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零章 天玑星再求援

1625年正月十五,元宵节。

照理,这一天是该休假的。但是作为皇帝,哪有什么法定假日?

朱由栋这天起床后,方正化就来报告:奥斯曼帝国的使节阿仆杜勒*瓦希德再次来到北京,并请求得到皇帝陛下的紧急接见。

“尊敬的中国皇帝陛下,敝国大维齐再次向您呈交亲笔信。”

“哦?”

老实说,自1621年第一次和易普拉欣接触以来,双方的交流虽然不频繁,但总体是卓有成效的。

大明方面,在拿到易普拉欣的第一手资料后,已经于1623年的下半年拿出了第一款轻机枪。军方拿到之后,非常的满意,现在已经开始进入了量产。

非止如此,由于易普拉欣的指点,使得大明的材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诸如炮钢、装甲钢的制造,其质量都明显的提升。材料学的进步,也使得冲锋枪的研制看到了希望。至少在1624年的除夕那天,赵士祯拍着胸脯保证,最迟1625年的3月,大明的第一款冲锋枪就能问世。

而赛璐珞的大行其道,更是让大明百姓的生活方式有了极大的改变。

体育方面,这全国乃至整个大东亚地区,在短短的几年间,已经到处都是乒乓球台和台球桌。大明年轻的男女们,都非常热衷于这两项运动。由此,国家前些年读书人身体孱弱,裹了足的女子走路随风摇晃的局面,进一步得到了改善。

日常生活方面,赛璐珞更是走入了千家万户:赛璐珞的广泛使用,使得诸如沉重的木尺被轻便的塑料尺子取代。原来眼镜的架子是木质,非常沉重,现在有了赛璐珞后,眼镜架子也非常轻便,戴眼镜的人终于可以长期戴着眼镜而不会导致耳朵、鼻梁受累了。钢笔也因为有了赛璐珞而逐步的开始推广。各种乐器也因为赛璐珞的到来,减轻了质量,改善了音质。再加上诸如普通家具、厨房的各种盛器上赛璐珞的大行其道,都极大改变了大明百姓的日常生活。

这原始塑料的用途是如此之广,以至于新任户部尚书王绍徵兴奋的告诉朱由栋:光是赛璐珞这一个产品,从厂家生产到运输到售卖,整个产业链能为国家提供新的税收不下五百万银元!

总之,大明从易普拉欣这里得到的很多。

当然,一方面是欠了人情,一方面是此时奥斯曼帝国的存在符合大明帝国的利益。所以,在支援这个事情上,朱由栋也没有表现得吝啬。

大明到了天启四年(1622),全国的钢产量达到了53万吨。朱由栋直接把零头给了奥斯曼:从天启四年起,每年无偿援助3万吨粗钢。

除了钢铁,还有粮食:每年定额援助300万石米面(折合为18万吨,相当于每年给奥斯曼帝国每一个人发放近10公斤粮食)。

说实在的,这样大的运输量,对双方的运输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和负担。甚至在某种程度而言,因为要保证这么大量的粮食尽快运到中东,大明的普通商运都受到了抑制。

但是,正是有了这笔进项,易普拉欣在国内执政期间,才可以把全国的粮税降低到近似于无的地步:如此,奥斯曼广大的农民阶层,不管他是谁的信徒,都对易普拉欣感恩戴德。

老百姓填饱了肚子,才是易普拉欣这位权臣站稳脚跟的基础。而若是没有了易普拉欣,估计奥斯曼在欧盟面前撑不了多久......所以,再怎么艰难,朱由栋还得咬着牙齿继续送!

......

易普拉欣的信件里,首先是详细的说明了欧盟的准备情况,以及奥斯曼这边的应对。并言之凿凿的说,结合对方的军备以及本方情报人员的打探,可以明确,欧盟将在三月开战。

对于菲利普的布置,朱由栋没什么好说的:换了他去做欧盟盟主,基本上也是这个打法,南北对进,充分发挥海军的优势嘛。但是对于易普拉欣的布置,他就有点不认同了:谁敢保证欧盟军队一定会奔着耶路撒冷来?到时候人家兵峰一转,直接去伊斯坦布尔登陆怎么办?你又没有制海权。人家的兵靠着海军一日千里,你的士兵得靠着双脚去爬安纳托利亚高原啊——士兵爬高原还是小事,你的装备呢?

不过呢,宗教这玩意对政治的影响,对于一个中国人,尤其是汉人来说,确实难以理解。万一菲利普迫于宗教压力,明知道大军直航伊斯坦布尔最好,但就是要头铁的去撞耶路撒冷呢?

不管了,你们两个要是猪脑子打出狗脑子来那是最好不过了。

“这么说起来。”仔细的看完易普拉欣的亲笔信后,朱由栋抬起头来:“欧盟是要在今年的3月动兵了?”

“是的,陛下。我国大维齐再次恳请您加大对敝国的援助力量。”

在易普拉欣的信里,他明确的告诉朱由栋:二十万对五十万,再加上他上位时间短,还是个权臣。这个仗,实在难打。所以,他要求朱由栋,最好是直接支援他三到五个师。

这种要求朱由栋当然不可能答应:说真的,在看完易普拉欣的信后,他的第一反应是要不要把自己派驻在奥斯曼的那个师撤回来。当初派他们过去是准备让他们打仗的,但那也只是让他们参加低烈度的局部冲突或者势均力敌的战斗——在那里,战斗不是主要目的,了解武器在战场上的应用,以实战锻炼部队才是。他实在没想到欧盟居然动员了这么庞大的力量。如此一来,自己的那个师真要上了战场,很可能面临数倍于己的围攻。MD,到时候全军覆没了,锻炼个屁的部队!

所以,他是不愿意继续加码了。钢铁没有了可以再炼,粮食没有了可以再种。我大明男儿没有了那就太麻烦了:那得一万多个母亲怀胎十月,再辛苦抚育十八年,国家再耗费巨资训练两三年才能恢复啊。

搞清楚,我们只是因为利益暂时走到一起的盟友。就算你扛过了这一波,最后甚至反杀了菲利普。我们终究还是要将对方杀之而后快的竞争者!

好在同为穿越者,易普拉欣也能算到朱由栋的想法。所以在信件里,他也说了:如果朱由栋舍不得派出军队,那就麻烦直接给他送枪械和弹药——最近这几年,双方的军事装备在口径方面已经达成了一致,大明的武器到了奥斯曼,除了武器上的字体是汉字当地人看不懂外,完全可以直接用。

这个要求,朱由栋认为可以答应:一方面是易普拉欣到底发力太晚,前期为了积累资金还去重点发展轻工业。所以枪炮厂什么的产能确实不足,面对这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奥斯曼帝国自己的枪炮厂恐怕负担不起日常的消耗。另一方面则是,大明的子弹经过奥斯曼人的手杀死了欧洲的青年,而大明的青年却可以少死甚至不死。这样的局面想想都是美滋滋。

当然哪,易普拉欣还是希望朱由栋能够直接派兵过去的。所以他在信的最后还是不忘诱惑了一下:您看,我手里十三个新军师,十二个都被我派到了外线。唯一留在伊斯坦布尔城内的,就是中国师。我以前说的,万一我彻底失败了,就让你的手下拿走我的性命这事,依然有效啊。

不过,对这样的诱惑,朱由栋并没有上当:和天玑星的天赋比起来,他更看重自己士兵的生命。

“贵国大维齐的要求,朕切实的知晓了。”稍微沉思了一会,朱由栋抬头对瓦希德道:“只是兹事体大,朕需要和我的重臣们进行商议。这个,贵使应该知道,今天是我们中国人的元宵佳节,朕实在不好把重臣们都紧急召唤过来。所以......”

“是,在下当然明白,不过还请皇帝陛下怜悯我国即将遭到的前所未有的侵略。尽快的派出援军。”

“贵使不用太心急,朕明天就召开国务会议商讨此事。”

“感谢您的仁慈,陛下,今天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我国大维齐派我出使的时候算到我的抵达时间大概也是这个时候,所以让我为陛下带来了礼物。”

礼物?说起来,最近这几年,他和易普拉欣倒是经常互送礼物。但和易普拉欣动不动就送欧洲、奥斯曼、波斯甚至黑非洲的美女给自己不同。他到底还是没法突破穿越前的底线:他始终本能的不愿意把自己的同胞当做货物送来送去。

总之,托易普拉欣的福,这些年他也算睡遍三大洲了。但是睡完了之后,他还是觉得,终究还是自己的皇后和贵妃好。

说起来,今天是元宵佳节呢,中午,整个在北京的皇室,都要聚在一起吃饭呢。想到这里,朱由栋就有些急了:“感谢贵国的大维齐,接下来的事情,方正化,请礼部的值守人员安排一下,朕要回宫。”

总设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三三八章 工业革命发端(一)第一零八章 现在开始起航(三)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敌酋第三二六章 忠君爱国商人(一)第六五六章 郑芝龙的奋战第三九零章 海外的新制度(二)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萨尔浒(四)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一五八章 这绝不是挑衅第五三六章 首席民政秘书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报完胜(二)第二零八章 金军媒之布局第五十四章 一起爬科技树(三)第三一九章 海军事海军了(三)第二零九章 玉衡摇光结盟(一)第六零七章 奥朗则布之路第五十三章 一起爬科技树(二)第三七五章 三府交点争夺第七零七章 没有人是白痴第七三六章 燃烧的波哥大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团抵奥第四四六章 圣人还是圣人第二八零章 破军星的天赋第五八四章 大明的科技树第六七一章 联军登陆果阿第五一二章 破军陷入绝境第四三九章 权利义务对等第七二六章 奥斯曼的战舰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号选择第五八四章 大明的科技树第五三三章 莫里斯的调整第七九八章 欧洲的商人们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机已现(三)第七一五章 后勤陷入窘境第五九零章 大明机构改革第二六七章 总结后出大招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马拉雅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炼内功第三零零章 暹罗王的手笔第四三零章 商界开始改变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谨慎第七五三章 西路军的统帅第四一八章 无烟火药时代第一三五章 穿越者的互撕(一)第三一一章 崇明沙攻防战(三)第七二三章 如何扩大内需第一七六章 宿命的萨尔浒(六)第三十三章 原始资本积累(八)第七八四章 昆阳赤霄计划第三零八章 万历四十五年(二)第三零二章 暹罗气势汹汹第六一三章 敌人有了反应第二三六章 选妃并不简单(一)第三七零章 大明开始收网第二三七章 选妃并不简单(二)第七六六章 这是不期而遇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远点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鲜(一)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独食第一五五章 所谓帝王心术第四九四章 万里援军抵达番外:二百五十年后第七三一章 贵在调动敌人第一三六章 穿越者的互撕(二)第三四一章 海上决战想定(一)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动第九十一章 国家根基已朽(三)第七零三章 朱由栋的险招第六八二章 流水账的战报第二三七章 选妃并不简单(二)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进士们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应对第一一九章 扶上马送一程(一)第五十章 纳黎萱的独子第二九六章 扩军势在必行第六五九章 要有战略眼光第七七七章 菲利普的应对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一一四章 东林也要办报(三)第六五五章 亲王号的首战第四一一章 开阳再临战场第七八八章 孟加拉战役终第六二二章 绝望的皇太子第三九零章 海外的新制度(二)第七五一章 亲王们的日常第二十九章 原始资本积累(四)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东西第六一一章 炎黄日月国旗第六七六章 士兵们的日常第三二五章 滨海厂的木匠第三一四章 崇明沙攻防战(六)第一一八章 东林也要办报(七)第二一二章 目标是法兰西第二六五章 官员们的俸禄(二)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级乌龙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动第九十二章 国家根基已朽(四)第二一七章 对法战前准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