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长安

大汉新元五年七月初九。

由巩汉军、镇林军组成的援兵抵达安定,旋即北上武威。

次日,由鹰扬军和虎翼军组成的援兵也抵达天水,将兵分两路,一路直接从天水支援武威,而另一路则向西配合金城守军进攻洮水东岸羌人盘踞的各处城寨。

而早在三日之前,萧摩诃就已经整备兵马,出阳平关直接往武都而去,算时间,前锋应该已经进入城池。

两天后的七月十一,李荩忱过潼关,抵达长安城。

西北局势骤然紧张,朝堂上群臣已经不可能阻挡陛下动身前往长安,甚至陛下前往长安已经是大家达成共识的现在能够稳定军心、民心的最好办法。毕竟论大汉的定海神针,除了陛下之外没有人能够当得上此称呼。

而李荩忱当然并不是真的把此次前往长安当成自己一次简单的向西巡视或者说坐镇西北战场罢了,对于他来说,这是一次巡查和坐镇,更是一次新征战的开始。

大汉对于河西以及西域的征服和开发,从李荩忱踏入长安城的这一刻正式拉开帷幕。

李荩忱前来长安,不只是孤身一人,和之前北伐一样,各部同样抽调官员随驾,尤其是户部尚书陈叔慎、商部尚书唐正良更是亲自随驾,虽然声势并不浩大,但是足以表明朝廷对于此次西北之战的重视程度。更不要说随驾的禁卫军以及陆续抵达在洛阳集结的虎翼军、扬武军等等各路兵马。

而后宫之中,李荩忱依旧留皇后和淑妃以及众多妃嫔在洛阳坐镇,带着贤妃以及杨妙和元乐尚前往长安,贤妃尉迟炽繁已经可以负责内府的财政事务,而杨妙可以负责医院方面的事务,元乐尚可以负责教育方面的事务,主要还是为了能够让新分离出去的医院和教育这两方面能够更好的和地方政府进行对接。

在此之前,各地的书院还有医院等等,只要是皇家名号的,实际上都是由内府直接管辖,这固然是方便了内府对资金以及人手等等进行统一调配,但是无疑也加大了医院、书院和地方州府之间的隔阂,双方曾经不止一次因为某地医院以及书院的资金调拨、报销问题而出现争执,同时真的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地方州府无权直接命令医院等等内府直属的机构采取应急措施,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地方州府对于这些中央直属机构的反感。

不听话还得给你钱、给你地,我们凭什么?

李荩忱当然也明白这其中的问题所在,而且地方上的医院和书院改为隶属于地方,本身也不是什么坏事。随着教育和医疗从内府中独立出来,内府更是不会再给予这些地方上的机构足够的资金支持,因此完全移交给地方,由地方财政负责医院和书院的所有发展事宜,显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现在大汉各地,就算是再穷,养一个医院和一个书院还是可以的。

不过说着轻巧,做起来可就没有那么轻巧了,地方州府原来只是负责承担医院和书院日常运转时一定比例的开销,而现在要全盘接手这些机构,财务上怎么对接、人员上怎么安排、之后又应该怎么规划发展,其实都是需要一点一点推敲的。

李荩忱现在也只是打算趁此机会以关中为试点,逐步展开。

至于为什么是关中呢?

这其实还是因为关中本来就面向西域而连接中原和巴蜀,本来就是各方文明、思想交流碰撞的地方,思想更为开放,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更强。

而且大汉是先拿下的关中再拿下的中原,关中久在大汉旗帜之下,大汉推行的各种政策实际上已经深入人心。而且当初随着汉军入关中,也有很多江南等地当年南渡的老家族逐渐迁回本宗所在,自然而然也带来了外界的思想和观点,另外再加上商贸的往来等等因素,让关中百姓的思想很是超前,人们对朝廷的认可度也很高,在这里进行试点,就算是真的闹出了什么幺蛾子,事情也好解决。

另外关中距离朝廷中枢也近,方便朝廷及时作出调整。

对此李荩忱也不得不承认,至少在这个时代,长安以及关中的位置还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上长安能够成为隋唐两代帝都并且一跃成为整个世界上最大也是最繁华的城市,绝非只是因为幸运或者因为历史的因素,和其人文地缘也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车马行进到长安城外,李荩忱便下令停车,沿着城外的土塬一直走到坡顶。

不远处的长安城,阔别经年,早就不是李荩忱当初第一次见到的长安城了。

一座崭新的、足以代表关中的豪迈精神气象、也足以代表现在大汉蒸蒸日上之国力的长安城,伫立在龙首原之南,而曾经的那座汉代长安城,盘踞在龙首原之北,就像是皓月之下的星辰一样,很难再吸引人的目光。

旧有的殿宇此时都已经修缮一新,不过李荩忱并没有让再修建更多的宫殿,毕竟长安只是行都,作为国都的洛阳需要大兴土木,是因为朝廷怎么着也得有个配得上东方大国身份的办公和居住所在,但是行都也要跟着大兴土木就过分了,典型的浪费。

不过宫殿没有修建新的,不代表长安城的规模就缩水了。

这座长安城或许比不上历史上作为隋唐都城的长安那么大,但是要比汉代长安城大很多,并且不亚于现在正在修建的洛阳新城。

与此同时在城池的周围还有大量的卫星城,这些卫星城都是在长安周围已经形成的市镇基础上修建的。工商业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乡村向村镇的转换,尤其是大城市周围,工坊以及商贸仓库等等都已经扎堆出现,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卫星城。

如果真的把这些卫星城也考虑在内,那么实际上一个具有自己完整产业链的大长安,其规模以及发展前景,绝对不亚于轻工业和小农经济支撑下的历史上的隋唐长安。

一座城垣围住的,只是一座城的核心所在,而工业时代的城,当然不是城垣就能够束缚住的。

这是座崭新的城,也是崭新的时代。

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一三零四章 大义灭亲第四百四十六章 主将之选第一六九二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六百零三章 各项事务尾声 江山如画第一八二五章 钱庄的问题第七百一十七章 江山如此多娇第四百四十四章 臭味相投的疯子第一七四六章 那朕给你打下手如何?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谁第二十七章 寂静第一三三四章 近乡情怯第八百一十三章 态度不同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与仁第一五六六章 预算和预案第七百六十九章 战争的目的第一百四十四章 嫌疑第五章 山路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备第一六五七章 披甲第二零五零章 此间诚意,贵使放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江陵夏日第一七零六章 分歧第一千二十六章 战采石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达的想法第二百七十章 使李将军,遇高皇帝第二三四三章 猪鼻子插大葱第一八二一章 两个混世小魔王第一七三一章 断后也是老夫来第二百一十九章 纪南第一一三四章 两脚羊的担忧第二一九二章 他是将,不是兵第五百六十二章 龟缩第一四九五章 皆是大汉天下第一三四三章 没完没了第四百五十章 胡闹第二一二九章 为什么要送入书院第七百九十四章 乱战第一二七五章 李渊的建议第二二七三章 财政补贴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辽东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见第一五九二章 战争开始的时间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三百一十章 解脱第五百七十七章 胜利第一四三零章 证明自己的机会第七百四十三章 英雄寞第四百六十四章 奋短兵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节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卫第八十章 款待第二零七二章 劫后余生第一三二四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八百一十一章 间隙第一五九五章 路与河第五百五十九章 见面第一千九十二章 灵武敌踪第一三二零章 天平倾斜第一一三九章 站哪边第一八九三章 陈宣华又欠揍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睁眼第九百零三章 不是好汉第一一三四章 两脚羊的担忧第一四一四章 父女相见第六十九章 王轨第二百二十九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一九五四章 四面开花,中路突破第一千七十三章 本将军是妻管严第一九五七章 登陆选择,远还是近第两零一零章 好像哪里不对第一百五十四章 公平第七百零二章 孔范第一二七八章 年轻人的把戏第六百二十七章 庭前花落第一八零零章 李荩忱入城第一三五二章 囚笼的钥匙第二十六章 穿云第一三一二章 两大都督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一四五四章 顾左右而言“他”第一五三一章 白袍的努力第七百三十四章 闷热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条建议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一三七零章 先走一步第二百四十六章 将战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与信任第一五四九章 林邑炮灰第二三二零章 舒展的旗帜第一九二六章 稳定西北,当步步为营第二零四一章 巴人将士第一三四二章 一大一小没正形第六百五十三章 徐陵需要的答案第三百六十三章 难以拒绝第一六零九章 秋闱,房与杜第二一三八章 潜移默化,由缓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