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国家根基已朽(七)

“殿下,诸位。黄册存在的意义,是让天下户口清晰明了,以此为凭,国家可以正确的收取到各种赋税,可以合理的抽调农夫接受徭役。如此,国家运作便能持续,国祚才能永存。”

这是老生常谈的大道理,曹化淳等人只是轻轻的点头。

深吸一口气,陆凤仪继续道:“这么一来,谁最不喜欢黄册的,就非常清晰了。便是那些想要逃避赋税和徭役的刁民,那些想要在其中上下其手的胥吏和贪官!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老夫以吴大夫来举个例子吧。”

看来这老头子对自己带着锦衣卫上门惊吓了他多少还有点不满啊。吴有性苦笑一下,抬手向陆凤仪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我们假设吴大夫在太孙这里得了赏银,回了老家买了二百亩上好的水田。但是吴大夫不是举人,无法免税不说,还要去应徭役。而且因为吴大夫手里的好田太多,说不得还要当粮长……这粮长可不好当啊。要是其辖区里缴纳赋税不足额,粮长可是要自己全部扛起差额的。吴大夫可是愁坏了,但又不敢为了这么点小事去求太孙,那该怎么办呢?”

“这个嘛……”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徐光启:“当然是去贿赂甲首和里长。”

“咦?看来徐大人也是这里面的高手,不如请徐大人接着讲?”

“不敢不敢,在下小时候是深受其害,但一直不清楚里面具体是怎样操作的。所以还请老先生指点。”

“嗯。那老夫接着讲。吴大夫去贿赂了甲首和里长,说我名下的土地实在太多了,要承担的赋税也很重,你们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这拿了别人银钱的里长就大笔一挥,把吴大夫名下的五十亩田,分别记录在了五十户贫困少地人家的头上。这种操作,叫做活洒,或者飞洒。嗯?小公子举手可是有问题?”

“老先生。”李纯忠怯生生的问道:“别人的田到了我的头上,岂不是收益他拿,赋税我交?那五十户贫户就答应?”

“哈哈哈,怎么会不答应呢?那五十户都是贫户嘛!根本念不起书,也不识字,怎么看的懂里长那里文书的变化?至于来年收税的时候,这五十户肯定能感觉到比去年多收了一些。但一方面我朝每年的田赋其实并不多,一亩田赋的增加这五十户可以承受。另一方面是,我朝很喜欢各种临时加派,百姓们也习以为常。到时候若是这五十户有疑问,里长完全可以说,朝廷又加派了嘛。”

“可恶!居然为了自己的私利,残害百姓不说,还拿朝廷去背负恶名。”

“诶,这位小将军不要生气,老夫才刚刚开了个头呢。”按住刘招孙后,陆凤仪风轻云淡的讲了下去:“这吴大夫不是有两百亩地么?这才转移了五十亩的负担出去怎么行?老子给了你里长五两银子呢,你得继续给我想办法减免赋税。于是,里长又想了一个办法:过去十年里,本里有四家人全家死绝了。然后里长就把剩下一百五十亩里的四十亩转移到这四家绝户的名下。这个,这四家人都死绝了,名下的地自然成了荒地。那就不用交税了。这种方法,叫做死寄。”

看着已经陷入沉寂的众人,陆凤仪虽然心情沉重,但为了让朱由栋真正的搞清楚基层的状况,还是说了下去:“我朝里甲制规定,每里一百一十户为正户,正户之外,那些老弱孤寡,分别挂靠在每一里。这个叫畸零带管。这种人家,因为劳力缺乏,太祖说过是不用缴税的。然后里长就让吴大夫指使其小儿子,带了十亩田地,挂靠在本里的一个只剩下一个老头的户头上。这种方法,叫做花分子户。

于是,整整一百亩地,吴大夫都不用缴纳赋税了。再然后,如果吴大夫还想把剩下的一百亩土地免税,那就不是里长能够办得下来的了。于是,在里长的介绍下,他见到了本县户房的主事。拿出二十两银子行贿后,这位主事终于答应出手帮忙。

说到这里老夫我要先跟诸位说明一下,我朝允许土地买卖,如果是两人私下买卖,签的契约叫‘白契’。‘白契’官府是不认的。只有把这个契约交给县衙,盖章之后才会生效。生效的叫做‘红契’。

这位主事告诉吴大夫,你不是刚从刘将军那里买了十亩地么?你们先签白契,不要来办手续。这样衙门里面没有记录,黄册和鱼鳞图册也不会改。如此,这十亩地的收益是你的,但赋税还是刘将军交。这种手段,叫做‘全不过割’。”

“岂有此理!我是傻的么?我都惨到要卖地了,还要替他缴纳赋税?”

“哎,刘将军你刚才自己都说已经惨到卖地了,看来家里已经是不行了。而这位吴大夫可是有两百亩水田啊,家里钱一定不少。到时候雇佣几个壮汉到你家门口来一站,你要如何?不服啊?打到你服为止!”

“这,这官府都不管么?哎,我怎么这么傻。官府不都被他贿赂了么。”

“官府?刘将军你想多了。我大明祖制,乡民之间发生纠纷,只要不是命案,必须先要里长、甲首、乡间三老进行调解。调解不下去的,里长和乡老都同意上交县衙的,县衙才接案子。官府?你根本就见不到县令好么?!”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我还道乡民淳朴,谁知竟是如此的鲜血淋漓!”

“呵呵,吴大夫干嘛发怒?老夫说的可是你呢。”陆凤仪继续道:“说起来,乡间那些奸猾无耻之人,不都是这么发家的么?温和点的,买了人家地,永远佃给卖地的人种。然后说明,这地,白契一半,红契一半。也就是说,我把地卖给你了,除租种你的田,给你交租外,还得再替你承担一半的赋税。这个,叫做‘包纳’。此外,还有‘有总无撒’、‘虚悬’、‘埋没’等多种手段。总之是刁民勾连胥吏甚至一县主管,各种强取豪夺。最终便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

当然,这几下折腾,是把田赋全转嫁出去了。但是吴大夫到底还是白身,是要服徭役的。按照我大明的规矩,家里人多的是上户,服徭役时要多派人,人少的是中户、下户,服役时少派人。吴大夫再次贿赂里长,把自己家从上户硬改成了中户。

但是到了这里问题来了,本里的丁口是一定的。你家户级下调,出去应役的人少了,本里就少了一人服役啊。于是,里长看了看本里,选了家中只有两个男丁的李公子家,把李公子家由下户改为中户。

李公子家两个男丁,是下户。一次服役只出一个人,所以,不管是朝廷十年一次的徭役还是地方州府县的临时加役。总之,一个出去服役,一个在家耕田,本来日子勉强过得去。这改成中户了,出去服役就要出两个人,那土地不是荒了么。李公子自然不答应,然后,呵呵……

便是到了这里也是没完的,吴大夫趁此机会找到李公子,说你家没男人种田了,不如把田全都卖给我吧。看,吴家的土地又扩张了。然后吴家又用前面的手段免去田赋。又有更多的钱贿赂里长,然后,再然后……总之,刁民发家致富,良善之家被欺压得失去一切。这便是:‘田连阡陌者诸科不与,室如悬罄者无差不至!’

当然,这也不算完。这吴大夫家本来就有田有钱了,又通过各种手段免去了赋税和差役。这家里的财富要不了几年就滚起来了。这时候,吴家一方面可以出点钱修桥铺路,遇到灾年可以搭建粥棚。由此,原先被他欺压得家破人亡的,反而要去依附他,成为他的狗腿子。这时候,他就可以彻底把甲首、里长抛在一边,直接和县令打交道。成为县令也必须客气对待的乡绅。

更可怕的是,吴家有钱了。可以毫无顾忌的全力支持家里的孩子读书参考。十年二十年,若是家里有人中了进士,那吴家更可以把大把的钱粮砸下去,让这位进士去贿赂上官,加速升官。若是操作得当,万一这位进士青云直上,甚至入阁担任了阁老呢?”

“诸位。”环顾了一圈,看着周围脸色发白的众人,陆凤仪也一改刚才调侃的语调,萧索而又沉重的说道:“你们现在明白,若要整顿黄册,需要面对的是什么敌人了吧?”

第三四四章 东海上的决战(一)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谍影第七九四章 军舰是牧羊犬第五章 大明其实很穷第七十六章 搬家并不简单(二)第七零七章 没有人是白痴第二三七章 选妃并不简单(二)第六三九章 事了准备回家第四五二章 帝国灭联盟立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二四二章 大坂的冬之阵(三)第五十六章 宽甸绝不可弃第二七三章 丙辰会试黑幕(二)第六零零章 大明准备出击第七四六章 不一样的人生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战第七九八章 欧洲的商人们第六二一章 曹变蛟的初阵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鲜(二)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发展(二)第九十五章 国家根基已朽(七)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选择第四一四章 一次会战结束第四十二章 打脸就要打痛(三)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发展(一)第三六九章 西贡要塞被围第七七七章 菲利普的应对第四三五章 后勤保障无碍第九十六章 国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满五千加更)第四九三章 执政越来越难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舰备战第一二九章 东林陷入颓势(四)第七六六章 这是不期而遇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战场第二三零章 历史未能重演(一)第六九六章 海军的新武器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胜第七三五章 子弹是公平的第八十一章 刘大刀的奋迅(五)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七一九章 史学家的演讲第六零七章 奥朗则布之路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鲜(二)第三四八章 东海上的决战(五)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四二零章 双子们的布局第五一零章 整顿吏治法令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五零零章 吕宋之战终焉第一三二章 有客自远方来第二一九章 首战是在色当(二)第六零二章 奥朗则布代位第六五五章 亲王号的首战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将星第二一三章 法兰西的应对第二五五章 大坂的夏之阵(一)第七十九章 刘大刀的奋迅(三)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应对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战(二)第三零五章 开台王的策略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报完胜(二)第七九五章 天玑再次横跳第七八五章 这是毒丸情报第二三八章 选妃并不简单(三)第七七零章 被迫敌前转向第三六九章 西贡要塞被围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鲜(三)第六一一章 炎黄日月国旗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简出世第一八七章 吹皱一池春水(二)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战场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三五零章 东海上的决战(终)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选择第十七章 狗屎般的财政(二)第七十章 西北危机已现(一)第四七七章 欧洲人的改变第三四一章 海上决战想定(一)第六一七章 莫卧儿总动员第一零零章 我们的海贼王(二)第七零七章 没有人是白痴第二六一章 大坂的夏之阵(七)第五八五章 赤脚医生手册第五七三章 天启十年元宵第六七零章 大战一触即发第七八二章 北线归于平静第一三三章 国事就是家事第五一七章 上帝保佑联盟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战启动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袭沙廉第五八零章 欧洲的科学家第四四四章 藩王们的反应第七三七章 前后方的配合第七五三章 西路军的统帅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错吧第五一三章 破军也陨落了第九十一章 国家根基已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