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二章 爱卿之苦,朕知之

陈叔慎和唐正良跟着李荩忱爬上来,唐正良腆着大肚子,亦步亦趋,走这么远已经有点喘了,甚至还需要陈叔慎时不时拉他一把,惹得众人纷纷看过来。

李荩忱听到身后的声音,忍不住笑道:“爱卿当了财神爷,也得注意身体啊。这人死了,钱没花完,未免憋屈。”

随驾文武们不由得大笑。

唐正良一时汗颜,他作为大汉的商部尚书,平时商贸往来事宜众多,自然少不了推杯换盏、喝酒吃肉,再加上一直坐着办公,身上的肉在短短几年内就吹了起来,也在情理之中。

想当年的唐正良,身为一方牧守,英姿雄伟,而今日挺着一个将军肚晃晃悠悠,让人不由得感慨,这世道变化的就是快啊。

不过至少唐正良曾经的气质容貌应当还能从他的儿子唐齐身上看出来几分。率军追随淳于量驻守汉中的唐齐,这一次将在萧摩诃的指挥下率部进攻羌人,能不能功成名就、未来同样封妻荫子,就要看这一战打的怎么样了,不然的话恐怕就只能乖乖回来吃老爹的恩荫。

李荩忱没有再打趣唐正良,继续看向眼前的长安城:“说到这长安的营造,商部也是功莫大焉,爱卿有功啊!”

唐正良顿时从刚才的尴尬变成面带笑容:“陛下谬赞了。”

长安营建,当然主要是工部的功劳,但是长安能够逐渐发展成现在这种市集林立、车水马龙的景象,商部的确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然的话商贾们凭什么就要在这里集聚、各地的货物凭什么就要在这里汇聚然后再发往别的地方?还不是因为商部居中协调,既要让商贾们意识到在此处贸易和交易的重要性,也要让地方州府相对应的给予足够的财政支持以及让其余地方州府做出一定的让步。

工商业发展到现在,地方主官当然都意识到了工商业的重要性,本地的工商业足够发达,就能够吸引周围城镇的商贾也纷纷前来投资,最终把本地变成一个更加富饶的大州府。因此招商引资这种事,怎么能轻易让别的州府占了便宜。

可是话说回来,假如各个地方都不放人的话,那货物往来、资金流动甚至人才的调动都会变得一波三折,因此每个大州的首府所在,就应该起到集中本州重要工商业以及货物居中调度的作用。

既要照顾到地方上的发展,又要不能耽误了整个州的协同进步,这其中肯定就会有人占到好处,有人吃亏,商部既然承担起了帮助商贾和地方对接、合作的责任,这些矛盾冲突自然都是要顾虑到的。沾光了的州府当然要多多帮衬吃亏了的兄弟州府,吃亏了的兄弟州府也不一定非得在这一种行业发展上下死力气。

本来就抱着上好耕地的地方,没事去抢夺工业,你这不是添乱么?本来就有很多天然矿产或者木材等等资源的地方,没事要去抢夺商业,你这不也是添乱么?

工部忙着搞研发和生产,因此本身就和商贸有必然联系的工业,其安排布置实际上也是商部在负责。

商部必须要让每个地方都能够找到更加适合于其发展的产业,又岂是那么容易,而且一旦出现差错,地方上肯定又是怨声载道,地方官员本来就没有多少决定权,自家吃了亏之后更是得抓紧把责任推到朝廷那边去。不过即使是这样,地方官员们当然还是不倾向于到时候再忙着推卸责任的。

毕竟就算是责任能够推卸掉了,自己在这个地方为官的经历也只能用失败来形容。

所以官员们都在尽可能地为自己这个地方争取到更多的利益,甚至不惜亲自跑到商部衙门,为了几座工坊的选址就嚷嚷着要见商部尚书,问一问商部到底是怎么想的,顾此失彼,是不是真的不把我们这里放在眼中了。

论这些年为大汉做的贡献,除了刚刚为大汉所有的北方各郡府之外,其余南方州府,谁做的差?凭什么这工坊就要落在别人家里而不能落在我们家里?

这些冲突和矛盾自然都压在了商部的身上,唐正良很快变成一个大胖子,和这也有着很大的关系,毕竟很多事都是要在酒桌上推杯换盏之间说定的,至少酒肉还能够拉近一下大家之间的距离,要是在公堂之上,这帮家伙不挽起袖子直接打架就算不错的了。

看着眼前的这座长安城,唐正良自己也想哭又想笑。

这都是自己的心血啊。

“爱卿之劳,朕知之。”李荩忱转身离开的时候,走到唐正良的身边,沉声说道,“待到大汉的经济腾飞之日,天下亦当知之,后世百代亦当知之。”

前世作为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仓库管理员,李荩忱也还是接触过一些官场上的推杯换盏的,知道这其中又有多少情非得已,个中难处绝非一言能尽。现在即使是千年之前,但是人情往来、觥筹交错,和千年之后没有什么区别。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尤其是现在唐正良作为整个领域的开拓者,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制定的每一项政策,实际上都是在创造着历史,因此更有可能会有完全想不到的差错在,压力自然更大。

唐正良打了一个激灵,当即对着李荩忱郑重一拱手。

而李荩忱刚想要再鼓励他两句,张须陀就已经快步走上来。

杨素返回洛阳并且正式从萧摩诃手中接过来太尉之位之后,张须陀便卸下重担,此次追随李荩忱西来,自然也是希望能够长长见识,同时论在战略层次上的谋定和策划,张须陀当然比不上杨素,因此之前北伐的时候经常手忙脚乱,但是单纯论战术层次上的分析以及对于战场消息的搜集整理之类的,科班出身的张须陀还是完全可以胜任的,甚至细节之处,杨素也自愧弗如。

此次张须陀随驾,自然就是让他发挥所长,继续担任陛下身边的参谋角色。

“陛下,武威急报,敌人已合围城池,连日攻打,战况危急!”张须陀压低声音说道,“同时车骑将军亦传来急报,吐谷浑有围而不攻,直驱安定之意。”

第一二五五章 春雷第一六五一章 不对等战争第一三五八章 人老心老第五百九十七章 可怜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七百八十八章 乌云卷地第一八零三章 战局明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雨夜第一二一七章 入门三考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二三二二章 陛下的多重考虑第一八三六章 这是头孤狼第一百六十九章 各怀心思第一一五四章 绝人之路章节修改情况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二三五二章 沈姊姊懂我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师登场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儿至此(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头的四个字第一二二九章 醉后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应第二零九六章 孤军转战,将军乃人杰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辽东第一六三零章 面圣第一三九三章 杨丽华的梦第八百六十五章 自请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与守第六百一十五章 弘农杨氏第一九零二章 战不胜则只能退第一六八五章 攻入东寨第一七四九章 神医也要嫁人第一五三四章 忧患意识第一四三四章 特事特办第五十六章 大营(加第一更)第一九八二章 绝望的进攻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二百三十八章 隐约雷鸣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一八一零章 皇后会做人第二一六六章 安定城外,十里长亭第八百九十八章 六盘山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请示第二二七二章 昏君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条建议第一千六十七章 斗志昂扬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三百四十三章 后路第二三零七章 陛下信什么?第二百二十二章 绫罗之下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纸般的巴蜀第一七六九章 将将之才第一七七三章 尉迟贞和尉迟霖第一千二十九章 堑壕战第四百一十八章 还算有良心第二二四九章 夜色下的混战第八百一十八章 可以谈谈第九十六章 请赐字第六百八十四章 有请第一五七三章 天朝上国第二一九八章 奋进的时代第一二六一章 枭雄末路第九百零八章 不为我用第四百六十四章 奋短兵第八百六十八章 蜀中变化第一六一六章 水师演练第一一七三章 年关第一千四十二章 谈判?第二二六一章 张掖城外的乱战第一七零三章 回来加班吧,诸位第一七二二章 鸣金三声第一八三三章 来者不拒第五百一十五章 这才是弱点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走就好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凶险第二一三七章 你来我往,针锋相对第一八二六章 小管家第二百七十四章 命途第一九二五章 朕信她,从未改变第一六四三章 贫富差距第一七二一章 狂澜难力挽第六百七十八章 邀请同乘第一六二二章 功在千秋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一六三七章 祥瑞生大河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钱、粮第一三九三章 杨丽华的梦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一九六九章 君临河内第五百六十二章 龟缩第一六四四章 汉军骑兵的突进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谁第二百一十二章 缸中酒第一七五四章 外室打上门来了?第六十九章 王轨第五百五十章 杳无音讯第一八五九章 旧时代的背叛者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