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火中龙吟(中)

更新时间:2005-4-22 22:15:00 字数:6059

隆徽皇帝对有功之人下旨嘉勉了一番,谢清被升为易州太守,正二品,按元宁律例,他必须先回京向吏部述职,之后,才能得到正式任命,前去赴任。

既是有功,又是高升,谢府可就热闹了,更何况,谢清娶的是维侯最喜爱的孙女,不仅大臣要来道贺,不少宗室皇亲也来凑热闹,谢清和妻子打从回到成越就被这些人情往来烦死了,因此,一接到永宁王的邀请,两人简直是高兴极了。

永宁王府门第高贵,等闲之人是连想都不想去的,所以,即使永宁王这次又立显赫之功,因王府没有发出请贴,王府还是很清静的。

“唉……我说倩容,你怎么不早点请我过来啊?在家里,每天光是笑,就弄得我快抽筋了!”谢夫人杜倩仪夸张地抱怨,她是王妃的堂姐,又曾在京中待过,与王妃的关系颇为亲密,说话自然随意些。

永宁王妃笑说:“我这不也是才忙完吗?你都没看到,王爷回来时都带了多少东西!”

杜倩仪闻言看了一下远处正与谢清说笑的永宁王夏承正,冷笑道:“有女人孩子,东西怎么会少?”

王妃淡淡地一笑,并不想在这件事多说什么,不在意地对杜倩仪说:“仪姐,要看看小郡主吗?那孩子长得倒齐整,很讨人喜!”

“免了!”杜倩容忙推拒,“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最怕小孩哭了!”

不过她好奇地问:“那女人呢?”

“仪姐想见她?”王妃轻笑,回头吩咐侍女:“请二夫人过来。——也请淳国夫人过来吧!”

侍女应声离去。

倩仪看了一下时辰,问王妃:“还有人吗?”也不早了,却不见她有传宴的打算,总不会让他们回去再吃吧?

“王爷还邀请了齐朗表哥!”王妃笑答。

“齐朗表哥也来?”倩仪不禁惊讶,“我的王妃娘娘,你真的是接待我与随阳吗?我倒觉得,今天更适合叙旧。”当年一群世家子弟中的核心便是谢清与齐朗,再加上她们姐妹与紫苏,

“总得有人陪着吧!”王妃一言带过,却也笑道,“叙旧也不错啊?只是皇皇娘娘不在,要不然今天还真到齐了!”

倩仪正要调笑几句,王妃的侍女已经来回话了,说淳国夫人已经用过午膳歇下了;二夫人也有些不舒服,请王妃见谅。

“架子倒不小!”倩仪淡笑着说。

王妃却叹了口气,轻轻摇头,语气不无同情,道:“昨天,皇后娘娘派人来,说是想给小郡主定亲,对方是王少寒的幼子。”

“王家?”倩仪微微皱眉,“不是太合适吧!”王家虽是书香门第,但在元宁的身份区分中,还是寒门,哪能配上永宁王府。

“承正表哥怎么说?”倩仪想到了一层,很感兴趣地问倩容。

“王爷自然是不乐意了!总是自己的女儿!”王妃笑说,神色却只是淡淡的。

“可是,不是那么简单吧?”能成为一群人的核心成员,倩仪也不会笨,“紫……啊!是皇后娘娘,皇后娘娘是有考量的吧!承正表哥可从来不曾违背过皇后娘娘的意思——怎么?这一次,想开个先例?”

王妃连忙摇头,又气又恼地道:“仪姐,你胡思乱想什么呢?王爷,不是想和你们商量一下吗?皇后娘娘总不会害王爷的!”

倩仪失笑,道:“你们请我和随阳,不是要我们当说客吧!”其实她一开始就猜到了,这会儿,不过是明知故问,玩笑一番罢了,毕竟,这也不算什么大事,至少在她看来,紫苏是不会愿意让自己的侄女失了身份的,而且,紫苏也没说非如此不可,只是说有此打算,以倩仪对紫苏的了解,这样说,就表明她还没有这种打算,但是,面上却不得不做出这种姿态。

王妃笑而不语,只能算是默认了,很多事,也没必要弄得人尽皆知,只要彼此明白就足够了。

倩仪冷笑,对王妃道:“其实,不就是个商人女生的女儿,嫁到王家也没什么!”

“可那是王爷的第一个孩子,哪就舍得呢!”王妃淡语,没有抱怨,却让倩仪明白她的委屈。

倩仪若有所思点头,低语:“你呢?”

王妃一笑置之,不是太在乎,一个庶出的长女在世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作为永宁王妃,杜倩容怎么也不会与一个孩子计较,至于妾室,身为永宁王,房中连几个姬妾都没有的话,在外面会难堪,她也能理解,可是,理解是一回事,心中的妒恨与恼怒却是另一回事,尤其,那个女人的来历让她隐隐地有些不安,丈夫的心性如何,她也很明白,所以,她更多的是觉得费解与疑惑,而非恼怒,只是,这些话都只能放在心里,即使是对倩仪也不能说出口。

与永宁王在一起的谢清此时也在听着永宁王的说明,夏承正倒不是很在意那个妾室,只是,初为人父,对女儿哪能没有娇宠之意,因此,才想推掉这门亲事,谢清沉思良久,才很慎重地对他说:

“承正表哥,据我所知,王家在立储的事上尽了不少力,要不然,皇后娘娘不可能那么顺利地将云贵妃击倒,太子殿下也不会如此顺利地登上储位,所以,皇后娘娘不可能很坚决地拒绝王家;不过,皇后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也不明白,毕竟我还没却晋见过皇后娘娘,你不如问问景瀚,他应该知道;还有一件事就是,王妃的态度如何?家事是女人管的,我们不能说什么,只要她们将家治得平稳有序,我们就没资格过问,那是妾室的孩子,按礼法,你更不能太关注,你这样大手笔的操办,王妃心里会怎么想?不在意那个妾室,总不会不在意倩容吧?”

夏承正正要回答,下人便来禀报齐朗到了,两人便打住话题,先迎接齐朗。

“王妃,齐大人到了!”侍女也向王妃禀报。

夏承正和谢清、齐朗一起走了过来,对妻子笑说:“倩容,传膳吧!”

王妃与倩仪都站起身,王妃笑着应承,示意下人去办。

“承正表哥是舍不得女儿了?”听完永宁王的话,齐朗马上明白,淡笑着开口。

夏承正与他们的交情也不错,并不隐瞒,点头道:“总是长女,我不想太委屈了孩子!”

谢清也不是太明白,问齐朗:“皇后娘娘也不用这般委屈自家侄女吧!再说,王家又不是太重要的人家。”

“可王家掌控着朝野的舆论!”齐朗淡淡地指出,“王爷,是我劝娘娘接受的!不过皇后娘娘只是说会与您商量此事。”

“齐朗,你可真会出主意!”倩仪讥诮地开口,“别告诉我,就这么点事,你和皇后娘娘两个一起还摆不平!”

“求稳吗?”谢清老道一些,有些明白了,不禁脸色微变,“会有大事发生?”

众人闻言,脸色都不佳,全看着齐朗,而齐朗偏偏一言不发。

齐朗在众人的目光中站起,走到门前,负手而立,缓缓地说:“不要直接拒绝王家,先拖着,王妃知道如何做吧?”

谢清放松情绪,笑道:“看来,王家不太会做事!”不想把气氛弄得太紧张,都是自己人,何必呢?

“总是自家的孩子!而且,扯上关系,日后也许还得麻烦!”齐朗转身对他笑说,却还是没透露他们最想知道的,倒不是瞒着他们,只是有些事让他们自己去查比较她,毕竟,无论是谢家还是永宁王府都有自己的消息网,这种事情又不是什么秘密。

永宁王也不再说什么,笑着招呼他们,所有人也就不提此事,开心地笑闹一番。

离开永宁王府,与齐朗分手后,一回府,谢清便去见祖父。

“陛下自从中了咒术,身体就一直没好过来!唉……”谢遥也是明白人,对长孙的疑问只是如此一答。

不过,谢清已经得到答案了,心中也暗暗计算了一下,一贯的轻松神色也不见了。

“因为云贵妃的势力仍在,所以,皇后娘娘还是要步步为营!——的确麻烦!”谢清皱眉低语。

“是啊!陛下当时就是不让查下去,而且,三皇子也没受什么牵连!所以,云贵妃虽然被贬入永巷为婢,可仍有不少势力!”谢遥也很明白这点。

谢清若有所思地看着祖父,谢遥也看着他,两人对视了好一会儿,谢清才起身告退。

“和祖父说什么呢?”倩仪已倚在床上,见谢清回房,放下手中的书,笑问。

谢清笑着回答:“能说什么!”

京中发生的事,倩仪也有所耳闻,今日,永宁王妃又给她详细说明了一下,再加上齐朗的话,她也大概晓得如今是什么局面。

“这般情势,只怕齐朗和祖父当时也没料到!”倩仪笑说。

“是啊!他们错算了陛下对云贵妃和三皇子的信任!”谢清淡淡地摇头轻叹。

倩仪受不了地瞪了他一眼:“我说,你学谁不好,倒学齐朗说话留三分,想说什么就直说,我不喜欢猜谜!再说,我们是夫妻,好不好?”

谢清也受不了地看着她苦笑:“听没听过‘群龙无首’?只要没了目标,再大的势力也只是乌合之众!”

倩仪还是不太明白:“可云贵妃不是已经被……”她忽然住口,看着谢清,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们睡吧,倩仪!”谢清也不多说,解衣就寝,轻轻搂住仍处于震惊中的妻子。

尽管云贵妃被废,但隆徽皇帝依旧宠爱三皇子,所以,三皇子的生活还算好,虽不能与以往相比,但也不至潦倒不堪,只是日日的惴惴不安仍让人难受,隆徽皇帝见爱子日益憔悴,便与谢遥等重臣商议,想将其遣往封地,刘桑弘本就是云贵妃一系的人,自然不会反对,毕竟,此时京都已经在皇后的掌控之下,尹朔为人正直谦和,不愿涉入皇家内部的事务,隆徽皇帝最担心的是谢遥的态度,不过,谢遥只是说:

“陛下的长子、次子尚未前往封地,单遣三皇子似乎不妥,不如将三位皇子一同遣往封地,也好让年长的皇子尽早熟悉情况,以便日后辅弼太子。”

隆徽皇帝自是无异议,很快便将旨意发下,让三位已经封王的皇子前往封地。

对三位皇子而言,这不是什么好消息,元宁《皇律》明文规定:皇子一旦离开京都,未得圣旨,不得擅离封地。虽然,名义上,是前往封地,实际上,与贬谪无异;而且,皇子在封地内并无任何权力,除了享受大部分的赋税外,封地内的所有事务都由皇帝派遣的官员负责,而那些官员往往还身兼监视之职,所以,皇子在封地的日子也不是十分自由,只是,既已离开权力中枢,危险自然也就少了很多!许多不想卷入皇位之争的皇子,往往在行冠礼之后,即请旨前往封地,也算自在逍遥。

紫苏当日就知道了这一消息,面上虽不动声色,可她心中却明白,自己又赢了一回!抱着年幼的儿子,她心情很好地逗着儿子。

“娘……娘娘……”三岁的阳玄颢口齿还不是很清楚,不过,这乖巧的声音仍让紫苏开心极了。

“快点长大哦!我的颢儿要快快长大!……”那样才能保护自己!紫苏没有将这句话说出口,只是放在心里。

“皇后娘娘,永宁王妃与谢太守夫人求见!”当值的内侍在殿外禀告。

“快请!”紫苏惊喜万分,一边将太子交给乳娘,一边起身往外迎,伺候的宫人都吃惊不已,因为平常即使是皇帝,紫苏也只是按礼制起身迎候而已。

“臣妾参见皇后娘娘!”永宁王妃与倩仪都依礼参拜,紫苏笑着让她们免礼起身。

“倩仪表姐,大喜之事也不通知一声,嫂子都在本宫面前抱怨不知多少了!”一落座,紫苏便先指责了一句。

倩仪明白她在开玩笑,便摆出诚惶诚恐的样子,道:“娘娘,请您明鉴!《女德》有言,‘事父母以孝,事夫君以敬,唯顺而已!’深闺之中,父母之前,简礼已决,臣妾岂敢出忤逆之语?况且您尊贵无比,岂能随意惊扰?”

紫苏笑出声:“倩仪表姐,几年不见,你连《女德》都背得出来,看来舅母果然是调教有方!嫂子,改日一定要好好请教一番!”

永宁王妃笑道:“据臣妾所知,将《女德》抄了百遍之后,尚无不记得内容的人!”

“真的吗?”紫苏问倩仪。

倩仪点头:“你们又不是没见过她!”眉目间有些淡淡的怨。

紫苏与王妃都是聪慧之人,也都明白其中的渊缘,相视一下,两人都有几分内疚。——倩仪并非正室所出,只是其父与一青楼女子一夜风流的结果,只是,那女子生下她即病逝,托人将其交给其父,幸好,倩仪与其父极为貌似,再加上当时其父身边的爱妾也很喜欢她,才以那名妾室之女的身份留在杜家,紫苏口中的“舅母”自然是杜家的正室夫人,为人严谨、那夫人只有一个儿子,听说此事后,说倩仪出身不佳,应严格管教,以免辱没家风,摆出家训,要教养倩仪,不过,当时倩仪的养母正得宠,也就不了了之,后来那个妾室病故,其父便将其送回汜州交给正室。

“皇后娘娘,”永宁王妃岔开话题,“王爷想在京中多留些日子,只是兵部催得紧,您能不能向陛下陈情,说明一下?”

紫苏倒没回答,说了另一件事:“大哥的那房小妾怎么样?”

“是个娇生惯养的女孩,性格还算柔顺!”永宁王妃说得比较中肯。

“也够有心计的!”倩仪加了一句,也是实话!——夏承正为人厚道,再如何也不会私自纳妾,让妻子难堪,其中必在内情。

“大哥有说什么吗?”紫苏没有说什么,只是再问了一句。

永宁王妃低头,道:“他只关心小郡主!”

紫苏轻笑:“那嫂子就赶快为大哥生个孩子吧!大哥不知会多高兴呢!”

“娘娘的意思是……?”王妃不解。

“大哥还是避嫌吧!上道陈情的奏章,就说为母亲守制!”紫苏说得十分明白,王妃虽有疑惑,但也只得答应。

“嫂子,永宁王府只需要一位女主人!你明白本宫的意思吗?”紫苏淡淡地说明,却也是郑重地要求。

王妃愣了一下,苦笑:“皇后娘娘,臣妾明白。”

紫苏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夫妻之间的事,旁人如何插手?

王妃也不多说什么,笑着起身告退,倩仪却未动,似乎还有事情,紫苏便笑道:“嫂子,去看看太子吧!再待一会儿!”

“娘娘,臣妾有一事不明!”只有二人时,倩仪直言以对,道出自己的的问题,她抬手在空气中划了一个“云”字。

紫苏明白她的意思,微微叹气:“本宫答应陛下了!”

倩仪点头,不再说了,只是凑近了些,低语:“陛下可还召妃嫔侍寝?”

紫苏诧异地看了她一眼,不语。

倩仪笑了笑,道:“陛下还应保重身体,娘娘要劝劝了!”

紫苏也笑了:“倩仪表姐,你可是越来越贤惠了!”

倩仪只是一笑,说:“陛下将三位皇子分别封于吕州、涿州、汜州,骨肉分离,更伤身啊!听说,陛下还派人去了汜州,要祖父照顾三皇子呢!”

紫苏神色间有些不解,跟不上倩仪的思路,有些许的领悟,但又不敢肯定。

倩仪也不说清楚,和紫苏扯了好一会儿,见王妃回来,便一起起身告辞。

等待,有时能真正清楚事情的真相!

紫苏没有去追问倩仪,只是安然等着某个消息,因为有此准备,接到消息时,紫苏并未慌乱,只是命人准备,她要去太政宫。

——隆徽十七年八月十一,三皇子于前往封地途中,染疠而亡。

PS:看到yuhoo的留言,我特地补充两句:本人不喜欢滥情的人,男主角暂时无,不过有一群出色的男人会出场,不过,不会都与女主角有情感纠葛,如果以是否与女主角有爱情为标准确认男主角,那么,只有一个。

第十三章 孰能无情(上)第六章 四顾何茫茫(下)第一章 上有弦歌声(上)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三章 山雨欲来(下)第四章 云暗风清(上)第二十三章 凤于九天(中)第三章 后位之争(中)第五章 以史为鉴(中)第七章 云烟犹故(上)第十二章 吴钩霜明月(下)第八章 谁能为此曲(中)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说了一些中药方面的术语,在这里解释一下。第十章 江山万里(上)第九章 大礼将成(下)第七章 浮云流水(上)第二十一章 惊鸿照影(下)第二十七章 冷月长风(下)第十四章 风雨飘荡(中)第八章 大礼将成(中)第八章 浮云流水(中)第十二章 暗流纷起(下)第十四章 风雨飘荡(中)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十五章 巨浪涛天(下)第二章 情之所钟(中)第十三章 简在帝心(上)第四章 云暗风清(上)第十一章 吴钩霜明月(中)第十三章 风雨飘荡(上)第十八章 涉江采芙蓉(下)第十四章 风雨飘荡(中)第十四章 巨浪涛天(中)第十章 惊天之变(下)第十七章 载舟覆舟(中)第十五章 长路漫浩浩(下)第七章 风云变幻(上)第十九章 惊鸿照影(上)第十章 此消彼长(上)第五章 沧海风云(中)第六章 碎月无痕(下)第二章 夜星破梦(中)第三章 情之所钟(下)第二十四章 叶落知秋(下)第十二章 吴钩霜明月(下)第十六章 涉江采芙蓉(上)第三章 夜星破梦(下)第十三章 长路漫浩浩(上)第十五章 巨浪涛天(下)第十四章 巨浪涛天(中)第十三章 简在帝心(上)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八章 风云变幻(中)第十三章 静夜钟声(上)第七章 风云变幻(上)第十八章 载舟覆舟(下)第十三章 简在帝心(上)第二十五章 冷月长风(上)第十二章 火中龙吟(中)第十四章 静夜钟声(中)第十二章 江山万里(下)第五章 储位之争(上)第二章 山雨欲来(中)第十章 暗流纷起(上)第十八章 涉江采芙蓉(下)第六章 云暗风轻(下)第二章 小楼夜雨(中)第十九章 惊鸿照影(上)第十四章 巨浪涛天(中)第十四章 静夜钟声(中)第九章 大礼将成(下)第七章 风云变幻(上)第七章 仁重苍生(上)第一章 上有弦歌声(上)第二章 夜星破梦(中)第九章 浮云流水(下)第十四章 风雨飘荡(中)第八章 浮云流水(中)第十一章 火中龙吟(上)第一章 山雨欲来(上)第九章 针锋相对(下)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十五章 长路漫浩浩(下)第十五章 巨浪涛天(下)第八章 浮云流水(中)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十四章 长路漫浩浩(中)第二十七章 冷月长风(下)第十九章 惊鸿照影(上)第十七章 载舟覆舟(中)第二十一章 冠盖满京华(下)第十七章 载舟覆舟(中)第八章 浮云流水(中)第十章风起云涌(上)第十三章 巨浪涛天(上)第十五章 孰能无情(下)第三十八章 随风而逝(中)第五章 云暗风清(中)