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母子促膝夜谈(收藏上千加更)

当朱由栋和赵士祯在秉烛夜谈的时候,当今的皇帝朱翊钧,也在慈宁宫和自己的母亲促膝而谈。

虽说在当初国本之争的时候,李太后坚定的站在了朱常洛一边,把万历搞得很是狼狈。但一方面万历本人搞国本之争的根本目的不在废立,另一方面则是,这位大胖子皇帝,真的是个孝子。所以,只要有空,万历还是要来看望李太后的。

本来呢,这一天的上午处理了那么多国家大事后已经很累了,万历只是想着下午过来进行常规性的看望。但不知道怎么的,母子二人一谈起来后,竟然越来越投机,最后干脆摒弃了下人,两个人面对面近距离坐着,一直谈到了晚上。

“孩儿记得,小时候不懂事,在宫里胡闹,发酒疯。结果母亲让孩儿读《霍光传》。呵呵,现在回想起来,若是当初母亲让翊鏐来做这个皇帝,孩儿去做潞王的话,哪里像今天这样辛苦啊。”

“哼~”虽然面前的这个儿子,已经长成了一个两百多斤的大胖子,但李太后还是轻轻的伸出一根手指戳了万历一下:“你当初可不是这么想的,那时候你可是痛哭流涕,连连叩首求饶呢。”

“哎~~所以说那时候孩儿蠢啊。皇帝这个位置这么难坐,那时候居然还抢着当。看看翊鏐吧,孩儿听说,他在卫辉过得舒服得很哪,整日里就和一帮文人吟诗作对,要不就是作画行乐。哪里像孩儿这样,每日里为了整个大明的运转而焦头烂额。”

“为娘知道你日子过得苦,外面的朝臣乃至言官,为娘在嘉靖年间就知道他们的厉害了。但是有什么办法呢?世庙(嘉靖)就曾对你父亲说,做君王的,以一人治天下,也以一人敌天下。皇帝,注定是艰苦而又孤独。”

“呵呵……”无奈的一笑后,万历抬头看了看屋顶:“其实孩儿小时候做太子的时候,多少觉得父皇性子太弱,什么事情都是高先生怎么看,高先生说了算。孩儿当时觉得吧,若是什么都是高拱说了算了,那这个皇帝干起来有什么意思呢?现在看来,父皇真的是有大智慧的人。他有了高先生,就只需要管住高拱一人就行。其他的朝臣、其他的问题,自然就有高先生去给他对付。如此,可就轻松太多哪!”

“为娘从来都是佩服你父亲的,外人以为他柔弱,其实内心坚定得很。”也抬起头,稍稍缅怀了自己的亡夫后,李太后表情复杂的看向了万历:“其实,你原本也是有机会像你父皇一样的。只是你性子倔强,太过要强,所以……”

“……孩儿知道,其实张先生在的时候,我大明的情况,比现在好得多……”

“……哎,多少年了,你终于说出这句话了。早年你父亲教为娘读史的时候,曾经给为娘说过他最佩服的君王,嗯,你可知是谁?”

“这个?前汉的宣帝?又或者本朝的宣庙?”

“呵呵,总算你还知道你父亲的脾气,没有说出汉武帝、唐太宗这样的开创帝王。嗯,两位宣皇帝你父亲都是很佩服的,但他最佩服,是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车裂了商鞅的那个?这怎么可能?”

“为娘问你,商鞅在秦国变法,是不是让秦国变得强大了?”

“这是当然。”

“但是商鞅变法,也得罪了秦国的一大帮公卿是不是?”

“这个,变法肯定会这样的。”

“为了安抚这群公卿的情绪,惠文王车裂了商鞅,但却把商鞅制定的律法完全的保留了下来。这样的做法,高不高明?”

“……高明!”

“你父亲走得太早了,若是再给他十年、二十年,那高拱的命运不会比商鞅好多少。让高拱去整顿国家,然后等你上位的时候就罢免了他。这就是你父亲对高拱百般忍让的目的。”

“……那万历元年的时候,母亲怎么也……”

“因为你父亲不在了啊,高拱又不是你提拔的,若是还让他做首辅,我们怎么制得住他?你以为当初张太岳和冯保搞得那些事情为娘不知道怎么回事么?不过顺水推舟罢了。再说了,把高拱弄下去,把张居正提上来,一样有人干活!”

“母亲要说什么孩儿知道了,张居正就是我大明万历年间的商鞅,他死了之后,将其身前荣誉全部取消以平息众怒是对的。但是不该改变他制定的各项律法……”

“正是如此。所以张太岳死了之后,你要清算他为娘不说什么,但你千不该万不该的,就是觉得自己那套办法能比张太岳的办法好。然后慢慢的去改变他留下的各种法令。”

“母亲怎么不早点提醒儿子?”

“呵呵,你父亲最佩服秦惠文王,为娘呢?最佩服的是前宋慈圣光献皇后。那位曹太后可是厉害得紧啊,大内变乱,能够飞快的把一群宫女宦官统率起来保卫仁宗。英宗身体不好无法上朝,就敢临朝称制。待得英宗身体复原,马上就能干脆的舍弃一切权利毫不恋栈。这样的女中豪杰,为娘在第一次读到她的事迹时,就下定决心,终身以其为榜样……所以,万历十年,你都二十岁了,为娘当然要还政于你。既然都还政于你了,为娘若是还对你的施政各种干涉,岂不是太过于下作?”

“孩儿……孩儿多谢母亲。只是,现在国家多事,孩儿内心只觉得苦闷不堪。加上孩儿过于肥胖,这身体……经常头晕、心塞,实在是有些扛不住。孩儿当然是希望能有人站出来帮孩儿一把,可是,这大明上下,官员近十万,内侍也近十万。但看来看去,只觉得没有一个像昔年的张居正。”

“张居正这样的人物几百年都难得看到一个,现在找不到是正常的。不过,我朱家也是有麒麟儿的。”

“母亲是说栋儿么?”

“当然,这孩子降生时的天地异象就不必说了,为娘虽然一天到晚吃斋念佛,但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句话为娘还是记得的。所以当初栋儿降生的时候为娘也只是稍稍吃惊了一下。但是,最近这些年他做的事情,真的让为娘觉得极为惊艳。”

“……嗯……母亲说的是。栋儿还不到六岁啊,从开蒙到现在也不到两年,就做出了如此成绩。虽说这孩子做的很多事情都有违圣人之道,但是,孩儿真的很想看他到底能做到哪一步。”

“所以啊,我们对他都要尽力的扶持。为娘小时候没念过书,侍奉先帝后首先就是被你父亲教着读史书。昔年你父亲决定开关的时候,朝内大臣反对也很多,为娘曾经问他为何要和大臣们对着干。他当时忧心忡忡的对为娘说,从始皇帝一统天下开始,快两千年了,那么多王朝,其国祚超过三百年的居然只有赵宋一家,而且赵宋还是以半壁江山苟延残喘才活了三百年。我大明自太祖建国已经两百多年了,国内各种问题多如牛毛,再不加以振作,只怕是难逃覆辙。所以不管反对再多,一定要开关。

这话,为娘一辈子都记着呢……栋儿呢,做事情是离经叛道了一点,但为娘觉得,惟其如此,方有让我大明逃出这治乱循环的希望。”

“呵呵……”苦笑了一阵后万历道:“孩儿算是明白当初更改张居正法令时母亲为什么一声不吭了。刚刚母亲这话,孩儿现在听了都觉得不舒服,若是二十多年前母亲站出来对孩儿的施政指手画脚,只怕母子间的亲情也要受损。不过,孩儿现在到底年纪大了,所以,刚才母亲的话,虽然让孩儿不舒服,但孩儿知道,这是有道理的。”

“嗯,其实为娘也看出来了,经过了这么多年,你的想法也慢慢的变了。开始更加注重后人的培养。”

“孩儿都四十多岁了啊,而且这体型……常洛是个好孩子,但为人过于忠厚。我大明的未来,还得着落在栋儿的身上。所以,只要不是太过分的事情,孩儿都会帮衬他、容忍他,毕竟,这个国家将来迟早是要交到他手里的。”

第二六一章 大坂的夏之阵(七)第五九九章 公务员的考试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七五二章 最大胜利保障第四六八章 新时代的改变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四十三章 打脸就要打痛(四)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鲜(一)第二七一章 万历四十四年(二)第六八零章 老贼的好打算第三四五章 东海上的决战(二)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一二九章 东林陷入颓势(四)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报第六三五章 冷热混杂战斗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七八八章 孟加拉战役终第六章 矿税很有意义第六一四章 莫卧儿的炮击第三四四章 东海上的决战(一)第七一零章 不如虚张声势第五一六章 对奥全面战争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四十九章 打脸就要打痛(十)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国松丸第二零零章 从此龙吟九天第五三八章 所谓民意反噬第七十章 西北危机已现(一)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挣扎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孙督师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巨贪第六十三章 奇葩后勤保障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舰备战第三章 大家都是戏精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问钱第四五零章 欧洲恢复和平第二四二章 大坂的冬之阵(三)第三二四章 巨人开始觉醒(三)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铁甲舰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动第二五八章 大坂的夏之阵(五)第四二六章 国家工商总局第六零三章 准备攻略印度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一六六章 烦恼的主帅们(一)第六九五章 进击的商丘号第一零四章 真是时不我待第五十九章 布局东北西南第二八零章 破军星的天赋第九十六章 国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满五千加更)第三一九章 海军事海军了(三)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专家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汇聚第七九六章 枪口顶在脑门第七二七章 土鸡的三国志第七六九章 士气和命中率第三三一章 大明准备反击(二)第五章 大明其实很穷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应对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问钱第九十八章 千万人吾往矣第二八零章 破军星的天赋第三七四章 阻击与被阻击第二五二章 山西的掌控者第三零四章 会合与反会合第三六三章 朱由栋的杀招第九十九章 我们的海贼王(一)第六一三章 敌人有了反应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发展(一)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挣扎第一六三章 山海关定方略(一)第二五八章 大坂的夏之阵(五)第三四七章 东海上的决战(四)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状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汇聚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进士们第二零二章 紧要无过人财第六八九章 敌舰兵临城下第二四二章 大坂的冬之阵(三)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敌酋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击第三五三章 开阳终于登顶第三三二章 大明准备反击(三)第二一八章 首战是在色当(一)第七九零章 郑成功的杀着第三十九章 赚钱必须高尚第六零七章 奥朗则布之路第三三七章 破军星的后手第一零七章 现在开始起航(二)第七一九章 史学家的演讲第一零八章 现在开始起航(三)第二五八章 大坂的夏之阵(五)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财政(三)第三四七章 东海上的决战(四)第四章 坑子孙的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