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们

元宵节的意义在于团圆,百姓家如此,天家更是如此。

不过,朱由栋家的元宵节,已经有很多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团圆了。

首先就是这一家子辈分最高的那位,太上太皇朱翊钧。这一年不过62岁的万历,不但活得比历史本位面更长,而且活得更愉快。

老头子从五年前出巡敦煌后,彻底撒了欢。这五年来,除了中途回过北京一两次之外,其他时间,都是在全国巡游。今年更是和郑贵妃跑到了朝鲜和福王一起过节。

用他的话说:朕到今日才算是真正的知道自己统治了四十多年的国家到底是什么样子。

万历早年对朱由栋很好,其表现出的信任和支持,已经不是一个皇帝该做的事情,而是一个对孙子溺爱至极的亲爷爷。所以,对万历要巡游全国甚至整个大东亚的举动,朱由栋是非常支持的:老人家从出生到退位,五十多年就没出过北京城啊!

除了万历和郑贵妃,由于分封制的原因,朱由栋的几位叔叔全都不在国内了。不光是他们,最近这几年,朱由栋之前的历任皇帝分封的二十多位亲王,也已经全部出海就国了。

缅甸的阿华那隆前两年去世了,然后大明就趁势将其拿了下来。仿暹罗例,在象征性的给了点土地给阿华那隆的后人,划了一块不错的地盘给了孟族人之后。富饶的伊洛瓦底江平原被分给了蜀王和楚王两位亲王。

非止如此,这两位亲王就藩的时候,还把这两百多年来,从他们这里分封出去的几十家郡王全部带走了——光是这一项,大明朝廷就收回来近千万亩土地。

秦王去了吕宋,晋王去了棉兰老。至于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岛乃至爪哇岛等东南亚诸多岛屿,前前后后放置了十多家亲王。

总之,到了天启七年(1625)的元宵节,在万历没有回来的情况下,除了皇太后郭氏,朱由栋已经是这座紫禁城里辈分最高的了。

“大哥!”

“哈哈,妹子,嗯,还有卢参谋,你们来啦。哎哟,这就是朕的外甥了吧,过来,让舅舅抱抱。”

在见过了瓦希德后,朱由栋匆匆的赶回后*宫:他既然是宫内辈分最长的男子,那元宵节这样的家中团聚日,他就得时刻在场。

然后,一回去就碰上了抱着不过半岁的儿子进宫的卢象升、朱徽娟夫妇。

说起来,他朱由栋自出任监国以来,十多年的时间里,不知道废了多少旧规矩。这公主出嫁后,驸马不能和公主如平常夫妻一起生活的臭规矩自然也是废了。再加上驸马都尉不能担任实职的规矩也已经不复存在,卢象升现在是枢密院下面的一个参谋,在麻承诏等人的提点下进步很快——所以,现在夫妻二人的关系非常好。

抱着自己的外甥逗玩了一阵后,朱由栋恍惚间感到有人在拉自己的裤脚,低头往下看去,却看到一个两岁多的孩子委屈的伸出双手:“父皇,我也要抱抱。”

“哈哈哈,炎儿都会自己走路啊,了不起了不起。”赶紧把外甥递还给卢象升,俯身抱起了自己的第三个儿子。

如他这样的大懒人,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字相当的不负责任:他的长子朱慈燚,生于天启元年,这一年已经六岁了。按照皇家子弟四岁开蒙的规矩,慈燚的生母游弋为其延请了天启四年的状元公文震孟、方山系毕业,前两年刚从新加坡州调回北京担任顺天府治中的李嘉以及枢密院指挥使麻承诏。

次子朱慈焱,则是皇后柳韵于天启三年所生,这一年四岁,即将开蒙。

作为一个穿越者,朱由栋倒是没有什么很强烈的嫡庶观念。但这嫡子高于庶子的礼法观念,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了。所以,朱慈焱的开蒙,得到了朝廷上下远超朱慈燚的重视:次辅袁可立为首,王绍徵、赵彦、顾秉谦等一众大佬都出任其文科老师。方山的李国俊、孙元化、宋应星等担任其理科老师。军方更是派出李纯忠、麻承恩等中坚将领担任其军学老师。而且其侍卫长更是军方千挑万选,提溜出来了曹文诏的侄子,现年十六岁的曹变蛟担任。

至于三子朱慈炎,还是皇后柳韵所生,作为嫡次子,他的出生,使得庶长子朱慈燚的地位再次下降:嫡长子已经有备胎了,你这个庶长子朱慈燚,连备胎都算不上了。

对于这样的局面,他也感到很无奈:作为皇帝,他是改了很多礼法,但有些东西,他也无力抗争。而作为父亲,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给长子更多的关爱,弥补这大内无处不在的对他的差别性对待。

不过这种关爱,也是极为有限的:他实在是太忙了,以至于忙到连自己的三子两岁多了,可以独立行走了,他才反应过来:诶?我小儿子可以走路了?

抱起自己的小儿子逗弄一阵后,莱王朱由校到了。

“拜见兄长。”

“哈哈,由校,为兄都让你春节过后不要急着走,你看,元宵节你又要从天津赶回来。”

“不碍事的啊,皇兄,京津铁路再次提速了嘛,臣弟今天早上出发,不到中午就赶到了啊。”

“嗯,为兄还真的有些羡慕你了。这么多年,为兄也如皇爷爷早年那般,被困在这北京城,哪里都去不了。说起来,京津铁路通车到现在,为兄还没有去体验过呢。”

“皇兄今年有空的话,不如再去一趟天津。臣弟到时候陪皇兄一起坐火车过去。”

“哦?”朱由栋玩味的看了一眼朱由校:“你终于肯让为兄去见你的女朋友了?”

“呃......”莱王殿下被闹了一个大红脸:“不是哪,皇兄,臣弟的意思是,我大明最新的五千吨级铁甲舰,今年下半年估计就可以下水了,臣弟到时候还请皇兄去主持下水仪式呢。”

“哈哈哈,此事为兄一定去。但是你个人的婚事,一定得抓紧。你今年都二十岁哪!你看由,去年大婚的时候不过十七岁而已啊。”

说起来,由于朱由栋这个穿越者的乱入,朱由校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不做皇帝了,其工程师的天赋在穿越者有意识的引导下彻底的爆发了出来。现在,二十岁的莱王殿下,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阅历的丰富,已经成为了大明帝国首屈一指的军舰设计师。去年,标准排水量达到3000吨的应天号、顺天号才刚刚完成舾装,海军接舰。到了今年,五千吨级的松江号又要下水了。

“你的工作,为兄是极为满意的。不光为兄满意,满朝文武,哪个敢说莱王殿下做得不好。但是,个人问题还是要早点解决的嘛,那个张嫣儿为兄还没见过,不过听毕懋康总办说,长得极美?”

“呃,嫣儿是极好的。这样如何,皇兄,你下半年来给臣弟的新舰剪彩,然后顺便我们在新的铁甲舰上举行大婚,你来主婚?”

“咦?这个提议好。哈哈哈,虽说这样一来肯定有老学究跳出来说于礼不合,不过这点压力,为兄给你扛了。”

兄弟俩说了一阵闲话没多久,门外方正化又开始唱名:简王朱由、齐王朱由楫、怀王朱由模、信王朱由检先后都到了。

“臣弟等拜见皇兄,恭祝皇兄佳节快乐,身体康健。”

“免礼免礼,我们兄弟之间,不用那么讲究。嗯,由啊,你去年才大婚,听说现在简王妃的肚子里已经有了?”

“呃......”朱由被闹了一个大红脸:“皇兄,确实如此。”

“哈哈,那你可得在保定府推官上的位置好好干,要是出了差错被罚了俸,养不活一家子人为兄可不管哦。”

“皇兄说笑了,别说臣弟的亲王俸朝廷一直按时发放。就是臣弟现在的推官俸禄,好歹也是六品官嘛,经过皇兄三次涨薪,六品官的月俸也有二十三块银元(前文说过,这个时代的一块银元购买力大致与后世250块等同,而明代的物价与现代比起来是农产品便宜,工业品超贵),足够臣弟一家开销了。不过。”朱由深鞠一躬:“皇兄提醒的是,推官干的乃是司法工作,万万容不得一丁点马虎。这要是一个疏忽,说不得就让好人吃亏,恶人逍遥法外。所以臣弟这些年,一直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做事。”

“好,你时刻警醒,为兄很是欣慰。”

说完这话,朱由栋把眼神转移到了朱由楫、朱由模的身上。这两个家伙看到朱由栋的眼睛转了过来,不由得全身一紧。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和朱由校、朱由比起来,这两位今年不过十五岁的亲王,就要差得多了。

朱由校是有工程师天赋加后天努力,朱由没什么天赋,但胜在做事勤恳,不辞辛劳。而这两位,既没有天赋,也没有勤奋,而且还有恶习——前者好色,后者好赌。

本来作为亲王,他们有这样的爱好也不算个啥,但你在方山学校骚扰女同学,组织同学连夜聚赌,这就没法忍了。

然后现在负责方山学校具体管理的李之藻在数次惩戒无效后,干脆把这两位亲王给开除了!

虽说皇室由此颜面大失,但朱由栋却没有推翻李之藻的决定。相反,他还派出皇后柳韵去给相关的师生一一进行了道歉。

但是这两个家伙回到皇宫后,就被朱由栋派人绑了,亲自爆锤了一顿:长兄如父嘛。

现在,这两个家伙被勒令在朱由栋原先居住的兴华宫闭门读书。这都过了半年了,总算是趁着元宵佳节,出了一趟兴华宫。

“你们两个,听内书堂的大当头们报告,说你们这半年表现还算不错。朕现在忙得很,等什么时候空了考校一下你们的课业,若是过得去,那就放你们出去陪着皇爷爷周游天下,你们就替朕在皇爷爷膝前尽孝。若还是朽木不可雕,那说不得,再是亲兄弟,朕也只有让你们去凤阳守灵了。”

“皇兄放心,臣弟一定认真悔改,好好念书。”

“嗯。”放过了这两兄弟,朱由栋把视线转向了他最小的弟弟,这一年只有十四岁的朱由检。

“由检啊,这一年就快从方山中学毕业了吧?是准备继续上研究院还是干什么呀?你的成绩为兄听说了,三年都是全年级第一,为兄很是为你高兴。”

“皇兄。”稚气未脱的信王朱由检先是鄙夷的看了看旁边两个只比自己大一岁的兄长,然后充满朝气的回答道:“皇兄,臣弟自问自己在科学研究方面没有什么天赋,更没有什么兴趣。所以,这中学毕业后是不准备再进研究院了。臣弟请旨,毕业后,皇兄请让臣弟去都察院,臣弟要让我大明的所有贪官污吏,都无所遁形!”

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谨慎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战(五)第七六三章 临阵科技突破第四九八章 风帆最后华章第二十九章 原始资本积累(四)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总督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鲜(二)第四零八章 朝鲜需要内附第三一四章 崇明沙攻防战(六)开个单章,说说最近的事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五十七章 慈庆宫的堕落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国事第七五二章 最大胜利保障第八零四章 最后的王对王第五九六章 纸币为时过早第二一七章 对法战前准备(二)第二零九章 玉衡摇光结盟(一)第二二三章 划时代的差距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巨贪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鲜(一)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敌酋第三七零章 大明开始收网第七十三章 搬迁势在必行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机已现(三)第四十章 打脸就要打痛(一)第六十章 手心背都是肉第八十三章 哈布斯堡家族(一)第一八七章 吹皱一池春水(二)卷末总结及单章求订阅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击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枪骑兵第五一三章 破军也陨落了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问钱第七六零章 朱由检的狂怒第三一七章 海军事海军了(一)第一九七章 天下重新透明(六)第七九四章 军舰是牧羊犬第一五四章 继续猥亵发育第一三九章 是蹂躏非战斗第五一六章 对奥全面战争第三七四章 阻击与被阻击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报完胜(二)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号选择第三十一章 原始资本积累(六)第三零一章 向东还是向南第四四零章 理学摇摇欲坠第三二零章 朝鲜王的哀求第一七六章 宿命的萨尔浒(六)第六十五章 西南战鼓擂动(二)(收藏满2000加更)第五三五章 转进的第六师第七二七章 土鸡的三国志第二一一章 天枢今日登顶(感谢逐日2005书友)第一零零章 我们的海贼王(二)第五三一章 大明陆军参战第一五六章 李成梁的致仕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势压人番外:二百五十年后第二四九章 衍圣公是大敌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发展(一)第五六五章 圣地亚哥海战第三七零章 大明开始收网第七十章 西北危机已现(一)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敌第二九六章 扩军势在必行第七五八章 鱼饵已经放下第二八九章 基督正义联盟(二)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鲜(三)第七七九章 双方继续加码第三八七章 登陆地点选择第六十九章 东北号角连营(四)第四零二章 白甲兵对武士第五一二章 破军陷入绝境第一二九章 东林陷入颓势(四)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观第七五六章 前所未有之战第一五六章 李成梁的致仕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进士们第七八三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脑补第四九六章 铁甲舰的战斗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八零五章 最强的穿越者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来所在第一六二章 太孙殿下出征(三)第十一章 孤的元从班底(三)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五一二章 破军陷入绝境第三三三章 战舰要下饺子第七八三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六六七章 西班牙的优势第五零六章 适度扶持藩国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炼内功第一九七章 天下重新透明(六)第四六八章 新时代的改变第五十三章 一起爬科技树(二)第三六三章 朱由栋的杀招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级密探第一三六章 穿越者的互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