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没问你!

白沟之战,和谈破裂,许善心入北周营中后,随北周军队返回邺城,就再一次被软禁起来,因此也很多天没有见到宇文宪了。

他没有想到宇文宪在这一段时间的变化竟然如此大,眼窝深陷、面色憔悴,甚至就连平时刻意打理以维持形象的胡须,此时也已经很长,并且黑白掺杂,无不体现着这位雄主心事重重、疲惫不堪。

许善心拱手:“既为大汉使臣,当从大汉之法,大汉以殿下为齐王而不为周国之君,则纵殿下有称帝之实,亦当以大王称之。”

独孤熊想说什么,不过宇文宪摆了摆手:“都这个时候了,随你吧。不知道许君宁肯烧了房子也要脱离护卫,前来求见,所为何事?”

潜伏在邺城城内的白袍在城中调动兵马的时候就果断的开始放火制造混乱,把邺城城内的几个据点全部都点燃,这些北周曾经花费很多心思都没有找到的据点全部都暴露出来,不过现在也没有什么区别了。而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凑热闹,许善心也把自己的宅院给点燃了,惹得周围原本既是护卫他、也是监视他的士卒纷纷去救火。

内城之中,多是深宅大院,许善心这么做当然并没有什么用,不过他本人倒是趁着这个机会跑了出来——对于现在的北周来说,监视不监视许善心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用了,真的已经到了回天乏术的地步,有这个一个煽动人心的家伙在或者不在,并无区别。

只是宇文宪也没有想到,许善心竟然会在这个时候求见自己。

因此他很想知道许善心意欲何为。

许善心不慌不忙的说道:“城外杀声,大王当已听到,汉军已然入城,很快就会进攻内城,内城之中守军不过数千,而且还有城墙和外城相连,大王认为能够守到什么时候?”

这一次不等宇文宪回答,独孤熊率先说道:“我等身为大周之臣,自当死守以报君恩。既然如此,那便是要陪着陛下守到最后一刻。”

“聒噪!又没问你。”许善心径直说道,眼睛一动也不动,直勾勾看着若有所思的宇文宪。

“你!”独孤熊愤而向前一步,如果不是宇文宪本来就向他示意不要贸然动粗,独孤熊恐怕会忍不住直接挥刀和许善心较量较量。

谁说文官就不会动武?文官也是有火气的。

宇文宪淡淡说道:“许君觉得独孤爱卿的回答不对么?君王死社稷,大周基业乃是宇文氏代代拼搏而来,乃是诸如独孤爱卿这样的忠良誓死捍卫而来,因此无论君臣,自当奋战到最后一刻。”

“那外面的士卒呢,大王的妻儿呢,城中诸多的百姓呢?”许善心问道,“他们也都应该为这个注定要崩塌覆灭的王朝殉葬么?黄泉路上,难道大王也想看着他们扶老携幼,然后自称是仁德明主么?人皆说大周文帝和武帝是雄才大略之主,大王觉得自己拉着阖城将士和百姓做这无谓的抵抗,可是有必要?让这么多人平白身死,难道九泉之下就有颜面去见先帝么?!”

“放肆!”独孤熊终于忍不住了,“你这是一派胡言!两国并立,本无问题,结果明明是贵国先动刀枪,现在竟然还要反过来指摘大周之过错,请问大周有何过错?是擅动刀兵之罪,是鱼肉百姓之罪?但请尔细细说来!”

“是不顺天时之罪!”许善心掷地有声,“天下大乱三百年,且不说鲜卑于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纵然把汉人和鲜卑人一并视之,天下已然大乱三百年,仁德之君所思所想的都应该是吊民伐罪、结束这三百年乱世,还天下一个太平。”

独孤熊不由得哂笑:“既然都是换来天下太平,那么为什么不是大周灭尔南蛮,而是南蛮灭我大周?!笑话,不过就是给你们的侵略寻找一个借口罢了。”

许善心摆了摆手:“吾皇雄心壮志,改革律法、任用贤才、发展工商,今日之大汉已非是昔年之南朝,当称得上气象一新。尔等但能前往江南乃至关中等地,甚至即使是岭南、南中等古来荒蛮之地,便可看到大汉百姓安居乐业。反观贵国,外弱中干,人才不得重用而皆南下,赋税沉重,百姓亦是叫苦连天。即使是大小世家,也都对朝廷政策多有怨言,齐王殿下难道还觉得大周现在能得北方之人心,犹然还有东山再起之日么?”

独孤熊一时哑口无言。

许善心说的确实是事实,大汉在招纳人才、发展工商还有制定律法等等上一直都是有优势的,这种优势自然也逐渐从百姓更能安稳生活上逐渐扩大到综合国力上,拥有广袤土地和先进技术、制度的大汉,当然拥有更加精良的器械、更加强大的军队还有更加丰盈的钱粮,因此为了对抗大汉,这些年北周的确有些穷兵黩武。

丢人的就在于,穷兵黩武也没打过。

而且大汉已经颇得民心,即使是北方百姓也有不少向往南方的,人才外流更是严重,今年大汉恩科,可是有不少北方士子崭露头角,而要知道这些北方士子本来应该是为北周所用的才对,可是世家的不配合再加上北周朝廷内部因为战争而导致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得这些士子在不得其门而入之后,只能选择前往大汉。

当然,许善心的话里也有夸大的成分。

战争打到现在,双方都不过是在咬着牙硬撑罢了,只不过大汉的制度、版图上的优势让他们更容易撑下去罢了。要是易地而处,李荩忱恐怕也和现在的宇文宪一样绝望——不过话说回来,李荩忱不是宇文宪,自然也不可能让大汉沦落到今日北周这等地步。

虽然明知道许善心说的并非完全对,但是现在这种时候再争论这些已经变得毫无意义。

宇文宪知道许善心是所为何来,不过他并不打算那样做。

大周已经有了一个投降的天子了,不能再有一个,不然的话后人又会如何耻笑自己,又会如何耻笑宇文氏?

之前荒唐无比的北齐皇室,或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宇文宪在混乱之中站出来,撑起来这一方天地,就是想要让宇文氏最终不会变成后人的笑柄。

第八百七十四章 杨素的使者第二百零六章 默契(第一更)第一四三三章 且战且走第一二二九章 醉后第六百四十一章 如履薄冰的许善心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为他是谁第一五五九章 比技术更重要的第三百一十二章 惊马第一一五二章 叶护大帐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钩第一一八四章 联络宇文赟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一三七四章 蓝田受降第二一四二章 没有捷径可走第二三零三章 内府新的财政来源第七百八十二章 军功的算法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国祸水第五百二十三章 祸起萧墙为大患第一一二二章 为将者第四百三十八章 着急的沈君高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过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机会和没机会第一九四四章 龙门书院山长的人选第一六六一章 中流第三百零九章 致命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条建议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叶满庭莺乱啼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个好机会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枪第一五四七章 能坚持多久?第一三八一章 杨素的八卦之心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四百五十九章 喋血渡口第九百二十一章 宇文温第八百二十五章 突围第一七三零章 打断了脊梁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场第一三一六章 朋友嘛!第一三二七章 曾经的梦魇第九百四十六章 琉璃熠熠光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认我有赌的成分第九百三十一章 钱不能堆着第二零六二章 那就没得谈了第九百四十九章 偷懒的士兵第一千一十二章 沉重的车轮第一九六四章 战争,近在咫尺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枪第六百八十六章 还有私事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为虑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二三四一章 陛下会做傻事?第一二八四章 程峰他有前科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南士族第一一二六章 战云催第五百一十六章 有些事情必须做第二零一四章 破城不难,安民难第一千五十六章 新制度第二一七四章 浴血武威第九百五十一章 温水煮青蛙第五百二十八章 进还是退第二百七十六章 密报第五百三十八章 唯一的希望第一八三七章 花钱如流水第二一七五章 低级的错误第二零三八章 水师格外积极第一二五七章 为朕更衣第二二九零章 五,五个?第一一八零章 过新年第一七三二章 咱们都是一家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须臾需争第五百八十章 春雨第三百四十七章 初生牛犊第一六八一章 禁卫军初战第七百五十四章 真正意图第二零七七章 愿革除功名第一二六五章 釜中游鱼第三百四十三章 后路第两千零四章 一把椅子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辞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流激战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的命令第一一二五章 杨坚的应对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梦死第一百二十章 猜测第四百三十二章 诗书教化第一五七五章 战争服务于政治第一二四五章 从江南到塞北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国事第一四七二章 从南阳向洛阳第一三二七章 曾经的梦魇第一四零三章 降职肯定有好事第一千二十九章 堑壕战第一百八十九章 孤家寡人第二三四五章 杨坚:我亏了呀!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让时代改变自己第四百五十七章 陌上雪第一百八十一章 过招第七百六十三章 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