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零六章 洛阳皇宫

电影的宣传作用和对社会价值观的传播作用那是有目共睹的,而实际上戏剧又何尝不是如此?

南方现在已经有了很多戏剧巡演队,将很多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搬上舞台,当然了主要宣传的思想还是忠诚、勇敢等等。

李荩忱在这其中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他还帮着写了不少剧本,比如对三国时期的一些后世耳熟能详的故事进行了还原。

一来是因为李荩忱作为一个后世人对于三国的故事实在是烂熟于心,而这个时代对于三百年前发生的事情,了解实际上只是局限在《三国志》上,毕竟没有罗老爷子的一通改编,二来《三国演义》的故事是有明显的偏向性的,偏向于谁,蜀汉呗。

现在李荩忱是啥,大汉的皇帝,是自称延续大汉正统的。

所以通过宣传效忠于那个汉的故事来劝导百姓效忠于这个汉,可不是什么坏事。

因此什么关公千里走单骑、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处的故事已经被搬上了戏台,相同的还有西汉末年的昆阳之战,以及武帝时期的卫青霍去病的事迹等等。

这些故事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稀奇的,但是在这个大多数人目不识丁的年代,读书认字本来就是少数人的特权,一直到李荩忱当上大汉的皇帝,这一切才有所改变,但是即使是这样,历史上很多后世历史课本上就有、甚至后人耳熟能详的事情,在这个时代知道的人实际上并不多,毕竟不是人人家里都有史书,就算是有也不是人人都能够看得明白或者有心情去看。

乱世之中生存才是最主要的事情。

现在李荩忱通过戏剧来演绎史书上言简意赅两三句话就带过的事情,一来史书上说的少,李荩忱以及礼部可以改编的空间就大,二来李荩忱自然也可以进行倾向性的改编。

这些戏剧无疑都在表达一个中心思想,效忠于大汉就会有好生活,当外敌入侵的时候要追随着大汉的旗帜勇敢拿起武器。

乱世之中百姓流离失所,实际上很多人都已经失去了对乡土的执念,现在自然就是要恢复这种意识,我们头顶上是庇护我们、给我们好生活的大汉,而我们的脚下是祖祖辈辈传给我们的土地,跟随着大汉的脚步,这土地我们一寸也不给别人。

在宣传舆论的战场中,对面的北周虽然根本不是大汉的对手,甚至都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但是李荩忱已然不能掉以轻心,毕竟这东西就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够有奇效,用不好反而可能伤到自己。

——————————

李荩忱从主殿太极殿走出,穿过回廊向后宫的徽音殿走去。

洛阳皇宫原本是分成南北两座宫城的,在曹魏迁都洛阳的时候进行了重修,后来北魏又把这两座宫城合二为一,废弃了一些已经破败的宫殿,让现在的皇宫看上去规模更大,而且因为经历过几次翻修,尤其是在北魏国力全盛的时候,所以看上去雕梁画栋、分外华丽。

即使是这几十年北周和北齐不再以洛阳为都,让这宫城蒙上了一层历史的尘埃,但是此时轻轻擦拭去灰尘,依旧恍惚间能够想象当初北魏全盛时期的辉煌。

北魏多建筑大家,这李荩忱是清楚的,毕竟这个朝代给后世留下了诸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等瑰宝,从那历经岁月沧桑却依旧雄伟庄严的大佛中就可以窥见这个朝代建筑之发达和精妙。

现在呈现在李荩忱面前的洛阳皇宫亦是如此。

无论是高台上的前宫太极殿还是后面众星捧月一样的后宫群殿,都的确堪称是这个时代智慧和艺术的结晶,要是随便拉一个后世的考古学家或者建筑学家过来,恐怕也会忍不住惊叹。

而在洛阳乃至华夏的历史上,这座城实际还算不上最佳,向上有秦朝的阿房宫,向下有唐代的长安城和神都洛阳,这座汉魏洛阳城不过只是中间的一个小不点罢了,可是即使这样李荩忱也能够感受到这个城的雄伟。

也是这个民族的雄伟。

这样的城,折射出的正是这个民族的强大,即使是胡尘弥漫,华夏依旧是天下最强、世界之巅。

李荩忱深深的为之骄傲并且愿意帮助华夏更久的站在这世界的顶峰上,俯瞰列国如天神俯瞰芸芸众生。

皇宫的后宫同样殿宇众多,含光殿、嘉福殿等等都算是后宫集体之中的一员,更不要说那些大大小小的宫、阁。

不过元乐尚并不傻,她作为唯一跟在李荩忱身边并且已经有名分的妃嫔,当然不会傻乎乎的去住后宫的几个主殿,就算是乐昌不在,这主殿也是要空出来的,元乐尚只是个淑仪,没有这个资格。

因此她选择了比较靠近太极殿的徽音殿,顾名思义这里实际上应该是原本存放宫廷乐器的地方,也因此距离时常需要鼓吹奏乐的前殿更近,不过那些乐器基本上都已经不见了踪影,因为为了保存乐器的需要,房间通透不潮湿,住人倒是挺合适的。

李荩忱过来的时候,元乐尚正指挥侍卫们搬动床榻衣柜等等。

皇宫虽然有人打扫,但是也就只局限于扫扫地什么的,诸如这些家具早就已经损坏或者被拆解干净,不知道是拿去守城作为檑木滚石,还是干脆被倒卖掉了。

不过这点小事当然是难不住工部的,几个工匠不一会儿就指挥人把陛下所需的全套家具都打造出来了,至于其余的生活用品自然就更加简单,随军商贾那里多得是,这帮家伙就指望着将南方的生活用品倒卖到北方发财呢,现在陛下有需要,那自然是抓紧送上来。

陛下也用过我家牌子,这可是最好的广告词,倒贴钱他们也希望能够让李荩忱用一用。

当然了,李荩忱对此自然是笑纳,但是该给的钱一分都不少,从内府之中扣除,顺便笑着说要是用得不好该退货的得退货,到时候自己砸了招牌朕可不管。

商贾们自然是抓紧称赞陛下仁德宽厚,但是心里却暗暗叫苦,希望陛下不要太挑剔的好。

“怎么样,还满意么?”李荩忱环顾四周,笑着问道。

第二三一六章 被欺负的沈姊姊第六百三十三章 选择哪一边第五百三十六章 铁骑卷尘来第二一二一章 你这样让我很难做啊第九百四十三章 醉太平第二二零二章 破敌先锋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与传国玺第一九三一章 只惩首恶,不及家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寒夜中的暖意第一四零五章 抓国丈是犯法的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处第一八三一章 坐看风起云涌第三百八十一章 妻管严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谁敢!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七百一十三章 不惜抗旨第一二四六章 萧萧淮上第一九八零章 火炮的威风第一八九八章 不来武斗来文斗----第一八九九章 断了腿的驸马不足为虑第四百八十五章 所见略同第一一四二章 风雪刀光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六百五十二章 家书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谈第一七五三章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第二二零五章 吃东西是惩罚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二零三七章 大汉,前进!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贪心第一七三二章 咱们都是一家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陆之武第四百一十三章 泸州城上第七百八十八章 乌云卷地第一七六六章 势如破竹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退为进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后路第一二三三章 郡县与分封第二零一七章 那就让他们看看第一八四六章 韩擒虎的杀威棒第一二八八章 战瓮城第一二五二章 晨戏第六百四十四章 难得的破绽第八百九十三章 街亭第一四六三章 班师回朝第三百四十二章 聊发少年狂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枪第六百四十六章 情理之外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洞第二零三六章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熟人第二三零零章 内府的橄榄枝第一三二一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一七八三章 内城第四百九十一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一四八五章 白袍和府兵制第一八二三章 六部的责任第六百八十七章 相逢犹似在梦中第四百五十九章 喋血渡口第二三一五章 但愿有生之年第一千三十一章 诅咒第七百零九章 保护自己爱的人第一三四零章 杨坚的骑兵第一千八十九章 共同的敌人第九百八十四章 业火第一二五二章 晨戏第一百五十一章 家徽第一三四一章 耕种的意义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一四零八章 误会,都是误会第二二八七章 雪域高原为汉土第五百一十四章 难以为继第一二零六章 杀伐果断?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一一七一章 火药第一五五六章 不知道为什么很有干劲第一千八十九章 共同的敌人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决战方案第四百一十八章 还算有良心第一一五二章 叶护大帐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粮仓第一八三七章 花钱如流水第二百九十八章 步步第五百四十二章 星火第二零六五章 勾结密谋第一五六一章 男人的浪漫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一五三四章 忧患意识第七百七十一章 威风第一一一六章 叶护第五百七十八章 质疑第四百零八章 清晨第二二一六章 角门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条建议第一七四八章 嵩山月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第一一三二章 心甘情愿第一八七零章 我捡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