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四章 许显纯论方略

一开始,参会众臣看到背插三根红羽的信使进来,都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结果听到暹罗入侵缅甸……大家虽然嘴上不说,但脸上的表情却非常明显:这种事情,用得着上最高等级的急报?这云南的熊廷弼也忒不会办事了吧?

不能怪大家这么想,实在是此事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不算什么事儿。

是,名义上来讲,缅甸是大明的宣慰司,都不是个独立的国家。最新出版的大明全舆上,缅甸还是划在大明境内呢。但是,连地图制作者自己都自觉的把缅甸那一块的颜色弄成了橙红色——大明本土可是中国红。

至于暹罗?是,暹罗也是大明的属国,其新王登基,还得大明册封才算走完手续。但是,这两个国家,实际上大明根本就没具体管过嘛!

总之,两条狗撕咬,关我们啥事?

不过,对于朱由栋来说,这个事情就意味着,泰国的那位穿越者,在蛰伏了多年后,终于发动了。

还好,皇太孙殿下此时已经无限接近于大明的太祖、成祖,基本上有了说一不二的威仪。

“众卿,暂时休会,大家出去弄些茶点垫下肚子,孤先处理下此事。”

“是,臣等告退。”

众臣退下后,朱由栋招招手,信使赶紧将随身的两封信件交给了方正化。

首先展开熊廷弼的信,熊蛮子在信里说,今年九月初,暹罗王率领五万大军亲征缅甸。现任缅王阿那华隆率缅军二十万迎击,完败。虽说缅王给云南布政司的信里遮遮掩掩的说损失上万。但这些年熊廷弼在许显纯的帮助下,可是在缅甸、暹罗撒了不少探子的。所以熊廷弼在信里直接说,缅甸这一仗阵亡的不下一万——这一万可基本上都是缅军里最能打的。

剩下的,被俘的不下五六万。其余的十几万农兵,基本上都溃散了——就算这些家伙都跑回家里,但要再次把他们召集起来,却是不太可能了。

毕竟,缅甸这个国家的统治,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地方领主。而这些家伙,在这一仗中,被暹罗消灭了大半。

简而言之,现在的缅甸,不光是军事上的失败。其国家的统治根基也极大的动摇了。

阿那华隆在给熊廷弼的信里还说,这一仗之后,暹罗主动提出和谈。其条件第一是割地:两国交界的地方,缅甸方要把地势较高的山峰,高原等险要部分,全部交给暹罗。第二是交出王太子到曼谷做人质。第三是缅甸发布声明,从此之后做暹罗的属国,不再是大明的宣慰司……

虽说阿那华隆在信件里信誓旦旦的表示,本官是大明的忠臣,绝不让缅甸脱离大明版图,就算要死,也要以大明官员的身份慷慨就义云云。不过这些话,熊廷弼也好,朱由栋也罢,自然不会当真。

总之,这会儿缅甸相当危险就是了。

信件的最后,熊廷弼向朱由栋报告说:事态紧急,加之昆明和北京过于遥远,臣除了派出信使向殿下汇报外,已经按照殿下事先给臣的紧急情况下调动云南驻军的权力,派出一万两千昆明镇兵和一万云南各地卫所兵南下缅甸了。不过,暹罗这次来的五万人,可以说全是精锐,数量相等的情况下,云南这边大概只有昆明镇的士兵能够战而胜之。所以,臣已经给率军南下的刘招孙说了,去了缅甸,接到缅王后,就选择险要地形固守,等待朝廷后续决定……

看完了熊廷弼的报告后,朱由栋又拿起了许显纯的信件。在粗略的扫了一遍后,他忍不住犹疑起来。

许显纯说,臣对熊制军派出昆明镇全师南下是持反对意见的。

为什么呢?

其一,暹罗现在兵峰正盛,而且那五万军队,全都是暹罗的新军,装备、战力都很可观。派一万多昆明镇兵去,打决战的话我们未必能赢。若是要择一险要固守的话,这派的兵又多了——我们支援缅甸可是得翻越横断山区,这后勤的压力是相当大的。

其二,臣在暹罗潜伏将近四年,最近这些年又因为在云南,所以经常都乔装打扮多次重新潜入暹罗,故而对这个国家是很了解的。

最近十几年,暹罗就如我大明一般,颇有欣欣向荣的感觉。现任暹罗王更是位英主。不管是整军、理民、治官,都相当有水准。暹罗官员的清廉,更是让臣感到艳羡……

综上,如暹罗王这样的英主,肯定非常清楚:攻击缅甸,拿下该国的伊洛瓦底江平原就是极限。如果要向掸邦高原进军,以暹罗新军那个火器损耗率来看,五万新军的后勤要得到保障,起码得有二十万以上的民夫……暹罗王是绝对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在拿下伊洛瓦底江平原后,还走横断山区来对我们进行攻击的。

但是呢,如暹罗这样的小国,居然养了五万如此的精锐。这种力量,对于攻打缅甸来说,实在是过于奢侈了。所以,这暹罗王肯定对我大明有野心。

既然对方对我有想法,但又不太可能走横断山区。那么,对方想做什么呢?

这就涉及到暹罗国在五六年前,将国度从内地迁徙到了沿海的曼谷。

所以,最后许显纯得出的结论是:暹罗王的真正目标不是缅甸,而是我大明。现在对缅甸发动雷霆一击,更多的是要解决后顾之忧。在缅甸臣服后,便会将主力转向东南——先去湄公河三角洲,然后以此为基,对我大明的南方沿海地带进行攻击。

基于这些推论,臣的建议是:其一,昆明镇南下接到缅王后,立即择险要地方固守,不得寻求与对方决战。

其二,请朝廷给云南运送一些新式枪械和弹药,我们把他卖给缅甸。由缅甸组织游击战,拖住暹罗军。

其三,我大明此时应该积极的联系安南的北郑南阮,尤其是南边的阮家。也可以给他们提供装备,让阮家出兵下高棉——这块地方现在是无主之地,但却是湄公河的出海口。掌握住了这里,就扼住了暹罗海军北上的通道!如此,暹罗如果真的对我大明有不臣之心,若从陆上来,横断山区起码能削减其五成以上战力。若从海上来,有了湄公河三角洲,则我大明已是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发展(二)第八零五章 最强的穿越者第三三三章 战舰要下饺子第七零九章 所谓李代桃僵第二三一章 历史未能重演(二)第七六四章 此乃亿万一心第四七四章 天启矿业改革第七一三章 周遇吉的奇袭第三二三章 巨人开始觉醒(二)第一二六章 东林陷入颓势(一)第二八零章 破军星的天赋第七二四章 神兽银行出炉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战(四)第七十七章 刘大刀的奋迅(一)第六三六章 帝国开始崩溃第七五三章 西路军的统帅第一六零章 太孙殿下出征(一)第三六六章 开阳御驾亲征第四六六章 开阳援助天玑第六一四章 莫卧儿的炮击第六六九章 红海出现敌人第三零五章 开台王的策略第二六二章 大坂的夏之阵(终)第八零五章 最强的穿越者第一九七章 天下重新透明(六)第三七零章 大明开始收网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萨尔浒(一)第三三九章 工业革命发端(二)第六六九章 红海出现敌人第三十六章 原始资本积累(十一)第四二零章 双子们的布局第六一七章 莫卧儿总动员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一六八章 所谓的七大恨第一五一章 兴盛的宽甸堡第三二六章 忠君爱国商人(一)第七零三章 朱由栋的险招第九章 孤的元从班底(一)第七零七章 没有人是白痴第四二六章 国家工商总局第三三九章 工业革命发端(二)第八零二章 告欧洲人民书第六七零章 大战一触即发第七七八章 大明皇帝板载第五七七章 农业未雨绸缪第九十八章 千万人吾往矣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机已现(二)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线的第七九八章 欧洲的商人们第四九三章 执政越来越难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赋何用第六六九章 红海出现敌人第一六七章 烦恼的主帅们(二)第一二九章 东林陷入颓势(四)第十四章 穿越的老套路(二)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练甩锅第二三九章 选妃并不简单(四)第五一七章 上帝保佑联盟第七九八章 欧洲的商人们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机感第四八零章 菲利普的畅想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挣扎(二)第十四章 穿越的老套路(二)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三十七章 东瀛岛的变化(一)第四八四章 一块都不能少第五一四章 文曲死中求活第一八四章 阿拉维杜新王(一)第五零二章 军备协调会议(二)第五十七章 慈庆宫的堕落第四九一章 冲锋枪的历史第四四五章 衍圣公不禄了第七四八章 继续一路向西第六七零章 大战一触即发第七四二章 欧洲经济隐患第五八一章 幺蛾子菲利普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袭沙廉第四一六章 平成废宅跑了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种兵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敌第七一九章 史学家的演讲第二七三章 丙辰会试黑幕(二)第五十章 纳黎萱的独子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四五二章 帝国灭联盟立第二一四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一二六章 东林陷入颓势(一)第三四一章 海上决战想定(一)第七三七章 前后方的配合第五七一章 除恶必须务尽第七一一章 欧洲人撤退了第四七三章 晋商开始转型(二)第四零四章 六日光复朝鲜第一四六章 曹文诏的家信第六七二章 杜伦尼的闪耀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枪骑兵第一五零章 布局毕欲发动第三六八章 西贡港的洗地第六零七章 奥朗则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