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

什么时候真的把这只哪怕现在看上去懒洋洋、气息奄奄的卧虎杀掉,大汉这个大家心尖上的孩子才能够无忧无虑的成长。

同时对于所有的南人们来说,三百年南北割据,收复中原、收复北方一直到幽燕的国土,又何尝不是夙愿?

有生之年,真希望能够看到这一幕,看到大汉的赤色旗帜漫卷山河而去啊。

若还能踩一踩中原的土、掬一捧大河的水尝尝,那自然是更好。这些生长在南方的子弟,真的想看看这哺育了华夏民族的土地和大河,又是什么样的!

等这些事情了结之后,就算是有再大的牵挂、再大的恩怨,也都可以放下了吧?

徐陵和吴明彻对视一眼,都明白对方的心思。

有生之年,真的不想留下遗憾啊。

李荩忱一时默然,霍然起身,负手向北望去。

两山开处,隐隐能够看到江阔云低的景象。

自从大汉开国以来,基业定下,李荩忱每时每刻都在向着能够有挥师北上的那么一天啊。关中只是一小步,因为对于华夏来说,关中也好,江南和巴蜀也罢,都算不得真正的中原故土,现在的洛阳到邺城这一带才是华夏公认的中原沃土所在地,是自从东汉开国以来数百年的国家核心所在地。

可是现在这一方最重要的土地,还在胡人的马蹄下啊。

“快了,当是快了。”李荩忱凛然说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定要让两位好生看着!”

吴明彻和徐陵默然,只是站在李荩忱的背后,努力的想要挺直自己一天更比一天佝偻的脊樑。

他们真的盼望自己能够亲眼看到这一天。

而李荩忱径直转身走下看台。

这种事情,只是说,只是想,是没用的,关键还是要落在实处上。

今天李荩忱前来看完试炮之后,就要和裴子烈、杨素等人一同返回太尉府。

火炮可以说是李荩忱给这些军中将领的最后一颗定心丸,之后大汉针对北方这个强敌的安排布置,就要完全拉开帷幕了。

李荩忱不想等,也不能再多等下去了。

若是再这么僵持下去,保不齐还会产生什么出人意料的变故不说,说不定南北割据的局势再一次显现出来日久之后,也会让军中以及朝野之间都以为朝廷没有了提兵北上的心思,自己的那一腔热血自然也就随之淡了。

“朕自不会‘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李荩忱喃喃说道,“天下一统,乃是朕的功业,朕只会去取!”

————————--

李荩忱这两年并没有怎么出门巡视,朝中的大小事务一般也都是在朝堂上解决的——大家也都知道这是陛下在向朝堂上的臣子们“示好”,若是李荩忱每天都在外面乱跑的话,等到大汉举国北伐的时候,可就没办法恬着脸说自己也要御驾亲征了。

而且顾野王等人年迈,实际上已经很少处理朝政,更是让李荩忱不敢四处巡视,原来的时候朝堂上的分寸都有顾野王和裴猗等人把控,现在换成了年青一代,万一出了什么岔子,他们恐怕没有能够稳住时局等待李荩忱回来的能力啊。

当初南方世家作乱,虽然坐在皇位上的是李沧海,垂帘听政的是乐昌和沈婺华两个,但是若没有顾野王乃至于徐陵出面维持局面,恐怕朝中的议论之声早就已经把大殿的顶给掀翻了,而到时候南方世家保不齐也会跟着散播谣言,说什么陛下已然大行、只剩下孤儿寡母之类的话,趁机引起更大的骚乱。

所以这些年在年轻一辈没有完全成长起来之前,李荩忱是万万不敢丢了建康府四处乱跑的。

而朝堂上军方一向是不会出现太多的人的,一般有杨素代表太尉府以及裴子烈代表军队那边就已经足够了。

因此今日太尉府之中群将聚集的场面,确实少见。

陆军这边还未北上的李询带着鲁世真、冯仆等南征将领都在,海军这边王昌、邱志等人亦在,另外再加上裴子烈、蒋元逊、程峰、李平、李靖等建康府侍卫亲军以及朝堂上的诸多军方将领,绝对算得上人才济济了。

不过李荩忱和这里面的大多数人虽然已经许久未曾谋面而或者每次也就是朝堂、御书房中打个照面,但是双方并没有多少生疏感。

李荩忱和他们之间不仅仅是君臣情谊,而且还是军中厮杀、互相以生死相托的情谊,这种情谊绝对不会因为时间而被消磨,甚至长时间不见或者未曾交谈之后,反而倍感亲切。

大家参见过陛下,又互相拱手示意,目光交换之间,心中已然有数。这一次,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快了,大汉要北伐的时候,越来越快到了!

“有了新式火器,海军战船如虎添翼,再加上新式战船下水,海军将拥有从水上向岸边的进攻乃至于压制能力。”杨素站在一幅巨大的舆图面前,侃侃而谈,“因此海军将有用武之地,甚至还将作为大汉之前锋。”

这舆图上,象徵着大汉兵锋的赤色箭头纵横交错,从各个方向,直指向舆图上标注了蓝色的地方。

“杨长史此话怎讲,我海军当真可以为大军之先?”王昌和邱志对视一眼,顿时来了精神。

海军这一次在南征之战中虽然立下了不少功劳,但是却都不是血战的功劳,因此最后的大功十人之中只有一个戚昕是海军出身,这让王昌和邱志都有些愤愤不平。

你们陆军抢功劳,当真是有本事!

不过要真的把战线拖入陆地上,也的确和海军没什么关係。

因此在两人看来,北伐之战,海军怕又是要充当运输大队的角色了,刚开始坐下来的时候,也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在讲求奋勇作战、以获取功勋为重的大汉军队内部,拿不下来作战任务,将士们自然就没有可以夸耀的功勋,那就是主将窝囊无能。可是事实摆在这里,北周所依凭的还是广阔的陆地,和海军没有多大的关係,就北周水师那几条破船,只是用黄龙大舰就能碾压过去,用五牙大舰以及后来的青龙大舰等等,简直就是杀鸡用牛刀!

因此虽然王昌等人在心中骂娘,可是谁也都不敢跳起来和陛下干一架。现在第一个点名的就是海军,他们哪能不激动?

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结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心为上第一六零一章 看护队和萧湘的眼色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变了第一八七八章 河东义师第九百二十七章 欢迎回家第六百零二章 惊喜第七百五十五章 定军山第三百七十四章 猎物第一千零一章 落幕第一二七六章 为大汉之崛起而读书第二二六零章 风又起第八百章 要跑第一四零六章 老当益壮第七百九十七章 淳于家的底蕴第二一九一章 校尉老孙第七百二十一章 牵手第一百一十四章 什么样的胜利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于奔命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第六百四十八章 同意又何妨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脉第一八三三章 来者不拒第九百五十七章 造钱第一百二十一章 对诗第一三六三章 天无绝人之路第一百九十三章 敌我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处第七百九十一章 隆中第一四八六章 校阅三军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可止步第一八八零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战第一二五九章 矛与盾第一二零七章 白袍的重心第一八五七章 痛并快乐着第一六九二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四十六章 夙愿第一一四零章 温水煮青蛙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七百七十七章 鹅卵石和统筹第二一五九章 横渠四句第九百零八章 不为我用第一一四九章 血偿第二二零三章 跑得真快第二零七零章 你们也太不靠谱了吧?第二二九二章 是皇帝,也是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变第二二零四章 逃跑属狗,打仗就怂第五百八十二章 谈判第二百五十二章 围点打援第八百九十四章 覆辙第七百零二章 孔范第一七二六章 赵王,不能见死不救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险第一二一九章 东宫的“女主人”第一五零二章 朕的底气第四百五十二章 这阴沉沉的天第二一二八章 心有春天,自是春天第七百一十四章 天将明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七百七十五章 自知之明第六百三十三章 选择哪一边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围的陈智深第一九四四章 龙门书院山长的人选第一九二一章 怎么变成朕带孩子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场第九百七十章 战武宁第一六九五章 将军,带我们守住这里第二二四六章 夜里的巷战第一六三零章 面圣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一百六十五章 争夺第二三五五章 休对故人思故国第六百零八章 小心为上第一七二二章 鸣金三声第一八八九章 风冷,心热第四百八十章 援军第一六七二章 混账第一四三七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一四七七章 稳坐钓鱼台的皇后第七十七章 年轻第一六八二章 突进,羽林骑!第二零一四章 破城不难,安民难第一七五九章 家国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会第五百八十七章 谈判代表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阳守将第七百五十一章 抗旨第五百零五章 天宫院里的重逢第四百八十四章 还不晚第一一七二章 毁灭的力量第二二五一章 黎明前第一二二零章 一江春水向东流第一一七九章 引领思潮第一一四零章 温水煮青蛙第一三五六章 北周骑兵的突进第八百三十九章 鸣金第一七三八章 颍川世家第一三二零章 天平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