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

耕种永远都是华夏民族最重视的问题,只有解决了温饱问题,其他的一切才会变得有秩序,可以说整个华夏民族的存续,都是建立在农耕上的。

因此李荩忱就算是再怎么发展建设工业,也必须要把农耕放在第一位,没有足够的粮食,那么就算是有再多的工业产品也没有办法拿来当饭吃。

尤其是今年的这次春耕是李荩忱称王以来的第一次春耕,朝廷上下自然是倍加重视,而春耕大典已经早早地排练过了。

虽然已经快到春天,但是天还有些冷,寒风呼呼的吹过来,若是穿的单薄了少不了要打寒颤。而成都府外的所有耕地已经平整过一遍,就等着今年春耕大典之后准备播种。

去年冬天一连两场大雪,是个丰收的好兆头,久经战乱的巴蜀也总算是迎来了少有的安宁。

一头巨大的春牛绕着成都城转了三圈之后,抬到了城南向阳的耕地前,牛绝对在耕作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而春牛的出现也是人们对于土地社稷之神的尊崇。

“恭迎汉王!”早就已经等候多时的百姓看到策马出现的年轻人,忍不住激动的躬身行礼。

他们的今天,都是眼前这个年轻人带来的。

李荩忱策马缓缓向前,接受着百姓的呼喊,他有些诧异的发现,这些身上衣服并不算厚重的百姓,看上去丝毫没有怕冷的意思,或许是因为今天这个日子,他们实在是等了太久了。

耕与战,国家根本啊。

李荩忱感慨一声,华夏民族从骨子里就是农耕文明诞生的民族,所以他并不妄求去改变什么,只是想要让这个民族在不忘本的前提下也不落后于时代。

“恭迎汉王!”成都郡守唐正良已经在典礼台下等候,见到李荩忱翻身下马,急忙上前迎接。

李荩忱也看到了典礼台上的那一头春牛,这泥塑的春牛当真几分憨厚老实的样子。而这正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来最根本的性格。

周围已经彻底安静下来,李荩忱深深吸了一口气,拾阶而上,先毕恭毕敬的向着远方天地与山川的方向鞠躬行礼,然后从李平的手中接过锤子,看向那一头春牛。

一锤子下去,春牛破裂。

“万岁!”无数的百姓爆发出震天动地的呼喊声。

“汉王万岁!”

李荩忱哈哈笑着将锤子一丢,自己大步走下台阶。

田地中已经准备好了犁耙,按照唐正良的设想,随着春牛破裂,这几个犁耙会同时驱动,耕作今年的第一片土地。

只不过让他惊讶的是,原本应该在一旁观礼以表示“劝农桑”的李荩忱,竟然三下五除二去了靴子、挽起来裤腿,大步走入田中。

“殿下!”唐正良跺了跺脚,旁边的李平等亲卫显然也没有想到李荩忱来这么一下,忙不迭的追上去。而唐正良一咬牙,也只能有样学样。没有办法,跟着这位殿下,偷懒是不可能的了。

而正扶着犁耙准备听号令的一名老农,惊讶的看着原本站在台上的李荩忱转眼就走到自己的面前,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若不是李荩忱眼疾手快一把托住他,恐怕“扑通”就跪地上了。

“老人家不必如此。”

“汉王殿下,这地里还带着晨霜,凉的很,殿下千金之体,万万不可啊。”老农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

“老伯这话可就说错了,”李荩忱伸手拍了拍犁耙的握柄,笑着说道,“某是山里的孩子,也可以说的上是咱们农民的孩子,如何使不得!倒是山里是打猎为生,说句实话这犁耙本王还真的不会用,老伯可不要笑话某,且教教某如何?”

老农看着李荩忱接过来赶牛的鞭子,再看其余陪同的官员也都快步走过来,自然知道汉王殿下是来真的,急忙上前扶着犁,演示应该怎么使用。

李荩忱看了个大概,微笑着从老农手中接过来,抽了前面的耕牛一下,耕牛缓缓挪动步伐向前,而李荩忱稳稳地握着犁,看着肥沃的土地在铁犁下向两侧分开。

这耕地还是需要几分巧劲的,可惜李荩忱前世今生都没有下过地,当时在山上的时候,家中实际上还是以打猎为生,小小的一块菜园子用不到耕牛来犁地。

不过好在李荩忱这个时代继承的身体已经很强壮,再加上这些年战场上的打熬,更是算得上强健,凭着力道大,也算是勉强能够驱动铁犁。

“让老伯见笑了。”李荩忱走了几丈远,看着自己身后有些凌乱的土地,不无歉意。

而老农却是受宠若惊,他活了几十年,什么时候见过亲自下地的天子?别说是这真龙天子了,就算是地方的官员,谁有能耐下田耕作?每次能来冒着寒风主持一下典礼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殿下何出此言,老头子当不起啊。”老农下意识的又想要跪下,而李荩忱伸手拽住他,将他的手放在犁耙上。

老农一时间不知所措,而周围的百姓也都将目光看过来,李荩忱大步穿过田埂,看着这些等待着播种和丰收的肥沃土地,骤然转身朗声说道:“诸位也都看到了,这耕地呢,本王并不太擅长,因此本王希望你们可以好好耕作每一寸土地,而本王去做的,就是为你们带来安宁!”

“万岁!”

无数的百姓由衷的大喊,实际上李荩忱说什么、做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们亲眼看着这位殿下走入了田地之中,亲眼看着他耕作,这说明耕作并不是一件低贱的事情,而是以汉王殿下之尊都会去做的事情,这对于百姓们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而那老农更是热泪盈眶,看着刚才被李荩忱耕过的土地,看着李荩忱赤着的小腿。

这一片地得好好地耕作,这是带了天子龙气的土地啊!

今天自己的祖坟上一定是冒青烟了。

“汉王万岁——”

又是山呼海啸一般的声音,而唐正良等主持典礼的官员已经面面相觑,李荩忱看了他们一眼,他们才反应过来,急忙下令其余的犁耙同时开始耕作。

而李荩忱想起来什么,对唐正良低声说道:“以后下地扶犁是我们大汉的规矩,历代帝王都必须要遵守。”

“遵命!”

第一四五六章 律法第一五三三章 平乱的好办法第一六四零章 战争爆发第一三三三章 保证夏收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二一零七章 对邺城的接管和规划第一六六四章 歧途第二三四零章 陛下的心结第一一五六章 祸水西引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兴国第一八四九章 白狼堆第一八一零章 皇后会做人第一九七七章 甲骑恐有千余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结第一七五一章 最后的强援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济第六百五十一章 爽快第二百三十章 分兵两路(传错章节了,这是今天的第一更!)第一二六零章 后院火起第四百四十七章 他非常人第一九四九章 犹记当年,石头山上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奋短兵第一三零二章 你们要觉得丢人第六百九十一章 就是要等第一一五九章 条约是拿来撕的第一百三十二章 输得起第一六三零章 面圣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惊现第二二五二章 改弦更张第二零五二章 反战第一一七四章 活水第一千四十八章 画卷第二零九零章 浴血雁门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关第一六零七章 医疗发展第九百六十三章 斥候交锋第六百七十章 开拓的精神第二一八零章 披挂上阵,恍惚少年第九百八十四章 业火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偻老人第一七零三章 回来加班吧,诸位第二二六二章 斩断后路第二二零三章 跑得真快第二二八六章 汉羌一家亲第二一三零章 内府要改制第一二一八章 陛下给了希望第八百四十三章 头狼和狼群第一九二六章 稳定西北,当步步为营第三百一十四章 水第一九七二章 甲骑,不可不防第二零六三章 御驾临北岸“麒麟才子”徐陵第二百三十章 分兵两路(传错章节了,这是今天的第一更!)第一七九二章 纠结第一七六零章 陛下的绯闻满天飞第一百一十章 季孙第九百九十一章 北门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与信任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荩忱的兵第一七零二章 粮食的难题第一九七五章 羽林骑威武第二三一九章 纵是着了魔第一七六二章 击鼓,死战!第一百一十六章 诗会第二二五八章 开幕第一一七二章 毁灭的力量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水第八十七章 借书第二二五九章 挽救三千青丝第八百四十九章 懦夫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场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声中第二一二四章 贸易体系下沉第一一三五章 使节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担忧第一一九九章 招生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树会一直在山上第一二六六章 李穆的人情第一八四二章 风箱里的老鼠第二百九十八章 步步第一千五十四章 岭南事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上第二零五八章 条件第二一七四章 浴血武威第六百三十二章 不想隔岸观火第一千三十七章 楼船瓜洲外第一七三四章 移驾北上第一三七一章 宇文氏的去留第二二六九章 臣妾向陛下讨个人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九百零四章 坐下来谈谈第九百零八章 不为我用第九百三十一章 钱不能堆着第一九七八章 先连成一片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鸳鸯啄翠羽(下)第二三一七章 辽东有国名勿吉第一四五四章 顾左右而言“他”第二一一一章 陛下温柔似水?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第一八七九章 当为将军擒此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