不合时宜了,需要对其进行整顿,不然日后难免会出现大问题。当然了这与二位没有任何关系,乃是天数使然。”

“整顿?天数使然?”朱文、张大郎有些莫名其妙,搞不清卫朔真正意图,在他们看来崂山商社正值蓬勃发展,内部没有任何问题。

“这么说吧,若是眼下不作出改革,崂山商社在你我三人这一代或许没有问题,但日后当我们后代成长起来后,崂山商社内复杂的关系组成,很有可能造成巨大危机。”

张大郎毕竟只是个庄稼汉出身,对某些问题反应迟钝些,但朱文是个读书人,他很快就想明白了卫朔话中深意,同时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确实正如卫朔所言,当日后老一辈渐渐故去,年轻一辈成长起来时,谁能保证后代还能像他们先辈一样和睦相处?

更可怕的是假若卫朔的继承者是个贪婪无度的人,难保不会对掌握了崂山商社股份的张家、杨家、朱家下狠手,而那些普通民户手中的股份更加不可能长久拥有。

想到这儿,朱文又暗暗庆幸不已,多亏卫朔厚道,察觉到了崂山商社存在的危机,如今又要开诚布公的给予解决。

“主公厚恩,臣无以为报,日后当鞠躬尽瘁,以效犬马之劳!”

卫朔上前搀扶起朱文感慨道:“你我君臣一场,我自然希望你与你的家族一直繁荣昌盛下去,这不仅是朱家荣耀,也是燕国之幸。”

“崂山商社规模太大了,大到一般人根本无法掌控他,不管交给谁都不是什么幸事,为了不让后代为此争得头破血流,我打算对其进行拆分重组。”

“按照卫、杨、张、朱四家占据的股份不同,将崂山商社拆分成四个大型商社。从今之后各家自行负责经营,除了正常的生意往来,相互之间再也没有任何关系。”

“那……那不就是说拆分之后,我等全变成了一般商社?”

“怎么可能?崂山商社为了燕国崛起付出了那么多,于情于理都会得到些优待。先不说我卫家那一份,你们三家就是日后大燕国的皇商。”

“皇商?何为皇商?”

“皇商者,顾名思义皇家商社也!身为皇商有优先权得到与官府交易的机会,而且披着皇商的身份,不仅会享受多种政策上的优待,还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朱文、张大郎听完皇商定义,顿时眼前一亮,他们作为崂山商社的实际掌控者,早就体会到背景深厚带来的便利。这些年崂山商社之所以发展迅速,离不开卫朔庇护。不然,崂山商社早被各大世家连骨头带肉一口吞了。

“为了更好的管理皇商,我打算成立内务府,并设立内务府大臣一职,品级与各部尚书等同,不知子文可愿出任首任内务府大臣一职?”

“啊?我来出任内务府大臣?”

朱文满脸惊喜,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说实话随着卫朔渐渐走向高位,朱文越来越为自己出路感到担忧。作为崂山商社实际负责人,他不像张大郎与卫朔有着特殊关系,根本无需为日后前途考虑,最不济张家还有个执掌内卫部的张二郎。

而朱文说的好听点儿掌握着燕国的‘钱袋子’,但其实就是一个‘掌柜’,只不过因‘东家’身份特殊,让他这个掌柜看起来威风八面,可就他本身而言,毫无地位可言。

如今卫朔有意让他出任内务府大臣,不但是从四品高官,又跟他之前从事的事有关,可以说卫朔已经替他考虑的十分妥当。

想到这儿朱文不禁眼圈一红,顿时热泪横流道:“主公如此厚待臣,臣纵死难报万一!”

卫朔轻抚其背感叹道:“这些年子文劳苦功高,却没得什么奖赏,原本内阁当中有你一个座位,但是因你一直待在崂山,与外界接触甚少,冒然登上高位必引起外界非议。”

“可子文有功又不能不赏,正好借着这次整顿崂山商社的机会,给你一个交代。当然了其他崂山商社高层都可以直接并入到内务府中,日后内务府就全权负责打理皇商一切事务。”

“敢问主公,这内务府日后归谁管?”

“日后内务府只受王府直辖,不受内阁以及其他部门管理,当然了你们还得接受计部审计监督。”

听到内务府只受燕王府管理,朱文就更加放心了。在他看来,经过燕王这一番安排,算是将崂山商社彻底洗白上岸,从名不正言不顺的在野商社,一跃而变成正儿八经的皇商。

“大王,崂山商社分拆后,杨家、朱家、张家将各组商社,其余普通股东怎么办?”

“这些人怎么说也是崂山商社的股东,他们也都从事了多年商业运作,不如将他们联合在一起,另组一家商社,依旧称为‘崂山商社’,然后赐予皇商身份。”

朱文摸着下巴沉吟片刻问道:“如此一来,再加上大王手中自己的商社,整个内务府将有五个商社,规模也不算小了,但若是有其他人也想加入内务府怎么办?”

“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崂山商社整体变成皇商,难免会有人眼红。因此,为了安抚外界,我打算将内务府皇商数量扩大到十个,除了眼下五个名额已确定外,其余五个交由内务府自己去挑选。”

“在这儿我只提醒子文一点,入选者最好不要是世家大族。”最后卫朔目光灼灼道。

朱文心神一震顿时明了,看来自家这个主公对世家防范甚深,不过说起来也是,世家已经在政治上占据主动,肯定不能再让他们在经济上得利,不然日后难免会尾大不掉。

“请大王放心,臣晓得轻重。”

“嗯,很好,另外,你与大郎商议一下,就内务府职事先拿出个大概的方案来。”(。)

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95章 讨好曹嶷第63章 胡人突袭,彭城失守第430章 发展关中,商业为先第310章 裴嶷说王家第506章 姑臧之乱第638章 蜀中变局第630章 王敦将死第276章 关中求援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213章 女将显威第471章 徐州之变第281章 擒杀刘虎第130章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525章 郗鉴献策第32章 司马奥逃了第113章 带方、乐浪危矣!第192章 千里奔袭,军事奇迹第427章 名动蓟城第401章 司马保称帝第177章 公主也要当先生第495章 张茂的担忧第407章 军情如火第28章 好消息?坏消息?第59章 将离彭城第320章 石勒的自信第594章 封邦建国第219章 高瞻遗计助并州第612章 再战漠北第67章 再战胡骑第225章 创立阐教第205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第152章 河北邵续第296章 朝堂交锋第55章 前奏第506章 姑臧之乱第498章 纷纷扰扰第365章 罗马东帝李锡尼第503章 过年第88章 苏峻的打算第387章 长安城破第31章 这才叫真正士兵!第311章 走向前台第158章 司马邺登基第552章 准备收网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330章 重铸荣耀第6章 暴利!绝对的暴利!第47章 二郎归来!第225章 创立阐教第440章 公主身份公开第586章 给藩属国立规矩第431章 初见司马绍第148章 意外的盟友第664章 弩破胡骑第544章 大破支雄第108章 乌丸人的选择第534章 各方准备第85章 清扫地方豪强第408章 榆眉会战之前锋战第419章 整顿关中第618章 西出玉门关第534章 各方准备第522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442章 两个夫人,艳福齐天第343章 河东世家第196章 众人皆失算第140章 一计退三敌第266章 辽西大捷第387章 长安城破第652章 西域使者!第493章 召见呼延谟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592章 王敦‘入朝’第98章 筹谋辽东第189章 公私分开第461章 有点儿不对劲!第280章 迎头痛击!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313章 蠢蠢欲动第460章 谢艾首秀第454章 威逼张宾第303章 替拓跋六修请封第36章 刘隗的招揽第554章 羯胡中计第359章 扶南的麻烦第149章 新年惊变第394章 孤立宗室势力第636章 江东新政第466章 阵斩拓跋郁律第366章 莫含的毒计第489章 广固之战(上)第475章 国葬第342章 蒲津古桥第135章 心急的崔毖第487章 即将巨变的凉州第659章 出兵龟兹第402章 祖逖的担忧第363章 疑惑不解的琅琊王第645章 太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