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九章 一环套着一环

在历史本位面的西欧,十七世纪上半叶的时候,刚刚开始发力的资产阶级们是喜欢并支持各国王室的:王国政府加强中央集权,削减各地贵族的权力,会让资产阶级的经营成本减少,产品利润提高。

但是到了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就翻了脸:不行,王室现在也成了阻碍我们发财的魔鬼了,我们得跟国王约法三章,把他的权力限制起来,不让他拿走我们的利润。嗯,干脆我们立宪吧。

所以,历史本位面上欧洲的立宪,大多是在限制君主的权力。

但是现在大明的立宪就完全不同了:如熊廷弼所言,朱由栋其实已经掌握了绝对的权力,大明的立宪不是限制君主权力,而是以立法的形式对朱由栋的权力进行确认——这是进一步的中央集权。

当然,总算作为穿越者,朱由栋这会的脑袋还是清醒的:他知道,要在这场竞争中存活下来,掌握本国绝对的权力是必要的。但是,绝对的权力会带来绝对的腐败,为了防止他自己将来腐败,所以他还是留了一个小口子:臣子们可以通过修宪来约束皇帝的权力,如果哪一天,他这个皇帝真的做得天怒人怨了,文臣、军方、宦官、特务都对他不满了,修宪就是了。

总之,这《皇明宪章》,于5月10日的国务会议上提出,经过多方讨论后,到了5月20日,终于得以通过了。

六大报、朝廷的邸报系统,迅速的将这一消息传遍了全国。随着立宪成功消息发出去的,还有国家面向全体公民征集国旗、国徽、国歌方案的通告,以及朝廷官员人数即将大涨的小道消息。

这样的消息放出去后,所有士子的注意力全都从宪章转移到了官位上涨去了。

天可怜见,俺们都是儒门子弟啊!孔圣他老人家当初周游列国,不就是想当官么?我们作为他老人家的弟子,绝大多数都是把做官作为人生至高理想的啊。

可是朝廷以前的官位那么少,最近又在搞什么科举改革,这眼看着路子越走越窄了,难得皇上发善心,给了这么大的机遇。谁TM吃饱了撑的去反对立宪?相反,谁敢反对立宪,让皇上不开心的,我们第一个不答应!

“皇上,这是奴婢的东厂在各地收集到的消息,总体而言,除了少量现任官员不满外,其他的都是一片赞誉之声。”

站在朱由栋面前的魏忠贤这会儿也是春风满面,不光是他,整个宦官系统这会儿都对今上极为感激:宦官这个职业被明确的写入了宪章!虽说宪章也说得很清楚,以后宦官要逐渐缩编,但无论如何,宪章视他们为大明芸芸众生中平等的一员啊!

多少年了,宦官们作为皇帝的家奴,虽说也有权势滔天的时候。但一个大太监,就是在最辉煌的时候,其内心深处还不是充满了自卑。在被不要脸的文臣跪拜后,转过身后,偶尔也能看到、听到刚刚还满脸献媚的文臣狠狠的吐一口痰,嘀咕一声‘阉人’啥的。

对这些,大太监们也是无可奈何啊。

可是现在?没说的,咱们早就下定决心为皇上效死了,这会儿这颗忠贞之心更是坚定不移了!

“嗯,忠贤啊,各地的士子,尤其是乡绅,还有新兴的工厂主们,都还是很支持宪章的吧?”

“皇上放心,现在我大明各地的士子,都对宪章赞不绝口。他们这么把风潮一带,乡绅们也没法说什么了。至于工厂主?他们巴不得现在朝廷的官员多一点,他们办起事来更方便一些呢。”

哼,中华帝国,还是官本位啊。就这么把官位数量大涨的风声一放出去,官绅一体纳粮的事情居然就这么轻松的过了?

“不过皇上,奴婢等私下里讨论,也有些担心。”

“担心什么?”

“皇上,现在我大明的文官数量不过三万多人,但在连续涨薪三次后,这三万多人的薪俸以及办公经费就要吃掉朝廷年入的两成。若是官员数量真的如皇上所言,膨胀到三十万?”

“哈哈哈,忠贤你可真是个实诚人。”朱由栋笑着点了点老魏:“我大明的官是三万多,可是吏员呢?差役呢?这些加在一起,只怕不止三十万吧?朝廷每年支出的官员俸禄和办公经费大约是三千多万,这些可是把官、吏、役全部包含进去了的啊。”

“啊?哎哟,奴婢懂了。原来皇上只是要给吏和役们官的身份,实际吃朝廷饭的人数,是不会怎么增加的。哎,皇上圣明啊,奴婢早就听说,因为官吏的隔阂没有打通,吏员和差役看不到上升的渠道和希望,所以做起事情来完全没有底线,小吏巨贪到处都是。皇上这么一手,给了他们希望,多少会对抑制贪污有作用啊。”

哼,这个嘛,倒不完全是这样的。

21世纪,大天朝在2015年第一次公开公务员具体人数:716.7万。这个数字,和14亿人口比起来,占比大概是千分之五。但若是再把教育、文化、公共卫生(这一块指疾控、妇幼、结核病防治所、卫生监督执法局等部门,公立医院每年只有点象征性拨款,用来缴纳医院当年的水电气费都不够)这些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编制内人员加起来,那吃财政饭的人数就会膨胀到5000万!还是以14亿人为分母的话,那这个比例就达到了百分之三点五。

大明这会的人口是1.8亿,即便按照千分之五这个比例算下来,也该有90万左右的公务员。当然,这会大明的生产力比21世纪的大天朝差得实在是太远,不可能真按照这个比例来配公务员。但,无论如何,三万多官员对于1.8亿人口来说,实在是太少了。

事实也证明了大明官员过少存在极大的问题:官少,就必须多设置吏员和差役,但是这些家伙,基本都是没啥文化,也没啥素质的地头蛇。又因为完全无法升迁对金钱有异乎寻常的渴望,做起事情来完全没有下限......你让这些家伙具体管理百姓,说的不好听点,那不成了黑社会掌控基层政权了么?

最近这些年,大明因为生产力的进步而工商大兴,新兴的资产阶级早就对如狼似虎的吏员和差役们怨声载道了。

没错,大明的官有很多都是伪君子,但是伪君子至少是要脸面的。虽说和伪君子打交道很累,但至少还可以跟他讲道理。但是这些吏员和差役?那是真小人啊,真小人若是没有底线了,那真是连道理都没得讲!

所以,朱由栋内心的想法,并不是如魏忠贤所想象的那般,把吏和役直接改为低级官员。他的目的,是通过科举的彻底改革,变科举取士为公务员考试!用大量的,目前因为科举取士人数过少而处于社会底层的大量穷书生们,去做中低级公务员,把现有的吏和役取代、淘汰!如此,大明的整个吏治,才会有真正脱胎换骨的改变。

至于说那些被淘汰下来的吏和役他们的就业问题,嗨,工厂不是缺人么?农场不是缺人么?马上这国家机构改革后,新增设的兵役局不是差后备役么?总有一个位置是合适你们的。

什么?你说你当老爷当惯了,没法接受重新回去当个普通的民?国家专政的铁拳了解一下嘛。

你说你怂了,不跟国家闹了。但也实在不愿意去做体力活儿,申请去海外藩国?诶,这个可以有,朕的二十几个海外亲藩,这些年一直都在跟朕叫苦,说什么为了确保基层稳定,他们不得不大量启用当地人做低级官员,这时间长了,都不知道到底是谁同化谁了。很好,你们去了海外,正好可以帮朕的亲王们把场子给撑起来:你们这些人品德是没指望的,但是管理小民的技术,还是很高超的。去了海外,帮朕的藩王们好好的惩治一下那些刁民,尤其是有什么复国想法的,更是要让他们生不如死!

想到这里,朱由栋不由得开心的笑了起来。

“皇上?”

“嗯?啊,没事。忠贤啊,既然宪章在民间的反响不错,那就给内阁那边说一声,让他们赶紧把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也颁布了吧。”

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机构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国事第五七九章 材料学者发威第一零四章 真是时不我待第六二四章 藩属国的差异第四十九章 打脸就要打痛(十)第七二五章 减息后再减税第四四五章 衍圣公不禄了第一三五章 穿越者的互撕(一)第六九九章 进入电力时代第三四四章 东海上的决战(一)第六八三章 归国人员安置第二五五章 大坂的夏之阵(一)第三五四章 宗教战争开始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国本第五九五章 流通货币不足第五九三章 兵役总局开张第七八八章 孟加拉战役终第一八七章 吹皱一池春水(二)第六一三章 敌人有了反应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一四五章 先定规后开营第二六二章 大坂的夏之阵(终)第三七二章 燃烧的暹罗湾第一五零章 布局毕欲发动第六一一章 炎黄日月国旗第二四零章 大坂的冬之阵(一)完本感言暨新书写作计划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机构第四九三章 执政越来越难第九十章 国家根基已朽(二)第一四五章 先定规后开营第七七四章 陆军可以登陆第五三六章 首席民政秘书第二四九章 衍圣公是大敌第一三七章 岛津欲寇琉球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七四三章 大明发行纸币第四七五章 甘青辽湘建省第四十章 打脸就要打痛(一)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鲜王第四七三章 晋商开始转型(二)第七零四章 不速之客又至第一零三章 我们的海贼王(五)第七九九章 绞索缓缓拉紧第六八三章 归国人员安置第七八四章 昆阳赤霄计划第七一九章 史学家的演讲第六六二章 进化论的诞生第二一四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二二三章 划时代的差距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陆第二九六章 扩军势在必行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们第五五二章 欧盟需要停战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学生第六零五章 天启万狗天征第四三一章 准备远征蒙古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财政(三)第八十章 刘大刀的奋迅(四)第一一七章 东林也要办报(六)第六六九章 红海出现敌人第七三五章 子弹是公平的第七三三章 其实我在三层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渔网第二二一章 拿骚的莫里斯(一)第二四四章 大坂的冬之阵(五)第六四一章 皇长子的婚事第三三零章 大明准备反击(一)第七三四章 曹变蛟的夜袭第五五零章 电学研究转向第七十五章 搬家并不简单(一)第五二六章 威尼斯的商人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们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六五三章 亲王号战列舰第九十三章 国家根基已朽(五)第三三九章 工业革命发端(二)第四一七章 东亚霸主降临第四七四章 天启矿业改革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级乌龙第七五一章 亲王们的日常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义联盟(一)第四六二章 进入铁甲时代(二)第三九零章 海外的新制度(二)第二章 爷爷你辛苦了第五六一章 造反专家抵达第一四一章 所谓借壳上市第五十一章 唯大势不由人第五十三章 一起爬科技树(二)第二八九章 基督正义联盟(二)第四零九章 千帆竞逐瀛洲第六二二章 绝望的皇太子第三十五章 原始资本积累(十)第四四零章 理学摇摇欲坠第六零八章 大明两路进军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杠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袭沙廉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二六一章 大坂的夏之阵(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