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三章 疲劳驾驶

现在有了元乐尚的配合,再加上又有尉迟炽繁这条大腿可以抱住,陈月仪在后宫之中的地位只会越来越稳固。

至于杨丽华······

她能依靠的也就是自己的妹妹杨妙罢了,可是杨妙且不说年纪尚晓、心计不行,就真的论宠爱上,焉能比得过尉迟炽繁?

因此陈月仪并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而且和李荩忱相处的时间不长,她却能够感受到,李荩忱对于自己后宫的女人勾心斗角并没有什么兴趣,他比较倾向于维持现在“一超多强”的局面,反而更倾向于鼓励自己的妃嫔们把注意力放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上。

不管背后心里都是怎么想的,至少表面上后宫必须要一团和气。

陈月仪不知道李荩忱这样是不是有些太一厢情愿了,毕竟在权力面前人心往往会被腐蚀的千疮百孔、无从预料,但是她倒是非常倾向于维持这样的局面的。

毕竟她也是经历过当初北周后宫之中的内斗的,若不是冯小怜横空出世,打乱了一切,谁都不知道最后会不会真的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至少杨丽华的皇后位置怕是要被撼动了。

但是那个时候每日的提心吊胆和如履薄冰,陈月仪是不想再来一次了,她现在就想老老实实的过完自己这一辈子。

“休息吧。”李荩忱点了点头。

他本来是想要来调解一下陈月仪和杨丽华的矛盾的,不过现在看来倒是不需要自己费口舌了,陈月仪的注意力显然早就已经不在杨丽华身上,更何况都是聪明的女子,应该知道陛下的底线在哪里,只要还想在后宫立足,自然就不会傻乎乎的去触碰。

陈月仪吹灭了蜡烛,宫女们也纷纷告退。

李荩忱伸了一个懒腰,感受到靠过来的温软,不由得伸手揽住她,微笑着说道:

“既然繁儿那边需要人手,你这几天也去帮帮忙,另外上午的时候,徐素还告诉朕,开办新的义学需要内府拨款,从建康府带过来的那些应该不太够了,就交给你和她对接一下。朕明天会去义学看看,自然也不能花冤枉钱,只要朕准了的,她们要多少,你们就尽量給吧。”

陈月仪柔柔的应了一声。

李荩忱打了一个哈欠:“困了么?”

“陛下困了就休息吧。”陈月仪急忙说道。

“朕问你困了么?”李荩忱佯作不喜。

陈月仪迟疑片刻,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良久之后方才尝试着说道:“妾身有些乏了······”

“那咱们就睡吧。”李荩忱笑道,“不能疲劳驾驶。”

陈月仪虽然不知道李荩忱这是什么意思,但是也能够猜到,捶了他一下,紧接着李荩忱就用力抱住了她。

————————————-

长安义学,就是当初的隋王府。

准确说是隋王府的后院,这里环境清幽,正好适合开办书院。

至于独孤氏和杨坚的其余家眷,李荩忱已经着人护送南下,和宇文赟一道前往建康。李荩忱可并不打算把杨坚家眷这样的定时炸弹留在长安府,谁知道什么时候会不会有杨坚的余孽跳出来,所以还是稳妥起见。

不过杨坚的府邸颇大,占地位置也很好,现在整个大汉朝中,实际上也没有能够配得上这个府邸的人,而且大家也不愿意要这个府邸,否则岂不是给自己找猜忌?

所以后院划做书院的同时,前院拨给了太尉府,作为太尉府办公的地方。

杨坚府邸之中,舆图等等一应俱全,所以让太尉府使用也算是物尽其用,少了很多来回折腾的麻烦。

院子之中回荡着朗朗读书声,义学正在进行晨读。

李荩忱抬头看了看天,今天天气倒是不错,人也是神清气爽。

毕竟晚上不能疲劳驾驶,不代表早上也不能。

“参见陛下。”徐素躬身行礼。

李荩忱点了点头:“现在义学里面有多少学生?”

“如今入学的有四十六人,我们还在招揽生源。”徐素微笑着说道,能够在短短半个月之中招揽到这么多学生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毕竟长安城中,多数还都是富贵人家,有钱人当然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和穷苦人家的孩子一起挤在义学之中。

“还要扩大招生的范围,”李荩忱径直说道,“不能等着人找上门来,义学的根本在于为那些在战乱之中失去父母的孩子们提供一个求学和掌握一技之长的机会,而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大多数处于这样困境下的孩子,根本无从知道这样的消息或者他们就算是有机会看到了,也可能因为不认字而错过。”

“这些妾身都有考虑到,之前我们招生的范围限定在长安,但是现在已经向外拓展到整个三辅。”徐素急忙回答,“有本地官吏的配合,招收到更多的学生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李荩忱点了点头,毕竟义学是后宫出面,又有李荩忱和内府撑腰,地方官员也不敢不配合。

“但是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妾身也不好拿主意。”

“且说来听听。”

徐素无奈的说道:“北方的情况不比南方,南方多大户人家,家家多有私塾,而且因为南方战乱较少,大多数的人家中还是能够养育的起子弟的,少有流离失所之人,也少有难以受到教育或者手艺传承之人。”

顿了一下,徐素看向学堂那边:“可是北方却不同,除了城镇之中的富贵人家,黔首百姓是很少有机会能够进入私塾学习的,甚至大多数人还在为温饱而犯愁,更不要说学习了,朝廷的义学一开,针对的是那些流离失所的孤儿,可是实际上除了这些孤儿,还有很多父母健在的孩子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也同样没有机会能够接受教育,只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李荩忱怔了一下,这倒是自己之前从来没有考虑过的。

南方人口较少,并且充分的接纳了曾经北方向南流传的生产技术和教育理念,既然人口少,生存压力小、战乱也少,人们自然也就有能力注意培养自己的下一代。

再加上南方本来就是曾经的北方士族集中避难之处,人文风气和求学之风也要比久经战乱的北方好一些。

第一五八五章 油嘴滑舌的新解释第七百一十四章 天将明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无几第一六四四章 汉军骑兵的突进第八百二十五章 突围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一千七十三章 本将军是妻管严第一八二六章 小管家第一五三七章 佯攻变主攻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梦死第二一八三章 遗书都写好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礼物第一五二二章 战争,真的才开始第二零九七章 天下将定,万里无尘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第三百五十章 码头第一百四十九章 求情第一九八五章 禁卫军的实力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主人,新的时代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三十三章 对策第七章 求死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栽树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见第一五七三章 天朝上国第二一九八章 奋进的时代第七百六十章 同时突破第七十九章 等待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偻老人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岁第二二六九章 臣妾向陛下讨个人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谦的挣扎第一千二十六章 战采石第二一一三章 最后的忠臣第三百二十五章 温泉第一三七一章 宇文氏的去留第八百五十七章 酒宴第一五八五章 油嘴滑舌的新解释第三百三十章 眼中卿第一六六五章 战情如火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第五百九十八章 光与暗第一九六零章 贯通河淮,再造鸿沟第一千三十七章 楼船瓜洲外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凶险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里光第一一七九章 引领思潮第五百九十章 不要太过分第一七零零章 单骑第一三四五章 皇帝,是真正的皇帝第一六八二章 突进,羽林骑!第四百八十三章 断后第一七七五章 父与子第二十章 杀机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书院第五百零六章 傻丫头第四百七十四章 夜袭第一三八六章 再造长安第八百四十三章 头狼和狼群第一千九十三章 转角遇见突厥第一三八零章 回家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厂规划第一千零七章 你们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凤坡第一千零三章 国事家事第一三四七章 陛下偷个懒第六百三十章 异动第二三四五章 杨坚:我亏了呀!第一百九十三章 敌我第一五零八章 人生轨迹的改变第四百六十一章 几路敌人第一六四六章 战还是降,都是开门红章节修改情况第一千九十六章 假装没看见?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采蘼芜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六十五章 选择第四百四十章 孤家寡人第一九九二章 遥远的战场第一百八十五章 隐患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一四二九章 今日于郎,今日汉将第八百一十七章 会不会是罪人第一千八十六章 曹忠,可以么?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对峙,壕沟之间第二一二零章 边关战事第一八七八章 河东义师第一三九四章 打上门来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一八七八章 河东义师第一千零七章 你们第一九一五章 停战的默契第一八五三章 回去罚他请自己吃酒第一千二十五章 战争的演变第一二三二章 鸡汤第一百八十八章 无人第一一二五章 杨坚的应对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司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